写好思政教育奋进之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华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力争打造思政教育金课

Kelly

<h5>  思政教育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五华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在党总支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积极发挥“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优势,推动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工作常态化,构建“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方法融合,内容融合”的学校融合思政教育体系,打造出一批思想教育金课,认真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问卷。</h5> <h3><b><font color="#ed2308">一、培养什么人:“党建引领”上好思政底色——发挥党建引领,推进文化育人</font></b></h3> <h5>   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龙头,把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育人机制、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促进保障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落实教师育人职责,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水平。</h5> <h5>  在这方面,优秀共产党员,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张永昆总校长,四年级年级组长严玲教师,就是紧抓“立德树人”根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他们立先进标尺,树先锋形象,是引导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思政教育建设的“双带头人”。11月13日,张永昆总校长将中国书法审美文化融入“国史知识、家国情怀、强国意志”中,拉开了学校融合思政教育,打造思政教育金课的探索大幕。</h5> <h5>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更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成长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逐渐形成了学校文化育人课程精品,使之成为夯实思政教育课堂主阵地,通过点滴精进、厚积薄发,让学生感悟传统美德,学会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约束规范言行,涵养高尚品德。</h5> <h5>  张永昆总校长执教的“书法审美”以及严玲老师执教的“经典诵读”,一方面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促成引领全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另一方面依照历史的发展,学生的特点,开发书法、诵读文化实践“校本化”特色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增强中华文化自豪感,把优秀传统文化立体地传播出去。</h5> <h5>  书法是一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它并不只是技巧,而是一种审美,一种线条的美、点捺之间的美、空白的美, 进入纯粹的审美,书法的艺术性才显现出来。11月13日下午两点,张永昆总校长以独特的美学情怀,诉说着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带领四一班的同学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引发学生对文字历史与书法美学的启思与联想。</h5> <h5>  这堂课上,张永昆总校长深入挖掘提炼书法所蕴含的审美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用真金白银的实力精雕细琢地打造出纯度高达100%书法课的力道万钧,在“文相连,美相融,心相通”的书法课堂教学体系中,通过递进方式建立立体化、科学化模式,在文化认同、书法学习、实践创新给予学生润物无声的帮扶让学生在学习书法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度和厚度。</h5> <h5>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无论是视听语言、环节切分点、发展轨迹抑或是小朋友情绪的调动,处处皆可捕捉到张永昆总校长精心雕琢的痕迹,一个星期的准备,精细设计,场景打磨,要素填充,硬桥硬马内核显示出一位教者该有的责任意识,绝对加分的不仅仅是与校长力相捆绑的游刃有余文化底蕴的硬核,还有“学生、课堂、风骨”三美合一的内核。</h5> <h5>  张永昆总校长以一种秉教者初心,释师者担当的姿态,自上而下的职业精神正应和着现实给予每一位红旗人指引与力量,他不仅仅解决了许多教师对于专业知识传授方面的疑惑,更像是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指点:在一方讲台承担好立德树人的责任,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站稳三尺讲台。张永昆总校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仅推动学校事业上新台阶,这份神圣的敬业也给予了每一个红旗人生楷模般的精神鼓舞。</h5> <h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规范社会秩序和培育个体价值取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信仰和价值发扬光大,从教三十多年,严玲老师一直致力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做深、做细、做精,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日常教学相融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命力,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不断滋养学生心灵。12月22日,石林鹿阜小学到我校参观学习,上午十点,严玲老师以《诵读经典名句》为载体,执教四六班,展示了怎样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诵读和思考中很好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认同的目标,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课堂价值。</h5><p class="ql-block"><br></p> <h5>  严玲老师设计了审美,悟传统文化之道;践美,承传统文化之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笃实日新,久久为功,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视困难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观其文,可以知其人”要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进而反思自我,约束规范言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东西,汲取其中的思想精髓用以指导人生;“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在苦难中磨砺自我、才能达到圆融的人生境界。</h5> <h5>  严玲老师借鉴语文古代名句赏读的教学方法,以其优秀的综合素养、极富魅力的教学语言、和谐活泼的教学生态、“游目”方式的审美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富有文化品位和隽永气质,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文化素养储备和参与自觉,其立意高、理念新、格局大、格调雅,没有局囿和沉陷于应试教育,而是追寻教育本真,深刻生动增强了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个性力量,充分彰显了思政教育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的价值与功能。</h5> <h5>  思政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思政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思政课堂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这两堂思政课的开讲,正是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把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举措,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政领导育人工作“第一责任人”作用同时,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教书育人、价值塑造上,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严守纪律,加强道德修养,锤炼教学技能,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新动力,形成了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势头。</h5> <h5><b>(12月28日全校思政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b></h5> <b><font color="#ed2308">二、怎样培养人:“协同育人”彰显思政特色——集聚资源合力,发挥协同育人</font></b> <h5>  为解决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不清,认识不足的问题,学校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功能,筑思想之魂,于2020年12月10日下午,紧紧抓住五华区首届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班进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布新校区进行的一次研学活动为契机,因时而新,育人于行,打造“资源合力,协同育人”的“行走”思政育人模式,聚集“学校内涵+班级文化+家国情怀”多维着力点,从多个视觉突出思政育人价值引领,让学校思政教育做到“有管理,有指导,有温度”。</h5> <h5><font color="#167efb" style=""><b>优品1:打造思政工作新阵地</b></font></h5> <h5>  为了彰显学校文化内涵,推动思政教育载体多样化,学校量身打造一套“办学特色+解说平台”的直播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宣传体系,为实现学校办学内涵、思政教育宣发做出积极贡献。</h5> <h5>  学校党总支为全方位打造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多元化育人体系,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强化为党育人站位,把握时代教育主题,建构以“创新”文化为核心,“尊重”文化为驱动,“红色小学”为革命教育基地的育人体系,以占领舆论宣传阵地,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h5> <h5>  学校努力把握当代学生特点,以办学60年所沉淀的精神内核——“尊重文化”作为校园的文化内核,以品德教育为先导,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十商”教育为“芯片”的创新实践平台,并在教学科研中有效开展引领工作,在育人品牌构建、校园文化实践、学生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h5> <h5><b><font color="#167efb">优品2:构建多层次班级文化</font></b></h5> <h5>  文化兴,则班级兴。走进五二班浓厚的文化气氛,你可以感受到独特的精神气质,让每一个人更深入更有兴趣的去学习,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墙展示着班级日常的点点滴滴,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扬起了风帆;班主任吴仰恩老师的书法作品跃入眼帘,用它澎湃的内核为每一个在场的观众创造更多的惊喜和感动。植根于每位学生内心的班级文化,影响犹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潜移默化塑造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学习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h5><p class="ql-block"><br></p> <h5><b><font color="#167efb">优品3:创新红色基因育人方式</font></b></h5> <h5>  议题式教学方式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既包括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认同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这堂课,吴仰恩老师采用情景式教学,别处心裁让五二班学生端坐在学校红军文化墙前,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思政课可以这样上!</h5><p class="ql-block"><br></p> <h5>  教学中,吴老师大胆的对朱德元帅的故事进行整合,以学校“朱德红军小学”的议题和情景为依托,把少年朱德、中年朱德以及老年朱德这位伟人的感人事迹用小故事的方式串联起来,改变了传统堆砌材料的做法,同时故事选取又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用独特的形式回应着“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这一时代要求。真实的震撼和感动不仅焕发着朱德元帅作为伟人的个体光芒,更饱含长征精神的力量,其中小组活动的巧妙设计让学生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呈现出一堂理念先进、立意高远、方法科学、气氛融洽、效果显著的思政金课,让人感受到了“博学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境界。</h5> <h5>  此项思政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学校努力搭建教师思政联结学习的重要纽带,进一步强化学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不仅保证思政工作的全覆盖,促进了本校与外校教师的交流融合,还推进思政工作、育人合力协同,形成力量向思政融合,资源向思政聚集的良好局面。</h5> <b><font color="#ed2308">三、为谁培养人:“红色文化”牢记育人本色——优化活动设计,滋养红色文化</font></b> <h5>  今年8月4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昆明朱德元帅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在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布新校区隆重举行。至此,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布新校区成为了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正式命名的昆明市首所红军小学,将担负起传承红军革命历史文化和朱德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因此,深入挖掘学校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和承载的传承使命,已经列入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条目和思政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h5> <h5>  12月18日,嵩明县教育系统到我校观摩交流,学校继续把握高质量党建、科研、教学三个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要求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吴仰恩老师根据四、五年级学生特点,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再次梳理课堂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在四一班执教同一堂思政课,更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思政育人”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嵌入朱德启发故事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人民领导人的成长之路,踏着伟人足迹前行,进而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觉的行动实践,自觉担当时代使命,勇于砥砺奋斗,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h5> <h5>  在传统教授形势下,学生更多的是听,深度思考得少,这堂思政课刷新了传统课堂的模样,一方面筑牢主渠道,加强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融合,鼓励学生多元化学习;另一方面涵养大情怀,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生生互动,实现了课堂的翻转,更好的坚定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发愤图强,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军精神而努力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合格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立德与树人并行。</h5> <h5>  目前,课程思政课堂建设还属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好的加强建设?这堂思政金课,是学校聚焦优秀案例的深度挖掘和收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紧紧围绕“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优化设计、课堂翻转、成果固化统筹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去,形成协同效应,从“单课堂设计”扩展到“全线构建”,凸显不同年级的思政育人的重点和着力点,建立统一规划、分级协同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力争让每个年级的老师把课上出“思政味”。</h5> <h5>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以弘扬和继承“朱德元帅精神”为导向,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行动实践,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和整合思政资源,突出重点;在打造学校特色、研发思政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构建出内涵深刻,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h5> <font color="#167efb"><b>【结语】</b></font> <h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将继续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进一步调研思政教育特点,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紧紧把握思政教育动态,不定期向全校师生征集身边榜样和热点话题,针对共性问题引导关注并展开讨论,优化内容供给,采用教师更易接受、学生更喜欢的方式,力争打造更多更好的思政特色课,写好思政教育奋进之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h5> <h5>素材提供:严 玲 吴仰恩</h5><h5>图文编辑:林秋晴</h5><h5>责任编辑:张 芳 陈 洁</h5><h5>审  核:张永昆</h5><p class="ql-block"><br></p>

思政

育人

教育

文化

学生

学校

立德

教师

课堂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