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教学内涵 厘清成果提炼|海南省中学省级骨干教师(引进)提高培训项目线上集中培训(三)

京海阳光教育

海南省中学省级骨干教师(引进)提高培训项目线上集中培训现已完成“如何提炼教学成果”主题阶段直播活动,在本阶段直播活动中,包含专题讲座、名师对话及学员研究课例观摩研讨五场活动,学习教学成果的提炼过程及表达方式,提高学科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能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题讲座:《教学经验成果的提炼与表达》</b></p> 陈兴中老师从“叩问、寻源、解码、支招”四个方面对教学经验成果与表达进行解析,他提到“教学经验成果提炼”是一次基于实践与研究的“成效反思、价值体认、思想提升”的精神性活动,过程从“做、改、研、存”中来,介绍了选题的类型、范围、角度及取标题的注意事项等大大小小在教学经验成果提炼与表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面,运用多样的案例结合自身总结的经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清晰罗列,观看专题讲座后的骨干教师们表示对论文写作有了很大的启迪作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名师对话研讨交流</b></p> 陈兴中老师为现任《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编辑,针对教学经验成果提炼与表达方面分享自身经验后,就各位骨干教师最感兴趣的论文投刊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其中包括刊物的区别,投刊的注意事项,此外陈老师还对论文撰写过程的疑问进行解答,以贴近教学生活的实用性出发。老师们提出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即使能做到结合实际经验但因自身理论高度还不够,整体文章存在高度不足等苦恼,陈老师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平时积累好,表达生活化”,最后陈老师给了各位骨干教师一句总结性指导性意见,结束了此次愉快的研讨活动。<div><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次示范课观摩</b></p> 本次“如何提炼教学经验成果”阶段的主题活动为分科示范课例观摩活动,根据本次参训的骨干引进教师分科观摩其所在学科的示范课例并撰写课例大纲提交至学习平台。本次示范课例包括:<br><br>1.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案例评析<br>2.翻转课堂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科研中实施<br>3.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例<br>4.在情境中体验,在问题中发现,在探究中提升——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谈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体现<br>5.《数系的扩充》案例解构与点评<br>6.以“物质构成的奥秘”内容为例<br>7.《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定量分析》课例展示<br>8.《自由落体运动》课例评析<br><br>  各学科示范课例中通过优秀课堂实录进行展示,专家对课堂的相关点评及建议,引导教师根据课例总结教学经验成果提炼的方法,探索课堂奥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项目学员研究课录制</b></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中的一大亮点为,文科理科班级各推出代表学员录制研究课,学员代表自行在录播室录课后将资源发送至平台,由其他学员和导师共同诊断、分析。在各位骨干教师积极自荐下,共收到6名骨干教师的学员研究课。其中包括:</p><p class="ql-block">1.语文学科:涵泳文意话劳动教学实录课(授课教师:五指山中学常要中老师)</p><p class="ql-block">2.语文学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授课教师: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张红艳老师)</p><p class="ql-block">3.英语学科:Module My school day Unit2 We start work at nine o'clock(授课教师:三亚市荔枝沟初级中学陈传玲老师)</p><p class="ql-block">4.英语学科:Unit 2 United Kingdom Past particile used as object complement(授课教师:万宁中学马宏成老师)</p><p class="ql-block">5.历史学科:鸦片战争(授课教师:白沙中学吴浪涛老师)</p><p class="ql-block">6.化学学科: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授课教师:海南临高第二思源实验学校王生林老师)</p><p class="ql-block"> 六名骨干教师的真实课堂实录为本次培训项目的资源增添了一抹抹丰富的色彩,课堂环节衔接自然,师生互动氛围浓烈,轻松驾驭课堂,做课堂的最佳“导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研究课研讨交流</b></p> 本场研讨交流主要研讨内容为陈兴中老师的《教学经验成果的提炼与表达》、第三次示范课例的观摩及学员研究课共同诊断分析。文、理科两个班级的线上研讨交流活动在导师张所帅老师和韦吉崇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开展。 文科班级以本次学员代表张红艳老师的互动分享拉开此次研讨帷幕,张老师对自己的研究课反思与经验总结并对分享了自身文章邀请学员与导师共同指导。其次大家通过三次课程资源的观摩纷纷提出了关于教学经验成果提炼与表达过程中的疑问,例如刊物的投稿、文章转化为论文的方法、论文数据支撑的来源、教育教学杂志资源等多种问题,导师张老师一一作出了清晰的回答。此外,张老师对文科学员所上传的研究课进行了诊断分析,精华部分大加赞赏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关注细节详细解析。 理科班级以闫老师和郝老师的研究课所感分享后开启了此次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有老师通过研究课及示范课例的观摩感叹“意识到现代这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了”,在线教师表示赞同。此外连线教师提到了课堂中的微观理念与微观知识如何处理的问题,韦老师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在研讨交流的后半部进入了论文写作的指导建议,许多老师表示论文写作上难以切入,针对此困惑,韦老师建议各位骨干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深入,层层叠进,论文不仅具有层次感且理论深度水到渠成。 教学经验成果的提炼是一次问题思考的理性化活动,理清思路更是对成果的一次完善,把握精髓。而表达的过程则是将理念、内容及原则等浓缩为关键词、短语或句子的一次活动。教学经验成果的提炼与表达的真正精髓为高立意,本土化,强实效。希望各位骨干教师在此过程中能够持有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完成一次次教学经验成果的提炼与表达。

教学

骨干教师

提炼

老师

成果

研讨

学员

经验

示范课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