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渝记(1)

起名好难

金秋十月,是出远门出游的最佳时期。老爸、我和孝平带着自已的老伴这次不是出远门,而是要到远方的老家四川回去看看,这也是老父亲的心愿。我们也借此一起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国庆节后的十月十五日我们从合肥出发了。 走的是沪蓉高速,沿着长江北岸一路穿山过涧,让我想起了一首“天路”的歌曲。一座座峻山迎面扑来,一条条河水脚下闪过,犹如行驶在天路一般。记忆中的蜀道难没有了终影,沿路都是壮美的风景。 真是不巧,出了湖北后下起了雨,当晚住在了美丽的巫山县城,它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巫山县城依山而建,城内街道也是和重庆的街道一样,陡而多回头弯。 有名的风景区小三峡就在巫山县的大宁河之上。休息一晚后清早我们来到了旅游码头准备游玩小三峡。 天气没有放晴,但也阻挡不住玩的童心,打开雨伞,搀扶着高龄的老爸,出发! 游船穿过了大宁河大桥,开启了小三峡之旅。 巫山小三峡,是大宁河下游流经巫山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这三段峡谷全长60公里。小三峡与长江大三峡毗邻。 进入了龙门峡。 这是龙门峡上的龙门大桥。 “不是夔门 (kuí mén),胜似夔门”的龙门峡长只约3公里,峡口两山对峙,峭壁如削,天开一线,状若一门,形势甚为险要。 “赤壁摩天”是一片高达数百米的峭壁,如刀削一般,直插云天,若有阳光的照射,就会金光闪闪,是名副其实的赤壁。 上万年的山体在雨水的冲刷下也变成了条条沟壑,型成了壮观美丽的立体画卷。 悬崖峭壁间的大宁河好像到了尽头。这还是在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在这里上升了近百米,蓄水前可以想像河两边的峭壁是多么的险峻。 出了龙门峡后穿过了正在新建的郑渝高速铁路大宁河特大桥,大桥建好后这也可以是小三峡的一个景点啦! 老父亲看来心情不错哦! 进入巴雾峡后,更多的美景扑面而来。云雾环山绕,绿水青山满目苍翠。 八戒拜观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祖国的大好山河有何感想啊? 远处大山的轮廓多像倒卧在大宁中洗头的仙女啊! 在一些山崖的高处,可以看到在峭壁的岩洞里,有古代神奇的悬棺;据说悬棺越高表明后辈越孝顺。 现在到了滴翠峡;峭壁上看到一段古栈道。我的分析是仿造的,因为过了几千年古栈道不会这样完好,而且三峡水位抬高后古栈道应当淹于水下了。 壮丽美景目接不睱,赵爱娟也在甲板上配合一下。 大型游船进不去小小三峡,改乘小船。这里的山水更加灵丽。 船工加导游给游客讲小小三峡的由来与各种风景。并给游客演唱当地的情歌小调,调动大家的愉快情绪。 戴上斗笠,冒充船工一次。 变幻无穷的云雾缭绕,清幽秀洁的飞瀑清泉,神秘莫测的悬崖古洞,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真是一处玲珑奇巧的天然盆景; 以前在高高峭壁上的悬棺洞因为大坝蓄水现在到了水平线。 12点左右,我们愉快的游完了小三峡。下午又可以继续向四川进发了。 这里四川遂宁市,我的最小的叔叔就住在这里。站在堂妹家中,可以遥望涪江水缓缓从市区流过。明天就要回到我们故土安岳县长河乡啦,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 这个半间房就是老家最原始的老房啦,爷爷奶奶就在这里哺育了我的父亲和叔叔姑姑九个。虽然后辈们枝散全国,但这就是我们走向各地的原点啊。 院前的那口老井还在,这里曾有我儿时的记忆:调皮,用挑柴的担子使劲扎向井中,水的压力迫使担子反弹上来,躲避不及,担子的一头弹到了眼框。当时血流不止,吓坏了比我大不了几岁的五姑,这事件到现在还时常提起。哈哈...... 老宅的对面是我最小的叔叔的住处,一家人现都在遂宁,多年没回院子的杂草都快把房子湮灭了。 堂妹张红在乡下的住处。 门前鱼塘也是回老家一个休闲的内容。 四姑姑还坚守在老家乡下,虽然她的儿女都在城里,并要接她们出去,但故土的情怀使他们不愿离开。这也成了我们回老家的一个根据地了。下过雨后这20几米非常泥泞。赵爱娟、黄建萍直接体会到了什么是红军过草地艰难。 四姑听说我们要来,几天前就准备了好酒好菜,招待丰盛堪比过年。 院前我们几个平辈的表兄弟姊妹。刘慧、张红、刘勤、刘代富。 家门堂弟张孝国居住在安岳县城,他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并陪我们到圆觉洞游览区一游。 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佛家所谓"圆觉",即"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觉醒成佛。 这是一座刻于晚唐的舍利塔,这座窟檐式摩崖浮图共13层,每层正面有一小龛,内坐小佛一尊,塔刹由三个轮子组成,象征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讲四谛大法时,讲述角度不同,总有三次,故称三转法轮 观音雕像,观音本名“观自在”、“观世音”,唐时,为避李世民讳而称之为观音。这些佛像历经世事沧桑多变,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在南面东壁下面第46至67号龛,与北面大有炯异, 即杨瞻《真相寺解崖古字记》中所云的“由此转南,洞差小,像亦皆小” ,内容多为“ 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 十六罗汉” 、“ 三世佛” 、“ 小千佛” 、“ 地狱变相” 等等。题材多重复。皇小而浅,造像的型体纤小3 佛、菩萨、罗汉的衣服略呈薄纱式,有肌肉直感,,但菩萨的理洛装饰不及北面的华丽,尤其是千佛小像刻得简单,姿态基本上是一个模式,衣纹通呈圆弧形阴纹 这个卧佛可能仿距安岳县城区32公里卧佛镇的石刻。她也叫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唐代作品。卧佛象悬睡着的巨人横卧在一块高约20米的沙岩中,背北面南,呈全身,全长23.4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堪称我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 有一崖壁上,阴刻“龟鹤”二字,每字高五尺,阔三尺,为末唐高陵李时家墨迹,华阴杨令式摩岩,减笔精绝,近世所无策。 有石刻的百寿图 还有生长在裸岩上的顽强生命! 姑嫂二人在圆觉洞前广场中。 我和孝国、孝平。 隔天去了五姑现在居住的千年丝绸之都、三国文化之源——南充市。这是市中心广场,住在离新区的市中心广场不远处。 表弟世虎夫妇和孝平夫妇感情深一口焖。 也受到了诙谐幽默的表妹妹夫的热情款待。 姐弟俩都在上班,可还是挤出时间陪我们出来,这是世虎带我们到罗瑞卿生活了二十年的故居参观。 兄弟俩在罗瑞卿大将朔像前留影。 游览嘉凌江边的双女石公园,领略南充的美丽风光。 刘萍表妹夫妇下班后又陪我们 品尝南充的美味小吃。 四川美味小吃是吃货的天堂,到此必须要品尝当地的小吃。 火锅也是吃出了极致,涮火锅的同时还可以用火锅烤肉哦! 不同口味的人也可以坐到一起享受到共同的愉悦。 表弟表妹还带我们游南充夜景,这是在北湖公园,多么的漂亮! 北湖中的水幕景色激动人心。 老前辈曾休闲的地方。 南充是一个依水而生的城市,人们为了感恩上苍给于像母亲一样的嘉凌江,特在江边塑造了一尊嘉凌江女神像。这也是南充的一个标志。 平静、清澈的江水穿城而过,江水倒映着市内的灯光,象天上的繁星落入了江水中。美丽的南充市安静又充满着活力。 天气明郎秋高气爽,老父和五姑不出远。我和孝平驾车来到了位于四川东北部,“天下第一江山”的阆中。先到了最佳观赏阆中的位置白塔山上。白塔山的白塔,建于明代末期,不幸的是,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阆中受到波及,白塔经受不起剧烈震动,被拦腰折断。只留下六层。09年已经恢复如前。 从白塔山上观赏阆中市全貌。左边青黛色部分才是真正的阆中古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真是一个风水宝地。 阆中历史悠久。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秦灭巴,秦惠王设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br>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 巨大的古树叙说着阆中的厉史。 曲折幽深的小巷还保持着原汁原貌。 古街的两旁还有供游众休息的免费沙发,从这点看出阆中人的热情与好客。点赞! 和四川别的地方一样,也有休闲的茶馆。还是古色古香。 以前的大家大户不但有四合大院还在院子当中建有凉亭。比晥南的大家要大气与奢华。 中天楼位于阆中古城的双栅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庙街的交汇处,又名四排楼,阆苑十二楼之一,是古城的风水坐标。 中天楼内有伏羲的坐像,传说伏羲的母亲名华胥。在阆中南池边孕育伏羲。后来,华胥随部落向北迁徙,越过秦岭到达甘肃天水成县,在那里生下伏羲,后来成长为部落首领,最终成为一代人皇,伏羲还发明最早的八卦,创造了辉煌的华夏古文明,被称为人类“始祖”。 站在中天楼上能看到多条主干街道,一片看过去全部都是古建筑的屋顶,很壮观的景色 到处都是张飞牛肉阆中醋的招牌。 张飞曾领军驻守阆中达七年之久,张飞爱民如子、治理有方,深受阆中百姓爱戴。被部下杀害后葬于阆中。建祠以纪念。迄今有1700余年的历史。 张达、范疆谋杀了张飞,并割取首级准备作为礼物献给东吴未果,张飞头葬在云阳凤凰山麓,身葬于阆中,此墓为张飞身墓。这就是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惨故事。  北川道署,俗称道台衙门,明洪武四年(1371)始设川北道台,辖保宁府、顺庆府、龙庆府、潼川州等31州县。清初,四川巡抚、布政使、按插使驻保宁,阆中作四川省会十余年;乾隆18年,定制为“川北分巡兵备道”,辖保宁、顺庆、潼川等25州县。民国初年,先后设川北宣慰使署、川北观察使署、川北道署,辖今南充、广安、遂宁、巴中、广元五市大部分及中江、安岳、乐至等26县。川北道设置阆中历经542年。 这是第三道门,横匾:振扬风纪 <div>两条幅:<br>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br>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国计民生所关</div> 大厅两旁是道台的执行机关,也就是现在我们的办公各科室吧。 穿上官服过过瘾。 状元府邸的天下第一砚台后留个影看能否沾点文墨气息。 阆中不单有古代的文物,还是现代革命红色教育基地。 在苏维埃军区指挥部前有栋非常精美的房子,在过去也是有钱人家才能住的。 游览了一天,脚有点酸涨,听说用阆中醋泡脚可以解乏,20元钱一位解解乏吧! 最后的游玩是从锦屏门结束的。锦屏门,即南门楼,阆中古城内可以免费登高望远的地方。倚仗着嘉陵江,城墙并不很高,可以远眺滔滔江水,近观古宅青瓦,随处郁郁葱葱,满眼绿意盎然,千年古城,古韵犹存。。 因为这次游玩,点多面广,集累的美景不少。分了三段。这是第一段,还有两段在后面,晚点也会推出的。抱歉! 下转川鄂渝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