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到春暖花开时节,公园广场就成了放飞风筝的乐园,抬头看天空,栩栩如生的风筝在天空争奇斗艳不停地飞舞着,人们在阳光下尽情欢笑,有大人有孩子,有三五成群的好朋友,他们分工很明确,地面上有放风筝的人,有追风筝的人,也有捡风筝的人。突然想起《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脑海里浮现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火红的晚霞下,一只风筝飘荡空中,远远的,低低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么颜色?一个小男孩在后面追,这是《追风筝的人》的封面,一幅让人捉摸不透的画面。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风筝需要追吗?为什么要追风筝?带着几许冲动与期待,我翻开了这本书,走入了一个细腻朴实而又充满感动与震撼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卡勒德胡赛尼,正是他,阿富汗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揭露了主人公一段漫长的赎罪之旅。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经验交织在小说作品中,情感真实细腻,构思巧妙,高潮一个接着一个,而且每一个高潮到来之前都有不易察觉的隐喻,小说情节连接得很紧凑。</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的阿富汗,当时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内战、塔利班当权、911事件等,因穆斯林文化冲突而战争不断。种族和种族的冲突,宗教和宗教的矛盾,文化和文化的融合,个人感情和社会制度的对立。</p> <p class="ql-block">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然而和他吃着同一奶水长大,有着先天性兔唇情若兄弟的哈桑,却因为阶级和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成为主仆,种族的对立和迫害酝酿了最终的悲剧。每年冬天的风筝大赛是阿富汗孩子们最重要的活动,用自己的风筝线把别人的线割断,然后追到那只掉落的风筝,便是赢者。阿米尔是斗风筝的好手,哈桑是追风筝的好手。悲剧正是来自追风筝大赛后的一场意外的背叛。当哈桑在追风筝的巷子里遭遇人生最大耻辱的时候,阿米尔却眼睁睁的看着发生在眼前的一切而无动于衷。命运从此开始转变,阿米尔对哈桑有着深深的愧意,他想只要把哈桑赶走那么他就能得到解放,所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哈桑。当成年后的阿米尔知道一切真相时,他再回到饱经战火摧残的阿富汗,并选择自己独特的赎罪方式。爱、恐惧、愧疚、赎罪……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 在小说中,阿米尔的爸爸是一个英雄级人物,几乎所有的人都尊敬他、崇拜他。他拥有高尚的品格、壮健的体型、丰富的物质和金钱。他对阿米尔说:“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我不知道他是用怎样的心情跟阿米尔说出了这样的话:愧疚吗?忏悔吗?谴责吗?我只知道,这发生的所有一切,都跟他的“罪行”有关。</p><p class="ql-block">罪行一:盗窃仆人阿里的妻子。</p><p class="ql-block">罪行二:盗窃哈森和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p><p class="ql-block">因为罪行一,才有了哈森。因为罪行二,才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哈森是淳朴的、忠诚的,也因为主仆的身份制约,尽管老爷对他很好,多次跟他和阿米尔说“喝同一个人奶长大的就是亲兄弟”,他也从来没有越界,在他心目中,阿米尔是主人、是少爷,他为他“千千万万遍”。他不知道,如果没有种族的歧视,他也是少爷。</p><p class="ql-block"> 阿米尔是一个渴望爸爸爱的孩子,尽管他和哈森从小一起长大,情同亲兄弟,可也因为种族和身份的制约,以及他人的目光,他不愿承认他们是朋友;甚至因为父亲对哈森的好,让他嫉妒哈森,不惜陷害、冤枉哈森,把他“赶出”家门。他也是懦弱的,在哈森被阿塞夫性侵的时候不敢出面阻止,还在这以后假装自己不知道,永远活在愧疚中。</p><p class="ql-block"> 索拉博,本是一个在父母的爱护下幸福成长的孩子,因为拉辛汗让他们搬回老爷的房子,因为塔利班的入侵,因为种族歧视,他遭受了一个小孩本不应遭遇的一切。而懦弱的阿米尔让他拥有希望又失望,让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念,只觉得“很累很累”。</p> <p class="ql-block">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追风筝的人》</p><p class="ql-block"> 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于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同名畅销小说,获第65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p><p class="ql-block"> 影片的开头成年的阿米尔接到了来自父亲好友阿辛汗的来信让他回到阿富汗并告诉他 “那里有使你通往好人的路。”而这句话正是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和心灵救赎的主旨。</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便是主人公阿米尔的回忆杀。阿米尔和哈桑是主仆亦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一次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的风筝受到了肉体的摧残,而在暗处看到这一幕的阿米尔选择了视而不见,从此后阿米尔陷入了内心的折磨与煎熬中。他选择了各种能让自己内心获救的方式但是都于事无补,最后以诬陷哈桑偷窃让哈桑父子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在美国生活的阿米尔在回巴基斯坦探望阿汗辛时得知自己和哈桑是亲兄弟的真相。一直以来敬重的父亲也都是需要赎罪之人。此后阿米尔踏上了回到战争中的家乡的道路,也是他赎罪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影片所展露的,一方面是主人公自我救赎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以回国后的主人公视角展现战争中疮痍的阿富汗和战争带给人的创伤,而影片中着重刻画的正是战争中的儿童。</p> <p class="ql-block"> 影片的最后,阿米尔还是实现了自我救赎,救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把他带回了美国和妻子共同抚育哈桑曾经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在影片最后,则成了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 题名追风筝的人,影片中的风筝则是一大亮点,幼时风筝比赛是家乡的风俗是哈桑忠贞美好的象征而影片后期的风筝则是主人公内心救赎的体现。“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断线的风筝会飞到哪里去,甚至连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随,只要你能为它付出真心,它就一定在你所追寻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关于风筝的喻意,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风筝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代表着真挚的友谊和兄弟情,哈桑为此追逐,为这份情谊付出所有。有的说,他们都是追风筝的人。儿时,是哈桑。长大后,是阿米尔。也许,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只风筝。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风筝。或许它是理想,信念,爱情,成功,事业,友情等等。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在追逐的过程中体会着生活的美好,友情的可贵,进步的快乐,生命的短暂,抑或像小说中一样,获得救赎的轻松!</p> <p class="ql-block">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风筝,而情感便是牵引风筝的线,无论它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都值得我们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去追。</p> <p class="ql-block"> “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为你,千千万万遍。”时隔数年,这句话依然是我认为对友情的不同诠释中最美好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往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却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我相信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们,因为使我们潸然泪下的故事触碰到的恰好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题名追风筝的人,影片中的风筝则是一大亮点,幼时风筝比赛是家乡的风俗是哈桑忠贞美好的象征而影片后期的风筝则是主人公内心救赎的体现。“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断线的风筝会飞到哪里去,甚至连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随,只要你能为它付出真心,它就一定在你所追寻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