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海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于2020年9月26日至12月31日在静安雕塑公园举办“空间重塑”为主题的国际雕塑展。作品构思独特,设计新颖,制作精湛,盛开出一朵朵精美的艺术之花,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使参观者深受教益和启迪,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空间重塑”为主题,围绕人对生活品质的更高需求为出发点,将生态、艺术元素整合,植入商业、休憩、教育等各类公共空间,使艺术更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作品:巨型风向车。雕塑以巨型的金属钢板切割出简洁明快的线条,构成一种特殊的奇观,现代感的造型象征上海身为一个国际化都市所拥有的品味。风向车是测量风向的仪器,也是梦之捕手,连接着城市的器官,捕捉着城市最迷离的美梦;又像幻梦精灵的触角,灵敏地感知世界的潮流。只要看见风向车的箭头方位,就可以知道风向,寓意上海,这座灵性的城市,正是幻梦的天堂。看着上海,如同看着风向车,世界的潮流方向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 作者:菲利普•伊其理(法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月亮湾。拍油烟管道卷曲解构,塑造成海螺形状,微风掠过,雕塑轻鸣。作品暗喻净化空气的无机工业材料转化为有机生命体,融于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作者:梁绍基(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永恒之门。作品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现实与彼岸、未来与当下之间的张力,探究人类共同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作者:胡安•盖瑞扎博(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城市创变者。作品象征真实而虚拟的世界。它们是向劳动的致敬,也是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在审视自然界的美丽、神奇与魔力,提醒人们在“城市创变”中应该注重维护大自然的生长,与大自然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作者:大卫•汉德(加拿大)。</p><p class="ql-block"> 用材:回收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合流。艺术家用一种把现实抽象化的愿望,使作品诞生了如水般流动的幻觉。在他雕塑的令人兴奋的静止状态中,表现出生命力的另一个方面,从而成为永恒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作者:安托万•蓬塞(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火焰。透过层层的架空与重叠,雕塑达到匪夷所思的平衡,它像是都市人幻想的思绪,庞杂中蕴含有序。“火焰”将电光穿梭流转于公园中天然树木的情态凝固下来,交汇的影子和日光穿插在凝固的柱子之中,这是一种梦幻般的经历体验,感受着它散发出的持久活力,让人们重新思考,想着所发生的事情,和熟识的人们见面。</p><p class="ql-block"> 作者:阿纳•奎兹(比利时)。</p><p class="ql-block"> 用材:木。</p> <p class="ql-block"> 作品:星光亭。</p><p class="ql-block"> 作者:威姆•德沃伊(比利时)。</p> <p class="ql-block"> 作品:空气。作品的形态来源于空气中的分子——水、二氧化碳、氮和氟氯化碳(一种有害化学物质,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肉眼看不见的物质无限发。放大后,重新占领物理空间,也将占领人类的思维空间。</p><p class="ql-block"> 马特•霍普(英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和谐。作品成为与空间整体和谐的元素,形态的线条从未真正地断裂过,而是在光线投影之中栩栩如生地向世人展示他的和谐、丰富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作者:安托万•蓬塞(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水果。一个被分割为不同部分的整体,象征城市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关系。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在城市中随处可见,促使人们审视与思考城市空间的构成,以及城市社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作者:然娜•卡迪罗娃(乌克兰)。</p><p class="ql-block"> 用材:水泥、铁、玻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品:鸵鸟——捉迷藏。</p><p class="ql-block"> 作者:工作小组(比利时)。</p> <p class="ql-block"> 作品:通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作者:威姆•德奥伊(比利时)。</p> <p class="ql-block"> 作品:团结。作品反映建筑学对艺术的影响。在探索“人与人”、“人与空间”时,艺术观念重塑了空间。</p><p class="ql-block"> 作者:佩德罗•雷耶斯(墨西哥)。</p><p class="ql-block"> 用材: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想要做点什么,而又什么都不想做。一个水雾的烟圈,从这里出发,上升到空中,与风一起,与云一起,以我们无法捕捉的方式,消散在这个宇宙中。</p><p class="ql-block"> 作者:郝经芳、王令杰(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料:综合材料。</p> <p class="ql-block"> 作品:空心体。作品用一节节尺寸各异的钢质变径接头,拼接焊封而成,不同于传统认知的雕塑,弥散着朴素而极具张力的气韵。</p><p class="ql-block"> 作者:胡庆雁(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一切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作者:安托万•蓬塞(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世界之树。艺术家以物质与生命相联系为主题,巧妙地将丰富的材料组合成装置,让世界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作者:植松琢麿(日本)。</p><p class="ql-block"> 用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木头、水彩、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碎影。</p><p class="ql-block"> 作者:欧阳苏龙(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铸铜喷漆。</p> <p class="ql-block"> 作品:天使•荣龟。</p><p class="ql-block"> 作者:乔治•苏泰(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魔方。作品运用敏锐的空间想象力,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跨界展现形式,使作品契合“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志东(中国)。</p><p class="ql-block"> 主要花材:兰花。</p> <p class="ql-block"> 作品:会说话的树。作品以生活中日用的塑料容器,构建状如生命之树的艺术品,隐喻文化的变迁和新审美的出现,强调形式的突变和多样,而内在的生命力持久永恒。</p><p class="ql-block"> 作者: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喀麦隆)。</p><p class="ql-block"> 用材:塑料容器、铁、水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品:通往回忆的大门。艺术家使用了两个象征着“门”的大型框架,通过框架的设置赋予空间不同的感觉,来表达城市的变化,架构了城市中历史、当下、未来的“无界”时空的会和。</p><p class="ql-block"> 作者:佐伊•瓦希尔(法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铜。</p> <p class="ql-block"> 作品:彩虹20#。艺术家利用彩钢板这种不起眼的材料,以直白有力的手法,解析自然,重塑传统,激发现代人的视觉体验。</p><p class="ql-block"> 作者:谭勋(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彩钢板。</p> <p class="ql-block"> 作品:嚯!祛病。</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枫(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玻璃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同舟共济。面对疫情,每一位地球村村民都带上了口罩。作品提醒大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守护这颗蓝色星球。</p><p class="ql-block"> 作者:艺术共和(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综合材料。</p> <p class="ql-block"> 作品:智慧之音。</p><p class="ql-block"> 作者:阿曼(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银色曼波。当触碰这些类似不倒翁的银色装置时,声音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观众感受生命体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作者:方二孟瑾(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水泥、重力感应声音系统。</p> <p class="ql-block"> 作品:男低音。</p><p class="ql-block"> 作者:阿曼(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幸福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作者:彼得•沃德克(美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以一种隐士的风格呈现在观众面前,向观众表达另一类的“抽象” 。 </p><p class="ql-block"> 作者:尉洪磊(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铸铜。</p> <p class="ql-block"> 作品:美丽时刻。</p><p class="ql-block"> 作者:阿曼(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舞动•凝视。</p><p class="ql-block"> 作者:汉•凡•德•伯文卡普(美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染色体结合范例和显微科学。</p><p class="ql-block"> 作者:劳瑞斯•切克尼(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产自:焊接钢模。</p> <p class="ql-block"> 作品:音乐之神。</p><p class="ql-block"> 作者:阿曼(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青春粉丝俱乐部(巨怪)。</p><p class="ql-block"> 作者:金氏彻平(日本)。</p><p class="ql-block"> 用材:铸铜、金箔。</p> <p class="ql-block"> 作品:向內坍塌的立方体。作者形容他的作品状态为“内爆”,爆炸代表能量向內螺旋到达核心物质的极限,创造出极致之美。</p><p class="ql-block"> 作者:埃沃特•希尔格曼(德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生命之水。</p><p class="ql-block"> 作者:芭芭拉•爱德斯坦(美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久远的记忆简单而难忘。没有信号的电视机屏幕里面隐藏着多少未知的世界,屏幕外的人心中深埋着多少期待与梦想。</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季(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木、树脂。</p> <p class="ql-block"> 作品:假山石。</p><p class="ql-block"> 作者:展望(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自由之外。作品呈现了空间被压缩、提炼的过程,重塑空间与时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作者:蔡磊(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左耳进右耳出。四通八达的管道,既错综复杂又稳定实在,讲述着生活中那些故事和内在的趣味。</p><p class="ql-block"> 作者:胡庆雁(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碳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思想者。作者借此告诉观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思想者”。思考改变人生,思想改变世界。</p><p class="ql-block"> 作者: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用材:铜、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 作品:世界之树。艺术家以物质与生命相联系为主题,巧妙地将丰富的材料组合成装置,让世界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作者:植松琢麿(日本)。</p><p class="ql-block"> 用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木头、水彩、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 作品:偶遇。</p><p class="ql-block"> 作者:安托万•蓬塞(法国)。</p> <p class="ql-block"> 作品:种子基建站。艺术家组成了一只“超级巨鸟”与铁架相连从而达到平衡。作品表达了艺术家的思考:没有焊接点的鸟是自由的,必须有一个支点的它们却是受困的。</p><p class="ql-block"> 作者:童昆鸟(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不锈钢和其他金属。</p> <p class="ql-block"> 作品:地球之声。在无垠的宇宙中我们独自前行,一切是那么的安静和寂寥。我们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我们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们发出自己的问候和歌声来确认自己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作者:郝经芳、王令杰(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唱片、墨水、花岗岩、电机设备。</p> <p class="ql-block"> 作品:巴塞尔龙喷泉。</p><p class="ql-block"> 作者:瑞士。</p> <p class="ql-block"> 作品: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 作者:应涛(中国)。</p><p class="ql-block"> 用材:木、水泥。</p> <p class="ql-block"> 作品:生长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