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的旧时光——摔桶

潮南阳光实验初中语文教研组

<p class="ql-block">  老物件里的旧时光——摔桶</p><p class="ql-block"> ——潮南阳光实验学校812班刘欣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书写,拉开那许久未被拉开的布帘,一样“庞然大物”——摔桶,就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着有人来发掘它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摔桶,顾名思意就是摔稻谷用的桶,有些地区也称为“摔斗”。摔桶是由黑檀木板围成,它分为三个部分:桶、篾,还有短木梯,摔稻时用竹篾围起,将短木梯挂在桶沿,伸向桶里,稻捆向梯面上不断地摔打,谷粒便掉进了桶里。潮汕地区有这样一首歌谣:“竹木城门无关锁,挂张梯子乃短短。把总人去交公粮,出来见了阿黄稿。”描写的就是摔桶打谷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外公说,别看这桶看起来不小,可在当时看来,这点大小又算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杯功夫茶。几颗青橄榄,一束暖暖的阳光也跑过来,竖着耳朵悄悄听外公讲过去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万众瞩目,举国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改变人民的困苦生活带来了希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果断进行土地改革:没收一切大地主财产(包括土地在内),全面整改,成立初级社,重新分配土地。怎么重新分配呢?外公呷了口茶,慢慢说道:“当时村里有生产队,生产队再分成好几个组,负责各项工作。土地算是生产队共同拥有的,摔桶在那时,可是珍稀物件。”</p><p class="ql-block"> 队内采用的的是工分制,劳作一天算一分,累积半年结算一次,也就是根据工分来分粮食,这里面还并不全是分给农民的,要交公粮,还要留种,有些还要去卖了换钱买肥料,剩下的才是给人吃的。一家人通常分下来是一百来多斤稻谷。稻谷不能直接吃,这个时候摔桶就派上了用场,当时人们还会配合使用一样叫“鼓风”的东西来将米和糠分开,外婆摔,外公吹,那铺在地上晒的金黄稻谷,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来的。一百来斤谷,脱完皮就只剩下七八十斤,这就是半年的口粮,即使还有番薯,日子还是过得很艰难。</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外公提了个问题:三年自然灾害是什么?我一脸茫然,外公说,五六十年代的三场天灾,日子异常艰难。头年大旱,几个月没有一滴水,生产队带着人在河底打井,用本村唯一的一台抽水机抽上一桶一桶的水,去灌溉那上百亩的庄稼,那时的日子,太苦了。大旱过后又接连着是洪灾、台风,吃饭是当时最大的问题,外公说当时没有什么国家救济,全国各地都在遭受大大小小的灾难,在国际上,中国又被苏联“扼住了喉咙”,天灾人祸,一样不落。</p><p class="ql-block"> 橄榄入口苦涩但回味甘甜,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家里终于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田地,外公请人做了一只真正意义上是自家的摔捅,用它为一家人创造粮食、财富……</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故事也就可以结尾了,摔桶到现在已经很旧了。但外公谈起它,眼睛都是亮的,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旧时光,如今已经不再需要人工摔稻了,但摔桶,它是老一辈人生活的依托,勤劳的象征啊!</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成功,向前,是未知的挑战,回头看,背后,有无数点点星光在为其闪耀。老物件作为时代独特的见证者,它们也化作这万千星光中的一点,照亮伟大复兴的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