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翔回首 不忘来程 【上篇】

云端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1965年12月授予海空雄鹰团的锦旗</p> <p class="ql-block">  1965年12月,国防部授予海军航空兵第十团以“海空雄鹰团”称号的命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引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江南桔乡,硕果飘香迎宾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里长街,张灯结彩敬亲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0年12月25日,浙江路桥机场和浙江台州高铁站陆续走出来三十名原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的退伍军人、转业军人、部队退休干部,以及十团烈士子女和四师第一代军人子女。全部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准时报到并入住路桥三友国际酒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虽然我们脱下军装,离开军营多年,但深入骨髓的军魂和这个部队赋予我们的情怀犹在。我们非常珍惜在【海空雄鹰团】命名五十五周年的日子重聚军营的机会,希望这次活动在我们各自晚年的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事实证明,我们不虚此行。借此平台,记录我们在2020年点点滴滴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心的期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思绪回到2019年大阅兵,在阅兵战旗方队中,“海空雄鹰团”的战旗出现在前排第七面站位。相信所有与这个部队有深厚感情的人看到这个场面,都会情不自禁。作为海空雄鹰团第19任团长,杨平内心深处的激动不言而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在电话中对我说:这支部队是我们付出青春和热血的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立即抢话:这支部队也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都对这支部队充满了感恩,我们都想回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海空雄鹰团的战旗,不仅唤起杨平和战友们对老部队心存已久的向往,也同样打开了飞行员的子女们对父辈的思念闸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空军作家亦君有一句话说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鹰翔回首大地,远航不忘来程"。杨平在给东航领导的申请报告中说:“我们希望在2020年12月海空雄鹰团55周年纪念活动之际返回部队,通过参观、座谈、体验等活动,让老一代军人和新时代的军人在雄鹰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方面得到精神上的共鸣与共勉,更坚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得到许可之后,杨平于2019年12月特意去老部队作进一步协调沟通,同时一并考察了打算住宿的酒店。回到北京后,他立即邀约老战友和熟悉的飞行员子女,拉起一个排的“回家”队伍。并为回部队之行明确了活动主题:“</span>追忆历史,不忘初心;重归军营,逐梦海空;铭记传统,砥砺前行;雄鹰精神,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以【心路之桥】为微信群名的筹备组于2019年12月在杨平的召集下开始运作。主任、副主任,秘书组,财务组,后勤保障组一应齐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是,疫情肆虐了庚子年。我们的计划能否成行一直是个未知数,整个2020年我们都在希望和失望的交错中度过。杨平一直在鼓励大家“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 于是</span>,“心路之桥”微信群里的生活始终充满畅想和期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天真的很眷顾我们,从秋天开始,疫情防控相对稳定。我们回部队的准备工作进入紧锣密鼓地阶段。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杨平作为重归军营活动的总策划,实在太追求完美,连回部队要参观的地点都画了路线图,两天的日程安排也是细致入微,仅会议室的背景墙就设计了好几稿,恨不能把想说的话都印在那张图上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即然是 “ 回家”,就一定要带礼物。李榜柱代表老飞行员们书写了一幅字:“忠诚善战,气覇海空”!他说:“只为表达心意,好赖是咱们飞行员自己的行草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原四师的子女们经过讨论,由高翔的儿子高鲁东代表大家书写一幅“摇篮”,以此向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父辈致敬!向传承雄鹰精神的新一代军人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距双脚落在这张步行图上的时间越来越近。之前与部队协调的报到时间是12月27日。于是我们提前20天,分别在网上买好了12月27日到达台州的飞机票和高铁票。但后来部队改变了计划,我们的行程也必须随之改变。杨平一声令下,大家没有一丝犹豫,各自在网上将27日的飞机票和高铁票改签为25日。</span></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会在心的指引下走遍每一处熟悉的地方。逝去的岁月虽然找不回来,但快乐的回忆可以随时寻觅,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段时光,不是故乡胜似故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报到时间截止到12月25日15:30。各路人马在什么时间出发,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在什么地方汇合⋯⋯如何在差不多的时间里一起到达路桥⋯⋯这些都是微信群里反复商量好的事情。所以,吉星高照,往返行程皆完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京直飞路桥最早的航班里有杨平、罗继红、李飞、郭一民、张静,他们最先到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舒平所乘重庆江北机场直飞路桥的也是早航班,和北京航班前后降落路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京和重庆航班落地两个半小时后,汤家姐妹所搭乘的广州白云机场直飞路桥的航班于中午12:30到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周立涛、祁全喜、李榜柱分别从北京、邯郸、秦皇岛提前一天飞宁波,看望宁波的战友后,翌日🚄再与张宗和夫妇和陈宜清在上海开往台州的高铁途经宁波时上车,与上海出发的张志翔、高慧青、王兰、李萍李甄汇合。能在各地分别买到同一车次、同一个车厢的前后座,打的是有准备之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途中需要中转的是烟台的李翔和九江的丁唯唯。李翔亦是乘烟台蓬莱机场到上海虹桥最早的航班,出机场即飞奔虹桥火车站,时间仅有一小时,如果航班稍有延误,就赶不上开往台州的高铁,🚄李翔不仅来程顺利,返程也非常幸运,他在烟台大雪阻碍航班之前到家。💃🏿而丁唯唯如果当日在南昌中转要傍晚才到台州,她说坚决不迟到,故提前一天到杭州,翌日在高铁上与宁波上车的万富春、孟伟、高青、王强、陈丽萍汇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飞说她早上三点就走出家门了,所以在北京飞往路桥的航班上,他们在空中看到了初升的太阳。晨曦微露,天空宝蓝。一切向好。</span></p> <p class="ql-block">  筹备组出台了几条规定,并在临行前反复强调,其中第二条内容是“遵守国家和地区关于防疫的相关规定⋯⋯见面不握手、不拥抱,全程戴口罩⋯⋯”。</p><p class="ql-block"> 刚出门时,一个个看起来循规蹈矩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大家见面的时候,只有戴口罩基本遵守了,不握手不拥抱的条款全部抛在了脑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我们出发之前的几个小时,北京原本平静的防疫局面突然在一夜之间出现一个小爆发。这个突发情况直接导致部队事先安排25日在机场和车站接我们的车辆不得不取消。除此之外,我们须在到达当日接受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正常才能进营区。这不,杨平带头接受核酸检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序曲🛬 <p class="ql-block">  上午到达的人们在午饭中边吃边聊,笑声不断。没有久别后的陌生,没有年龄差距的代沟,共同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亲如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  操心命的召集人带着同样操心命的筹备组成员,在到达后第一时间召开碰头会。杨平要求大家尽责尽职,同时,必须具备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疫情带来的变化总让我们猝不及防,但我们也总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span></p> <p class="ql-block">  临行前,张伟因女儿生病而无奈退票,她在筹备组的财务工作由王兰接手,王兰放下行李就配合李甄忙碌起来。人在上海心系路桥的伟伟不时的关注着每一个进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联谊会召开之前是筹备组比较忙碌的时间,看这个场面估计这俩人是忙活的差不多了。此时,微信群里的两个杠精免了手写,可以当面锣对面鼓的精彩对话了。至于小黑挠着脑袋、小红讲的是什么内容巳经不重要了。两位在单位是企业高管,在发小群就回到儿童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我试了一下,右下角那个段位的马步我早已经做不到了,因为膝关节不给力;左图扭腰的姿势我也做不到,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看着两位摄影师的功夫着实让人羡慕。⋯⋯也是醉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家”的感觉和兴奋的心情让我们在此时完全忽略了千里之外的疫情还会继续来“搅局”。部队派来检测取样的医务人员一离开酒店,我们的联谊活动就按计划拉开了序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杨平带头,大家愉快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尽管不知道这张签名单子将来会飘向何方,但组织一次活动,没有点儿仪式感就会缺少很多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有50后、60后、70后三个年龄段。50后皆已退休多年,60后正陆续退休,没有退休的也进入待退的二线位置,只有70后的汤家姐妹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实践证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中青结合”的模式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组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本来,这张画布上应该有更多的签名:李茂轩、葛成年、谷存忠、康世俊、王石、张伟⋯⋯但他们准备了一年却都在最后20天里遗憾的缺席了。李茂轩突发心脏病,康世俊病情不稳定,葛成年身为飞行员,受航空公司规定的限制不得离开,谷存忠和张伟因家人生病而不得已退票,王石则是因为报到时间更改,他提前安排好的国事活动却无法更改而无奈放弃。他们很难过,我们很惋惜。</span></p> <p class="ql-block">  从25日到27日,我们在这面背景墙的衬映下愉快的报名签到、海阔天空的神聊、赏路桥美食饮浪漫红酒,奏青春舞曲唱青春之歌,拍今日影像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除了寄托我们心声的背景墙,还有收藏我们记忆的签名纪念封<span class="ql-cursor"></span>(原空地勤人员:杨平、祁全喜、李榜柱、张宗和、徐景宝、郭世宇、郭一民、张静;原四师子女:张志翔、罗继红、丁薇薇、李飞、李萍、李甄、李翔、周立涛、万富春、孟伟、陈宜清、陈丽萍、王兰、王强、高慧青、高青、舒平、汤小清、汤小湄)。</span></p> <p class="ql-block">  杨平任师领导期间,海空雄鹰团举办纪念活动皆与邮局联手,制作纪念封、明信片、邮折。但上一次50周年和这次55周年的纪念活动却没有纪念品可收藏。我们只好自制签名纪念封。与上面的背景墙签名一样,没有多大价值,只是一种仪式一种念想而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张合影拍的急了一些,东道主徐景宝忙活到哪儿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凡合影,两个摄影师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中,这张合影立涛所摄,下一张合影是郭一民所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忘不了一个人,是件很美的事情,忘不了一段时光也同样美好,更何况这段时光是与一支英雄部队有着超越血缘的亲情。我们是这支英雄部队的空、地勤官兵,我们是这支英雄部队的第一代子女,曾经是,永远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杨平在海空雄鹰团团长的五年任期中,承上启下,在全团官兵中威信极高。他重情义有担当,是营房孩子心目中可称为大哥的人。在70岁这一年,他为自己、为战友、为四师后代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报到、入住、签名、合影等环节顺利通过。大家齐聚徐景宝为我们准备好的会场,静听杨平从他那沙哑的的嗓子里飞出的一段段心路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  听老团长讲话时,专注的样子很帅。</p> <p class="ql-block">  神态各异,却又那么自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徐景宝是海空雄鹰团第24任团长。因为儿子在这里长大,他转业就留在了台州。在台州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故乡淄博,台州也就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在联谊会上他以东道主身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都很感激他,住宿就餐、布置会议室、检测音响、准备手风琴、车辆、参观旅游⋯⋯所有后勤保障中琐碎的工作皆由他承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6年入伍,1969年空军四航校毕业分到海空雄鹰团的祁全喜,1977年击落台湾国民党策反汽球而荣立三等功。联谊会上他代表飞行员发言。他的发言主题是感恩、回顾和展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祁首先感谢筹备组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让期待已久的聚会得以实现;同时感恩四师的前辈对他们言传身教的培养;回首当年身处东南沿海第一线,担负神圣使命,翱翔祖国蓝天的豪迈,不禁为曾经拥有的军旅生涯而倍感骄傲和自豪!而曾经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情同手足的战友们,虽天各一方却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如今解甲归田但不悔军旅,军魂永驻。最后他展望了现代化军队,并向正在努力传承雄鹰精神的新一代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遗憾的是因为疫情小爆发,部队领导缺席了我们的联谊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为四师第一代子女的联系人,高慧青代表兄弟姐妹们发言。她1957在路桥时只有两岁,1969年随父亲重返路桥时十四岁,1971年1月入伍。在路桥营房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她参军之前没有离开过她称之为摇蓝的十团。和从这支英雄部队走出去的兄弟姐妹一样,血管里流淌的是英雄前辈的血脉,不管到什么时候,那种挥之不去的情结,那种连接着两代人的情结都会存留于心中。他们都明白,父辈曾在一起出生入死,他们曾在一起挥霍着父辈为我们创造的难忘的儿时经历,但他们的后代不会再在一起了。所以他们十分珍惜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团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昔日,在这片天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回老部队时,李榜柱代表老飞行员们向部队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他们这批空军四航校毕业1969到部队的飞行员,我们统称为中生代飞行员,这一批飞行员文武兼优,团长、师长、参谋长,将才济济;书法、绘画、写作,人才济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宗和携夫人李姝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83年1月,五大队大队长熊代芳、副大队长米志安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出色完成拦截被劫持民航飞机之后,时任副大队长的张宗和也出色完成了引导民航客机安全着陆的地面指挥。那不是一般的引导,而是惊心动魄的过程。当时的气候条件是傍晚、大雨、云底最高200米,能见度不足两公里,当时的机长已经牺牲,副驾驶刚完成该机的改装,没飞过夜航,也没单飞过复杂气象,而且油量报警,经张宗和沉稳的指挥和不时的鼓励,民航机在机场上空经历了一次复飞之后平安着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飞和罗继红分别是航四师第一任师长李树荣,第一任政委罗斌的女儿。父亲1955年到路桥时,李飞还是机场保育院的孩子,1958年1月离开路桥就再也没有回过路桥。半个世纪过去了,早就想去父亲曾经指挥和战斗过的英雄部队看看,苦于没有机会。接到杨平邀请后,两位年近七旬的大姐非常激动。她们对这支部队的感情和向往,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她们虽然在北京部队大院生活的时间更长,但她们始终把自己当成机场的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郭一民作为地勤官兵的代表,1971入伍在海空雄鹰团机务大队当仪表员,后来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任编导,除了拍过《50周年大庆》.《长征》.《张爱萍》.《陈赓大将》.《解放战争》等,还为咱们老部队拍过一部《坚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2年入伍的张静,当年也是海空雄鹰团机务大队仪表员。现在是独立撰稿/影视制作出版人。10集电视连续剧《国际航班》主创编剧;2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机长》总编剧兼制片人;还出版了《回眸蓝天》,《助飞中国》,《空港大亨》《机票大亨》等专著;创办《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杂志;缔造博客实体旅游文化传媒品牌;游走专访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总编辑出版发行500余万字原创期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6岁的生理年龄却具备33岁的心理年龄,言行举止完全与心理年龄一致。唯唯是那种“生活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岁月待我凉薄,我一笑而过。”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唯唯说自从他随父亲丁兴离开四师,她就失去了家的温暖。她对这个部队的眷恋可见一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李文模是四师第二任师长,曾任东航司令。李萍在路桥度过三岁以前的童年,李甄出生于国防部命名十团为海空雄鹰团的那一年,姐妹俩从小随父亲从北航到南航再到东航,长大后又都成为军人,但唯独对四师情有独钟,对四师发小情感深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小清小湄两姐妹是我们“回家”队伍里的兄弟姐妹中最年轻的,姐俩都出生在路桥。但她们现在的年龄已远远超过其父亲汤利柏在路桥时的年龄。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曾是杨平当年的中队长。感谢杨平对老战友后代的关爱,更感谢汤利柏前辈,是他在冥冥之中用另一种让我们流泪和心疼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上,我们才得以见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9年,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汤叔叔走失,当警察找到他时,他除了自己是海空雄鹰团的飞行员之外不记得任何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左面这霸气十足的眼神和父亲王鸿喜像极了,右面再补一张柔一点的照片,刚柔相济才完美。这位从小被父亲宠成公主的女孩儿,长大后却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非常独立的人。这一点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出乎所有长辈的意料之外。叔叔阿姨们后来说:兰兰,你爸没白疼你,你是个好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子女中谁的做派和酒量最像四师老一代飞行员?答案则是非孟伟莫属。每每看到孟伟老弟,那些长辈的音容相貌就会浮现在眼前。孟伟中学毕业被父亲孟兆春送到东北插队落户,作为整个黑龙江省招飞体检身体最棒的人,却未能走进飞行学院。除了惋惜之外,我们特能理解身为飞行员的父亲和担惊受怕三十年的母亲对儿子学飞行的阻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把业余爱好做的和专业一样,这就是陈宜清。因为出生时小脸比较黑,被父亲陈根发昵称为小黑,又因为父亲的苏南口音,小黑被人们听成“小河”。虽然“小河”在发小们当中貌似话痨,但谁都知道他做人做事相当靠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陈达良叔叔的大女儿陈丽萍曾经是路桥场站保育院院长。她的母亲就是黄岩人,嫁给陈达良叔叔后就去了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于黄岩的崂山脚下的流亭机场,困难时期的艰苦生活完全没有消磨施琴凤阿姨乐观开朗的性格,施琴凤阿姨还曾经是十团家属委员会主任。小萍的长相和性格都很像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要问舒平什么时候最开心最快乐?她一定会说与发小们相见的时候最开心最快乐!除了四师发小们的活动,遇其它活动她一定会说:对不起,我要带外孙女,实在走不开啊!如今,舒平都当姥姥了,舒积成叔叔成了太姥爷了,四室同堂其乐融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铁蛋儿”,一个很普通的小名,却蕴含着父母对儿子有一付健康身板的期望。因为铁蛋儿的哥哥在铁蛋儿出生一百天后,因病夭折。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铁蛋儿”这个小名的由来。富春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生平安健康家庭美满,脱下军装又穿上警服⋯⋯九泉之下的万守礼叔叔您大可放心您的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2岁时,父亲高绍英牺牲,三年前,母亲陪父亲去了。姐姐和弟弟长相都随母亲,高青随父亲。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58岁的高青活出了自己。她有一个特别喜欢研究军史的丈夫,她还有一个特别能丰富内心的爱好,绘画作品经常出现在宁波的画展上。衷心的祝福高青和她的家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年调皮捣蛋的海龙后来也穿过几年咱们海军航空兵的军装。遗传了父亲王乃富的英俊面孔。虽然56岁,仍一脸英气并怀揣一腔理想主义情怀。</span>看目前这个状态,貌似理解了现实又不放弃理想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郭世宇曾经是海空雄鹰团副团长,当年,</span>面对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毅然选择了飞行学院。用现在网络语言形容,那真是<i><u>豪横</u></i>之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已转业。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好好聊聊,活动没结束就因公务匆忙赶回宁波(呵呵,拿高脚杯的手式很标准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左至右依次为万富春、陈宜清、周立涛。三位摄影发烧友扛着长枪短炮分别从宁波和北京过来。他们的“武器”遮住了他们的面孔,却拍出无数张我们的笑容,为我们回“家”团聚留下珍贵的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郭一民和张静两位大咖不显山不露水的为上面三位兄弟的劳作锦上添花。</span></p> <p class="ql-block">  自得其乐的两位老飞大哥也有不少杰作。所以此文结尾时本应注明摄影师的那段记录就免了,名单一大串呢!</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人还没到路桥,转业到黄岩的赖永久(右一)就把最正宗的黄岩密桔送到我们下榻的三友酒店。从25日吃到28日,所享受的桔香绝对是从前的味道。谢谢小赖🤝🤝</p><p class="ql-block"> 杨平把他的战友小赖介绍给大家认识,没想到小赖那么腼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翔临行前不放心得肺炎尚未痊愈的父亲李春孟,对路桥之行有些犹豫。姐姐李青大包大揽的说:“机会难得,你放心去,爸爸妈妈有我。”母亲听说小儿子要回四师,流着眼泪摆摆手啥也没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相信我们都能理解赵和平阿姨泪目、无言和摆手的举动所要表述的情感,从她来到四师脱下军装走进保育院工作的那天起,她的青春和中年全部留在了四师。所以部队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家属们的付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机场的孩子中,有两种人可以成为弟弟妹妹们心目中的偶像,一种是王石、路海燕那样多才多艺的学霸;另一种就是像张志翔这样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经常打架并经常被父亲胖揍的孩子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军航空兵的军史在张志翔心中可谓了如指掌,父辈的故事亦能桩桩件件娓娓道来。作为海空雄鹰团第一任团长张文清的长子,他准备在26日与部队的座谈会上代表飞行员子女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儿时外号“筋斗”,说明从小身体强壮;五十多岁时还与年轻的参谋、助理们一起奔跑在蓝球场上,说明遗传了父亲的健康基因;但我觉得他更多的遗传了父亲周克林儒雅内敛的气质。立涛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采,能出门时在世界各地名山大川遛弯,不能出门的日子含饴弄孙始终精气神十足。</span></p> <p class="ql-block">  听着、说着、笑着、想看、逗着、比划着⋯⋯,相逢,奏响的是一首轻松愉快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第一顿晚餐,杨平和他的战友一桌,发小们喝酒的和不喝酒的各一桌,正好三桌。大家自觉遵守事先反复強调的“饮酒量力而行,切勿贪杯,不得劝酒。”的规定。红酒是战友赖永久赞助的,白酒是某些酒仙自带的。</p> <p class="ql-block">  敬酒之前杨平有一段致酒辞。观察一圈发现,所有人都笑容可鞠的等待着🥂“干杯”的口令,而老李大哥则豪气爆表,貌似战前听动员的状态,让人一下想起岳飞的【满江红】。</p> <p class="ql-block">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p> <p class="ql-block">  忙活了一下午,李甄饿了,一付“你们喝你们的,我吃我的”样子,将一碗鲜美羹汤喝个底儿掉,看着都爽。舒平、唯唯夹着螃蟹握着酒杯,一饮而尽,同样看着倍儿爽。</p> <p class="ql-block">  吃饭是一种享受,看李甄陶醉的表情、舒平下筷之前的眼神、唯唯令人羡慕的胃口,我醉了!🥴</p> <p class="ql-block">  大祁老哥遵从夫人之命滴酒不沾,频频举着椰汁应对一众兄弟姐妹。老李大哥饮酒很有“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的豪迈。</p> <p class="ql-block">  老李大哥在酒前赋诗一首:水调歌头:重访雄鹰团。</p> <p class="ql-block">  喝的是酒的味儿道,品的是聚在一起的缘分,陈年往事如陈年老酒一样越来越浓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红白酒水点缀其间,兄弟姐妹相谈甚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欢乐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爱祖国的蓝天》是我们这些对蓝天有特殊情怀之人团聚时的必唱曲目。排练一遍的过程都不用,就能圆满完成合唱。李甄说如果我们站在机场跑道上,会唱得更好!因为我们当中有真正驾机驰骋蓝天的老飞,有从小就把这首歌唱的滚爪烂熟的海空雄鹰团后代,特别是拥有“首席指挥-老虎杨”💪💪(因为杨平微信头像是虎,李甄称杨平为老虎杨)。</span></p> <p class="ql-block">  虽说大伙觉得曲目驾轻就熟,但合唱的指挥与伴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空中编队飞行一样,之前还</span>是要做一些协同的。</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飞行员停飞之后啥也不会,屁话!凭着在十团管乐队学会的五线谱和音乐常识,杨平能凭一己之力把孙女教到钢琴六级。辅导个合唱也是小菜一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手风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层部队用的最多的乐器,那时候地勤人员中会拉手风琴的人很多,记得十团的手风琴手刘旋增后来当了东航机务部副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图是李翔的爸爸李春孟(前排左三)任团长时与机务官兵一起春节联欢;中图是立涛的爸爸周克林(后排右一)任团长时与凯旋归来完成任务的空地勤官兵一起引亢高歌;下图是当下联欢,唯唯为老飞大祁的独唱伴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音乐响起时,不管是50后、60后还是70后的姐妹,不管是走过还是没有走过T台的姐妹,脱下臃肿的外套自信满满走起来。疾病、艰难、危险、疼痛⋯⋯都当成过眼云烟,留下的是一幅素色淡雅的色调,不仅自带光芒,也给他人一抹阳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手风琴二重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阿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借到这两个十分破旧的手风琴,白色键盘已变成黄色,还有两个键盘坏了。但杨平说:在她俩奏出的旋律中,我能看到碧海蓝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现在会弹钢琴能拉小提琴一点儿不稀奇,会拉手风琴的人则凤毛麟角,由衷的喜欢拉着老旧手风琴的唯唯和李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唯唯表示她只跳三分钟,选了一个维吾尔族舞蹈。可能是舞姿太优美,那几位摄影的兄弟只顾欣赏了,在百余张照片中我只找到这么一张背影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年轻时当过成都电视台主持人的舒平,嗓音肯定没说的。一首《军港之夜》把我们带入波涛起伏的大海,真如头枕波涛一样,一个个左摇右晃,合声齐唱着这首我们年轻时喜爱的军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罗继红和李萍的京剧演唱底气十足。从李萍的歌声中怎么也听不出她的肺都切除一半了,她从小就大大方方,从不扭扭捏捏,拉着罗姐姐就唱。罗姐姐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成长的经历,但是四师后代血脉相连,一旦走到一起就融入其中,没有生疏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强制作了一个短片《父辈的天空》,非常感人,每次看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其中主题歌是他自己唱的。如果不是20天前伤了肋骨,王强一定会高歌一曲。</span></p> <p class="ql-block">  看了小片《父辈的天空》,杨平搂着王强说:你小子行啊!真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缅怀英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2月26日上午,椒江烈士陵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一起祭拜战友、祭拜父亲、祭拜父亲的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长眠于枫山之麓的飞行员葛长泰,刘安,袁春华,薛培荣,肖延玲,林随章,王洪昌,周世杰,高绍英,张仕英,张其庆,黄胜台,有我们的父辈,我们的战友和我们的兄弟,今天,我们看你们来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祁全喜、张宗和看望战友肖延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爸永远在我心里,你爱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您的女儿高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希望随风飘远的香烟能充当</span>信使送去女儿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志翔代表父亲张文清祭拜父亲的战友葛长泰;张伟委托李甄代为祭拜父亲张仕英;兄弟姐妹们一起向长眠于此的十二位四师飞行员烈士献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伟在微信中说:“每年,父亲的忌日,我都会问他,1974年7月24日你这个举动,今天后悔了吗?几乎,每年都问,我不知道他那一刻是怎么想的,短短的几秒钟根本来不及考虑,那是本能的反应。想他!想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对张伟在父亲忌日的独白,杨平回复说:“伟伟:当我站在你爸的墓前时,心情很沉重,他的音容相貌,历历往事即刻浮现在眼前。你爸爸是我的老大队长,我非常的敬重他,怀念他!因为他人很好,飞得好,教得好,球打得好,为人好。做人踏实低调,和蔼可亲。我感恩于他!他的走,我们深感痛心和惋惜!否则,他定是位将才,一点不过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飞行事故的发生,是意想不到的,是突发的。既然选择飞行,就要敢于承担风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不是不爱家,不爱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品格意志所决定的,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他们对待自己选择的飞行事业,是执著的,认真的,积极的。对家人同样充满了爱,是负责任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人形容过我们是“刀尖上的舞者”,没错!死神是无情的,命运有时又是无法抗拒和选择的。面对死神,要么畏惧、退缩,要么义无反顾的向前!我们选择了向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大队长的人生无愧于军队,无愧于蓝天,无愧于海空雄鹰这个响亮的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此,我希望你再去看你爸爸时,不要再这样问他后悔不后悔,会让他很尴尬。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有血性的蓝天骄子!是党培养多年的飞行领导干部。我们爱他,就要呵护他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铭记他永垂不朽的英名!他的牺牲重于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你心里,要坚定不移地认为,你爸是英雄,是海空雄鹰团的英雄,曾为这面战旗争过光添过彩!用热血和生命在万里海空捍卫祖国的领海领空安全!他爱这片蓝天,也爱他的亲人,毋庸置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切都过去了,没有什么如果,向前看吧!你们把你妈照顾好,你们都过得好,就是对他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重要的是心里有他,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他,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大队长张仕英,永远活在我心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前辈张仕英和汤利柏是一起到部队的,1974年张仕英牺牲于路桥,2020年,汤利柏病故于广州。汤小清汤小湄姐妹领着爸爸来会老战友。小湄说:</span>爸爸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和慈父🌹🌹🌹🌹🌹🌹</p> <p class="ql-block">  杨平与老教员,老长机,老队长汤利同驻一个营房,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在同一个机场摸爬滚打,曾经同驾一架飞机穿云破雾,曾经同一編队为祖国站岗放哨,深厚的战友情谊深藏心中。他在微信里和大家说,其实也是和天上的汤利柏说:去年国庆七十周年庆典,百面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其中一面就是“海空雄鹰团”战旗。老汤,你就是海空雄鹰团里的一位优秀飞行员,优秀教员。在这面光辉的旗帜下,你度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过辉煌的足迹!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军队,奉献给了蓝天,以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在万里海空捍卫着祖国的领海领空安全,用辛勤的汗水和生命的搏弈换来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你为海空雄鹰团这面旗帜争过光添过彩!你的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军队,无愧于你为之奋斗过的蓝天,无愧于生你养你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老汤,安息吧!战友们永远怀念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回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0年真的让我们明白了,所有遗憾都是人生常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尽管集体核酸检测全部阴性,但因为此次北京疫情发生在顺义,我们户口在顺义的战友虽然与顺义疫情中心没有丝毫瓜葛,但面对一线部队的安全不能不无奈的取消被安排的满满的军营一日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时,李甄哭了,父亲李文模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经离开四师,虽然作为东航司令经常下部队,但从来没带子女到过四师。这些年她心心念念要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部队看看,没成想已经到了门口却进不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一直觉得上天很眷顾我们,每每遇到一坎,都会峰回路转。经过杨平与部队的协调,事先安排好的军营一日活动缩短为两小时,我们在封闭大巴上,由军车引路,在营房和机场缓行,部队换一种仪式与我们互动。</span></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发小中的心理咨询师王威说过:有太阳,很好,我们晒会儿太阳;没有太阳,也很好,比如小雨,飘到脸上身上,也无妨;如果有个亭子,就坐下来,与风景相处一会儿,相信我们的内心一定会丰盈起来。</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6日上午,当我们的车行至南营门时,这熟悉的画面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p> <p class="ql-block">  车进营门,红旗招展,锣鼓齐鸣,战士们的舞龙和舞狮表演令我们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大家被这一出开场闪了一下,瞬间无语,能说出来的就是:我的天呐⋯⋯还有这个事情⋯⋯</p> <p class="ql-block">  以往只是在节日里出现的舞龙舞狮,今天出现在我们的老部队,第一次在部队看到,挺震撼的。</p> <p class="ql-block"> 舞“龙”,表达的是良好祝愿、宣泄的是欢快的情绪。虽然表演的水平不是最高,但“心”型图案出来之后着实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战士们的舞狮表演活泼可爱可圈可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薄礼被战士们放在队伍两侧展示</p> <p class="ql-block">  为了抚慰我们受屈的老心脏,部队也是拼了。除了敲锣打鼓、舞狮舞龙,一号楼东面的显示屏是欢迎标语,西面显示屏是杨平设计的活动海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杨平代表大家向列队的官兵致以军礼! 我们总说传承海空雄鹰精神!什么是海空雄鹰精神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叱咤长空、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不畏强敌、以劣胜优的顽强斗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行如猛虎、攻如霹雳的战斗作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永不止步、勇于登攀的进取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手机对话内容令车上车下的人都十分动容。这真是疫情逼出来的见面形式。</p> <p class="ql-block">  老一代人始终想不通,为什么旗帜出现在阅兵方队里,而编制却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杨平立在车窗前与对面的旅政委、旅长用手机对话时,没说两句就哽咽了!他百感交集,强大的心理素质差点崩溃。血性,支撑着他稳如泰山的站在那里。他说:好在我身后有一支听从指挥,齐心团结,拖不垮,打不烂,特别能战斗的坚强的团队给我信心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队伍中的官兵们,听到杨平饱含深情的讲话,时不时的点头,鼓掌。他们说:虽隔着玻璃窗,但觉得我们和老一辈感情都已经进行了深入交流,看到老首长们齐聚和激动的场景,深深为之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们是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的飞行员,因疫情,他们只能在车内看看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多少年的期盼和思念,都凝聚在封闭的车厢里,除了泪奔不知还能做什么。</span></p> <p class="ql-block">  他们是在此渡过童年生活的飞行员后代,因疫情,他们只能在车内看看自己曾经出生、成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空雄鹰团第一任政委丁兴的女儿,一岁就来到这里,三岁随父母转场流亭,今日是她第一次回归,虽然没有穿过军装但她不由自主的向窗外的官兵回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这一生,填写过无数次表格,在“籍贯”一栏中,我们填写的是原乡,也就是爷爷奶奶的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们心中,出生和长大的部队才是我们的籍贯,我们心中的籍贯是海军航空兵第四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往事一幕幕浮现,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我们的父母和部队官兵,分别操着各自家乡的方言,而我们的口音即不参杂方言,又不算标准普通话。成年后才发现所有基层部队的孩子不管在什么地方,基本都是这种口音,算是军营方言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7年在路桥保育院时的李飞(左),2020年回到路桥的李飞(右)。时隔63年。她眼含泪水激动的说:路桥-是父辈从空军转隶海军的第一站,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也是我们从小熟悉的地名,走时是学龄前儿童,回来已近古稀,相隔63年,弹指一挥间。部队孩子的喜怒哀乐,都随部队的节奏进行。我们得天独厚的在击落敌机的捷报中分享喜悦和自豪;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汲取正能量。这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总会在快乐的时候流下感动的泪水,隔着车窗,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还算冷静的郭一民悄悄地拍下几位泪眼婆娑的镜头。</span></p> <p class="ql-block"> 旋梯和滚轮仍在大操场的东南角,只是天蓝色变成了军绿色,浪桥没了,旋转飞轮没了。1968年四师转场宁波,和我一起玩的10个小伙伴留在流亭4个,1969年从宁波搬到路桥,小伙伴又留在宁波3个,原班人马到了路桥只剩下3人。时逢文革,路桥中学武斗停课,我们逍遥在家,每逢大人上班,小学生上学,操场空无一人时,我们仨就把从东到西的滚轮、旋梯、浪桥、旋转铁链轮番过一遍。有一次俩人一起上旋梯,翻飞够了准备下来时,因体重一样,旋梯在空中平衡了,笑了一阵,使劲再转一圈,下面人拉住,先下一个,转一下再下一个。幸亏还有三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用我们已经老花的双眼看着早已不属于我们游戏的地盘。👍塑胶跑道取代了土</span>跑道;👍正宗的球门取代了简陋的涂成红白线框的球门。👎这块石头也太小了,形状就是个石凳,怎么也得找一个具有鬼斧神功气质的石头,才配得上“亮剑”这俩字啊!</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一届届师长政委、付师长付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住了三十多年的小平房(上图),现在是招待所(下图)。呵呵⋯⋯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五号楼六号楼七号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主要以十团和五大队团以下干部和师直干部家属为主。</p> <p class="ql-block">  五、六、七号三座家属楼,每座楼东南西北各一个大门,非常便于孩子们出入,曾经盛满了一代孩子的精力旺盛的幸福童年。男孩儿顽皮淘气、经常是在外面打了架,回家再挨爸妈一顿揍;女孩儿唱歌跳舞回家还要洗衣做饭带弟弟妹妹。</p> <p class="ql-block">  曾经在大操场上摸爬滚打的营房孩子有全国三级跳远冠军,有浙江省青少年撑高跳高冠军,有浙江省少年游泳冠军,还有奥运皮划艇选手和国家队主教练,顶不济的在单位里也是市、区各系统运动会的主力。</p> <p class="ql-block">  舒积成的女儿舒平说:路桥营房的一草一木可伴随我的一生。3、4、5、6、7号家属楼之间,是我们童年嬉戏玩耍之地,超大的运动场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大礼堂是我们最想进去的地方,军人服务社买油盐酱醋,干部食堂打饭打水⋯⋯一幕幕陈年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鉴于疫情,部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接了我们,在我心里,这是最高规格。一掠而过的营房、机场、跑道、战鹰、军人⋯⋯我看到了自己岁月静好的生活背后仍是我们的老部队在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营房的孩子们都特别怀念营房的那片桔林。那片桔林是孩子们上学放学,家属们上班下班的必经之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谁家男孩子没有偷过那片桔林里的桔子?</span>谁家没有两张以那片桔林为背景的照片?可惜啊,那片桔林在陪伴我们50后和60后的孩子们长大之后,随着营房的建设消失了(照片是浙东山东哥俩一九八O年回路桥休假时在桔林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右侧大礼堂、服务社已成一片废墟。这个礼堂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过太多的快乐,所以车行至这里时,我们心里拔凉拔凉的。</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因为小朱负责筹建师史馆,我们当中不少人都进了小朱的微信朋友圈,本来打算这次和小朱一起聚聚,也因为疫情取消了,只能在礼堂旧址前隔窗通过手机讲两句。</p> <p class="ql-block">  海空雄鹰团这个称号不仅铭刻在全团官兵的骨子里,海空雄鹰团这面战旗也不仅飘扬在全团官兵的心中,也铭刻和飘扬在从这个英雄部队出生和成长的孩子心中,不管我们身居何处,都会把这个部队称之为老家。</p><p class="ql-block"> 战绩图上有父亲的一句话:“国家事再小也是大事,家中事再大也是小事!”目睹眼前负重前行的空地勤人员和列队的战鹰,我感恩前辈,感恩新一代海空雄鹰。</p><p class="ql-block"> -王鸿喜长女王兰</p> <p class="ql-block"> 光荣榜上历年的十佳雄鹰</p> <p class="ql-block">  礼堂没了就看见山根了,山根处尚未完工的英模长廊正在施工。大家进入了杞人忧天的模式:南方潮湿,用不了多久就要损坏;这种长廊受气候影响,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影响观感⋯⋯</p> <p class="ql-block">  左侧宣传栏保留下来让我甚是欣慰,过去到服务社、游泳池、洗澡堂⋯⋯都要路过宣传栏。当兵前我经常光顾这里,主要是看照片,回来休假时路过这里还习惯从栏下走。周总理逝世周年时我回营房休假,看到一张卫生队邹晓丽上小学时向周总理献花的照片,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卫生队原址现在是室内运动场。有了室内运动场,灯光球场一定不存在了。家属小孩儿们傍晚时分再也看不到各单位在灯光球场上举行的蓝球比赛了,再也不知道营房里谁的球技最高,球场上谁最拉风,谁最有趣了。想必现在的孩子们也不会有机会去玩球了。</p> <p class="ql-block">  怎么看都觉得过去的青砖外墙比这种涂料好看,也许是我们老了。</p> <p class="ql-block">  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营房,青砖灰瓦的老建筑基本都涂上了温暖的色调。绿化不断重新布局,树杆都不怎么粗,缺少点儿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严是爱,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来”,时过境迁,门上的标语虽然是新的,却保留着朴实无华的特色。如果这条标语刻于石上立在院儿里更好看,显得长久。条幅标语一旦上墙总给人感觉是暂时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楼与楼之间没了冬青的围绕,似乎开阔了不少。</span>过去,每座楼的四周都种着整齐的冬青,冬青与楼之间是草坪,前楼冬青与后楼冬青之间是能并排走两人的水泥路,成人走过能露出上半身或一个头,小孩儿走过则非常隐蔽。曾听说,有个小孩儿和一个比自己高一头的大孩子打架吃亏了,为报一箭之仇,就藏身于此,趁对方不备,一个饿虎扑食,拳脚相加,速战速决,制胜后迅速撤离。</p> <p class="ql-block">  以往营房庄重低调的风格在不知不觉间向红瓦绿树的社区风格转变。本人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失落。</p> <p class="ql-block">  除了飞行部队独有的健身器材,也增加了在城市和农村中最常见的百姓健身器材。</p> <p class="ql-block">  一号楼的规模今非昔日,以前出入走北门,现在改走南门,过去是二层楼,现在是五层楼。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  回到南营门,远远看见欢迎队伍还在原地。</p> <p class="ql-block">  今日星期天,浪费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我们这些老人心里也着实不落忍。特殊情况就多多担待吧!</p> <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化作高翔前辈回部队时的一句常用语:战友们,我爱你们!</p> <p class="ql-block">  看到你们的风采,就像回到我们年轻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定格年轻的脸庞,留往你们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杨平在告别时说,有感动,有遗憾,希望部队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邀请我们回来,弥补一下没有握手拥抱没有座谈交流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离开营房我们出发去机场。旅政治部主任亲自在前面车上带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营房去机场的路上拍的。上面三句广告词一定就是路桥的对外形象。</p> <p class="ql-block">  我在路桥的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却有半年在机场里的农场养猪。我闲在家里父母难受,就把我送到农场干活锻练,还能给家里省一点儿口粮。因此我就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和海军政干校毕业后发配到农场的三位大姐住到了一起。解外毕业的姐在农场做大酱,原址就在一进营门的左面,农场的猪圈在一进营门的右侧,我和海政校的两位姐一起养猪。为了让猪快点长膘供应部队,我们采用发酵饲料,猪倒是长得快,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一倍。那些日子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 <p class="ql-block">  路北的雄鹰文化广场是机场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在车上看不清水泥石碑上刻的内容,好像是师史。</p> <p class="ql-block">  四师建制没了,这算是立个碑吗?</p> <p class="ql-block"> 锻造全面过硬砥砺天梯使命</p><p class="ql-block"> 传承红色基因熔铸雄鹰铁翼</p> <p class="ql-block">  过去一片片田野和乱草丛,现在变成花园般的营区。</p> <p class="ql-block">  非常欣喜的看到机场有了体育场,记忆中这里原来是部队农场的稻田。1969年我曾在这里收割稻子,在稻田里摔了一跤。</p> <p class="ql-block">  气象台“鸟枪换大炮”。李萍的妈妈可是气象台的元老啊。实在应该带老人回部队走走,以避免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机务大队井然有序,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当中的地勤老兵们感慨万千。我们所路经的地方,让我们看到"海空雄鹰团"筑建海空钢铁长城的初心未变,我们绝对相信海空雄鹰的</span>王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实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郭一民代表老机务向新一代机务官兵敬礼,王强是在向逝去的青春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  雄鹰电视台一路跟进。</p> <p class="ql-block">  十团有一位老地勤叫安邦,是我崇拜的长辈。他零星写过在10团工作时所经历的酷暑严寒:那时,没有任何遮挡的停机坪,水泥地面的冬夏温差可达摄氏90度以上,他曾在零下30多度时维护飞机,皮肤一接触到金属就会粘掉一块皮肉,也曾在40度的高温下站在梯子上为在座舱内待命汗水淋漓的飞行员撑伞遮阳,直到战备解除。10团在实战中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的飞行员,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机务人员。</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的外场没有如今这么完善的设施。安邦叔叔说当年他们战斗值班时都习惯在飞机机翼下谈心、开会和休息,这样可以随时观察飞机的状态,一旦战备警铃响起,马上做好起飞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1953年3月27日,前辈王昆、王海成在作战返航途中油量不足的情况下再向敌机发起攻击,击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击伤各一架英国FMK-8N喷气战斗轰炸机。</span>因油料不够,对头着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全团祝捷会上,安邦叔叔所在11号机组荣立集体三等功,11号飞机喷上了一颗红星,看着自己维护的飞机打下了敌机是对机组人员最大的犒赏。地勤人员在实战中锻炼表现出一种从不炫耀,也从不看轻自己的性格。谁都知道打下飞机的飞行员名字,可谁都不知道维护这架英雄飞机的机械师、军械师、特设师是谁。</p> <p class="ql-block">  从前,安邦叔叔常说:“胜利表现在空中,胜利保证在地面。”这次在车上听到杨平也在说这句话。这说明了我们海空雄鹰团空地勤的密切配合有近70年的传承(图片左为时任师政委路先在机务大队当兵,右图为飞行员王鸿喜和机械师佟玉春)。</p> <p class="ql-block">  现在机务人员的工作服有军衔、胸牌和臂章点缀,看起来十分精神,过去的机务工作服冬穿一身黑皮,硬邦邦的不挡寒,夏穿一身藏蓝,吸光不遮阳。冬天在外场早晚冷到透心凉,夏天在外场衣服后面白花花的一片盐渍。</p><p class="ql-block"> 杨平称他们这一代是四师的中生代飞行员,有着远比老一辈空地勤优越很多的飞行条件。而你们这一代军人有着远比中生代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知识,更成熟的内心,且站在更高的起点。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们承担的责任更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四师这个摇蓝中成长的孩子,志翔曾经是空军三航校的学员,海军二航校的教员;立涛曾经是东航装备部的副部长。看到熟悉的机场,二人话题自然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空军初始阶段,飞行员的文化水平不如机务人员高,机务人员在机场各单位中,文化知识水平是最高的。抗美援朝时,王海成11号机组机械师吴鹤祥毕业于军政大学,还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汤小清</span>离开十团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当她再次踏进军营,看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曾经挥洒血汗的机场,看到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歼六战机,看到</span>新一代十团官兵和新型战机那一刻,当年父亲和叔叔伯伯们的身影同时浮现在眼前,让她热泪盈眶。此时此刻的她,深深理解了父亲一直心心念念着的海空雄鹰团和一起翱翔蓝天的战友们,海空雄鹰的精神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父辈摸爬滚打的地方,堆放着他们曾经飞过的歼六战机。这是我空军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机型,也是海军航空兵在国土防空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战机,如今和主人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span></p> <p class="ql-block">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飞了半辈子,弹指已过40年,山河无恙。足矣!</p> <p class="ql-block">  儿时,父亲常带我去外场,眼里是我崇拜的穿着咖啡色皮夹克和黑色硬帆布外套的父辈;半个世纪后再次回到外场,眼里的你们就像自己的孩子,血脉相连,牵肠挂肚,顿时让做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我们热泪盈眶。前辈们以生命付使命,他们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们一样成为刀尖上的舞者,但你们还是沿着他们的足迹博击长空。此时,我只想说:你们站立的地方就是家乡就是祖国,你们的坚守也是历代官兵的坚守。尽管我们中间横亘着三十年左右的时光,但同为从海空雄鹰团走出的人,我们会有共鸣,会始终保持心中的那份执着。</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 重访雄鹰团(庚子冬月)</p><p class="ql-block">千里来寻故地/</p><p class="ql-block">今朝更好看!</p><p class="ql-block">军营红瓦绿树/</p><p class="ql-block">球场绿茵如毯/</p><p class="ql-block">唯美小人山。</p><p class="ql-block">穿越雄鹰路/</p><p class="ql-block">战机入眼帘/</p><p class="ql-block">引擎鸣/</p><p class="ql-block">翼翅展/</p><p class="ql-block">欲飛天。</p><p class="ql-block">五十五年/</p><p class="ql-block">海天狩猎建奇功。</p><p class="ql-block">遨游苍穹巡航/</p><p class="ql-block">剑指东海探险/</p><p class="ql-block">豪气贯長虹。</p><p class="ql-block">企盼东都歸/</p><p class="ql-block">杯酒献英雄!</p><p class="ql-block">一一 2020/12/29日一一</p><p class="ql-block">纪念《海空雄鹰团》命名</p><p class="ql-block">五十五週年!</p><p class="ql-block">注:東都: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后,曾用名“東都”。</p><p class="ql-block">作者:系原海航四师五大队飞行员李榜柱</p> <p class="ql-block"> 疫情无情人有情,部队暖心而周全的接待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神圣,一种境界。一个半小时后,亲自在前面引路的旅政治部周主任下车与我们挥手道别。</p><p class="ql-block"> 我们更是以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别了机场和营房,结束了这次“鹰翔回首,不忘来程”之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正青春 <p class="ql-block">  路桥的最后一个晚上,罗继红向杨平提议大家换上部队赠送我们的海空雄鹰舰帽和T恤拍张合影吧。这一换可热闹了,大家换装后就像年轻了N岁,自然而然的嗨起来了!谁让我们浸润了如此深的军营文化呢!你能分辨出谁是穿过军装,谁是没穿过军装的呢?</p><p class="ql-block"> ( 不过,单从军礼上看,我还是能分辨出上面两位曾是民兵,下面两位曾是正规军)</p> <p class="ql-block">  两位大姐脱下军装多年,军礼还是比较标准的。</p> <p class="ql-block">  把姐妹俩不标准的部位截出画面,看着就很有军人风范了。</p> <p class="ql-block">  张老弟的军礼还像新兵蛋子一样有点可爱。</p> <p class="ql-block">  虽然老祁大哥的军礼差点儿火候,但一看就是老兵的手式,很有老飞腔调。</p> <p class="ql-block">  这夫妻俩戴上帽子后很有颜值担当啊!</p> <p class="ql-block">  夜航五大队两位飞行员的儿子和比他们年长11岁的两位飞行员叔叔。当然,现在改口叫大哥了。</p> <p class="ql-block">  李翔弟弟和李飞姐姐必须合影,孟伟弟弟和王强弟弟也不能落下。一般情况下年长几岁的大哥大姐在弟弟妹妹面前都比较矜持,但李飞姐和志翔哥与弟弟妹妹们互动的比较多。</p> <p class="ql-block">  小清小媚也许是我们当中在军营生活时间最短的飞行员后代,但她们对军营的热爱绝不输哥哥姐姐。</p> <p class="ql-block">  男兵帅、女兵飒!</p> <p class="ql-block">  军装抬人,舰帽提气。</p> <p class="ql-block">  大合影的人没到齐,我们先坐下小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因营区一日活动取消,与年轻一代军人的座谈会没开成。筹备组认为,不能让张志翔把他本来要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憋在肚子里带回去。建议他在饭前对我们中老年人说出来。把心里话排空有利于顺顺畅畅下酒吃饭。看那两位中老年代表听的多认真。</p> <p class="ql-block">  部队赠送我们的舰帽和丅恤。大家非常喜欢。关于舰帽上的图案寓意(标准答案只有设计者知道)小黑、小红和杨大哥在群里的讨论很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小黑:大哥问问部队,帽子上的三颗星、二代机是么寓意?</p><p class="ql-block"> 小红:三颗星代表跟党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二机代表歼10、苏30。你还要大哥去问,大哥怎么开的出口?你不会还要问帽檐上的橄榄枝代表什么吧?</p><p class="ql-block"> 大哥:小红会解读,中听。或寓意经历陆军、空军、海军;或寓意毛主席三次点将,旗开得胜;或寓意三代雄鹰。数论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这个数的特别意义。两架苏30飞机编队,鹰击长空!自己的领悟,不以此为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生就是一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回顾在路桥的这两天,欢聚.悲伤.失落.分离⋯⋯不管如何,我们和老部队的故事是精彩的,我们的回忆是美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立涛说,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相遇;唯唯说虽然我丢三落四,但我会铭记和大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我们告别后还会彼此牵挂;</span>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时光不老,愿我们初心依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后记✍️ <p class="ql-block">  在外场看到的一切让我们肃然起敬。尤其是我,也是唯一没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留下了百分之百的遗憾,但部队又给了我百分之八十的安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杨大哥:你给四旅领导写信时,把我们的真实感受告诉他们。但是,我们同时也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无奈,他们不是一般的一线部队,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指战员。看到部队的欢迎仪式,心中的委屈得到安慰,一声叹息过后,重燃希望的斗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文模次女李甄</p> <p class="ql-block">  回京五天了,一有空闲,就翻看在路桥的照片和视频,心里一直不能平静。童年时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可在踏上营房和机场的瞬间,好像一切都生动起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营房、操场、跑道、塔台⋯⋯一架架战略鹰整装待发,一个个年轻的军人时刻准备着⋯⋯亲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span>我终于踏上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熟悉又陌生。我在心里告诉父母:孩子辜负了您们的希望,没有能够飞起来,但是几代海空雄鹰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为捍卫祖国万里海空,不断立新功。你们放心吧!</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再到路桥,但这次,绝对会铭刻在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树荣次女李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 &nbsp;&nbsp;新年伊始,杨平以“重拾军旅情,当报赤子心”为题给部队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92095部队党委:你们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12月27日是一个铭刻在我们心中的日子,我们纪念《海空雄鹰团》命名55周年的庆典竟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的,当我们在封闭的大巴里缓缓驶入军营的那一刻,我们的心灵被震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战士们精彩的舞狮舞龙表演,映入眼帘,让我们隔空感受到来自部队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部队领导,飞行员,官兵们整齐的列队,庄严的军礼,让我们感受到你们的真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眼望阔别已久的军营,面对热情奔放的官兵,脚下是战斗生活过而又熟悉的土地,近在咫尺而只能隔窗相望。头一次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回访部队,走进军营,令我们百感交集,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湿润了,那目不转睛的眼光,满含着对军营的向往,对重返老部队的渴望,对与官兵们,战友们相聚的期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红军师长李文模的女儿曾对我说:“父亲还健在的时候,我们三番五次地提出让爸爸带我们去四师看看,而总是被爸爸以不能影响部队工作而拒绝”。这次,她们揣着父辈的照片,带着自己的心念,相约路桥,重归军营,旨在追寻历史足迹,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这是我们这个团队共同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车上,接到旅长的电话问侯,我哽咽了!有感动,有感激,有愧疚,有无柰!因为我是这次活动的总策划,总召集人,有责任为大家着想,尽力去实现他们的企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一年的辗转反侧,忐忑不安,一波数折的变化,直到最后一刻,我们一直是以大局为重,以部队要求为准,不动摇,不放弃!我为我的团队是一支听从指挥,坚强团结,拖不垮,打不烂,特别能战斗的团队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随来的四师子女中,有1955~1957年随父亲在路桥生活的;有1968年随父亲重回路桥的;还有1970年代出生在路桥的。当他们看到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看到熟悉的操场,球场,看到亲手种下的樟树,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看到军营焕然一新,生机勃勃那种激动无以言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而我们这批空地勤人员曾在此度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的军营文化,触动着我们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壮阔的机场,曾是我们摸爬滚打,苦练精飞,磨砺亮剑的沙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千米跑道,有我们挥汗如雨,励精图治的痕迹,是焠炼军魂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架架整装待发的战鹰,在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枕戈待旦的空勤,地勤以军人特有的敬礼,向我们致敬!是他们的坚守,换来祖国的山河无恙和人民的岁月静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地勤大院官兵们的列队,敬礼,鼓掌欢迎,让我们倍感亲切!“胜利在空中,保证在地面”这句航空兵的至理名言,是对地勤最好的褒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短短一个半小时的巡访,让我们倍感亲切,深受鼓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感谢部队领导的精心安排。难得能有一次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回访部队的经历。事后回想,有意义,有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想与战友们同台演出,合唱那首久唱不衰的军歌“我爱祖国的蓝天”。还有手风琴二重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那深情动听的旋律回响在那碧海蓝天,这是遗憾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遗憾之二是“追忆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座谈会没有机会召开。10团第一任团长张文清的长子张志翔和第19任团长杨平来讲述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不同的历史经历赋予了我们什么?了解历史,才懂得珍惜;尊重历史,才能肩负责任,砥砺前行;铭记历史,才能让雄鹰精神薪火相传,在强军路上开创新的辉煌!这是我们此次活动的初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次我们相聚路桥,除了回访部队,还去椒江烈士陵园祭奠了12位飞行员烈士,参观了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台州博物馆,吴子熊艺术馆,黄岩博物馆,翻簧博物馆,游览了九峰公园、仙居神仙居,十里长街等,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所留遗憾成为我们新的希望,新的期盼。如果条件具备,时机合适,希望部队能邀请我们重回路桥,共同补上那有意义有价值的一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岁月无虞,来日可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再次感谢部队的真诚,热情和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值此2021年元旦,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老部队百事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杨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1年1月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