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博物馆上课啦! </p><p class="ql-block"> --深入版画--以刀代笔博物馆的美术课冬日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投射下来,地上印满了大大小小的粼粼光斑。2020年12月28日下午,深入版画·以刀代笔——龙华区博物馆之旅之版画课展示活动在中国博物馆顺利举行。</p> <p class="ql-block">深圳大学版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岭南少年儿童版画教育研究学术专业导师、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靳保平;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巫伟宁;龙华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贺剑辉;龙华区美术特色教研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龙华区首批馆校合作美育研学实践基地学校美术教师;龙华区中小学美术教师代表等出席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由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版画博物馆全力支持、在龙华区关雪芳版画工作室组织下顺利开展。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教室“的向往,在特定课程中结合正在展出的展览,将美术教育置放在美术馆,让学生面对面地感受原创艺术作品地魅力,从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个人创作。</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不仅改变了老师的“教”,也改变了学生的“学”。深圳市观澜中学孙艳碧老师与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李基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版画教学展示课。这是一次馆校合作美术课堂学习模式的探索,学生在美术馆上课,打破教室的壁垒,置身于艺术家的原作之前,促进了龙华区的版画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对于前来观摩学习的各中小学的美术老师们更是一次难得学习机会,开拓了教学的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孙艳碧老师以版画专业化的角度给初中版画社团的学生上了一节具有情感的展示课——《非黑即白—黑白木刻刀痕的情感表达》。</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首先设置了学任务单,上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正在展出的《自我呈现》版画展,欣赏分析王兵老师黑白木刻版画《西藏的文人部》刀痕的独特语言魅力。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教学资源,面对面的探究、分析艺术作品,培养看“美”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其后,在舒伯特《小夜曲》的音乐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变化,并用合适的刀痕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跃动中抒发自我感受,创作属于自己的版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基老师结合地域客家文化,用版画的形式给常规课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版画中的客家建筑之美》,李基老师课前导赏与学生分享交流展览馆作品,以版画基地艺术家梁国富老师的作品《客家情NO1》为导入点,引出课题。</p> <p class="ql-block">认识客家围屋建筑的造型特点、功能及文化,感受围屋整体的气势美,局部的疏密、粗细对比美。</p> <p class="ql-block">李基老师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层层递进,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掌握了吹塑版画的制作技法,利用博物馆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课堂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课后,龙华区美术教研员巫伟宁老师特意邀请两位上课的同学作为小嘉宾,与在座的老师们分享在博物馆上课的心情、感受以及收获。</p> <p class="ql-block">巫老师俯下身子与他们交流…..孩子们的表述,惊艳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p> <p class="ql-block">巫老师对馆校合作的发展和成长做了梳理,表示龙华美育的发展正是在各种交流、联合、互动的活动中成长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巫伟宁老师的引导下,将美育放置在版画博物馆,让学生面对面地感受原创艺术作品的魅力,学校与博物馆无缝衔接,为学生们搭建美育大课堂,将美育功能最大化,也让每个参与的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最后,深圳大学版画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广东教育学会.岭南少年儿童版画教育研究学术专业导师靳保平,对两位上课老师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肯定,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也对孙艳碧老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深深折服,挑战一个比较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靳教授对龙华教育界的版画教育给予鼓励,指出此次活动的形式,带动了版画特色发展,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靳保平教授说:“深圳市龙华区关雪芳版画工作室的孙艳碧、李基两位老师,积极投入龙华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巫伟宁提出的“馆校共建”阵营中。在关雪芳版画教研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协助下,这两位老师在中国版画博物馆的现场进行教学展示。我觉得这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一个事儿,虽然博物馆、美术馆和这个教育结合,在西方比较普遍,但是在中国,这样组织成为常态化的方式,还是比较少,属开风气之先!</p><p class="ql-block">两位教师的课程设置、选题,非常结合当地的特点,比如说,中国版画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著名版画家的展览;另一位老师的课,以客家建筑的美与历史为选题,观澜版画村正是以前的客家村落建筑遗址,刚好结合了学生的黑白木刻的教学,那么这样一种现场感结合这个展出的作品进行教学,使它的直观性和它的丰富性就拓展了很多,这是馆校结合教学的一个显然优势!</p><p class="ql-block">另外,这个活动吸引了龙华区各中小学很多教师在现场进行观摩,这也是扩大了影响,同时,教师间互相借鉴学习。</p><p class="ql-block">两位教师认真的教学,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现场师生的互动默契,非常难得!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在我的经历中也是印象深刻的一次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馆校合作”--博物馆之旅版画课程初探与尝试,通过馆校深度的合作、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搭起了一座通向艺术的桥梁,给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相信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会更加精彩!</p> <p class="ql-block">文:高云飞、资晖丽</p><p class="ql-block ql-block">图:龚鼎浩</p><p class="ql-block ql-block ql-block">视频:关雪芳、陈伟耿</p><p class="ql-block ql-block ql-block ql-block">编辑、审核:关雪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