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

Trisha

<h3> 我没见过祖父,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说祖父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祖父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读过很多书,但不愿意参加国考,看到当时的官场起伏不定,无心参政。自己开了一家染房,省吃俭用买了几十亩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br> 接济穷人在当地出了名。每年腊月到了年关,就有齐家俩兄弟腋下夹着口袋来祖父家借粮过年,祖母还要做饭招待一顿。本家有一个和祖父同辈的兄弟,常常带个小蒿锄,在我家干着活,磨着阳工。祖父照样开工钱。 <br> 据说,我们家房子从杨家院子上边搬下来的,在祖父手上加盖了院墙,到现在都有人提起当年我们家 那个令人羡慕的院子,院内人丁兴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祖父的仁慈和善良在有的人眼里,他这人是一个老好人,借要还,干脆直接在夜晚到地里去搬已成熟的玉米棒,把一大块地的玉米全扫光了,祖父发现后只是叹了几口气算了。 祖父遇到过最尴尬的一件事就是交皇粮 ,一交几天都交不上,看到验收员的刁难,祖父叹口气对父亲说:将来自己的后代有一个能吃上这皇粮他都想的过,这一点从父亲身上就实现了。<br> 祖父的名言:一个人纵然有多少财产不如念一肚子书,钱财会让人夺走,肚子里的书谁也拿不走。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啊!从土地革命到现在中国的变化不就应验了祖父的名言吗!我在自己教学生涯中把这句话讲给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们,效果真的不错。 <br> 祖父有二儿,父亲和叔叔,四个女儿,祖母是张家川张家的姑娘。叔叔继承了祖父的毛笔字。大姑嫁到东长沟齐家,二姑嫁到岩屋河陈家,三姑嫁到天井洼王家,小姑嫁到凤凰镇潘家。<br>  祖父活到六十九岁。听大哥说,祖父突然去世,家里人接受不了,尤其是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也就是大姐、二姐、大哥还有三姐他们特别悲伤,二姐带着他们经常到祖父坟上哭诉 。有一天,他们爬在坟堆上哭,突然看到坟在动,吓了他们一大跳,回家后告诉祖母,祖母说,人死了怕打扰,大家以后不要随便去哭了。让爷爷安息。<br>  记得有一次有人把家谱拿到我们家院子,我看到家谱给祖父的一句评价:后代必昌。这就是我知道的的祖父,一个善良、仁慈、纯朴的祖父。 <br></h3> <h3>作者简介:Trisha 黄秀玲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喜欢文学写作,善于英语交际,广遊南北山水,曾历日韩风光,每有观悟,分享亲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