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经典 再舞《洗衣歌》

紫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洗衣歌》是集舞、歌、戏剧为一体的舞蹈表演作品。由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创作于1964年,西藏军区歌舞团首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洗衣歌》是伴随着解放军筑路进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历程向我们走来的。如今我们都已是顺耳之年的姐妹再跳《洗衣歌》,重温当年“军民鱼水情,藏汉一家亲”的动人乐章。其排练过程也凝聚着老师和姐妹们的大爱与大美,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身体的不适,最终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大家面前,期待着更多观众被这支歌舞带领着,去回望一段团结奋进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请观看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洗衣歌》的音乐和舞蹈创作都十分成功,也很细腻。采用的戏剧桥段也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在那个年代,创作是件严肃的事情,不认真采风、不贴近民族文化的那是不能容许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几十年来,《洗衣歌》都是公认的“双拥主题曲”之一,时常出现在我军重要文艺演出活动的舞台上。它是全军所有建制文艺团体都演出过的唯一作品,而且一直没有真正中断过。在现在的时尚中,这个作品当然算是老套了。可是在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们心中依然熠熠生辉,难以磨灭。复杂的时代,看到清纯就是一种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歌舞《洗衣歌》——艺术魅力因何历久弥新。创作背景是这样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是首批进藏女兵李俊琛,当年还是个不满15岁的“女娃儿兵”,被分配在修筑公路的后方部队文工团。当时,筑路部队要边修路边向拉萨挺进。一路上,文艺兵和筑路部队官兵一样挥汗如雨地工作着。他们还要在业余时间收集创作素材,创演文艺节目,歌颂英雄模范,激励官兵斗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军进藏之初,为了加强与藏族人民的沟通,文工团的战士们就在山坡空地演出,敲锣打鼓吸引群众。刚开始,只有几个小孩偷偷跑来观看演出。孩子们一来,妈妈们也悄悄跟来。慢慢地,村里人都来了。李俊琛和文工团的战友们为藏族群众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讲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到藏族老乡家中帮忙背水、收青稞、打扫卫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历史终将记录下在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过程中,军队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价值。不少藏族同胞认识共产党、解放军,最初就是从认识文工团、看部队的节目、和文艺兵交朋友开始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4年,全军文艺汇演已经举办到第三届。此前,西藏军区因为筑路及平叛任务错过了前两届。这一次,西藏军区文化部部长朱流亲自坐镇,筹划编排参演节目。创作会议上,朱部长说起了一段经历——某年春节,藏族姑娘到部队慰问,提出为战士洗衣服,结果就出现了战士们藏衣服、姑娘们追着找衣服的热闹又感人的场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件事情激发了李俊琛的创作灵感。她很快便拿出了提纲——一群藏族姑娘到河边背水,巧遇炊事班长为战友洗衣服,姑娘们施巧计骗走了班长,帮班长把衣服洗完;姑娘们边洗边唱出心中的歌:“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李俊琛把提纲交给文工团创作员罗念一,让他为之谱曲。同样徒步进藏、见证了西藏巨变的罗念一,对提纲连连称好。罗念一,就是与王洛宾齐名的“南罗北王”中的“南罗”,被誉为“藏汉和声第一人”。李俊琛笔下这通俗却深情的歌词,拨动了罗念一的心弦。他充分汲取昌都、巴塘民歌等藏族音乐元素,为《洗衣歌》创作了民族风味浓郁、节奏欢快的曲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随后,李俊琛跟舞蹈队姐妹们走进排练场,开始排演舞蹈。她们吸收锅庄、弦子和现代踢踏舞等元素,结合藏族同胞的洗衣样貌,创造出泼水、踩衣、荡衣、搓衣等舞蹈形象,充分表现了藏族姑娘活泼热情的性格。排练中,藏族演奏员白珍提出,不如让大家用藏语喊“洗呀洗呀快快洗”。于是,后来节目中,就有了演员们边踩衣服边喊“出打出打、久波出打、嗨来萨”藏语劳动号子的一幕,节目更显生动、有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歌曲婉转动听、舞蹈活泼轻盈、戏剧情节有声有色,加之歌颂军民鱼水情的深刻主题,这个饱含时代新意与民族特色的节目,让首次亮相全军文艺汇演的西藏军区文工团,一举获得了编导、作曲、演员、舞美4项大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广泛传播。李俊琛曾回忆说,头天晚上演出后,第二天就有“几百人来排队学跳《洗衣歌》”“抄谱子的人太多,就借了个油印机来油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李俊琛在西藏工作了21年,罗念一在西藏一待就是46年。他们有共同的感慨:这个节目不是一下子就创作出来的,它饱含大家在西藏多年亲身经历的感悟,来源于解放军和藏族人民鱼水深情的启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的确,创作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视角,让作品迸发出绵长的艺术魅力。《洗衣歌》来源于最真切的生活场景,得益于战斗岁月的精神滋养,可谓高原军旅文艺一颗不落的红星,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歌舞《洗衣歌》依然是西藏军区文工团的演出保留节目。不管在什么年代,能够演出《洗衣歌》里“班长”角色的,都是团里的“台柱子”。第五代“班长”陈果就是其中一位。长达15年的舞台经历,也让他成为排演这个节目时间最长的一任“班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陈果曾亲身体会过《洗衣歌》有多受高原人民的喜爱。那一年,文工团要去某边防部队慰问演出。演出后的一幕让大家意外又感动:一位藏族小战士找到陈果,用磕磕绊绊的普通话说,自己就是农奴的后代,从小看着老乡唱跳《洗衣歌》长大,这次演出让他看得热泪盈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2年,陈果和三代《洗衣歌》里的“班长”来到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他们相聚一堂,同台表演,让人感慨不已。一个文艺节目长达几十年的传帮带,背后是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深远主题凝练起的穿越时空的艺术力量。一代代高原文艺工作者扎根雪域、歌颂军民情深,塑造着舞台上的经典,也演绎着永不落幕的情感剧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个春天,陈果把接力棒交给了新一代《洗衣歌》演出队伍,李俊琛和罗念一也已经分别在北京和成都安享晚年。他们都期待着更多观众被这支歌舞带领着,去回望一段团结奋进的往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