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今宵露寒, 先生再见,转身却是, 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一别两宽 ,各自喜欢”一曲《先生再见》单曲循环播放N多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都说,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灵魂到不了的地方,音乐可以。不会唱歌,但喜欢听歌。记得十年前就喜欢听陈瑞的歌,陈瑞独特,略带沙哑又富有磁性的声音总让人感觉沧桑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低回婉转,哀愁如雨丝纷飞,悲凉却不凄凉,从容更叫人动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先生再见》,便是一首让人为之动容的歌曲。独特的词曲,意境深远,歌曲中该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呢?好奇心的驱使下了解了一下此曲创作背景竟然涨知识了。了解了一个关于中山先生和原配夫人卢慕贞的爱情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原配是与先生同乡的卢慕贞夫人。卢慕贞出生于书香门第,传统家庭氛围,自幼裹足,性格温柔。17岁嫁于先生,生育一儿(孙科)两女。她上侍奉长辈,下抚育儿女,始终支持着先生的革命事业。1911年,中山先生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卢慕贞夫人在搭乘游轮回上海时,被誉为“民国国母”。然而,到了1915年,先生与宋庆龄在日本相爱。先生写信告知卢夫人,要解除婚约,卢慕贞只简单回复了一个字“可”,便糟糠之妻下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个“可”字,却是包含了万语千言,是坦然面对,是豁然放下,或者什么都不是。这便是《先生再见》的出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个“可”字成就了一首深沉而沧桑的歌曲,一个“可”字彰显了卢慕贞夫人爱的从容,爱的大气。一个“可”字诠释了爱的真谛:爱一个人就是成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今宵露寒 先生再见”一句“先生”便可知夫人对先生发自内心的敬重。一句“再见”便是此生再不相见,只愿余生各自安好,互不怀念。“转身却是 泪水潸然”坚强的背后总藏着脆弱的一面,夫人的辛酸、无奈、委屈全在“潸然泪水”中。“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夫人的豁达大度全在这“不亏不欠”中,曾经都把最好的自己给了彼此,似水流年没有荒度,在夫人看来唯有含泪成全才是最美的爱情。“一别两宽 各自喜欢”唯美的祝愿只是希望先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而夫人却是离婚后终生未嫁,独居澳门,孤独终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山长水远 先生再见,转身已是 天涯两端,这锦瑟华年, 我们互相成全,一别两宽 回头莫念”山高路远,转身便是天涯两端,情出自愿,彼此成全,一生的思念与泪水相伴,回忆与遗憾相伴,姻缘太短,聚散如烟,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有缘无份难相见,便各自安好,无需抱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细品歌词,仿佛在听夫人淡然地讲自己的故事,没有丝毫的抱怨,唯有衷心的祝愿。一个“可”字简单明了,一个“可”字华丽转身,不牵不绊,不藕断丝连。夫人的大气、从容、淡定、独立、坦然、涵养、修为、成全于字里行间显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也更佩服词作者“十二月”一个“可”字,一段故事,便可衍生出如此佳妙的歌词,陈瑞再用她独特的嗓音来诠释这段故事,便更是绝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最后唯愿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懂词中意,不做曲中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