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读书笔记摘要

Jasmine 树新

<p class="ql-block">魔幻而無情的2020竟只剩下最后兩天了。。。</p><p class="ql-block">太阳每天依旧正常升起,年底照例還是要写讀書总結。</p><p class="ql-block">今年,是自2008年我們開始環球自駕旅行以來第一次全年(从2020年1月11日返京后)未出国境的一年,也是过去十二年来我在自己的北京家中书房时间最多的一年。</p><p class="ql-block">今年读过的书近百本,其中大概有四分之一是重读,有87本写了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现拣取其中20本摘要在此,备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读到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書是历史学家罗新高屋建瓴思辨求真的随笔集《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批判、怀疑与想象力》。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历史学家应该为所有那些被遗忘的、失去了声音的人发出声音,去探究现有的在竞争中胜出的历史叙述是如何形成的。当然这主要是年轻的、未来的历史学家们的责任。现有的历史叙述充满了神话和陷阱,因为历史是被说出来的,被制造出来的。我们要知道,历史越是单一、纯粹、清晰,越是危险,被隐藏、被改写、被遗忘的就越多。我们要拂去竞争的烟尘理解过去,展示历史本来的多种可能。”</p> <p class="ql-block">2月7日,武汉疫情嚴重。罗新在微博上写了八个字,“一生所学,只为此刻。”</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怎样的此刻?有谁同在感受此刻,铭记此刻?一位历史学家的一生所学可以如何解释或烛亮此刻?站在这一时刻望向过去和未来,我们能看见什么,又能相信什么?😷</p> <p class="ql-block">被罗新圈粉后,在今年八月去海南島的旅行途中又读了本這位历史学家出版于2018年的徒步日记《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从飞机场读到海口酒店,在五指山下雨林木屋中一口气读完。这是本难得有趣又真诚的个人游记,其思其行穿越時空直面当下,读得过瘾,心有戚戚焉。</p><p class="ql-block">“罗新熟知纸上的中国,但更加珍惜自己用脚丈量过的真实大地。他以行旅者的谦卑,印证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悠远的荒凉,而那些细碎的往事、陌生的见闻,不断闪现在一花一草、山河旧梦之中,又为文明写下了个人的刻度。出版于二〇一八年度的散文集《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是带着知识、记忆、思考上路的游记,也是对历史之于今日之我还有何价值的省察。通过行走的体悟,罗新集聚了重新理解人与土地、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力量。”(2019年第十七届华语文学盛典授予这本徒步追随蒙元帝王的辇路而写下的《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的历史学家罗新为“年度散文家”)📚</p> <p class="ql-block">一🈷️24日是除夕夜,读了本 《病毒星球》🦠🌚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p> <p class="ql-block">二🈷️:全月被疫情困在家中,重读了遍《剑桥插图医学史》后又硬着头皮读了一半被翻译毁掉了的《药物简史》,心神不宁中翻开了这本在书桌上放了大半年其实一直想读的汉娜·阿伦特传记,竟一口气读了五个小时。后来断续用一周时间读完。</p><p class="ql-block">作为20世纪政治哲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杰出思想家,她关于极权主义、恶的平庸性、自由与责任、暴力与革命、想象与判断以及人类生存意义问题的思考跨越了时代,也将继续影响未来。【极权主义作为政府形式中全新的一种,并不像僭政那样只是对政治的侵害;它是对政治的消除,这是通过先将一个特定群体,然后到任何群体的根本人性的系统消除进行的,它使人作为人成为多余。这是极权主义的“极端之恶”。(引自 第二版序言)】🔦</p> <p class="ql-block">在读阿伦特传记的间隙,又从微信读书上找出阿伦特当年客串《纽约客》记者时根据现场一手资料成文的引起过巨大争议的评论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重读了一遍(多年前读过)。正是在这本书中,阿伦特提出,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体制趋向于在完全无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运转,并且已经把罪行变成了家常便饭。一旦有了这种习以为常,良知的呼唤就成了对牛弹琴。“在极权统治下有一种趋势,即通过口号教条和恐怖行径让所有民众团体严阵以待,让他们马上适应新的身份角色:不是刽子手就是受害者。该机制可以将恐怖不断升级,令人寸步难行。”🤖【需要重读汉娜·阿伦特】🎬</p> <p class="ql-block">二🈷️还用了將近十天时间終於读完了多年就想但一直沒時間讀的三卷本《往事与随想》。</p><p class="ql-block">上卷:1812-1939,赫尔岑从出生到27岁;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少年意气,青春理想,流放岁月📝“人是残酷的,只有历尽坎坷才能变得温驯;孩子残酷,因为他年幼无知;青年残酷,因为他以纯洁自豪;神父残酷,因为他以圣徒自居;学究残酷,因为他自负是饱学之士——我们全都铁面无情,每当自恃有理的时候,更是寸步不让。人心融解和变软,通常是在遍体鳞伤之后,在翅膀灼伤之后,在意识到自己的没落之后,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之后——当他独自一人,没有旁观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软弱而渺小。心变得温厚了,于是他一边揩干惊惧和羞愧的汗珠,怕人看见,一边为自己寻找辩解的理由,但找到的却是别人的理由。从这时起,法官和刽子手的角色才使他感到厌恶。”🔎</p> <p class="ql-block">伯林在《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一书中曾专列一章《赫尔岑和他的回忆录》,用了二十九页的篇幅论述赫尔岑。他写到:“亚历山大·赫尔岑就像狄德罗一样,是位天才的业余学者,他的观点和活动改变了自己国家社会思想的方向。也像狄德罗一样,他是位善谈者,他操着同样流利的俄语和法语,同自己的密友,或者是在莫斯科的沙龙里谈天说地——总是新思如湖,形象迭出。”</p><p class="ql-block">中卷共有七百多页,差不多读了快五天。已经不太适应赫尔岑这夹叙夹议的文风了。巴黎的片断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赫尔岑生平有三个关键转折点:一是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年方14的赫尔岑与奥加廖夫在麻雀山发誓反抗专制,这是他一生奋斗的开始;其二是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赫尔岑的启蒙理想倒塌,不知世界将往何处去,于是就有了《彼岸之声》一书;其三是1863年的波兰起义,这一事件导致了赫尔岑在俄罗斯国内声望急剧下降,《钟声》杂志发行量从两千份降到五百份。【左派的朋友认为他不够激进;右派的朋友认为他背叛祖国】。广受追捧的赫尔岑当时被绝大多数俄国人遗忘甚至抛弃,正是从这时开始他对历史偶然性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赫尔岑早期在俄国时曾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强调历史必然性,对科学与理性的未来充满信心。但身居海外,目睹1848年革命之败,又见英法社会小市民习气日重,兼之家人多遭不幸,故对革命未来信心不再,最终怀疑起历史必然性以及人类的理性。“赫尔岑毫不吝惜词汇,以便揭露历史洪流的非逻辑性,他喜欢谈论‘历史即兴的随意散漫性’。”🌫 【所谓“偶然性”便是历史的即兴表演,无规律可循。】</p> <p class="ql-block">三🈷️多事之春,继续宅家,读《繁荣与衰退/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作者艾伦·格林斯潘因长期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而为更多人熟知,他靠他的政治经历和经济思维指出美国衰退首先源于整个社会处理破坏性后果的能力在下降。在他看来,回避它或采用那些平等但不公平的举措都无助于避免衰退。</p><p class="ql-block">这是难得的一本美国经济与创新简史,因作者传奇般的职业经历,对美国经济最隐秘的角落也了如指掌。他认为美国经济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有机体,既会增长,也会停滞。他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生产力如何增长,而解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理解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谜团:创新从何而来?创新如何传播?为什么创新在某些时期能够在民众中获得大量传播,而当下创新的成果只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繁荣与衰退》沿着美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脉络,用精彩凝练的语言讲述了美国每个历史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p> <p class="ql-block">【生产力、创造性破坏和政治】一直是《繁荣与衰退》的三个关键词。“创造性破坏”是美国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动力机制,而政治,则是影响该机制能否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美国最辉煌的时刻是二战结束前后。她用全球7%的人口,生产了全球42%的工业品、43%的电力、57%的钢铁、62%的原油和80%的汽车。直到今天,虽然接连收到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的挑战,美国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从二战结束至今的70多年间,虽经历多次危机,但美国仍然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如果以工业总产值来算,美国成为第一大强国,已经超过了120年。美国长盛不衰的密码是什么?格林斯潘的答案是:创造性破坏机制,是美国基因中天然存在的拓荒者和冒险家的精神。在这本书中,熊彼特是格林斯潘引用最多的一位经济学家,因为他认为,美国是“创造性破坏”机制最有代表性的案例。</p><p class="ql-block">近十年來我曾读过很多美国史著作,这本虽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但资料完整,案例丰富,观点鲜活,富有洞见,值得郑重推荐。上一次读到如此精彩的著作还是2016年艾萨克森的《创新者》#🌿</p> <p class="ql-block">四🈷️:《帝国:俄罗斯五十年》</p><p class="ql-block">宅在家中,开始着手总结我们过去十年前后多次进出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旅行阅读史】,從书架上取下这本著名的纪实文学著作,读来真是相见恨晚,几乎一口气读完!👍作者卡普钦斯基是波兰国宝级记者、作家与诗人,在其数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曾见证过七十二次革命事件,四度被判死刑,并连续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惜2007年去世)。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从1939年7岁目睹苏联入侵波兰,写到苏联解体,从波兰到西伯利亚、从布雷斯特到马加丹,足迹遍及前苏联庞大帝国的中心与边缘,庙堂与江湖。尽管作者自称这并非一部历史著作,而是旅行、谈话与阅读后的私人笔记,但恰恰是从这份“笔记”中,后来者得以窥见那个曾經的真正帝国。“在千年曆史當中,俄羅斯已經見過諸多事物,這一千年下來,只有一樣東西俄羅斯沒見過,那就是自由。”☃️“別爾嘉耶夫深信是俄羅斯的廣闊、這樣的無垠無盡對於居住者的想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因此不會讓他們集中精神、緊繃、保有活力,也不會要求他們產生爆發力十足、活力充沛的文化創作。每件事都被分解、稀釋了,被無法掌握的不定形所淹沒。俄羅斯這片大地,一方面無垠無盡,廣闊無邊,另一方面卻又具備了令人屏息的全面壓倒性,不留空間讓人吸上一口氣。”🌏</p> <p class="ql-block">四🈷️还读了很多本与疫情有关的书,首推美国作家约翰·巴里著于2005年,才华横溢可惜英年早逝的校友钟扬译于2008年的科普名著《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p><p class="ql-block">1918H1N1大流感俗称“西班牙大流感”,起始病发美国,时值一战,欧美新闻媒体压制了瘟疫报道,只有中立国西班牙见诸报端,后世即冠名如此。😷1918年春季,病毒首先在美国堪萨斯州流行,通过美国福斯顿军营的兵力调动传播到了美国各地,而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征召使得病毒流传到欧洲,继而肆虐全球,连偏远的爱斯基摩人也未能幸免。春季时病毒毒性不大,但经过在宿主内的多代抗原漂变,秋季的大爆发病程变快致死率更高,在1918-1920年期间,几次大规模爆发致使全世界死亡人数可能高达5千万-1亿(真实数字无法考证)🦠作者在书中多线索展开纵横交错地记述了百年前那段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初期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几个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书中有相当篇幅仔细介绍了流感爆发前后美国医疗系统的巨大进步。🔬“1918年大流感的最后一条教训,即那些身居要职的权威人士必须降低可能离间整个社会的恐慌,如果社会将“人人为己”作为箴言,它就不再是一个文明社会了。当权者必须珍惜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正途就是不歪曲真相,不文过饰非,也不试图操纵任何人。林肯是第一个这么说,也做的最好的人。无论真相有多么恐怖,领导者都必须将其公之于众。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打破恐惧。”【引自第486页】📖</p> <p class="ql-block">四🈷️的第三本值得记录的书是大名鼎鼎的《枪炮、病菌、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的新作《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虽然标題在当下很应景,但其实这是本自成一体的研究型著作,其研究也是典型的戴蒙德式的纵横捭阖的跨界思维模式。作者将心理治疗领域确立的影响个人应对危机的12个因素略作调整,抽象为12个影响国家应对危机的因素,并以此为观察与分析框架,对世界近现代史中7个国家的8次危机及其应对方式(6次现已结束,2次正在进行中)进行了综述与考察。🗞</p><p class="ql-block">前半部分:苏芬战争及芬兰的对外政策调整;近代西方给日本带来的冲击及随后的明治维新和智利总统阿连德的被害及皮诺切特的军事独裁统治;</p><p class="ql-block">后半部分:印尼“9.30”未遂政变及随后的苏哈托上台和反共反华大屠杀;德国的二战失败及战后重建经历;澳大利亚的去白澳化过程;日本当前面临的劳动力缺失、创新力衰退;美国当前面临的极化现象(尤其是信息极化带来的政治极化)。🔗戴蒙德明言,选择这些案例的原因是他比较熟悉相关国度。研究这么小的样本量又无量化参数,并不可能给出确定性的结论。📖因为我近年來一直在环球旅行,也关注过世界史中上述历史事件,所以很理解也部分认同这种略有简化的国家转型分析框架。📄</p><p class="ql-block">年已82岁的作者肯定没想到,该书出版还不到一年,大规模量化试验的契机就出现了。新冠病毒一视同仁地席卷了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形成了200个一致度极高、可深入分析比较的危机处理案例。不知用戴蒙德这#12因素框架#来分析下现阶段的世界上各国疫情应对模式会得出什么样的分析结果?</p> <p class="ql-block">五🈷️:《分身—新日本论》</p><p class="ql-block">宅家四个多月后,终于又开始出门了!离京南下时,随身带了十几本书,其中一半是准备抽空儿路上翻看的新书。春日在黃埔江边的酒店窗前终于读完了这本读來耳目一新的日本精神史论著。虽行文不够简洁,名词繁复,但逻辑自成一体,读来受益非浅。“所以#日本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不是单纯的一个外部国家的问题,而是一种复合的问题机制,它只能在东亚世界秩序演化的层面上得到理解。具体而言,它是指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因日本急速的现代化进程而引发的东亚世界整体性的变迁问题,而非一般意义上日本对中国构成的挑战。再进一步说对于中国而言,“日本问题”集“古今中西之変”于ー身,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互冲突的一个象征。(日本:一种精神现象)”</p> <p class="ql-block">六🈷️又一次被疫情拦在家中,终于拿起了这本厚厚的《生活与命运》📚(894页)</p> <p class="ql-block">#2020读书笔记之44:《生活与命运》#“如果不是战争,如果我们的集中营里关的不是战俘,这些集中营里会是一些什么人呢?如果不是战争的话,我们的集中营里关的会是党的敌人、人民的敌人。您熟悉的一些人现在就在你们的劳改营里。如果在和平时期,我们的帝国保安局也会把你们的犯人关进德国的监狱,我们决不会释放的。你们的犯人,也就是我们的犯人。。。今天我们对犹太人的仇恨使你们害怕。也许,明天你们就要采取我们的经验。到后天,我们就会显得很宽松了。我走过了很长的道路,是一位伟人领我走的。你们也有一位伟人领导着,你们也走过很长、很艰难的路。您相信布哈林是奸细吗?只有伟人能够领导你们走这条路。我也认识勒姆,我相信他。可是就应该枪毙他。我真不懂,你们实行恐怖政策,杀了几百万人,全世界竟只有我们德国人能理解:应该这样!完全正确!您一定要理解,就像我理解你们一样。这次战争想必使你们害怕了。拿破仑本来不应该打英国。”【从昨天下午到今天晚上几乎一口气读完了第一部分(前300页)。窗外烈日炎炎,依旧挡不住书页中的冰寒之气,竟几次喘不过气来。❄️生命与自由,生活与命运,黑暗時代的人性掙扎,如此栩栩如生。】🌒【2020年6月19日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2020读书笔记之45:《生活与命运》第二部(325-625页)📚1964年,作者格罗斯曼去世后,人们在他的文件里发现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封信,分别是他在1950年母亲九周年忌日和1961年二十周年忌日那天写给母亲的。格罗斯曼在第一封信里写道:“我总在想,你是怎样死的,是怎样走到被害的地方,我想了几十次,也可能想了几百次,杀害你的那个人长得什么样,那人是最后一个见过你的人。我知道,当时你心里一直都在想着我。”😰【夜半掩卷,长叹一声,终不能言】🌒</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22日,深夜@北京】</p> <p class="ql-block">6🈷️的另一本书:《后真相时代》</p><p class="ql-block">“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金刚经》有谒: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罗素”🌚</p> <p class="ql-block">七🈷️:《1840年以來的中国》</p><p class="ql-block">王人博老师这本以立宪为线索,重新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大作从六月底开始断断续续读了近兩周,7月初出门亦放入行囊,直到泉城边才匆匆读完。🏛1840年,在突然跌入现代世界之后,中国也曾将宪法作为救国的药方,希望依靠宪法,让天朝快速摆脱困境,但中国近代的立宪之路却异常痛苦而曲折。作者抓住“立宪”这样一个关键动作,专注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各个重大立宪时刻:从戊戌变法、清廷预备立宪到辛亥革命、以致1949年以后的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八二宪法。。。宪法问题,并非单纯的法学问题,其背后交织的,是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冲突。⚓️王人博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nbsp;“有一天天真冷,好不容易打上车。一上车,京哥就唠叨不停。问我是哪个单位的,干什么的。我如实作答,并告诉是教法律的。又问,教什么法律?答,教的是一门最不值钱的法律。京哥回答说,噢,是教宪法的吧?!”这大概就是中国立宪历程的生动隐喻吧。🤓【如果未来的路,比想象中的更窄,我们更应直面历史的真问题。】🍀</p> <p class="ql-block">七🈷️炎炎夏日读《第三帝国三部曲》,书房中寒气逼人。</p><p class="ql-block">#2020读书笔记之53:《第三帝国的到来》第三、四章:纳粹主义的兴起与通往权力之路。📖大萧条后的1932年,德国的失业率达到了35%,魏玛共和国一战后力图恢复经济的所有举措似乎都失败了。在政治上,魏玛政府同样没有能力恢复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魏玛议会仿佛没做出过任何有效的决定,党同伐异的内斗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此时的德共开始再次反抗魏玛政府,他们想要一个在斯大林势力下的苏联德国。德共的选票一直上涨,1932年9月,他们获得了数百个议席。当时支持魏玛共和国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加上德国共产党的议席其实多于纳粹党,但他们并没有联合起来对抗纳粹。而很多中产阶级、年轻选民、新教教徒,资本家参议员以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大量新选民都认为,只有纳粹党执政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国内政治僵局,纳粹从此一步步成为了一个议会多数政党。由此,作为多数党领袖的希特勒,被右翼不支持魏玛民主的军人总统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任命为了总理,从此走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p><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28日记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八🈷️:《凯南日记》</p><p class="ql-block">第五章-冷战(1947年—1950年)【1949年3月18日,汉堡】“我第一次坚定不移地确信,任何暂时性的军事优势一一即便是那些可能会存在的优势,都没有资格用如此彻底、无情的方式去摧毁无辜平民的生活,以及人类经过几个世纪辛勤劳动才创建的物质文明—这些文明跟战争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资格通过刺耳却毫无依据的推论’他们就是这样对我们的’来证明我们的行为是正当的。突然之间,我仿佛感觉这些废墟具有一种无法争辩的象征意义,容不得我们西方人忽视它。如果西方国家一定要以追求更高的精神出发点为借口,像上帝赋予人类那样具有同情心和理解心,不但通过自身而且通过所做的事和所关心的事表达出来一一那么他就必须学会像发动军事战争那样,进行道德上的战争,要不就干脆别发动战争。这是因为道德原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拋弃了这种实力,西方世界将不复为己,胜利也不是真正的胜利!最后能得到的最好下场不过是自己摧毁自己的神坛。军人会说这种想法很幼稚,会说战争就是战争,你一旦参与了战争就要不择手段,否则就会落个失败的下场。如果这种论调是正确的,可能就意味着,西方文明所肩负的义务,就是让自己的军事实力压过对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很艰辛,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就可以抛弃那些通过获得有限胜利来避免失败的做法了。” </p><p class="ql-block">时隔多年后重回柏林的凯南,面对这座城市满目苍夷的战后废墟,写下了这段理性又感性的文字。#冷战之父#其实从一开始就反对德国分裂,这也让他与新替马歇尔任国务卿的艾奇逊格格不入。。。</p> <p class="ql-block">九🈷️:《科学的历程》</p><p class="ql-block">“科学精神是一种特别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它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只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关注真理的自主自足和内在推演。科学精神源于希腊自由的人性理想。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读吴国盛教授此书大概还是在十几年前,当时就印象颇深。正值九月在丽江吴老師為公益学院开讲科学通识前后又花了近十小时重读一遍这个图文并茂的新版,仿佛重回到大学课堂被名師帶領著穿行于繁花盛开的科学花园,目不暇接,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十🈷️:《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本尚未正式出版的书。远行归来,案头照例翻开着很多想读的书。老朋友苏里前日寄来了这本青年才子张笑宇的尚未正式公开出版的专著(样书),花几个小時竟一口气翻完,颇为惊艳!有一种在六七年前初次读到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时的酣畅淋漓感。</p><p class="ql-block">“关键的科技变量在关键的时代,经由某种关键的组织形式转化为一种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进而影响和推动了某种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弩之于中华文明如是,火枪之于西方文明同样如是” 书中实例丰富,洞见灵现,头六章都够精彩,虽然明显受到了戴蒙得和赫拉利的影响。后几章阐述中国发展与世界关系时略显单薄,而论及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与未來社会关系时有很多思考,似不够深入;在最后谈及疫情与当下转折时惜未展开,不解渴。能在当下读到一本由中文青年作者原创,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且学识渊博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已殊为不易,可喜。🥃</p> <p class="ql-block">兩个月后读到了另一本述及技术与文明关联的书是施展的新作《破茧》</p><p class="ql-block">【A、风险社会运转以社会共识为基础; B、信息技术和虚拟世界造就了无数信息茧房,破坏了传统的社会共识; C、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不断击穿信息茧房逼迫人们面对现实;D、不确定导致焦虑导致极化,旧共识已经解体,新共识不知方向;E、必须去除观念的遮蔽,直面事实;人类需要新的想象力。】📝虽然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我都曾在#施展世界#和大观公号读过,但读完这本观点结集还是很有收获。作者问题意识明确,逻辑清晰。其颇具想象力的未来设想充满了乐观的理想主义。🔗同意作者这句话:当今世界的各种民族主义激情狂热是一种19世纪式的激情,是注定会消失的回光返照,丝豪不代表未来。在今天这样一个大洗牌的时代,属于上个时代的各种经验和认知框架,多半会失效,因为世界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但“如何在19世纪式的战争中,打造出属于21世纪中叶的秩序。”,确实需要更多的想象力、责任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11🈷️:《国会现场:1911-1928》📜</p><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突变,告别帝制。中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当此时,开国会、立宪法、建共和政体,成为举国上下的最大诉求。仿佛国会一开,即可中华崛起。🖇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中华民国,政制的枢纽在于国会。以梁启超、宋教仁为首的议员,在国会上选总统、制宪法、监督政府、弹劾官员,距离一个宪政民主的中国,仿佛只有一步之遥。。。历史的吊诡,恰在瞬息之间。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兴起、曹锟贿选,一波紧随一波,国会三度解散,议员四处流散,十年制不出一部宪法。📰在这熙熙攘攘、人来人来的国会现场中,民国离宪政的道路愈走愈远。“宋教仁死的时候,中国离宪政还有十里路;到汤化龙死时,已是百里之遥了。”“意识形态的权力”最终转变成了“权力的意识形态”,宪政最后让位于革命。从民初的以美为师,开国会,行宪法;到以苏俄为师,组国民党。“从此政府再也不必担心受到国会的质询、否决、弹劾,再也不用看议员的脸色。”此时“的言论界,战战兢兢,不敢出一大气”。🗞</p><p class="ql-block">1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在北京家中书房,从书架上拿起了这本几年前该看未看的书,用了一天时间看完,掩卷叹息。窗外,秋风秋雨,落叶凋零。</p> <p class="ql-block">十二🈷️:重读叶礼庭回忆录《火与烬 / 政治中的成与败》📑</p><p class="ql-block">2005年,执教哈佛的著名学者叶礼庭突然决定回到加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愿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期望能率领自由党取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并成为下届总理。但棘手问题接踵而至:民众对自由党的信任度连年下跌,众议院中党派倾轧严重,竞争对手别有用心地攻击与抹黑,媒体也常常有意曲解他的言论,在2011年竞选总理惨败后,叶礼庭重回书斋,开始反思这段短暂的政治生涯:选民总是非理性的?候选人都是靠不住的?政治是金钱与权力的肮脏游戏?在这本失意政治家的回忆录中,叶礼庭试图澄清这些关于选举制度和民主传统的误解,并对当今残酷的、高度对抗化的现代民主政治做出深刻而清晰的剖析。</p><p class="ql-block">🖇 “全世界的课堂上布置给学生阅读的政治理论,大都不是那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写的,而是剩下的失败者写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马勇老师的新作《现代中国的展开~以五四运动为基点》</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不论变换什么样的称谓,其实从大历史视角观察,并没有离五四运动很远。如果五四运动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段的话,我们今天依然还在【历史三峡】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