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奋进中的图书馆</h3> <h3> 2016年1月,以管理岗开启了我的“十三五”。5月,步入兰州大学图书馆挂职锻炼80天,结识了密友,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顺利完成了自我转型。7月,担负起新馆规划重任。面对结构复杂,一楼多用的建筑平面图,从看不懂图到详细规划每个角落,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常第一天的方案第二天自我否定,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有时半夜醒来进入构思,甚至梦里都在分析图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功能布局规划时面对的平面图之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规划图之一</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邀请河西学院图书馆薛栋书记在还未交工的现场进行实地指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后的俩月,每天行走万余步,满身尘土穿梭于施工现场。</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0月起,和32位同仁一道将70余万册图书报刊下架打包,等待搬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书打包待搬</h3> 11月,正当新馆建设之际,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科研外事处处长蒲向明率先带头将自己多年来出版和收藏的学术专著以及陇南地方文献等珍贵图书资料184册捐赠给图书馆,这批图书资料学术性很强,均为印本少、市场难以购买的文献资料,在学术领域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颁发收藏证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捐书目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捐书目录</h3> <h3> 2017年3月,我们和学生一起,10天内完成了旧馆所有家具、设备及图书、报刊的搬迁。7月18日,耗时12小时,往返300余公里,路途中小面包就着矿泉水,顶着巨大的压力,第一次参与评标,顺利完成了书架二次招标采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搬迁</h3> <h3> 突击搬迁将分类下架打包并编号摆放的图书“搅”成“一锅粥”,集中在二楼堆放成书山。随后的4个月,全馆投入所有人力进行图书的再分类,再搬迁入库。8月起,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进行图书的分类排序和上架定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类 排序 上架 定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1月21日,终于迎来了新馆顺利开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馆</h3> <h3> 15个月的新馆搬迁,我们每天行走2万余步,历经严寒酷暑,在没有暖气的数九寒天干的汗流浃背,大部分人磕破碰伤,带伤加班也毫无怨言。繁重的体力劳动使我们人均减重10余斤,却自我调侃成减肥的好机会。我白天和同事们一起搬迁,晚上还要加班进行规划、预算以及方案的撰写,每天下班时精疲力尽,但上班后一看见齐心协力的同事们又会满血复活。新馆建设中,我们一起洒过汗,流过血,每个人都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功臣。时隔三年,每次看到搬迁画面眼眶都会湿润,那段苦中作乐的日子,我们累却快乐着。</h3> <h5></h5><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8年,新馆运行步入正轨,结合新馆的管理模式和部门设置,参考其他高校的管理制度,修订了《图书馆制度汇编》;参考省内多所高校的图书招标办法,废弃我校沿用多年的书目标,首次采用资格标,实现了图书的动态采购,并深入学院走访调研,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span></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span></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访调研</h3> 6月,赴文县进行全县中小学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培训,得到了文县教育局及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实现了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服务社会</h3> <h3> 7月,前往武都进行图书招标,遭遇暴雨,道路损毁,冒着沿途随时都有滚石跌落的危险完成了招标。<br> 9月,带队前往武汉完成了图书现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书现采</h3> <h3> 2019年,全面负责完成本年度图书及数据库的招标采购任务。同时,负责完成了图书受赠、捐赠工作:联合原教务处处长潘文生,为我馆争取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捐赠项目,获捐价值32万元的古籍影印本《四部丛刊》一套,共656卷,加强了我馆的古籍建设,提高了馆藏质量;为五库镇九年制学校捐赠图书3000余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书捐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4月,学校新任党委书记余学军深入图书馆调研指导</h3> <h3> 内联外引,全年开展“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14项。校内联合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外事处等部门,校外争取引入超星公司和中国知网有限公司近万元的经费和奖品赞助。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甘肃省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要求,成功举办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首届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参赛15人中12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2名学生被选拔为优秀选手,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同时,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阅读推广</h3> <h3><p>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节奏,图书馆全员参与学校疫情防控校园值班,顶着烈日,坚持每人每天值班4——10小时,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p><p> </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馆长罗山峰带队在校本部值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支书记何明耀带队在北校区值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部室主任在南校区值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5月,新任校长李艳红深入图书馆调研指导</h3> 疫情期间,通过公众号发表推文70余篇,其中11个中外文免费数据库,为疫情期间老师的科研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全年组织师生参加各类阅读活动及竞赛12项,获奖72人次;争取免费开通了试用数据库9个(超星期刊、超星发现、读秀、博看期刊、博看有声、知网研学平台、中国党建知识资源总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文库、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论文查重系统1个(超星大雅论文查重系统),为老师们免费查重论文70余篇。<br><br> 下半年,在余书记的积极争取下,我校与甘肃省图书馆顺利签署对口帮扶协议,设立了甘肃省图书馆陇南师专分馆;兰州大学出版社为我校捐赠图书1259册,价值6.3万余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帮扶 捐赠 阅读推广</h3> <h3> 负责起草了《陇南师专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章程》,并积极向学校申请成立了陇南师专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为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指导和监督作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三五”期间个人足迹与收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足迹 收获</h3> <h3> 转眼五年,从“十三五”开局到收官,一路走来,我已不再年轻。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也早已成为图书馆的“老人”。回首“十三五”有遗憾也有收获,“十三五”的征程上撒下汗水,留下足迹。在“十四五”即将开启之际,愿自己拥有更灿烂的五年,书写更辉煌的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