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月亮女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年轻时我给学生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对其作者田园诗人陶渊明有过一些解读,但终因自己人生阅历不足,认识理解流于肤浅,认为这位晋代田园诗人的诗文的确至真至美,但生活过得如此清苦,晚年甚至贫病交加,人生如此失意,可怜可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随着年岁与阅历的增长,再读陶渊明及其诗文,渐渐对他有了一些深层的解读,尤其是在读了杜景华的《陶渊明传》、易溟的《人生归去来.陶渊明传》等传记以后,更是明白了,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一直熟知、喜爱、敬仰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奇 葩 陶 渊 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出身一个没落的宦官家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自幼饱览诗书,研读经典,博学能文,自谓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他读书多快乐,多轻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少年陶渊明,壮志满怀,抱负远大:"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其一生留下一百多篇诗文,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主要以田园生活为题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十一岁时,一直有着大济苍生抱负却与官场格格不入的陶渊明,断然弃官回乡!前半生一直处于出仕退隐(五仕五隐)、内心极其矛盾的陶渊明,直到不惑之年后才真正不惑:"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终于读懂了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和适合自己的是田园生活而不是官场混迹。从此以后的二十多年,他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虽然忧伤愤懑、饥寒、劳累、赢疾也会侵袭他,但还是带给他人生许多美好与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不适俗,爱丘山的陶渊朋,用他的后半生坚守着自己这份本真,将清苦的日子过成了诗意的生活。诗人不断从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发现美,并把它们奉献给后世之人,写下许多美好的田园诗文,最后(大概六十岁左右),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思考写下《桃花源记》并诗,留下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质朴自然、和谐恬静的桃花源,让人们对未来生活与理想社会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为后世文人打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他用一生追求真诚自然,质朴高洁,给后世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道德风范,为普通平凡人展示了一个充实、诗意、快乐生活的模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与此同时,他也成就了自己:成为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无法被取代,他在他的隐居生活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何 以 成 奇 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陶渊明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璀璨奇葩,我觉得有它的外部因素,更有它的内在根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界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十分灿烂的时代。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自然真趣,反对束缚,主张將人放到广阔的大自然中更好地认识自身,体验自我的"个人感"趋势,这是不是人文主义思想意识的启蒙?不得而知,但这种历史文化大环境,对陶渊明的创作是有极大的鼓舞作用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不过我觉得成就陶渊明这样一个上承《诗经》下贯三唐的伟大田园诗人、让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的根本原因,还是他那特立独行的人生抉择和他那不同流俗的思想情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 特立独行的人生抉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陶渊明从小受儒家的"出世"以及济世安民思想影响(感觉后面受道家影响更深),也受曾为一代名将、东晋大司马曾祖父陶侃思想的鼓舞,他也期望像曾祖父那样建功立业,造福国家和百姓,因而前半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自己的意愿去为官,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性,尤其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出仕"中,见识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官员的争权夺利、篡权而不择手段之后,他更是心灰意冷,愤然拂袖离去。便有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那年冬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可好景不长。到任八十一天,因年终了,郡太守要求考核绩效,派督邮到县里检查工作。下属劝他整整自己的着装,穿上官服,系上束带,好好地去接待一下督邮,把这个事应付过去就完了。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是瞧不起的陶渊明,一听就怒了,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大县每月食俸一斛,即五斗米),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随后,解印离县,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久在樊龙里,复得归自然",走出了那个樊龙的世界,他是舒心惬意的。而这片他向往的田园世界,无论悲喜贵贱,都是属于他的一份追求,一份坚持。于是,他歌咏着、歌咏着归去,歌咏着他看到的将要荒芜的田园,歌咏着归去的自然、归去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从此以后,终身不入官场,安于田园。这一年,他四十一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盛行的时代,"出仕"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唯一方式(它的存在,其实极大地影响着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而且当时的东晋,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以财富来衡量,也特别讲究门第,通过做官提高门第来获取更多财物。在这种背景下,能果断作出这"辞官返田园"人生抉择的,可能也只有独立特行、坚守自己本真的陶渊明!他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清纯脱俗,风骨傲然地开放在美丽的田园中!中国文学史上从此绽开了这么一朵璀璨的奇葩,有了第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名字都叫陶渊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不同流俗的思想情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樊笼归自然,陶渊明的思想情趣不在官场里,而在大自然,在田园里,显然与当时流俗迥然不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喜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淡泊,喜欢"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喜欢春燕环绕、雾霭如烟的山野林间,喜爱"这片带给他闲适自在的大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喜欢,自由地在荒野上开田耕种,披星戴月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当时的世风盛行虚谈,以体力劳动为耻,而他却以注重实干,以自耕劳动为荣。一介书生,肯定还不是一个种庄稼的能手,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不追求豪宅美苑,只需草屋几间。他不喜欢绫罗美妾,只愿每日归来,能够远远地看到从家中飘出的袅袅炊烟,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屋前堂后采桑斗狗。这是一种鸟儿找到自己的丛林,游子望到他温暖家的亲切感,一种身体和精神的归宿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喜欢,拥抱着自己的娇妻,带着几个调皮的孩子,抱着暖融融的炭炉,在一片雪花飘飞的天地间玩耍打猎,凿冰捕鱼,融在那一片美丽开阔的大自然中——一家人相亲相爱,亲情融融,真诚而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喜欢,和自己一样的朋友谈天说地,喝酒吟诗,然后说:我待会儿喝醉了就要唾觉,你们要离开就请便,不必招呼我——质朴真率,友情暖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思想情趣,里面融着的是对自己平凡质朴生活深情的热爱!他的那些美好诗意生活的画面里,鸣奏着一曲曲快乐动人的乐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物质生活是清苦的,但这里没有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也无需溜须拍马,阿叟奉承,委屈或扭曲自己,他洁身自好,一切纯自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片美丽的田园风光里,他描真景,抒真情,流露出的是生活的真趣!他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绽放自己!平平淡淡,却诗意盎然——普通人的平凡人生也充实快乐与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拥有这样一份人世间难得的真诚自然的思想情怀情趣,加上他的异禀诗才,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这样一个别具一格的伟大田园诗人,绽开出这样一朵璀璨的奇葩,便在情理之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世 人 敬 仰 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陶渊明的一生,无丰功伟绩,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敬仰呢?除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外,我想是因为他的高洁人品,因为他是一个清新脱俗的人,一个活得纯粹的人,一个完全没有被财富名利等身外之物异化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生而为人,一生需要面对各种社会现实。很多事,不是我们没有想过去做,也不一定是没有能力去做,有时就是为了守护自己的那份本真,不愿违心地去做,于是退而回归于心,便做了那个自己。陶渊明比我们活得更明白、通透。与他同时代的很多文人隐士,都陆陆续续变节从仕,陶渊明却始终不为所动。他自然纯真,不愿接受的人和事,就不接受,想隐居就果断隐居!他心中的那份原则比天大比地广。他才是一个真正坚持活出自己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为后世人立起了一个崇高的道德风范,给出了一个普通平凡人生充实快乐诗意生活的指南,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感到特别亲切,感觉他如同良师兼益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回想起我年轻时曾因着他生活清苦甚至贫困而觉得他人生失意、可怜可悲的肤浅评价,不禁自觉汗颜而至于羞愧难当。要是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坚守本真、率真耿直的陶渊明地下有知,是不是会啼笑我们这些受世俗拖累的芸芸众生太过浮躁?是不是会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那种屈着自己,竭尽全力去求财富求浮华的人生,倒是真的有点可怜可悲!你们明白人生的真谛吗?而且一个社会,人们都一昧地去追求财富名利和享乐,就会产生道德危机,进而道德沦丧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俗世里的芸芸众生,大多过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毕竟建功立业干大事的终究是少数(因为这需要天赋才能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果你想抵御这喧嚣红尘里的种种诱惑,如果你想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让你的平淡人生过得充实有意义并且快乐,那么你就多去读读陶渊明和他的诗文,读懂他的内心情志,感受那份真诚自然,洒脱和坚守,朴素与美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可能永远做不到他那样,但心中藏有他笔下的那个美丽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想想人间有过一个这般清新脱俗的人,他把平凡的人生过得如此诗意美好与快乐,也足够成为精神的寄托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注:奇葩,原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个性十足。)</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w1pyzpi"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这神仙般的生活</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