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游泳的不解之缘🏊🏻

子君(郑小萍)

<p class="ql-block">爱上游泳完全出于一次偶然,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p><p class="ql-block ql-block">一天,省五台山业余体校游泳队来我校招收女队员,六十年代不像现在培养运动员从幼儿就开始。记得在学校操场上适龄女生排成行,体校教练来挑人。那时游泳并不普及,会游泳的人很少,我也是旱鸭子一枚。第一轮就是看身材,教练走过来先是从头到脚上下打量一番,让我两手贴耳朵竖起来,十指交叉,他拎拎我交叉的手,然后让我做几个动作就结束了。挑上的人参加第二轮选拔,在五台山体育场的游泳池,会不会水的统统下水,每人抱一块木板漂在水上,按照教练的要求双脚打水。选拔貌似简单,我就这么被选上了。其间我班有位个头很高的王姓女生,因为脚小没选上(她和我都是34码脚,但她个子比我高不少),另一位吴姓女生选上了因家里不同意没去,我班只有我一人入选,其余都是低我一年级的女生。现在看来选中我简直就是一个错误,当然这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教练叫王定福,二十八九岁的年纪,中上个头,体格健壮,高鼻子凹眼睛,人蛮和善,声音洪亮但很少训斥人,我们称呼他王指导。好像他的妻子姓孟,也是体校的教练(铁饼运动),他们就住在体育场宿舍(去他家玩过一次)。王指导还到过我父亲单位,算是家访吧,汇报我在体校的学习情况,当然,基本报喜不报忧。</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八十年代的一天,我走过厂里的篮球场,正好遇见来我厂参观的王定福教练一行,我喊了他一声,没想到他一下子叫出了我的名字,师徒相见好开森!遗憾没留下联系方式,粗略算一下他今年该有八十多岁了,愿他一切都好。</p> <p class="ql-block">游泳队每周训练两次,都是下午。一般在一节课后去体校,每当值此我都很得意,翘课有理嘛!出了校门坐3路公交车到体校,6分钱车票,训练完有免费的绿豆汤和面包点心吃。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很多家庭只能满足于温饱,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待遇已经很满足了。记得有个队员和我住一条街,从不舍得吃面包只喝绿豆汤,而后把面包带回家,她每次坐车的钱都是向我借的,等报销后还我,所以她妈妈对我很客气。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她家平房屋檐上结满了长长的冰凌,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拎个篮子去拽那些冰凌玩,她妈妈闻声骂着出来,一看是我赶紧陪笑脸,“ZXP啊,慢点,别把瓦拽掉就行”。现在想想真难为她了,是我们调皮该骂就骂,没必要看小孩子面子,唉,都是借钱闹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漂浮、打水开始,学动作,首先学蛙泳,学换气,纠正动作,练习耐力。有时教练会组织我们观摩体校大学员和体院运动员的泳姿。到了冬天则以陆上训练为主,跑步,划臂,拉皮条练臂力,做蛙跳练腿力,等等。那时五台山体育场没有室内泳池,只有军事学院(后南京军区所在地)有,教练逢到水上运动课时就会带我们去那里训练,有一次我们坐在泳池边观摩南体运动员训练,看着看着我打起了瞌睡,一下子滑到深水池里,当时我还不怎么会游泳,还好,扑腾两下爬了上岸,羞得恨不能钻到地缝里。</p> <p class="ql-block">在游泳队训练了近两年,六年级毕业时遭遇文革开始,一切都变了样,业余体校关闭闹革命了,我的业余体校生涯也随之结束。彼时,我已学会蛙泳和自由泳,仰蝶蛙爬四种泳姿没有学全活。</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想,即便没有文革我也注定要被淘汰,前面我说过,选中我绝对是个错误,当时我身高应该算中等偏瘦型(现在招运动员都是四肢颀长的大个子),成年后既不长高又没长壮,中等反倒沦落成了中下等。呵呵,权当免费“科班”学了一项技能吧,童子功也!由于坚持锻炼至今还保持了一副苗条的身材,感觉挺赚的。</p> <p class="ql-block">此处必须加个小插曲,因为刻骨铭心。和我一样天天泡在泳池的还有一个张姓大女生(初中),已经发育得很壮实了,体积起码大我一圈,据说也是训练过游泳的。本身我们不熟,但知道她家是理发店,就在离我家不远的中山北路上。有一次,不知何因她在泳池里和我哄闹起来,先是用水撩我,我回击后她仗着身大力不亏把我的头按进水里,我猝不及防一点没准备,完全挣扎不过她,就在我快窒息的时候她的手才松开。那次我真的感受了一次濒临死亡的味道。以后,我和她形同陌路。</p> <p class="ql-block">1970年我参加工作不久,厂里召开水上运动会。车间文书问我会不会游泳?我说会。于是,一天下班后文书带着我和其他几个人去东郊前湖游了一下,他开心地说:游得不错,可以参加比赛,我代表车间报了两个单项,比赛那天,50米女子蛙泳报的人最多,有好几组人员参赛,我被分在某小组的边道。随着一声口令枪响,我心无旁骛,奋力前进。到终点时只见几个掐表的裁判都集中在我面前,问道,你是哪个车间的?叫什么名字?我抹开脸上的水一脸茫然,哦,原来是我的成绩相当好。接着的决赛我被安排到中间泳道,当然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随后的50米自由泳我获得了第二。此后我被厂里选去备战玄武区“三兵水上运动会”(文革产物—红小兵、红卫兵、民兵),那次真的很风光,不满十七岁的我又获得了100米蛙泳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进厂后的第二年,我参加了“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五周年”的活动,一年又一年,直至停止这项活动。还记得南京~马鞍山的水上拉练,几十公里的水路啊!训练是在玄武湖,每天下午厂里大卡车拉着我们到玄武湖公园,从玄武门下水游到解放门,游满四个来回才准许上岸。武装部的参谋坐着小船拿着长竹竿,谁靠近岸停下来就用竹竿打回去。那时为了游泳不怕苦不怕晒(根本没有防晒霜一说),甚至用喝醋来推迟生理期,真是蛮拼的!夏天我喜欢穿裙子,白短袖,彩条半身裙配上黑湫湫的脸黑湫湫的四肢,车间的“土八路”给我起了个雅号“亚非拉”,喊了好久。</p> <p class="ql-block">通过游泳,在厂里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如新培、学妹、许速、程辉等等,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一起分担失利的郁闷,羡慕学妹、许速再晒也不黑的白皮肤,羡慕学妹的跳水,许速的仰泳,小新的耐力,程辉、小芬的自由泳,当年个个英姿飒爽,记忆犹新。我们的游泳队小姐妹最近还在筹划聚聚呢。</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曾获得玄武区水上运动会总分第三名。</p> <p class="ql-block">到了八十年代,每年一度的水上运动会新人辈出,工厂里进了不少新人,有恢复高考后毕业的大学生,顶职进厂的年轻人,包括专业队转业的人士,人才济济,我这个近三十岁的老将优势锐减,一次的比赛中我只获得50米女子蛙泳第六名的名次。上来走在池边,一位同是游泳队的男队员半是玩笑半是挖苦的对我说,哎呀,当年的冠军沦落到最后,不要再游了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败,此后,我再也不愿参加单项比赛了,但为了集体荣誉会参加接力赛,每次都担任关键的第四棒,都会在我这一棒赶超一两个其他对手,为此我车间每次都能保证总分有名次的佳绩(集体项目分数翻倍),说起来我还是挺自豪的。</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衣着随着社会的巨变也百花齐放。一度流行连袖和无袖衫,我也不例外。后来我发现我穿不好看,原来是练游泳练出了大头肌。当然,也有人说圆滚滚的肩胛不难看,可我总觉得女性的肩膀还是不要过于壮实才好看呢,各人喜好、见仁见智吧。当然,往后的几十年,我再度游泳只是享受一下与水肌肤相亲的感觉,享受一下舒展筋骨的快意,享受一下海阔凭鱼跃的愉悦,完全不是过去那种拼搏的方式了,我的大头肌也悄然离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5年在冰岛蓝湖</p> <p class="ql-block">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游泳运动与我的不解之缘,一直想用笔记录下来,今天终于完成了。最后用一段今年十月份在三亚度假时的视频做结尾。我在朋友圈里曾问过熟悉我的朋友:当年的英姿有没有?回答当然是美言。其实我知道,奔七的老人了,力道早就退火了,因为体力不够划水有点变形,我只是在水里放松一下身体和心情,享受人生还能进行的乐趣罢了。谢谢读我冗长碎碎念的朋友们,祝大家健康快乐,多去运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