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看唐太宗是如何兼听广纳的

心平气和

<p class="ql-block">所谓纳谏,就是君主接受臣下的建议或批评。这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能做到的极少,而由于长期的君主专制,皇帝独揽一切大权,他们金口玉言。其一言一行就是法律,“恶闻其过”已成积弊。隋场帝骄矜自负,曾说:“我性不欲人谏,如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就连讲了几句实话的官女也不肯放过。尤其是末代亡国之君,更是骄奢淫逸,护短拒谏,喜则无功受赏,怒则无辜遭殃。将相、忠臣因直言相动而遭杀身之祸;阿谀奉承之徒却因投其所好而飞黄腾达。</p><p class="ql-block">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将相、忠臣,因直言相劝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而因“忤旨”遭贬或杀身灭九族者比比皆是,“伴君如伴虎”的古语,可谓一语破的。</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亲身参加了隋末唐初的政治斗争,目睹了隋炀帝因护短拒谏而招来亡国杀身之祸。因此,他即位后以亡隋为戒,一反过去君主不接受批评的恶习。为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他“居安思危”,兼听广纳,励精图治。</p><p class="ql-block">他常对侍臣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况且“天下万机,一人听断,虽甚优劳,不能尽美”,加之“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国家兴亡,关键在于帝王能否接受来自臣僚的建议或批评。他认为,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被难受者,药面之苦喉也;此易从者,鸠毒之甘口也。明主纳谏,病因苦而能消;暗主从谀,命因甘而致殒”。</p><p class="ql-block">因此,他要求百官直言极谏,而他自己则要做一个思过纳谏的“明主”,不做护短拒谏的“暗主”。唐太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贞观四年(630年),太宗下令修洛阳乾元殿,张玄素的谏疏措词尖锐,酸辣刺耳,太宗不但没有对他治罪,反而赐绢二百匹,以资鼓励。</p><p class="ql-block">唐太宗牢记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至理名言,以亡隋为戒,从谏如流。这对贞观时期的政治生活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起到了积极的影响。避免和防止了唐太宗及其统治集团的许多过失和错误,形成了“贞观君臣论政”的良好的政治风气,从而保证了唐政府能够较正确地制定和推行切合时宜的方针和政策。培养了大批的谏臣,由于唐太宗虚心纳谏,使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唐太宗曾经得意地说过:“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著名的谏臣除魏征外,还有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等。这些人尽管年龄和学识水平不同,但他们都有一技之长,懂得治国安邦之术。他们的建议或批评,大大地减缓了唐太宗走下坡路的进程,对“太平盛世”的出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并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唐太宗自己也非常明智地说,即位后,“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他还将自已比作石间之玉,把谏臣比作良工。他在与魏征的一次谈话中说:“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联以道德,使联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工。”作为一个兼长创业与守成的杰出的封建政治家,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是历代帝王所不能与之媲美的。</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