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故事

青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知从何时起,国人也开始过圣诞节了,虽然是少部分,但精明的商人们还是抓住了商机,走在街上,商铺的门前或橱窗里摆着大大小小的圣诞树,上面挂满了玩具和彩灯,每每这时,我的思绪就会被拉回自己的孩提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童年无法和现在的孩子比,不要说儿童车、儿童床,就是极简单的玩具也没有几件,而且都是就地取材纯手工制造的,毽子、骨头对儿、冰嘎、滑冰车,曾经或偶尔属于我的玩具在记忆中也就只有这几样了。毽子有两种,一种是把公鸡尾巴上的长羽毛插入铜钱做成的羽毛毽子,另一种是老妈用六片布头对接的六边形里面装着杏核皮、玉米粒的布毽子。骨头对儿是猪脚上的有坑有背的小骨头,染上不同的颜色,我们称其蛤喇;而冰嘠则是用手腕粗细、二三寸长的木头削尖一面,再配上一个麻绳拧成的小鞭子,在光滑的地面或冰面上抽打转动,玩的是平衡与速度;记忆中最奢侈的物件儿是老爸亲手制作的滑冰车,在一块木板下面钉上两条粗铁丝做滑动底轮,再配上两个带木柄的铁棍做撑杆,人坐或跪在木板上,两只手不停地在冰上撑力,车子就载着人迅速滑向前方,每到春节,不远处那条结满了冰的小河,就成了我和小伙伴儿们的天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至于精神食粮,相比现在的孩子,我们就更可怜了。 小人书是那个年代最珍贵的读物,也是小伙伴们最想拥有的东西,我看到的小人书大概分两种,一类是连环故事,诸如智取威虎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还有一类是寓言故事,诸如乌鸦喝水,农夫与蛇等。那时候拥有小人书的人并不多,如果谁有这样一本小人书,绝对是宝贝,一般都会用比较硬的牛皮纸包上书皮,而且不肯轻易借给别人,不过,往往会在人多的时候拿出来,用炫耀的眼神望着其他小伙伴,此时,大家会蜂拥围拢,小人书的主人坐在中间,一页页的翻过,一遍遍大声的读着,无时无刻不在彰显主人的权利与资格,其他人则只有眼巴巴垂着手、抻着头蹭故事的份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小人书的主人认字较少,读的不顺,大家会推选一人去读,而我每每会被选上,那时候觉得自己很幸运,拥有的小人书虽然寥寥,但却可以更多的坐在中间品味主人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我们基本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或者还没上学,能认识一些字,但数量有限,有趣的事情就此发生了。记得表妹把“小熊要去树下睡大觉”,读成了小熊要去树下“捶大党 ”,一圈人炸开了锅,有人虽然认识”睡“字,但绝读不来多音字”觉“,争论半天仍然不知道“锤大党”是什么意思,于是跑去问老爸,老爸笑的前仰后合,表妹则窘的红头胀脸,自此在我们家“睡觉”二字就变成了“锤大党”,每晚睡前,老爸就喊”锤大党喽”,这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人,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还有“睡觉”这两个字。记得曹先生第一次去我家,听到有人说“捶大党”后一脸的疑惑,我一时竟不明白他的疑惑来自哪里,过一会儿才纳过闷来,于是大笑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觉“字上面,我自己也出过一个笑话,小人书上说一个人掉到了深洞里,随后就失去了知觉,我把“知觉”理解为了“指甲”,于是百思不得其解,满脑子的疑问:指甲为什么那么容易失去?掉到洞里怎么指甲就没了呢?从洞里出来后指甲还会长出来吗?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因为怕落下诸如”锤大党“那样的笑柄,所以不敢去问别人,直到上了高年级,才知道“知觉”与“指甲”的风马牛不相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诸如把狐狸读成“抓里 ”,把“秦皇岛”读成“凤凰鸟”等等。看小人书的过程是那个年代最美妙的享受,载满了我童年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另一种精神食粮来自于大人讲的故事,其实大人的脑海里就那么几个故事,重复了不知多少遍,孩子们完全能够复述下来,但依旧百听不厌,有时候我们会缠的老爸老妈不耐烦,家里来的客人也很难被我们放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写到这里,突然很想念老爸老妈,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在四大街的华秋里,可今年老爸夏季回承德避暑摔坏了股骨头,不能长时间坐车,没能过来。圣诞节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到了,老爸老妈家里冷吗?就写到这吧 ,以后有时间再把他们讲的老辈子故事记录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马上 给他们打个电话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记:此文2013-12-25日发表于QQ空间,今日找回,汇聚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单位同事“常心若雪”的评论很是走心:一个小女孩儿 在结了冰的小河里,弯弯曲曲的走来,一直走到现在。小河很长很长,回头看去,确非常清晰,连源头都一目了然。脚下走过的是一片晶莹剔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回复 :您的文字是一幅画!我决定找个会画画的人,相信画出来一定素雅清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自己就在学国画,等有了一定水准,定要画出这个画面,追一下曾经的童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