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三 古寨拾遗</p><p class="ql-block"> 今年有些忙,很少出行。遇一周末,重游云阳九里山韩信寨。驱车行至云阳石头村,车不通,弃车沿山向南而行。山中无路,蚰蜒小道盘山而行,路上或绿藤遮脸,或弯松拦道,或怪石嶙峋,或半壁临崖。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终沿九里山北麓爬上九里山主峰韩信寨。</p> <p class="ql-block"> 山寨北麓入口处屹立着一棵枯松,枯松虽死而不倒,依然迎风沐雨,颇为奇异。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黄山迎客松,不过迎客松似乎是谦迎着繁华,而枯松好像是诉说着不甘和倔强。拾阶而上,满目灰黄,山顶无树,大风猎猎,仅见灌木。灰黄色干石砌筑而成的踏步,城门,箭道,城墙,雉垛和十几间庙宇耸立山顶。灌木丛丛,风啸其中;寨石黄黄,雨淋苍桑。</p> <p class="ql-block"> 九里山在南召县云阳镇境内,与太子山,关山相对峙,古称云阳关。宛洛古道穿行其中,形成了一道口子,其峡谷内的河流就叫口子河,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回来,路过此地,不小心把经文掉入河中。猪八戒急中生智,用钉耙把河流扒开一个口子,捞出经书,并放在河边大石头上晾晒,至今仍有晒经石遗迹。云阳古关两边有楚长城遗址,韩信寨是楚长城遗址的一个重要据点,从而形成了一个把守古关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韩信寨是建立在九里山上的一座瓮城,易守难攻,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深崖,只有北坡较缓。沿山下的铁佛寺村(即石头村)可勉力而上,南面山势特别陡峭,人力很难攀登上去,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是一座很好的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 苍寂群山,层峦叠嶂;箭道踏步,荒草丛生;山寨古庙,淡云缠绕;枯松石城,大风飞扬。登上山寨石墙,顿觉幽远混沌,天高地远,万事皆空,深邃幽远,尽染于胸。闭上眼,思忆“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的惨烈;畅想“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悲壮。睁开眼,看看“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的场景;感受“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沧凉。或许这就是韩信寨屹立于历史长河而不倒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韩信寨的厚重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南召县云阳镇属古楚国的北方边境。楚国兴旺时,云阳是楚国进攻中原地区的桥头堡。楚国衰败时,云阳是楚国防御北方诸候国的前沿阵地。从历史记载上看,虽未在云阳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其战略地位是不用置疑的。</p> <p class="ql-block"> 韩信寨既然是楚之要塞,何以汉将命名?难道与淮阴候韩信有什么关系吗?带着疑问查阅一下百度: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其生平未与云阳镇九里山有何交集。访山下老人,一说是当年韩信屯兵之地;一说九里山风水极好,本是龙兴之地。韩信偶得其讯,便将其母亲背到九里山下一大石洞内予以活埋,损了德行,后虽贵为王侯将相,但最终没有做成皇帝。所以山寨叫韩信寨。</p> <p class="ql-block"> 听后,深疑不信。韩信从江苏淮安把他母亲背到河南南召,在古代,那得是多远的一段距离呀。再说刘邦能斩白蛇起义,更能授人编造韩信“九里山前活埋母”的忤逆故事,为其诛杀韩信寻找道德制高点。考究下来,估计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南阳人,阴华皇后是南召人,二人在南召境内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比如鹿鸣山,刘秀床,娘娘庙等。所以汉代名人韩信的传说很容易被生搬硬套到南召境内的云阳九里山上。其二,云阳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兵患,匪患不断,当地人修山寨防兵,防匪,防白莲教自然要起一个威武吉利的名号,试想“汉初三杰,兵家四圣”的韩信合不合适?其实名字并不重要,韩信寨已成为云阳对历史的承载,已成为云阳对历史的尊崇。更是云阳对大自然的科学利用,是大自然对云阳的厚爱恩赐。</p> <p class="ql-block">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古寨拾遗是历史的追溯,是心灵的荡涤。闲暇之余,不妨出来走走,蓦然回首,诗和远方就在身旁。</p> <p class="ql-block">文:开心幸福</p><p class="ql-block">图:部分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