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

陈小琴 琴心剑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摄影 陈小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祝贺南京军事学院七十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戈铁马凯歌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虎踞龙盘往事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猛将无闲开绝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兵有意奋雄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天岭上红旗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极阁中胜利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帅担当传世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来继志仰春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昊苏2021年1月15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正式成立,刘伯承院长主持成立典礼并致辞。左为中央军委代表陈毅。(图片提供:罗小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摄影:郭海鹏)</span></p><p class="ql-block">  非常荣幸受到“罗帅”邀请,以摄影师的身份参加军院后代聚会,协助记录这一盛会。遗憾的是大家对装甲兵系都不大了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我军第一支特种坦克师(水陆两栖坦克师)首任师长兼党委书记赖富的军事学院装甲系高级速成班第一期毕业文凭,右侧徽章,上为军事学院徽章,下为第一战车学校徽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图片提供:赖京力。</span></p> <p class="ql-block">  本篇现场照片初集体合影及本人照片外,均由本人拍摄。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本篇的多幅照片被人盗用,有些还带着美篇水印,有些则没有……盗用者常常以宣传前辈为名,其真实目的呢?现已核实以下图例:军旅警营标为原创的文章没有得到恨球不赢的授权,图文均为盗版!</p> <p class="ql-block">文:罗小兵,</p><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罗小兵、孙东宁、李亚滨、赖京力、黄汉宁。</p><p class="ql-block">刘伯承院长纪念章及纪念帽设计及说明:梁维果。</p><p class="ql-block">发言稿:孙东宁、陈延滴、罗小兵、刘蒙、钟德苏、罗援、邵维正</p><p class="ql-block">摄影:陈小琴</p><p class="ql-block">录像:陈小琴</p><p class="ql-block">编辑:陈小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梁维果:</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创建70周年(1951——2021),我们组织了专业的设计团队,本着“用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宗旨,精心设计制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首任院长刘伯承元帅纪念章,纪念章呈圆形,直径4.2cm。上方为八一军旗,外围是长城和麦穗,下方飘带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图中人像采用浮雕的形式,刘帅头戴大盖帽,身着大礼服,肩扛元帅军衔,胸前佩戴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戴着一副波士顿款的老式眼镜,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展示了一位身经百战,学识高深,风度儒雅的将帅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  北京12月29日讯:2021年1月1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诞生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70年前这一天,经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委批准,在原华东军大、华北军大部分基础上,军事学院正式在南京紫金山下开办。</p> <p class="ql-block">  刘伯承任院长兼政治委员,领导了学院创建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郭海鹏 摄</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原军事学院副院长陈伯钧上将之子陈延滴,副政委钟期光上将之子钟德苏等,与军事学院在京部分后代近40人齐聚一堂,召开了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纪念座谈会。党史军史专家邵维正、罗援少将到会讲话,热烈庆祝中国人民军队建设发展史上这一重要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军事学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初级建军阶段进入高级建军阶段,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转变的主要标志之一。军事学院的基本任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人民解放军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学习其他国家军队的有益经验,在人民解放军现有军事、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培训能够组织指挥现代条件下各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p> <p class="ql-block"> 军事学院创办之初,就是按照毛泽东主席当年办抗大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军队高级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再学习军事专业技能。</p> <p class="ql-block">  使许多放牛娃出身的“大老粗”变成了能指挥千军万马、驾驭现代战争的高级将领。许多工农出身的老将军多年后感慨道:“真正喝点文化水,还是在军事学院。”</p> <p class="ql-block">  军事学院一成立正赶上抗美援朝战争,刘伯承院长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门办学,从战争学习战争,经请示中央军委,与抗美援朝一线交流作战指挥员,在战争实践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军事人才。</p> <p class="ql-block">  短短数年中,军事学院培养造就出中高级指挥军官4000多名,其中包括杨勇、杨得志、韩先楚、秦基伟、吴克华、张震、迟浩田等一批高级军事指挥员,打造了我军“三化”建设的人才方阵排头兵。</p> <p class="ql-block">  军事学院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波及全军的残酷的“反教条主义”政治运动,为我军教育战线积累了可资借鉴的正反两方面丰富经验。1958年刮起了一股“反教条主义”的政治风波,斗争的矛头直指刘伯承元帅,批判刘帅在“两条军事路线斗争”中推行了一条“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使刘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受到错误批判的共和国元帅,军事学院也被某些人攻击为“教条主义的大本营”。同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对一批从事军队训练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叶剑英、粟裕、肖克、李达、陈伯钧、宋时轮等将帅,曾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牵连迫害到军队教育战线许多无辜的干部。正如徐向前元帅曾经指出的,“这场反教条主义的斗争是错误的,不仅伤害了刘帅等许多同志,而且严重干扰了起步不久的我军现代化建设,致使我军现代化建设长期徘徊不前,蒙受的损失简直难以估量。”</p> <p class="ql-block">  到会同志对军事学院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完成祖国统一的伟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充满信心。</p> <p class="ql-block">  与会者的父母亲大都是在军事学院跟随刘帅办学的老一辈军事教育工作者,也有的父辈是在军事学院学习的部队学员。</p> <p class="ql-block">  他们虽然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但纷纷表示:我们血管里依然流淌着革命前辈的鲜红热血,骨子里始终迸发着英雄先烈的钢铁精髓,决心永远听党的话,讲好军院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梁维果:</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金将星纪念帽是厂家特意为军院设制的。帽徽采用了院徽镂空纹图案设计,毛泽东为军院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清晰可见。帽徽下方的三颗金星寓意军院是培养三星上将的最高学府。帽檐两边绣着金色的橄榄枝,帽扣上方“军学”两字是毛泽东为军学杂志的题词。用最先进的机绣设备,精密度高,采用的丝线不掉色,光泽度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纪念精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附:1969年2月19日,军委办事组以中央军委名义颁发《军队院校调整方案》,将全军现有125所学校(含飞行学校)减为43所。</span></p> <p class="ql-block">会议由“罗帅”主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向敬爱的刘伯承元帅和所有为军事学院做出贡献的老前辈们致敬(敬军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发现盗图后,给两幅照片做了拼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在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纪念座谈会主题发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12月29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罗小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抛砖引玉,谈谈六点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军事学院的成立是我军由初级建军阶段进入高级建军阶段,走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主要标志之一。毛泽东同志曾经高度评价军事学院的成立,说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建军史上伟大转变之一”。“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这是刘院长的努力,全体苏联顾问同志的努力,以及全体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教员和学员共同一致努力的结果。”(1952年7月10日毛主席在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上级速成系学员毕业前夕写的训词)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由单一的陆军发展为陆海空多军种合成军队,1957年以军事学院为基础,分设成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炮兵学院、装甲兵学院六所高级指挥院校。1954年政治学院成立不久,罗荣恒院长就指示莫文骅副院长带领26名干部、教员来军事学院学习取经。后来全军又成立了哈军工等一系列军事技术、军事工程、后勤保障、装备发展学院,最多时达到111所军事院校,逐步健全完善了我军的教育体系。毛主席上世纪50年代曾先后三次到军事学院或接见军事学院领导同志,说“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个紫金山”。在上海治病的刘伯承院长回南京后迅速向全院教职员工作了传达,要求以南京比延安,以军事学院比抗大,学习抗大干部的献身精神,不图名、不图利,一辈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最后“死在南京,埋在紫金山”。毛主席1956年视察军事学院时曾说,党中央派刘伯承同志来当军事学院院长是知人善任。短短数年中,军事学院培养造就出中高级指挥军官4000多名,其中包括杨勇、杨得志、韩先楚、秦基伟、张震、吴克华、迟浩田等一批高级军事指挥员,打造了我军“三化”建设的人才方阵排头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陈伯钧副院长向毛主席介绍军事学院中层干部(图片提供:罗小兵)</span></p> <p class="ql-block">二、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两个大的学习时期(解放初和改革开放初),军事学院以刘帅倡导的“三更灯火五更鸡”精神,领全党全国全军学习风气之先。新中国建国伊始,国内百废待兴,国际上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16个仆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毛泽东主席在全党全军发起了向文化和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召,给军事学院的第一个题词,就是“努力学习,保卫国防”,后来又为军事学院院刊定名为《军学》,并亲笔题写刊名。刘伯承院长当时给全院同志的题词则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修养为军事专家”。1951年军事学院成立时,正置建国初期这场大学习的高潮中。我们的先辈都是这场大学习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刘伯承元帅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学员们说:“不懂科学,没有文化,是旧社会在工农身上刻下的愚昧伤痕,是套在工农头上的一副枷锁,这是我们的耻辱,而不是我们的光荣”,“我一只眼睛看不见就很痛苦,你们没有文化,等于两只眼睛看不见,自然也很痛苦。学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学好军事科学”。在刘帅的率先垂范下,许多工农出身的学员,克服自身文化低的困难,从小学语文、算数学起,逐步取得了学习军事科学的“金钥匙”;一些缺少军事专业素质的教员,虚心向苏联专家和留用的国民党军事专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军事素养。苏联顾问不懂中国国情和我军特色,认为学员入学就应该直接上军事专业课。而军事学院创立伊始就没有照搬苏联的教条,刘院长从我军高级军官文化普遍较低的实际出发,坚持学员入学先学文化至少半年到一年,称其为“借脚”,专门成立了我父亲罗义淮任主任,焦敏之、余震为副主任的文化外语教授会,在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正式成立典礼之前一周,1月8日就提前开课。为此还跟苏军代理首席顾问梁木琴柯吵了一架,梁木琴柯大怒,扬言要告状到朱总司令那里去。军事学院半年至一年的速成文化教育,相当于普通学校两年左右的进度,头五年就有3561名学员文化预科毕业。多年后,许多工农出身的老将军感慨道:“真正喝点文化水,还是在军事学院。”军事学院的前辈们正是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拿着黄牛当马骑”的精神,日以继夜地刻苦学习,逐步取得了掌握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主动权。我父亲当时已经三十三四岁,在刘帅刻苦学习精神鼓舞下,坚持业余时间自学俄语,几年后竟达到了能看懂《真理报》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朱德总司令亲临军事学院国家考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图片提供:罗小兵)</span></p> <p class="ql-block">三、军事学院有一支德才兼备、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学骨干队伍。办好一所学校,除了有好的校长,还要有一支好的教员队伍。1956年1月毛主席视察军事学院亲切接见了学院领导和各部、系、教授会领导同志,他们是: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副院长陈伯钧上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上将,战役系主任杨得志上将,副教育长陈庆先中将,训练部长戴润生少将、副部长陶汉章少将、胡秉权大校、副政委余伯由上校,科研部长解方少将、副部长傅清华大校,队列部长吴华夺少将,教育部长林浩少将,干部部副部长李开湘少将,物资保障部政委高林大校、副部长王子修大校,高级系主任孙继先中将、副主任滕海清中将、训练处长刘子云少将,函授系主任韦杰中将,高级速成系主任陈海涵少将、政委吴嘉民少将,基本系副政委孙殿甲上校,政治系主任仲曦东少将,海军系主任谢立全海军少将、副主任马龙海军少将、副政委李东野海军大校,空军系主任沈启贤空军少将,炮兵系副政委张百令上校,高级兵团战术教授会主任张藩中将、副主任周世忠少将,海军教授会主任林遵海军少将,炮兵教授会主任韩庄大校,工兵教授会副主任董明端上校,通信教授会主任罗若遐少将,战史教授会主任方正少将,战役法教授会副主任雷溪上校,社科教授会主任郭奇少将,中共党史教授会主任李毅少将、副主任王湜上校,政治经济学教授会主任朱卿云大校,苏共党史教授会主任冉宪生上校、副主任孙耕夫上校,文化外语教授会主任俞震上校,学院秘书长罗义淮上校。还有一些老前辈因出差或在学员队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这次毛主席接见的合影。如物资保障部部长刘忠中将、基本系主任谢振华少将等。这些老前辈,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办学,充分发挥了领导骨干作用,创造了我军教育战线最辉煌的历史时期。纪念军事学院7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怀念为军学教育作出贡献的所有老教职员工前辈们。郭奇伯伯是大家熟知的教马克思主义的将军。1956年毛主席视察军事学院,刘院长要向毛主席介绍郭奇,毛主席说:我认识你,你是延安的大哲学家。教哲学的厉害呀!谁也不如你厉害!郭奇伯伯因不同意林彪的“顶峰论”,“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批斗、关押。1972年他病重垂危时,我去301医院看望他,看到他因患肝癌浑身焦黄,那么胖的身体已经瘦小到七八十斤,为了安慰老人,我说:“郭伯伯,您精神挺好。”郭伯伯当即幽默地对我说:“是啊,就剩‘精神’,没有‘物质’啦!”顿时我眼圈就湿润了,这是一个大哲学家的临终遗言,如此敬业精神,至死也忘不了他讲哲学的基本范畴,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心里难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二排左八为罗小兵父亲罗义淮</span></p> <p class="ql-block">四、军事学院的学习不是闭门造车、教条主义,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门办学,从战争学习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实践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军事人才。陆军大学决定在南京创办,并确定改称军事学院后,毛主席批准军事学院的训练方针为:“在人民解放军现有素质及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熟悉与指挥现代各技术兵种,并组织其协同动作。同时,熟悉参谋勤务与通讯联络,以准备与美帝为首的侵略集团作战。”刘伯承院长当年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尽快培养出适应现代反侵略战争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因此多次向中央军委建议与在前线的志愿军部队交流指挥干部。为此,军事学院先选调了40多名中层干部和学员到朝鲜指挥作战,随后又调出70多名学员赴朝指挥作战,如杨勇、秦基伟、孙继先、谢振华等著名战将,都是从军事学院直接选派到志愿军部队的。同时,从朝鲜战场也直接抽调一批志愿军干部到军事学院任职或入校深造,如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调军事学院战役系任主任兼学员,志愿军参谋长解方调军事学院任副教育长兼科研部部长,60军军长韦杰调军事学院任高级函授系主任。军事学院还先后组织了三批赴朝见学团,直接到抗美援朝一线部队参观学习。第一批见学团1952年初由陈伯钧副院长亲自带队,到朝鲜见学了三个月之久,回国后大大丰富了军事学院教学内容和成果。15军军长秦基伟率部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回国后在战役系深造了三年,又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成为第一个由中将出任大军区司令员的高级干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刘伯承院长与陈伯钧副院长在野外演习场指挥演习。(图片提供:罗小兵)</span></p> <p class="ql-block">六、军事学院不仅培养造就了成百上千优秀高级军事指挥员,而且从娃娃抓起,爱军习武,报效祖国,全方位重视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小学教育,熏陶哺育了大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可靠接班人。作为军事学院子弟,我们许多人出生在白下路医院,从小生活在马标、炮标、解放路4号、半山园、紫金新村等军队大院,曾经在北京路幼儿园、石钟路小学、西华巷小学、宇花小学茁壮成长。多少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着第一故乡——军事学院。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我们共聚一堂纪念军事学院诞辰70周年,更加深切怀念敬爱的刘伯承元帅和其他所有为军事学院创立、发展做出过贡献的革命老前辈。他们不仅付出了自己毕生精力,也为我们这些后来人培植了幸福成长的美好环境和家园。刘伯承元帅对培育军事学院的第二代人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的。我母亲衣向璞曾经当过北京路幼儿园主任,她生前对我们讲,刘帅曾对幼儿教育多次作出指示,说这些孩子们生活上一定要安排好,他们将来长大是要报效国家的。1954年南京发大水,交通一度断绝,幼儿园供给发生问题,刘帅指示一定不能断了孩子们的牛奶、面包供应。幼儿园规定两周回一次家,由公家派大公交车接送孩子。一次一位将军学员不到规定日子,坐着自己的小卧车要接孩子回家,我母亲按规定予以阻拦。这个将军破口大骂,我母亲依然坚持不准接孩子。后来刘帅知道了此事,表扬了我母亲,严厉批评了那位将军搞特殊化。刘帅对军事学院这些孩子的关心呵护,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发芽滋长、终身不忘。前年我去杭州,见到一个光屁股长大的幼儿园发小罗以民,他当兵曾经在黑龙江中苏边界守卫过磕巴亮子岛,与前苏联炮舰拼过一回命;后来又在东海一个0.4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驻守了六年,最后转业回杭州。他虽然这辈子吃了不少苦,仍感慨地说,刘帅当年说这些孩子将来是要为国家效力的,我为国家效过一点力,无愧于军事学院的培育。宇花小学的校长是钟期光老前辈的夫人凌奔阿姨,她把对孩子们的一腔大爱都倾注在对莘莘学子的辛勤哺育中,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凌妈妈。“文革”期间,上海、南京一些孩子的父母被打成“走资派”无家可归,不少人到了北京都被凌阿姨收养在自己家中。正是在军事学院众多伯伯叔叔阿姨们的亲切关怀教育下,军院子女们从小自立自强,具有远大理想和实干精神,能够自觉与广大工农兵群众打成一片。在南疆自卫反击战等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不少人克除干部子弟的优越感,与工农子弟并肩作战、建功立业。军事学院原一系班主任邹本珊(军院1969年解散后任50军148师副师长)之子邹宁军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任41军123师侦察连二排长,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荣立一等功。这是军院子女中唯一立过一等战功者,后来任西藏昌都军分区司令员,现已在成都退休。今天在座的也有个一等功臣赵绍林,曾在两山轮战中荣立二等战功。绝大多数军院后人走上社会后都不忘初心,能够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茁壮成长。刘忠老前辈的女儿刘永生大姐,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为军事学院增光添彩。这应该是红色基因教育的成功之处,也是军事学院70年辉煌历史的自豪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明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月15日又恰逢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70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是它伴随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70%的岁月。回顾历史,不忘初心。军事学院的后人,现在大多已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了,但我们血管里依然流淌着革命前辈的鲜红热血,骨子里始终迸发着英雄先烈的钢铁精髓。我的理想从小就是立志当兵、解放台湾。如今兵是当了一辈子,且早已退出现役,头发都等白了,台湾仍然没有解放。这不能不是我们这代人一生的最大遗憾。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一定会永远跟着党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竭尽全力、奋斗终身!</p> <p class="ql-block">【军事学院副政委钟期光上将之子钟德苏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感谢邀请我参加这个有意义的座谈会。感谢罗小兵和对南京军事学院怀有深厚阶级感情的二代同志们劳心劳力的组织工作。首先让我们深切的怀念我们敬爱的刘伯承院长和原南京军事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想念紫金山下的军院校园:那林荫大道,马标,炮标,衙史廊,大礼堂…,那是我们儿时美好的记忆。让我们牢记刘院长和军事学院前辈们为军事学院的创建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牢记南京军事学院在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牢记党内错误斗争,给军队建设带来的损失,给南京军事学院带来的创伤,给很多老干部老同志身心造成的伤害。在今后的岁月里,教育下一代,努力学好毛主席著作,实事求是不跟风,不盲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向刘院长等老前辈们学习,讲革命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b>【孙东宁在南京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提纲】:</b></p><p class="ql-block">2020-12-29</p><p class="ql-block">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军院后代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很高兴参加南京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刚才各位的讲话和发言很精彩,组委会同志让我代表战役系后人讲几句,时间控制在3分钟,简单汇报一下我知道的当年战役系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杨得志上将与孙继先中将在战役系工作时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51年,我父亲孙继先调到南京军事学院,先后在高级系任副主任、主任,战役系成立后杨得志兼任主任,我父亲是副主任。战役系成立源于1954年,那年1月15日, 为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 刘伯承元帅在军队的高级干部会议上, 提出在军事学院设战役系的设想,军委同意了刘帅的意见。同年8月, 从全军选调了52名军以上干部进入军事学院战役系预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  父亲保留的一个笔记本里记着当时52名学员的简况(姓名、籍贯、年龄、职务、政治面貌、文化程度等),当时学员年龄在37—48岁之间,郭鹏、刘忠岁数最大,1906年出生;萧永银、陈宏年龄最小,1917年出生;党龄、军龄资历最长的是谭希林,1926年的党员,参加过南昌起义。</p><p class="ql-block"> 我仔细看过父亲当时用过的记事本,印象最深的是战役系这些老前辈的文化程度:初小2人(3.8%),高小23人(44.2%),初中25人(48.1%),高中2人(3.8%)。近1年的预科学习之后,经考量文化程度达到:高小1人(2%),初中26人(50%),高中26人(48%)。战役系的学员在战争年代都是带兵打仗的高级军事指挥员,和平时期为了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虽然他们年龄很大了但还在努力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p> <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1日, 战役系学员全部转入两年的正科学习。分成四个学习组:一组组长陈锡联,副组长李作鹏;二组组长廖汉生,副组长吴克华;三组组长谭希林,副组长张祖谅;四组组长张震,副组长温玉成。学习组长兼任党小组长。</p><p class="ql-block"> 1955年11月战役系学员在南京授衔,52名学员中:5名上将,23名中将,24名少将。被称为“将军系”。</p><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 刘伯承院长在军事学院建院5周年大会上发布了“嘉奖令”, 战役系杨得志、张震等被授予一等奖, 廖汉生和吴克华、林浩等被授予二等奖, 孙继先、左良等被授予三等奖。</p><p class="ql-block"><b> 战役系的特点:</b>职务高,文化低,年龄大,架子小。</p> <p class="ql-block">  1957年7月,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将军学成毕业, 该系也成为历史,后来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军事学院,战役层次的人才培训转到高等军事学院,后改成军事学院,现在的国防大学。</p> <p class="ql-block"><b>刘倩:</b>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咱们老军事学院的后代们见面,好多人看着面熟,都不敢认了,这么长时间了,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我就讲讲几个事:一个是我父亲当年调到军事学院是刘帅点名,为什么呢?他那时在川西军区当司令员。那时准备让他带60军前往朝鲜,已经把新的60军组建起来,由61、62、63三个军的主力师,准备训练好前往朝鲜。后来他在西南局开会,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调他到陆军大学,担任院务部长,而且必须立即到任。当时我爸爸有点想不通,就自己跑到北京跟邓小平讲,邓说聂总和罗荣桓都是你的老首长,去说说看吧。但是到北京后见到肖克,肖克当时是训练总监部部长,他说:刘主席那边急着马上就要开学了,你还是赶紧去报到吧。所以我爸爸就在50年10月25日到达南京。刘帅当时见了我父亲就特别高兴,握着他的手说,就差你这一脚了,终于来了。实际上就是让他搞院务。我爸爸为什么选择院务部呢?一是因为他是泥瓦匠出身,小的时候在家里学的是泥瓦匠。在延安时期,当了抗大六分校校长,在这个时候因为去的知识分子特别多,没地方住。当时罗瑞卿知道我爸是泥瓦匠出身,就让他去指挥盖房子、挖窑洞,十天挖了三十多个窑洞,就让人都住下了,这样就给领导留下了印象,我爸爸就去了后勤。我爸爸有个回忆录叫《闪光的足迹》,专门讲了南京军事学院这一段,我就讲几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就是他到了以后,刘帅就叫他先和苏联首席顾问见面,主要是对咱们军事学院的名字进行确定。当时一开始叫陆军大学,首席顾问就问:你们是准备只训练陆军吗?我爸爸回答不是的,我们陆海空都要训练。所以苏联顾问就说,最好叫军事学院,所以这个名字就这样确定下来了。第二件事,当时学院让我爸爸把后勤保障搞好,首先就是吃和住。吃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生活不是特别好,所以我父亲就找了当时南京市的市长柯庆施,给军事学院批了一百亿旧币,当时成立了一个“联华公司”,这个公司就开始在东北、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做了些生意,联华公司当时名气很大,也赚了不少钱,所以南京军事学院后来的生活搞得特别好。在住房的问题上,收了很多国民党的房子,但那些房子非常不实用,又做了很多的改造,费了很多的心。另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好教学保障。当时学院没有印刷厂,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刘帅出面给当时上海主管经济的副市长曾山写了一封信,曾山很支持,在请示了陈毅以后,就批给了一家印刷厂,后来又问我爸爸还缺什么?当时整个厂子是从上海直接搬到了南京军事学院,还缺少纸张和油墨,然后又支援了大批的纸张和油墨。当时为了适应学院教学实习的用途,又从部队调拨了大量的坦克、大炮和训练用的吉普车。我爸爸一生五十多年的从军生涯里,三十多年在院校,我觉得我们这些人,作为他们的后人,首先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另外服从命令听指挥,党的需要就是自己行动的指导,这些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前辈们留下了很多好的精神和思想,我们应该好好传承。 </p> <p class="ql-block"><b>郭建军:</b>我仅从一个侧面做一些补充,首先要向70年前从南京军事学院一路走来的大哥大姐致敬,向生于南京军事学院的发小们致以问候,感谢为本次座谈会顺利召开而精心组织的筹备组成员,特别感谢罗小兵大哥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和为座谈会提供筹办经费的人。我们今天欢聚一堂,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高瞻远瞩,为奠基建设军事学院做出的巨大贡献,为我军源源不断的军事指挥人才,使我军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军之林。70年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击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统帅联合国军攻占朝鲜之时。刘帅调集军种的百战精英,选址南京,创办军事学院,轮战朝鲜半岛,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军现代化征程。毛主席为南京军事学院建院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刘伯承元帅郑重接过陈毅元帅代表中央军委授予的南京军事学院八一军旗。我父亲就是在基本系第一期参加了开学典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军现代化战略总预备队和最高学府由此诞生。在朝鲜半岛,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美国西点军校的娇子麦克阿瑟统帅的海陆空二战劲旅打回了三八线。在南京,军事学院迎来了首届毕业生的国家考试。由军委各总部领导出任主考官,刘院长陪同朱总司令亲临国家考场,国家考试统一命题,第一届324名学生中,有45名取得优等成绩,朱总司令满意回京。1954年刘帅呕心沥血首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研究生专业,由南京军事学院连续培养了两届军事研究生,为全军各军事院校培养了后继的教授级人才。作为革命军人的后代,军人风范一脉相承,军事学院清晨的军号声和解放军进行曲回荡一生。我们是退役的革命军人,支持国家的战略布局,迎接百年一遇的国际大考与全民抗疫体制共度时艰,必能登上国际战略制高点。我们是中共党员,在建党百年华诞到来之前,首先庆祝南京军事学院创建70周年,让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军事学院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再度响起,一定要把红旗插在祖国的台湾岛上,传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职责,谋求实现全中国人民的伟大复兴。</p> <p class="ql-block"><b>蔡金刚:</b>我的父亲是烈士蔡铁根,他是49年年底,50年年初的时候被刘帅调去,筹备当年的陆军大学,任筹备处的处长。因为建校初期条件所限,在北京看了很多地方以后,最后决定在南京建校,是陈毅提出来的,有现成的条件,当时南京的国民党国防部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用他们的地方,当年建立的叫陆军大学,后来根据苏联的情况,改名叫军事学院。因为刘帅的关系,我父亲成为了南京军事学院第一批的高级系学员,毕业后回到了总参军训部,后来改到训练总监部。刘帅知人善任,57年为充实南京军事学院教学力量, 点名向毛泽东要了一批干部。父亲调到南京军事学院,任军事学术史教授会副主任,后来任主任。肖老将军生前多次跟我讲,你爸爸是刘帅找毛主席点名要去的。他又很沉重的告诉我,他没有保护好我的父亲,父亲为了坚持真理,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3个幼儿,成为孤儿流浪街头,度过了一段充满血泪、极为艰难的岁月。过去的军事学院,今天的国防大学,他们的军旗上,不仅有我父亲的鲜血,还有我们曾经的苦难,我们为他牺牲了可以牺牲的一切,奉献了可以奉献的一切。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是:可以说,我们的父辈都是我们民族出类拔萃的精英人才,是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使得他们甘心情愿,数十年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 我看还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报告《两个中国之命运》上讲的: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族的、统一的新中国,我想这也是中共对世人作出的承诺。这就是今天常讲的所谓“初心”和“使命”。如今中共掌握政权已经70多年了,国家已经独立,除了台湾也已经统一了,但是自由、民主和富强的目标呢?其真实状况我看也是众所周知的,我的父亲在当掌握了政权后,和平建设时期牺牲,一个同志仅仅是为了坚持真理,说了真话就要付出这样鲜血、生命的代价,毋庸讳言这样的事情也绝不是他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就有很多,比如张志新、比如林昭,这么惨痛的代价,我坚信这不是父辈们奋斗的目标,也不是真正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想要的,时至今日,距离建设民主的、自由的、富强的新中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要不忘初心,所以要牢记使命。仅以此纪念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p> <p class="ql-block"><b>王学峰:</b>非常高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参加这次有意义的70周年纪念座谈会,70周年在人生中是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父辈完成了他们的光荣使命,打下了江山 ,建立了新中国,并且跟着刘帅一起创建了解放军的最高学府。我就想讲一下军院的情怀,1950年底, 我父亲在16军48师144团当团长,带领部队在川南剿匪,担任川南三县剿匪指挥长,当时军部在贵州,军首长50年底给他打了个电话,征求他的意见,兵团首长点名让他去贵州担任地区专员,同时军里也决定让你去军事学院当学员,到底是当专员还是当学员,你自己选择。我父亲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当学员,这样就和军事学院结下了缘。成为了军事学院基本系第一期一班的学员。当时他们组的组长是马小先,组里还有尚坦、还有王岳西,后来尚坦是河南省军区司令,王岳西是军办副主任。就这样在军事学院一期开始学习了。我的母亲在军事学院筹建的时候到的筹建办,从事打字员工作。后来转入军事学院院办公室。我母亲回忆,她们打字室和刘帅的办公室很近,就隔了两个房间,当时她们一共三个打字员,可以说就是直接为刘帅服务保障的,经常可以见到刘帅。她常说刘帅是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对工作人员从来不发脾气。1952年左良从学员调到院办从事行政工作,后来左良就介绍了我父亲和我母亲认识,一年多很快就结婚了。左良曾任143团团长,我父亲是144团团长,左良和我父亲开玩笑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父母亲就结婚了。我们家的四个孩子都出生在南京军院,我们对南京军院都非常有感情,一草一木都非常亲切。每次一展开讲都控制不住讲很多。刚才大家提到的那些地点都实在太熟悉了,从小都在那里玩。讲讲食堂吃饭的事,当时基本上固定一个饭桌,当时的孩子们岁数差个一两年,大家都认识,玩的都很好。我们家挨着李平湘和董明端前辈家,董明端后来去了兰州,当了副参谋长,李平湘到武汉军区任副参谋长。小时候我们几家孩子在一起玩,玩得非常好,动手能力也非常强,用木头、铁丝、橡皮筋、输液管做弹弓、做玩具枪。那是从小就喜欢这些,做弹弓、做钓鱼竿、做鱼线,捞虾的网子,到小花园里去玩,那时玩游戏也是斗智斗勇的,玩“斗鸡”、玩“攻城”游戏,又是团队、又是力量。再讲一个就是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开展“四清”的时候,我父亲去徐州开展工作,刚回到家,当时的张震院长就来看望我父亲,我父亲和他开玩笑说:我刚进家呀,我要挑虱子呀!张院长马上说:那行呀,我帮你一起抓虱子。完了他俩就笑。那时的上下级关系非常融洽。还有一件事,1953年的时候,我姐姐刚两三个月大,有一个周末,家里的保姆休息了,但临时通知我妈要加班去打字,我妈没办法就带着我姐姐去加班了,我姐姐哭了,一下惊动了刘院长,刘院长出来看到我姐姐,就抱起来,我姐姐一下就不哭了。讲起军事学院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包括后来“文革”开始了,有人到我们家来抄家,把我家的好多东西都弄丢了。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一生都有着军事学院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b>单琦:</b>首先要感谢小兵大哥和所有筹备组的大哥大姐们,给大家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大家又在这个地方相聚了,看到这么多久违的兄长们,还有儿时的小伙伴,还有我们的哥哥姐姐,心情是很激动的。所以在这儿呢,我先向大家致敬。在2021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衷心的祝福我的兄长们,新年愉快,希望大家健康长寿。一转眼军事学院已经成立70周年了,我们也都是至少65岁以上的老人了,我个人的经历,三岁以前是在南京军事学院,15岁以前是在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我们在军事学院生活的期间,是军事学院最鼎盛的时期,也是我们生活当中最美好的记忆的那个阶段,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在军事学院的院里面,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正能量,所有的人不管在院子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b>【陈伯钧之子陈延滴发言】:</b></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邵教授,罗部长,德苏大哥,小兵哥及各位兄弟姐妹们,在纪念我们的老一辈创建南京军事学院70周年之际,我的心情很激动。因时间有限,我想表达三层意思:</p><p class="ql-block">1,是对老一辈的无限崇敬之情,1950年10月下旬,我父亲刚结束湖南湘西剿匪任务,就被刘伯承元帅谈话三次要求其调到军事学院协助他主持全院训练工作,并在刘帅领导下和诸位前辈们倾力创建了陆海空三军及诸兵种的全方位综合军事指挥高等学府,他们为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组建军事学院过程中着力打造了一只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其中包括开国将军340余名。刘帅、我父亲、钟期光伯伯及各位前辈们为军事学院的发展壮大,为教学、教材,为干部及教员队伍的建设可谓呕心沥血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努力,他们亲力亲为备课讲党史、军史,讲战略战役战术,从刘帅在医院病中给我父亲及钟伯伯的九封信及我父亲给刘帅和其他院领导的信中就可以深深了解到军事学院创建初期的困难境遇,看到对新中国诞生做出卓越贡献的刘伯承元帅和父辈们的坦荡襟怀以及殚精竭虑的忘我工作精神。我们军院全体教职员工就准备真正按毛主席比喻抗大精神的指示“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个紫金山”,我们前辈就工作至死在军院,忠骨埋于紫金山。我们老一辈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奋斗终生。</p><p class="ql-block">2 ,我父亲陈伯钧可以说是刘帅的副手和老下级,他终身与军事教育有缘。他16岁从四川省立第四师范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在秋收起义之前就开始了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工作并担任新兵训练处主任,后在1927年底于井冈山经毛主席钦点参加创建了我军第一个军官教导队“龙江书院”并任教导队副队长。另在中央苏区还两次进军校当教员,一次是负伤进军校,一次是受左倾错误路线打击进军校;在长征途中他又因与张国焘进行坚决斗争而被撤职进红军大学当教员;随后他又担任了红军大学副校长(当时的校长就是刘帅),他在抗大总校,抗大二分校,东北军政大学,南京军事学院,北京高院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我父亲见证了我军军事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和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还是与时俱进的和平年代,无论是在革命理想得以逐步实现的大好形势下,还是在蒙冤挨整的抑郁心志下,无论是当教员,还是当校长院长,他都无比热爱我们的军事教育事业;他协助刘帅全身心地投入编写教材,为学员备课讲课,这些在他漫长革命岁月的日记中都体现的十分充分,他为我军教育事业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的经历是我们老一代革命者的一个缩影。就是因为老一辈革命者有为理想信念奉献的初心,这个初心使他们不怕牺牲,不怕一切坚难险阻也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所以老一辈革命者不忘初心的坚强意志以及精神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终生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3,我的年近95岁老母亲陈琳是南京军事学院初创时期的俄文翻译,也是军事学院成长壮大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让我代表她向军事学院的老一辈及各位后代们表示诚挚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军院情结永存,祝军院后代们的兄弟姐妹情谊永固。谢谢。</p> <p class="ql-block"><b>【军事学院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罗援】:</b></p><p class="ql-block"> 今天,应我的好友陈延滴之邀来参加这个纪念活动,感到非常荣幸。我虽然不是军事学院的子弟,但与军事学院有着不解之缘。我的岳父黄显然是军事学院军事科学研究部研究室的副主任,我夫人的名字中带一个“宁”字,我想在座的许多南京军事学院的子弟们,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宁”字,用以纪念南京军事学院那段峥嵘岁月。可以说,在座的都算是军事学院的传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前排左二为罗援岳父黄显然,黄汉宁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我当兵的引路人就是原南京军事学院的院务部长,后来是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的刘忠中将。在文革那个恶劣的环境里,我父亲正在挨批斗,刘忠伯伯冒着政治风险把我送到部队,很不容易。可以说,没有刘忠伯伯就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个人,要知恩图报,我感恩刘忠将军。</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本人也是从南京军事学院的传承者——国防大学的武官班毕业的,我的朋友们也有许多来自南京军事学院。</p><p class="ql-block"> 我说这些情况的意思在于,我们作为一般的普通军人,都与南京军事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京军事学院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共同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背景是军事学院宿舍楼,中间是大姐黄汉萍,左边是小弟黄平江,右边是邻居家的孩子。黄汉宁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南京军事学院的功绩有一千条、一万条。但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功绩就是两条:一是培养了一批例如杨勇、杨得志、秦基伟、孙继先等高级将领,她是新中国将帅的摇篮。二是奠定了我军正规化的基础。我军提出要进行“三化”建设,“革命化”,这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从我军建军第一天起,我军实行的就是“革命化”。“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现代化”。唯有“正规化”起始于南京军事学院,这是建国后我军摆脱战争的喧嚣,第一次可以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安心办学,有了统一的教材,有了严格的校规校训,有了合理的营房布局,有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学科,有了比较科学的班系划分,有了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这些都为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正规化建设的过程中,南京军事学院的主要领导刘伯承元帅以及一批院领导和教学骨干也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教训。</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纪念南京军事学院建院70周年,是为了纪念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为了歌颂那批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时代英雄,是为了呼唤更多的英雄不断涌现,不负韶华,不负先辈!</p> <p class="ql-block"><b>【邵维正教授的发言】:</b></p><p class="ql-block"> 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的纪念活动热烈而又庒重,这个座谈会的召开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刚才多位学院后代从不同角度作了发言,听了很有启发。</p><p class="ql-block"> 说起军事学院的创办,与刘伯承元帅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曾考虑在北京创建陆军大学。刘帅提出还是办军事学院(不只是陆军,还要成立海军系、空军系),院址也设在华东军政大学为好。中央批准了刘帅的提议。</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人民军队正在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要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没有正规的国防教育是不行的。我们要发扬军事学院的办学精神,办好国防教育,不辜负刘帅和老前辈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罗帅”代为宣读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的短信</p> <p class="ql-block"><b>【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12月28日发给座谈会主持人的短信】:</b></p><p class="ql-block"> 看了你发来讲话和日程安排,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 稿子写的很好!你们为筹备这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心里讲非常感谢。任何一个新建的国家,军队从“反政府武装”变为“政府国防军”,都有一个“军事理论”、“敎育训练”、“组织结构”、“武器装备”、“后勤动员” 大的调整,当年“南京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承担了这个重担,总结了我军的军事思想,并与现代的军事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我们的国防思想体系,南京军事学院时代有着很多可歌可泣故事……但是由于58年的事情,好像有人有意要把这段历史从人们记忆中抹去,很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都不知道我们有过“训练总监部”和“南京军事学院的贡献”。所以我看到你的讲话稿,感到特别特别亲切!</p><p class="ql-block"> 我常住广州,这两天又感冒发烧,今天实在不能去北京了。预祝你們活动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你们的“纪念章”做的非常漂亮!好多朋友都发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摄影:郭海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本人自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留评辑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赵绍林 兰色贝雷:</b></p><p class="ql-block">南京军事学院开创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的奏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吴策:</b></p><p class="ql-block"> 父亲吴华夺是南京军事学院建院,从筹备建院到被撤销全部过程的少数经历者之一!怀有对南京军事学院特别的感情,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人生的重要经历!我们作为他的子女,深受感染。至今念念不忘南京军事学院的故事!愿我们世世代代传承南京军事学院的光荣传统!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肖南征(肖全夫将军之女):</b></p><p class="ql-block"> 穿越到60多年前最幸福的儿童时光…前无可能,后无记忆!只有这三年多天天能守着爸妈…想想挨打都那么幸福![流泪][流泪][流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李亚滨提供父亲李天佑上将在南京军事学院时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李亚滨(李天佑上将之子):</b></p><p class="ql-block"> 学员花名册里有我父亲的名字。1954一1957年他曾在战役系学习,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玫瑰][玫瑰][强][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赖京力提供父亲赖富在军院1956年装甲兵系高级速成班第一期时使用的学习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赖京力:</b></p><p class="ql-block"> 感谢小琴这么详细的介绍。家父赖富是军院1956年装甲兵系高级速成班第一期学员。他只上过一年私塾,但在红大一期和抗大一期得到提高,通过刻苦学习,一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刘伯承签发毕业证书。军科为我军最初的国防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指挥人员。🌹🌹🌹👍👍👍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居安:</b></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52年10月入军事学院函授系“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专业学习,56年9月底授予以“具有高等军事教育的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学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17.8.1=60:</b></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南平市有二位已经转业的干部,当年都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一位是刘伯承的秘书,另一位是我母亲毕业留院工作(跟谢振华一个科),我母亲的毕业证上有刘伯承的亲笔落款,我父亲更迟毕业所以毕业证书落款是后一个院长,好像是廖汉生记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石头哥:</b></p><p class="ql-block"> 有知道1953年高级速成系情况的人吗?我家里有父亲1953年在南京军事学院的借书证和游泳证,上面注明是高级速成系,並存有在高级速成系文化补习班的结业的成绩单及文化补习班丙班结业合影。但不知为何没有继续学习下去,装成绩单的信封是军邮给在朝鲜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聪明熊:</b></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军事学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继承父辈们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后代们佩戴院徽和纪念帽神采奕奕🌹🌹🌹🌹🌹🌹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余兵:</b></p><p class="ql-block">我父亲也是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的,他是装甲兵系第1期的学员。看了这个美篇,有点小感动,很有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行走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作为南京军院的后代,看到此美篇很亲切。我的父母经历了军院的初创、发展、辉煌,直到各系分家独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