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本书像一艘船,</p><p class="ql-block">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驶向无垠广阔的海洋……</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边欣赏沿途美景,</p><p class="ql-block">一边萌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本周整本书阅读分享走进第二十五期。</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鲁迅《呐喊》</p><p class="ql-block">分享班级:六二班</p><p class="ql-block">分享同学及分享主题:</p><p class="ql-block">周一何笑薇、杜宜璇:</p><p class="ql-block">分享鲁迅简介(文学地位);</p><p class="ql-block">周二秦一诺、白怡欣:</p><p class="ql-block">分享《呐喊》的内容特色;</p><p class="ql-block">周三张悦新、李晨曦:</p><p class="ql-block">分享《故乡》的写作特色;</p><p class="ql-block">周四焦逸铭、仝家鸣:</p><p class="ql-block">分享《孔乙己》的人物特点。</p> 分享1:鲁迅简介 <p class="ql-block">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p><p class="ql-block">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p><p class="ql-block">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整个第八单元全是鲁迅或关于鲁迅的文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 本周,我们将一起走进鲁迅,走进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p> 分享2:《呐喊》的内容特色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p><p class="ql-block">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p><p class="ql-block"> 三是他的敌人。“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p><p class="ql-block">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收录了鲁迅在1918—1922年间所写的15篇小说。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文章皆为鲁迅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呐喊》的语言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在他的小说作品中,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在吸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和外来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鲁迅的艺术语言精炼纯净,生动传神,真实朴素,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p> 分享3:《故乡》的写作特色 <p class="ql-block">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自传体短篇小说《故乡》,后选入小说集《呐喊》。</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三个阶段: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小说描绘了三幅故乡画面:回忆中的故乡——优美动人;现实中的故乡——荒凉冷落;理想中的故乡——令人神往。小说中三位主要人物:闰土——勤劳善良饱受苦难,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杨二嫂——自私尖刻鄙俗的小市民;“我”——对现实生活不满,正在寻找新生活的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 课文《少年闰土》属于回忆中的故乡,我们可以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领略少年闰土的勇敢勤劳、见多识广,体会到鲁迅对闰土发自内心的敬佩。而多年以后,唯唯诺诺的中年闰土形象与前文,与开篇中“月下刺猹”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内心强烈的愤慨。</p> 分享4:《孔乙己》的人物特点 <p class="ql-block"> 鲁迅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一次,鲁迅的好友问:“在先生的小说中,你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篇?”鲁迅说“是《孔乙己》。”</p><p class="ql-block"> 《孔乙己》以“我”的口吻来写,体现了真实性。“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文章就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人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来贯穿全篇: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在笑声中死去。</p><p class="ql-block"> 鲁迅擅于对比。小说题目是《孔乙己》,只到第四段才出现孔乙己。前三段写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这里将两种人做对比,一贫一富,一站一坐,一里一外,一长衫一短衣帮。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p><p class="ql-block"> 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特殊的身份不免引人发笑。鲁迅做了大篇幅、全方位的素描。穿着、身材、脸色、胡子,长衫,还有语言:一“偷”一“窃”,以及动作:一个“排”字,再加上神态:“涨红了脸”“青筋”“争辩”,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的穷酸相,死要面子的封建文人形象。</p><p class="ql-block"> 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又说明他跟孩子们闹着玩,内心又是善良的。</p><p class="ql-block"> 孔乙己最后一次亮相,与第一次的出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由“身材高大”到“盘着两腿”,由语言的“偷”“窃”到小声的“打”“跌”,由动作的“排出九文大钱”到“摸出四文大钱”,由“争辩”到“恳求”的神态可以看出孔乙己的麻木、无奈。</p><p class="ql-block"> 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死去了。他的死没有惊动当时的社会,却警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感恩祖国的繁荣富强。</p> <p class="ql-block">横眉冷对千夫指,</p><p class="ql-block">俯首甘为孺子牛。</p><p class="ql-block">鲁迅以笔为武器,</p><p class="ql-block">战斗了一生,</p><p class="ql-block">掷地有声的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警醒一代又一代中国人。</p><p class="ql-block">新年伊始,</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振臂呐喊:</p><p class="ql-block">为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