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流华,感恩遇见——记河源市第三期青年名师培养对象第一小组跟岗学习活动

静水流深

<p class="ql-block">岁月斑驳了时光,剪影出一集冬日勤学的画卷。日华流光,感恩遇见。</p> <p class="ql-block">故事开始于一个“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的日子,像是缘分的邀约,我们来到河源市教育局,开始了为期六天的“河源市第三期青年名师学堂培养对象跟岗学习培训”。</p> <p class="ql-block">20日上午,市教育局举行跟岗启动仪式,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何院长给我们带来了《让听课评课更有效》的专题讲座,给我们的跟岗学习指引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各揣梦想,各绎精彩。会后,第一小组分为两部分,其中五名学员到光明学校报道,另外8位学员赶往龙川报道。学校精心制定跟岗培训活动方案,安排跟岗培训老师参与学校备课、听课、上课、评课、教研组研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研讨活动。</p> 走进名师,心向往之 带队老师 <p class="ql-block">光明左巍副校长、龙川一中(初中部)叶慧老师</p> <p class="ql-block">带着一份期待,带着一份向往,我们走进名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龙川一中初中部听叶慧老师、曾祥坚老师、杨蓉老师的课)</p> <p class="ql-block">在新课程成改革理念如飓风吹过中国大地时,光明学校教师摸索出一套“课前预习检测——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为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今“读写共生”在语文课改中大放光彩时,光明学校的老师应势而为,自发探索。通过聆听光明学校左巍老师、杨锐老师、曾红杰老师、赵艳红老师等人的课,我们对说明文读写共生、诗歌读写共生、神话读写共生、议论文读写共生有了新的认识。</p> 讲座虽微,其境深远 <p class="ql-block">微讲座的交流让我们聚焦困惑,直指症结,拨开迷雾见晴天。</p> <p class="ql-block">曾经我们苦于考岗的解读是否正确,现在直接迎来“无考纲”迎考的当头一棒。幸而光明学校杨锐老师以《与试卷交友,偕教材同行——无考纲下中考备考策略》为主题,为我们召开讲座。杨锐老师引导青年教师应从教材中抽丝剥茧,在扑朔迷离的应考迷雾中,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活用教材,以“不变应万变”应对中考。以教材为中心的备考理念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备课思路。</p> 一课汇报,一展成果 <p class="ql-block">&nbsp;风起橘黄枫叶落,正是硕果累累时。成长路上,我们虚心求教、真心付出、耐心打磨;成长的路上,我们敢于比拼、敢于探索、敢于亮剑。</p> <p class="ql-block">(认真备课)</p> <p class="ql-block">(邹晓莉、谢家宁、温彩凤、曾艳媚老师汇报课)</p> <p class="ql-block">(李娟老师与光明学校张翠萍老师同课异构《变色龙》)</p> <p class="ql-block">(吴宇婷老师与光明学校张素园老师同课异构)</p> <p class="ql-block">(黄燕婷老师与光明学校张慧峰老师同课异构)</p> <p class="ql-block">(刁丽珍老师与光明学校杨丽璇老师同课异构)</p> <p class="ql-block">(林丽双老师汇报课)</p> <p class="ql-block">历霜披雪是成长在积蓄力量,经风见雨只为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快乐、充实的学习生活总是如此短暂,为期5天的跟岗学习转眼就结束了。通过这次跟岗学习,我们了解到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的教育道路指明了方向。以光为向,永不停息,愿未来教育历程中每一步都折射出流光溢彩。</p> 光之所在,心之所向 日光流华,感恩遇见 <p class="ql-block">图片供稿:所有成员</p><p class="ql-block">撰稿:黄燕婷 李娟</p><p class="ql-block">审核: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骆伟山</p>

老师

光明

学校

河源市

读写

教材

我们

同课

教育

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