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川鄂渝记(1) 最小的姑姑定居在内江,和李红表弟住在一起。表弟李红和表妹冬梅听到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这是在李红家中。 期间小姑和冬梅陪我们参观了距离内江12公里处的范长江纪念馆。 现存的范家大院距内江城区 12公里,旧宅有上百年历史,串架镶板结构,小青瓦屋面,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 妹婿带我们来到内江有名的,也是最巴适的朵二羊汤馆来。这里的羊肉我觉得比内蒙的还要好吃。哦----这里吃羊肉,千万别忘了点酸辣羊血,这可是店内的招牌之一。 姑嫂三人在张大千纪念馆前。 大千公园内和妹婿在一起。 告别内江四姑一家又到成都二姑家,二姑的子女们大都在成都,老二杨英在安徽,老大杨全、老三杨秀、老四杨芳、老小杨伦。都有家带口扎根成都了。这几天的团圆饭每家一顿,哈哈哈,一家不漏。老爸由姑陪着每家看看。 到了成都宽窄巷子必须一去。<div>据说康熙年间,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div> 成都的老朋友邓宝成俩口、吴海英、董伟宜,听说我们到了宽窄巷子也过来陪我们一游。 宽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 宽窄巷子的“闲生活”,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 在宽窄巷子,可以品茗晒太阳,也可以就茶聊尽天下事,还可以捧起一本书在慵懒的阳光下和淡淡的墨香中,度过一段美好时光。而见山书院就是集合了以上几桩美事的地方。 宽窄三百房,少城千余年,这里就是青砖堆砌的传奇府邸——三块砖<br> 成都宽巷子11号“庐恺”居主是蒙古族艺术家那木尔羊角先生。“庐”即茅屋,“恺”即高兴,居住在茅屋非常悠然自得。 成都有名的三只耳火锅店。 老成都名小吃明码标价,老少无欺。 在这里也可品味四川的休闲生活,里面有戏剧、杂艺、歌舞还有川剧的精典变脸等。 建筑完全就是明清时代的模样。以我这个外行看和皖南的徽派建筑差不多,可又比皖南的精美了不少。 室内的装饰也几近豪华,不但有雕龙画栋。还有栩栩如生龙的雕塑从天腾空而下。真的好气派! 宝成俩口陪伴我们辛苦了。 四川成都人的生活总是那样的浪漫与舒适。 这里也是宽窄巷子的一个打卡地。 哈哈哈......返老还童了。 风化的砖墙记载着宽窄巷子一千多年的历史。 我和宝成、吴海英、董伟宜在“四川记忆”前留下美好的记忆! 宝成的老宅就在这“漫步.泡桐树街”中。 成都朋友热情洋溢,再次感谢朋友的款待。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建筑中心,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有诗证史,有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锦里商业街中的小巷也是古色古香,两边的房屋青砖黛瓦,在这里也是闹中有静的一个去处。 万里子桥,一座爱情石拱桥。据说年轻情侣从这座桥上走过,就会相守百年。有点像鹊桥,寓意很是美好。 锦里内街的一个石坊门。 这里也是锦里古街的一个进口。 锦里门楼前的一棵古树,身壮枝茂可能也有上百年了吧! 在锦里不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遗憾。比较出名是锦里小吃街的荞面、三大炮、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面、凉面、卤菜都不错。还有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有名小吃。 看到这些各种小吃调料和小菜你的口水也会流出来吧。 这是一个酒楼,取名叫做忠肝义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到了武候祠呢! 武侯祠,始建于章武元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 。 武候祠中的三义庙,原位于成都提督街,始建于康熙年间,1997年因城建需要整体迁建于武侯祠内,建筑构件、匾额等均采用原物。现三义庙由拜殿、大殿和两廊组成。大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泥塑像。 三国文化陈列馆里面主要介绍是三国时期有关民间和战事的事情,很多文物记载着鲜为人知的事情。 在成都人看来,把诸葛亮比喻为喜神,给人们带来福音,吉祥幸福的寓意,所以石头上才有那几个字,主要就指诸葛亮。 冒充武候还有指挥千军万马? 红墙夹道之中,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头顶的竹子又让人有勃发向上的精神。历史和现实在这里风云际会,竹影在红墙之间摇曳,这里静谧,安宁,是一处洗心好去处。 在武候祠旁有中国近代军阀刘湘之墓,当年四川王刘湘率领三十万川军出川抗战,因抗战出力颇多,名气算是比较好的一位,民国27年,刘湘因病不治,在汉口万国医院去世,国民政府明令国葬刘湘。刘湘葬于刘备墓旁,传说有认祖归宗之愿,亦有比肩为“蜀王”之意。 隔天,又去了以古代的超级水力工程为名的都江堰。这一天我二姑家的表妹刘会来了, 还有邓宝成俩口、吴海英也来了。大家欢聚一堂。 这是姑嫂三人在一起。 在伏龙观前。伏龙颧因为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 两千多年前,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方法,烧燃树木使岩石烧红发烫,再浇江水使之热涨冷缩破裂,用人工运走裂石。经过8年艰辛不懈努力。形成了一个宽20米,长40米的内江总进水口,因其型式瓶颈而得名为“宝瓶口”。 李冰开凿宝瓶口时凿出来的石料,堆在那里形成的石堆,分离出来的石头形成的石堆。故名思意。 到飞沙堰欢欢喜喜过吊桥。 姑嫂三人在飞沙滩前合影。 这就是缓解水流的飞沙堰。 我和表妹在都江堰的内江前。 这就是有名的飞鱼嘴。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我们的下方就是鱼嘴,后面岷江水滚滚而来。 二王庙是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守李冰及二郎的祀庙,位于岷江东岸玉垒山山坡上.它创建于南北朝,本为纪念蜀王杜宇所建,初名崇得祠,宗朝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故后人称之为“二王庙”. 在二王庙上俯看都江堰全貌。 安澜索桥位于都江堰的岷江之上。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桥时,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建桥时其妻杨氏出力不少,民间又称其为“夫妻桥”。 都江堰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 就要离开都江堰了,以南桥为背景留个纪念吧。 在青城山下在再次欢聚,坐在邓宝成和吴海英中的是宝成的内弟,今天是他开车送我们来玩的。 下午在宝成的带领下又来到了街子古镇。真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好的去处。 街子古镇位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依山傍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被誉为“一瓢诗人”的唐代著名诗人唐求的故里。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是个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 仿古街道干净整洁,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古时仕女逛街的乐趣。 街子镇所处的凤栖山风景区拥有千亩原始森林,千年古楠、古柏、古杉、古银杏、参天蔽日,山中深藏以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也是一个值的休闲的去处。有机会一定要在这里住它一段时日。 在街子下场口有一个字库塔。 何为 “字库”?原来是信奉“惜字是福”的街子人认为,随便丢弃、污染有字的纸是缺德的事,应该把废弃不用的字纸放在特制的纸篓内集中起来焚化。于是分别在街道的上场口和下场口修建了两座专供焚纸用的字库。上场口的那座已毁,下场口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古镇的一道景观。 下转川鄂渝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