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的压力往往会逼迫一个人难以为继,不知各位是否有过被所谓的成绩排名支配的恐惧? 之前杭州滨江区准备在各所学校试行一套班级微信群公约,对家长和老师在使用班级微信群时的言行分别作出规范性约定。在“教师篇”的公约细则之中,有一条冲上了热门:<br><br>“教师要有强烈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意识,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表扬少数等信息。”<br><br>在网络化的时代里,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确实方便了许多,同时也让学生自身的压力倍增,试想一下过去我们读书的日子里,因为技术设备有限,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完全是靠自己的信口开河,也没有什么求证的手段,所以日子还算过得去。 而关于学生成绩排名应该公开,甚至于学生成绩是否应该排名的话题,已经有了很长的讨论,但直到今天,也是一个并未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在学习效果很难界定的氛围里,排名反而是一个最为有效的手段。<br><br>中国古代的科举排名<br>很多人常常说,看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并没有学习成绩排名的习惯,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并非如此,在一个竞争的时代里面,排名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择优手段。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这样的效果则是让许多传统氏族始终处于权力的中心,甚至于许多无能之人都可以管理一方,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br><br>科举最终的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当然这样有着一定的排名存在的,而且这可是让天下人皆知,所以说成绩排名公开并不是现在的先例,在古人的世界里,这些都已经是常事。 成绩排名公开对于那些优秀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荣誉,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br><br>成绩排名—中国学生从小怕到大的事<br>小时候,最害怕的事情便是考试,考完试最害怕的就是各种排名,尤其是在发成绩的那一刻,可谓是胆战心惊,考得好还好说,考不好自然免不了老师的一顿教育,实在是一种煎熬和折磨。<br><br>在中国的校园里,大考小考都要来一个成绩红榜,分数分班制、排座位等等操作更是常规,这些排名排序的方式,可比家长们的微信群还要赤裸。更有甚者,有些学校还会有一个成绩黑榜,就是把那些排名在后面的学生公布出来,让大家都了然于胸。但这样,真的会对教育有帮助吗? 2018年6月,重庆市渝中区一位五年级英语老师在班级群里晒出了全班同学的成绩单,本意是希望家长能够对孩子的成绩一目了然,没想到这份成绩单在群里却引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br><br>有家长吐槽说:“老师,你就不考虑一下成绩考得不好同学的感受吗?”<br><br>有家长抱怨:“老师,你让家长情何以堪,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一样,把孩子的成绩排在一起不是助长攀比吗?”<br><br>事情发生两个月后,河南省的一位老师因为在家长群公布了孩子默写古诗成绩,引得家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选择了辞职。<br><br>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少数,一些老师的无心之举,可能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但最后却发展成了对孩子和家长的不尊重,这可能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大多数家长所不能理解的。所谓的“面”让他们对这些事情尤为在意,甚至于不惜对教师口出狂言。 其实关于成绩不排名不公开的决策,很早就已经有了规定。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就规定: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这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说按A、B、C等给成绩,也就是不打具体的分数,因为国外就是这样的标准,但是在落实中,却十分艰难,毕竟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新的事情,打分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如果仅仅按照那样的方式,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无足轻重。<br><br>但是学校如果不公布排名之后,着急的还会有家长,必定在家长的心中,孩子的学习可是一件大事。<br><br>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家长认为:“学校藏着掖着,一点也不利于判断孩子的情况。”<br><br>江苏家长章先生告诉媒体记者,自己想搞清楚孩子的排名,只能靠估算。“孩子每次考试确切的排名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从分数段基本能判断出来他处于哪个层次。毕竟目标是中考,家长也想了解一下大概的排名,心里有个数。”<br><br> 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尴尬的事情,成绩差的家长害怕自己丢脸,当然也害怕孩子不自在。但对那些想要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来说,成绩能给他们很好的反馈,尤其是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因此,关于是否应该公开孩子成绩排名的话题,一直在有着激烈的讨论。<br><br>排名到底意味着什么?<br>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开始认识到一点:突出的人,可以尝到甜头。小红花、糖果,或者小文具等等在他们眼中无比珍贵的小奖励,都属于听话、认真的小朋友。而在这一刻开始,孩子们就陷入了一个竞争的阶段。 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这个时候的成绩排名就十分重要了。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师对孩子的印象,虽然我们常说应该无差别的对待孩子,但在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老师还是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孩子。<br><br>对于生于90年代的孩子来说,这种感受应该是最强烈的。因为那个时代里,在一些地方学校里面,成绩不好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老师的鞭策,甚至于少不了各种敲打。因此每次的排名公布,都是他们的噩梦。但是,这种所谓的排名到底有什么意义? 此前沈腾主演的《夏洛特烦恼》中对于这个问题也有所关注,老师给予学生各种排名以及称号,对于孩子自身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因为很大程度上反而会让他们陷入一个死循环,既然老师不喜欢,那就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之后,老师则会更加厌恶。可以说,成绩所谓的排名让很多人自甘堕落。<br><br>但是,成绩排名真的是能够让人相信吗?排名在前的一定会是好学生吗?他们真的能够成为有所贡献的人吗? 很多时候,有些人适应了那样的高度,会绝对的痴迷。他们只知道这样的位置给他们带来了各种焦点关注,甚至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但对于学习本身,他们并不是很有兴趣,他们只是享受一种结果,那自然,学习本身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倘若有什么途径能够让他们更加受关注,那么他们一定会纷纷奔往。<br><br>走出学校的象牙塔后,被排名的远不止分值,财力要排名、声誉要排名、颜值等等也要排名,甚至于学历更是成为了排名的枷锁,没有好学校,就没有好未来,整个社会无形之中都活在向往顶尖的一场竞争里。 这一生好像注定和排名分不开,即使工作之后的业绩排名也常常会让许多人压力巨大。<br><br>结语<br>在这样的时代里,很多人往往是被裹挟着前进,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这样做,那么他们就必须效仿。而且会有各种各样的排名让他们不得不这样而为之,因为排名是现在大多数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只有在这样的排名中占有优势,他们才不至于落入他人之后,因而在这样扭曲的价值观之中,很多人迷失了自我。<br><br>学校成绩排名其实本身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只是在各种各样多方面的介入之下,让这样的排名意义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甚至于让学生本身难以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