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7年初,身在福湘女中的语文教员李淑一,在《诗刊》上读到了毛泽东的18首诗词作品。她越读越觉得写得妙,但读完后她却有了一个不小的疑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21年,毛泽东给杨开慧写的那首《虞美人》怎么没发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杨开慧的闺中好友,李淑一清清楚楚地记得有这么一首词。那年,俩闺蜜在在留芳岭散步时,杨开慧还专门把这首词念给了她听。那首词写得颇为肉麻,杨开慧当初还叮嘱她:你千万不要说出去。说这话时,杨开慧带着几分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晃30多年过去了,逝者如斯,如今李淑一对这首《虞美人》只记得头两句了。于是,在2月7日,她壮着着胆子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里提到两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件事,她把自己悼念丈夫柳直荀的词抄给了毛泽东,希望对方能指点一、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件事,则是向毛泽东讨要这首《虞美人》,以追思故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淑一很聪明,她在信里先提到自己的词,而后才试探性地提到了毛泽东给杨开慧的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这封信的重点就在第二件事。</p><p class="ql-block"><br></p> <h3>图:李淑一</h3></br><h3>信寄出去后,能不能收到回复,李淑一其实并不清楚。毕竟主席现在日理万机,她这封信的内容,算不上什么国家大事。更何况杨开慧已经殉国27年了,李淑一不确定毛泽东是否还记得这首词,是否仍对自己这位闺蜜念念不忘?</h3></br><h3>毛泽东收到这封信是数日后的事了。看着信里的内容,毛泽东对这位杨开慧的密友,多了两重敬意:</h3></br><h3>一重,是因为她对丈夫柳直荀的痴情;一重,是因为她对好友杨开慧的姐妹情!</h3></br><h3>李淑一和杨开慧是1920年长沙福湘女中念书时认识的,那时候她们住在同一宿舍。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和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好友,都是教育名流,都为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杨昌济1920年在北平去世后,杨开慧就和母亲回到了长沙,正是通过李肖聃的介绍,她才得以在女中念书。</h3></br><h3>有了父亲这层渊源,这两个19岁的少女很快成了好友。彼时杨开慧已经和毛泽东相恋了,受到恋人的影响,她成了一个进步女学生。她把一头乌黑的长发剪了,成了班上唯一一个短发姑娘,老师经常说她是“男不男,女不女”。在这种情况下,愿意和她做朋友的大家闺秀并不多,李淑一是其中一个。</h3></br><h3>对杨开慧参加的那些学生运动,李淑一作为一名大家闺秀,一开始并不敢参加。直到有一次,班里一位名叫袁舜英的童养媳,因为受到夫家的欺凌而投塘自尽,还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对此事,她夫家却没有任何解释。杨开慧气不过,就带着几名义愤填膺的同学一起找到毛泽东。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杨开慧和同学们积极周旋,直到恶人付出了代价。</h3></br><h3>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和杨开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事让李淑一对杨开慧和她那位“润之哥”,都心生钦佩。从那时候起,她就经常和杨开慧一起参加学生运动。那时候,她们成了女子中学“最帅气”、最有个性的两个姑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一起组织学生运动、一起念书,俩闺蜜自然也会提到爱情。杨开慧天天跟李淑一念叨着她的“润之哥”,有什么趣事,她都会告诉李淑一。也正是因为杨开慧的关系,毛泽东才认识了李淑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0年冬天,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了,此后她虽然搬出了宿舍,但和李淑一的姐妹情份却不减。为了让好姐妹有个好归宿,杨开慧还四处帮她张罗对象,最后她锁定了目标:<b>一起干革命的进步青年柳直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直荀也出生名门,其父柳午亭是长沙的名儒。这几年来柳直荀一直跟着毛泽东和杨开慧搞革命,在杨开慧看来,这位高大、帅气的柳大哥是最合适李淑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想得果然没错!李淑一和柳直荀相处没多久,就互生情愫了。1924年,李淑一和柳直荀在长沙结婚了。自此,这两个昔日女中的“叛逆女学生”就都有了归宿。虽然此后杨开慧的生活一直不太安定,她跟着丈夫在上海、广州、长沙等地四处活动,但只要有机会,俩闺蜜就要聚上一次。那时候,毛岸英还总管李淑一叫姨。</p><p class="ql-block"><br></p> <h3>1924年10月31日柳直荀的结婚照,前排右三为柳直荀、右四为李淑一</h3></br><h3>如果日子能这样继续下去,或许杨开慧和李淑一两家人能看着对方的孩子长大。但在那样一个烽火年代,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身上承担了太大的历史责任。为此,他们需要牺牲的不只是亲情、友情,还有生命。</h3></br><h3>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捕。临死前,她不惧也不怂,对敌人说了句:“要我脱离毛泽东,除非海枯石烂”。那一年,她29岁。</h3></br><h3>听到杨开慧的死讯,李淑一泪流不止。她踉踉跄跄地来到杨家,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杨母,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开慧死了,我就是您的亲生女儿!”</h3></br><h3>当时很多人对于杨开慧的死,其实并不理解,他们不明白:一个女人对丈夫真的能痴情到这个地步吗?敌人只是让她脱离毛泽东而已,只要这样做了,她就能保住性命。要知道她还有3个儿子,还有年近6旬的母亲!</h3></br><h3>但作为闺蜜的李淑一很清楚。因为在杨开慧牺牲前一年,她也曾因为丈夫的原因,被国民党关进大牢。在牢里,她的选择和杨开慧是一样的,不说出任何组织的事,誓死不和丈夫割裂。要不是父亲四处托关系营救,她的命运可能会和杨开慧一样。中国有名老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淑一和杨开慧能成为好友,是因为她们都是同一类女子。</h3></br><h3>杨开慧的死,让李淑一开始担心起丈夫的安全来。丈夫柳直荀自结婚后没几年,就跟着组织外出执行任务了,此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他们的那一双儿女,甚至连父亲长什么样儿都不记得了。无数个日夜,她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丈夫能平安归来。</h3></br><h3>可惜天不遂人愿,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监利被杀害。这个消息,李淑一是在第二年才辗转从别人口里得知的。但她不肯相信,丈夫的信里明明说过的:等环境再好一点,就接你和孩子们来天津团聚。</h3></br><h3> <h3>图:柳直荀</h3></br><h3>“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李淑一陷入了这样的执念中。那个一家团聚的梦,她做了整整17年。</h3></br><h3>在这17年里,李淑一一直在学校教书。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同事建议过她改嫁,每个同事的理由似乎都很充分:</h3></br><h3><strong>你和他结婚不到3年就分开了,没必要为了3年守一辈子!</strong></h3></br><h3><strong>你条件这么好,长得漂亮、又出自名门,再找一个好对象不难!</strong></h3></br><h3><strong>你还有一双儿女要照顾,这样会苦一辈子!</strong></h3></br><h3>任这些理由再充分又如何,李淑一就是忘不掉,她想再等等。她记得,丈夫和她还有一个约定:培养两个孩子上大学。</h3></br><h3>这个约定,成为了李淑一后半辈子唯一的心愿。我们如今已经找不到史料,也不清楚这17年来她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在那样的烽火岁月里,多少男子都无法养活一家。但李淑一却硬是靠自己那微薄的薪水,养大了一双儿女。</h3></br><h3>多年后,李淑一的儿子柳晓昂仍记得,那些年母亲经常在哄完他们睡觉后,独自在夜里哭泣。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女人的坚强,这话笔者曾用在杨开慧身上,事实上它对李淑一也一样适用。她独自完成了对丈夫的承诺,她的女儿于1945年毕业于蓝田师范学院(也就是如今的湖南师大),儿子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h3></br><h3>李淑一真正接受丈夫已经牺牲的事实,是在建国后。建国后,她曾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毛主席的回信证实了丈夫牺牲的消息。这时候,她才明白那个团聚的梦该醒了。</h3></br><h3> <h3>图:毛泽东</h3></br><h3>此后,那些尘封往事,她没有跟同事们提起过。所以身边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烈士之妻,是杨开慧的闺蜜,认识毛主席。直到这一次,也就是本文开头说到的,1957年她看到了毛主席的诗词,想起了那首《虞美人》,她才又给主席去了一封信。</h3></br><h3><strong>3个月后,她收到了回信。</strong></h3></br><h3><strong>一封整整4页信笺的回信!</strong></h3></br><h3>大家如果仔细梳理主席的书信就会发现,他的书信一向是言简意赅的。一般情况下给亲友回信,他通常就是一两行字。倒不是他惜字如金,而是实在没有时间写太长。建国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实在是太多了。求工作的、求物质照顾的,全都有!有时候,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才会显得委婉一些。</h3></br><h3>能在百忙中给李淑一回这么长的一封信,可见毛泽东是打心底欣赏这位女子的。且不说杨开慧离世这27年来,李淑一是如何替好姐妹孝顺其母亲的,就冲着她能在烽火岁月里抚养好烈士柳直荀的两个孩子,她就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奇女子”!</h3></br><h3>毛泽东给她的回信的内容是这样的(节选):</h3></br><h3>惠书收到。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h3></br><h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br></br>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br></br>为国珍摄!</h3></br><h3>落款为毛泽东,书信时间为 1957年5月11日。</h3></br><h3>从这封信里,我们能得到3个关键信息:</h3></br><h3>第一个关键信息:2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仍把李淑一当成好友。因为李淑一的信里对毛泽东多有谦辞,称主席为“前辈”,所以毛泽东指出不用那么客气,他们是一辈人。最后的祝福语,毛泽东用的是“为国珍摄”,意思是:为了国家,请保重自己!这样的祝福语,在毛泽东的书信里很少见。</h3></br><h3>第二个关键信息:毛泽东从来没有忘记杨开慧,包括那首《虞美人》。但他觉得当年的那首词,在爱妻逝世27年后,已经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感情了,所以又重新写了一首名为《游仙》的词作。</h3></br><h3>这首词后来出版时改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h3></br><h3>这首词现在就刻在杨开慧墓旁边;</h3></br><h3>这首词毛泽东晚年曾抄给了许多人,包括儿子毛岸青……</h3></br><h3>毛泽东希望李淑一,能替自己去杨开慧墓前看一看。杨开慧是他的骄傲,一直都是。</h3></br><h3>第三个关键信息:毛泽东希望李淑一祭拜丈夫时,能替自己表示哀悼。信中提到的的柳午亭老先生,是柳直荀的父亲。那些年,那些事,那4个曾一起为新中国拼命的年轻人,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人。正如词中写的“我失骄杨君失柳”,同样失去挚爱,毛泽东比谁都理解这种椎心的痛!</h3></br><h3>李淑一收到这封回信后,内心释然了:好姐妹没有爱错人!</h3></br><h3> <h3>图: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合影</h3></br><h3>7月10日,李淑一带着主席写的这首词,来到了闺蜜墓前。她把这首词,一字一句地念给闺蜜听,随后她念了自己写的这样一段祭文:</h3></br><h3>近接毛主席来信,念君思君,作词悼君,嘱我暑假有暇,代他亲来板仓,奠扫君墓,获此良机,遂偿夙愿。今前来奠,恩义双重,老友有灵,当能鉴察。</h3></br><h3>老友有灵,当能鉴察。所谓闺蜜或许就是这样,你走了,我替你照看你父母;你爱对了人,我替你开心!</h3></br><h3>教语文的李淑一心里很清楚,这首词写得有多好,也很清楚如果闺蜜还在,这词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她请求毛主席把这首词发表出来,终于在1958年1月1日,经主席同意后,这首词公开发表。此后,世人都知道了,那位板仓杨家的姑娘,一直被主席惦记着。</h3></br><h3>在这次通信后,毛泽东一直关照着李淑一。他知道她日子不好过,就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500元,寄给她过日子。</h3></br><h3>1959年夏天,毛泽东终于找到了机会,回到阔别32年的湖南老家。6月27日,在离开韶山后他特意来到长沙,见一见长沙的旧友们。一到长沙,毛泽东就派人去请李淑一。</h3></br><h3>当这位穿着朴素的、年近6旬的女子出现在长沙蓉园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是谁。毛泽东倒是主动介绍起她来:</h3></br><h3><strong>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strong></h3></br><h3>这是李淑一在1925年之后,首次见到毛泽东。当年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都已添了白发,这些年里他们都失去了太多……</h3></br><h3>这次见面后,一向不太爱拍照的毛泽东,和李淑一拍了下面这张合影:</h3></br><h3> <h3>图:毛主席和李淑一合影</h3></br><h3>大家看这张照片里,毛泽东的表情其实是凝重的。因为这次见面,李淑一提到了她和杨开慧相处的点滴,提到了那些年杨开慧和她说过的那些关于“润之哥”的趣事。而这些,都让毛泽东陷入了无限的伤怀……</h3></br><h3>长沙这次见面后,李淑一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前那些回忆一幕幕涌上心头。3个月后,她再次提笔给毛泽东写信,送了一首自己为上次会见写的诗,并提了一个请求:</h3></br><h3><strong>希望这一年国庆阅兵时,自己能登上天安门观礼。</strong></h3></br><h3>这一年是1959年。这是李淑一在建国后,第三次向毛主席提出请求。</h3></br><h3>第一次提出请求,是希望主席把那首《虞美人》送给自己,毛泽东用《蝶恋花》一词相赠;</h3></br><h3>第二次提出请求,是希望主席能让《蝶恋花》发表,毛泽东也同意了。</h3></br><h3>这前两次,严格来说她都不是为自己。只有这第3次,她提出的是私人的请求。但就算是这样,她也不是要物质照顾,她只是想登上天安门上看一看,丈夫和挚友用生命的代价拼来的新中国。她想站在最高处,远远地替他们瞧上一眼。等再去墓前祭拜时,她能一一讲给他们听……</h3></br><h3>作为一个烈士家属,这样的要求过份吗?</h3></br><h3>然而这一次,毛泽东没直接答应她。他回了这样一封信:</h3></br><h3>信收到,诗亦读了,大为感谢!观礼及上天安门可能不行,待问一下情况看看,如无回信,即是不行了。季范先生一家的事也同一例。一星期后,如有时间,拟请你来此一叙。如无时间,则作罢论,尔后还有见面的机会。</h3></br><h3>这样一封回信,其实写得是非常客气的。“大为感谢”、“尔后还有见面的机会”等,都可见毛泽东对李淑一是非常尊重的。<strong>但同时,其中有4个字仍然是扎眼的,这4个字是:可能不行。</strong></h3></br><h3>从内心上来看,毛泽东是希望她能来的。但事实上,建国后关于什么人能上天安门观礼,筹委会一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毛泽东不太插手这些事的,但此次他愿意替李淑一问一问。</h3></br><h3>在一般人看来,主席都过问了,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他为何会说“可能不行呢”,是因为主席说话太谨慎了吗?</h3></br><h3>非也!他说的是事实。这种事,他从来不直接下命令。</h3></br><h3>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看毛泽东在1954年,给秘书田家英写的一封信:</h3></br><h3>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以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h3></br><h3>这封信的写作时间是1954年3月2日,这封信的存在李淑一在多年后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有开口求毛主席给自己介绍过工作。</h3></br><h3>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所以会有这样一封信,是因为毛泽东在建国后一直很关心李淑一一家的情况,所以身边的同志们经常会给他汇报。当时有一位同志就提出过,50多岁的李淑一一直在长沙教书,身体也不太好,不如直接调到北京的文史馆来工作。对她来说,这样安排的话日子会轻松一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个建议,毛泽东思来想去,便写了这样一封信。他一向不太管自己的稿费,所以这封信是希望替自己管钱的田家英张罗给李淑一生活补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封信里有这样一句话“<b>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b>”,这句话里的内容是现在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毛泽东从来不随便推荐资格不够的人,也从来不会因为谁是自己的亲属就给他推荐。但凡是他推荐的人,要么是烈士家属,要么就是他打心底认为有才华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就算是这样,他仍然给了文史馆的工作人员拒绝他的权利。在他看来:我给你推荐人过去,不管理由多充分,你们都有权利不接受!这是毛泽东对待工作的逻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方寸之间,都是规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他是这样想的,所以文史馆的工作人员之前才拒绝了他几次。对此,毛泽东不但没有怪他们,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所以当有人提出让李淑一去文史馆工作时,毛泽东就不再开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对于此次李淑一上天安门观礼的请求,毛泽东称“可能不行”,真的不是托词。他确确实实是需要把李淑一的资料,交给相关工作人员自行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欣喜的是,李淑一的愿望最终还是实现了。筹委会的同志们一致审核通过,在3天后给她发了邀请函。工作人员会做这样一个选择,不只是因为她是烈士之妻,也不只是因为她是杨开慧的闺蜜,而是因为她在长沙教书时的成绩。李淑一在中学任教3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她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年的李淑一,过着子孙绕膝的生活。1997年病逝,享年96岁。她带着对丈夫、对闺蜜的思念,过好了这辈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淑一女士前后共得到了毛主席的4封回信。这4封信,前3封见证了毛泽东与杨开慧、李淑一与柳直荀的爱情、李淑一与杨开慧的闺蜜情。而最后一封信,则让我们读懂了毛泽东是如何处理工作和私人交情的。如今与这些信有关的这些人,都已一一离我们而去,但他们诠释的情与义却值得我们牢记。</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柳直荀、杨开慧和李淑一。</p><p class="ql-block"><br></p> <a href="https://m.toutiaocdn.com/i6911244449540604428/?app=news_article×tamp=1609213936&use_new_style=1&req_id=202012291152160100220201520BDFE074&group_id=6911244449540604428&wxshare_count=3&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9ef09375-7c68-46c1-8d49-be87d9841e48"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toutiaocdn.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