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 上集介绍了首都柏林及周边,接下来我们到其他地方看看。德国中西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素有“世界博览会之都”的美称。英国脱欧后这里便成了欧盟最大的金融商业中心。法兰克福的莱茵-美茵国际机场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最重要的枢纽,也是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从法兰克福机场乘城铁约40分钟便可到达城中的中央火车总站。在欧洲旅游的一大特点是火车站通常毗邻老城区,而老城区内景点集中,步行可达。因此在火车站附近住宿也常常是我们欧游的基本选项。这是法兰克福中央火车站外观。</p> <p>2. 火车站前广场是“奔驰”的世界,站正前方的凯撤大街Kaiserstrasse 是法兰克福少有的依旧保持着二战之前建筑特色的大街,有众多的亚洲餐馆云集,也是法兰克福著名的红灯区之一。背景高楼为”皇冠塔”和“铅笔头”等。</p> <p>3. 离开火车站,沿着凯撒大街往前走,不久就来到了“欧元塔”下,这幢大厦是欧洲央行旧总部。</p> <p>4. 老城中心的罗马广场Romerberg,广场中央有一正义喷泉, 旧时的市政厅位于广场一侧,每年圣诞集市也在此举行。临近圣诞节,到欧洲尤其是德国旅游,很多城市都有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圣诞集市,为冰冷的冬夜增添了喜庆而温馨的气氛。殊不知圣诞树的传统属德国首创,德国等北欧国家的人们最早把冬至节日的欢庆形式逐渐演泽成今天庆祝圣诞节的活动,本质而言庆祝圣诞节是异教的活动,最后得到罗马教皇的认可而成为教徒们的真正节日。</p> <p>5. 二战中法兰克福经历了盟军的30余次轰炸,这座欧洲最大的哥特风格古城基本沦为废墟。出于信奉同一个上帝的原因,盟军对于德国许多城市的主教堂都曾手下留情而非狂轰乱炸。因此,这里唯一幸免而建筑结构尚属完整的只有法兰克福大教堂了,但同样也受损严重,天顶几乎全部塌陷,内部焚毁殆尽。图中是战后重建的罗马广场上的六幢楼,左则远处红砖尖顶教堂是法兰克福大教堂,又名皇帝大教堂,源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10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此加冕。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故居也在罗马广场附近。</p> <p>6. 罗马广场及右侧的圣尼古拉斯教堂</p> <p>7. 二站后重建时,法兰克福的居民选择了重新开始建设而非复建。从美茵河畔望过去,除了几座教堂的尖顶,更多的是现代化的摩天大厦。</p> <p>8. 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方,素有“美茵河畔的曼哈顿”之称。这里集中了全德国最高的18幢大厦中17幢。左侧第二幢尖顶大厦是会展之塔,俗称“铅笔头”,上世际九十年代是欧洲最高建筑,256米。现在是欧盟第二高楼。左侧第三幢是城西之塔,又名“皇冠塔”,在德国排名老三。右侧楼顶有天线的两幢中,前面这幢是商业银行大厦,欧盟最高楼(伦敦碎片大厦因英国脱欧而不计)后面那幢 “美因塔”是德国第四高楼。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高楼的后起之秀已赶超了老牌的美欧劲旅。现在全球最高建筑已逐渐东移(由西方至东方),全欧洲最高的九座大厦除了碎片大厦(排名第六)其余全在俄罗斯,德国这幢欧盟第一只能排欧洲第十七了!</p> <p>9. 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是列于柏林和汉堡之后的德国第三大城,是德国及欧洲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重镇之一。宝马、西门子、曼恩、安联、慕尼黑再保险、拜仁慕尼黑队…或者是啤酒、烤猪肘、白香肠和扭结面包…,总有一样是你熟知的!作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另一个大枢纽,方便的天空地上交通可以轻松带你到周边的萨尔茨堡、维也纳、布达佩斯、苏黎世、甚至到巴黎(高铁6小时)!背倚阿尔卑斯山脉,优美的环境加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使慕尼黑成为德国最受游客欢迎的城市。</p><p> 现代史上有两件大事曾使慕尼黑蒙羞:1938年英法两国与希特勒为“拯救”欧洲和平而签定的“慕尼黑协定”,实为损人不利己的“慕尼黑阴谋”;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杀以色列运动员的“慕尼黑惨案”则让全球的盛会暗然失色。</p> <p>10. 慕尼黑老城以玛丽安广场Marienplatz为中心,这是广场周边的旧市政厅 Altes Rathaus</p> <p>11. 广场上的老彼得教堂 Altes Peter</p> <p>12. 慕尼黑的天际线,左侧是圣母大教堂 The Frauenkirche,右侧是玛丽安广场上的新市政厅 Neues Rathaus,慕尼黑市议会所在地。远处依稀可见的是慕尼黑电视塔,奥林匹克公园及发动机形状的宝马大厦。慕尼黑市民在二战后的重建过程中选择了与法兰克福不同的方式,即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来的风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慕尼黑的新建筑高度不能超过圣母教堂圆顶钟楼的99米。现在看来,这是明智的选择!</p> <p>13. 慕尼黑老城区内的王宫The Residenz,在1375年仅是慕尼黑城堡的东北一隅。从1508年以后这里陆续成为巴伐利亚公爵、选侯帝、国王及政府的办公之地和住所,规模也不断向外延伸,直到1918年德意志帝国灭亡。宫内装饰藏品兼有文艺复兴风格、早期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及新古典主义风格,见证了维特尔斯巴赫 Wittelsbach 王朝的独特品味和政治野心。但不幸的是,王宫大部分都毁于二战后期盟军的空袭中。眼前所见均为战后重建的。图中左侧为王宫,右侧绿顶建筑为国家剧院。</p> <p>14. 慕尼黑王宫内皇帝庭院 Kaiserhof</p> <p>15. 喷泉内庭广场 Brunnenhof </p> <p>16. 王宫内绿色画廊厅</p> <p>17. 觐见大厅</p> <p>18. 长达66米的文艺复兴风格的考古大厅 Antiquarium,是王宫内最为古老的殿堂,当属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最宽大奢华的大厅。当年阿尔布雷希特五世大公为了存放他收集的各种古典雕塑,特命人在1568-1571兴建的。</p> <p>19. 巴洛克风格的祖先画廊厅 Ahnengallerie</p> <p>20. 王宫内的屈维利埃Cuvillies剧院</p> <p>21. 1806年拿破仑提階巴伐亚利公爵成为巴伐利亚国王,这是国王的三件套:王冠、权杖和宝球。</p> <p>22. 王宫花园Hofgarten里的狄安娜凉亭,远处穹顶是巴伐利亚州府所在地 State Chancellery</p> <p>23. 与王宫隔街相望的Theatinerkirche 铁阿提纳教堂曾是巴伐利亚的王室教堂,1662年巴伐利亚选帝侯费迪南德喜得贵子,之后特命人以罗马城内的一座教堂为蓝本而兴建了此教堂以示感恩。巴伐利亚王国的首任国王马克希姆连·约瑟夫一世及其祖辈都安葬于此。与该教堂同期兴建的另一座大型建筑就是慕尼黑老城西郊的夏宫-宁芬堡宫。</p> <p>24. 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 是巴伐利亚统治者的夏宫,始建于1664年。巴伐利亚的选帝侯和后来的巴伐利亚国王均出自于德意志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虽然巴伐利亚王国存在时间仅一百多余年(1806-1918),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此之前已经坐拥这片土地近七百年了,至今该家族仍是宁芬堡宫的实际拥有者。</p> <p class="ql-block">25. 宁芬堡宫是一座巴洛克风格式的宫殿,不断拓展对称的南北双冀,使得该宫的宽度已经超越了素有欧洲宫殿“鼻祖”的凡尔赛宫。加上横贯东西(宫前宫后)的大运河,宁芬堡宫的规模也算是巨大无比的。这是宁芬堡宫前的荣誉庭院。</p> <p>26. 宁芬堡宫花园拥有铸铁泵的喷泉系统,这是欧洲最为古老的机械设备之一。在这巨大的花园水系里,常住客包括众多的白天鹅。天鹅视这里为家由来以久,这或许是出生于宁芬堡宫的路德维希二世兴建新天鹅城堡的灵感来源之所在。</p> <p>27. 宁芬堡宫内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主楼正中间的节日大厅Steinemer Saal, 三层结构式的大厅高挑明亮,在欧洲宫廷中也实属罕见。</p> <p>28. 节日大厅也叫大理石大厅,天顶壁画以古希腊众神为主题,在靠近后花园一侧所绘制的宁芬女神,更拱托出“宁芬堡宫”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29. 路德维希一世是巴伐利亚王国第二任国王。首任国王是拿破仑钦定的马克西姆连·约瑟夫一世,他同时与拿破仑也是儿女亲家(约瑟芬皇后的儿子与巴伐利亚公主)。直到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时,马克西姆连为了保全王国的利益才与拿破仑分道扬镳。1825年10月马克西姆连在宁芬宫辞世后,继位的路德维希一世大力发展王国的经济,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就建于他的任内。作为一名古典艺术的狂热爱好者,路德维希一世重新规划慕尼黑城,大肆兴建博物馆,四下收集各类艺术品,尤其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珍品为甚。今天慕尼黑的许多建筑和珍宝都得归功于这位国王,当年规划建设的路德维希大街依旧热闹非凡。路德维希一世在王位上只呆了不到23年,62岁那年被迫退休,81岁时客死法国尼斯。</p> <p>30. 巴伐利亚王国的美女海伦,父亲是鞋匠,她15岁那年在为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孩子准备玩具时而为国王所认识,国王给她的酬劳是请名画家帮她画一幅肖像画并挂在纽芬宫里的美女画廊内。18岁那年她和国王的男仆结婚,之后曾育有十名子女。这是美女画廊里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画,是否是最美的?你去后便知道了!</p> <p>31. 巴伐利亚王子奥拓,是路徳维希一世国王的次子。因为路德维希一世不仅对古希腊文明情有独钟,而且积极支持希腊的独立运动,颇得希腊人民的好感。在希腊总督遇刺后,英、法、俄为平衡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地缘政治,力推巴伐利亚王子出任希腊国王(是否有点荒唐!)1833年十八岁的奥拓王子走马上任成为了近代希腊首任国王,直到二十九年后的1862年被希腊人废黜。</p> <p>32. 逛完了宫里供参观的房间后来到了后花园,天气也放晴了,巨大的法式花园飒是美丽。 The Grand Parterre</p> <p>33. 宁芬宫居然有一座瓮器作坊,1745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姆连三世上任后既开展大生产运动,鼓励王国内农业、工业和矿业的发展,1747年他居然在夏宫里开办瓷器作坊,当然是以生产高档的艺术瓷器为主。这是宫内马厩 Court Stables</p> <p>34. 在慕尼黑周边有三座与巴伐利亚“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有关的城堡:新天鹅堡、林德霍夫狩猎行宫和海伦基姆湖宫。路徳维希二世倾王国之力,大肆兴建他的“梦之宫”,这也许也酿成了他个人的悲剧:和他的私人医生一起被散步到湖里去了…那一年,他才40岁,未婚!由于继位的王弟奥托精神有问题,因此实际掌控王国的是他们的王叔-摄政王路特波德,作为最大的受益人当然也成为了国王溺毙最大的嫌疑人。除此之外,时刻觊觎王国的德皇及首相俾斯麦也在其列。历史终究过去了,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正如同西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一样:如果老佛爷当年不修复,现在没准是圆明园旁的又一摊废墟呢…现在相当多的第三产业还是在靠前人栽下的“这些树”!确切地说,西太后、路德维希二世们信奉“前人享受,后人得福”的超前消费理念!由于远离城市,处在高山峻岭边缘的新天鹅堡幸免于战争的炮火。作为德国的第一名片,她曾代表德国参加全球“世界新七大奇迹”的评选。这是进入城堡的山门入口,让我们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35. 18岁的路德维希二世1864年继位,五年后新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破土动工。至他去世的1886年,城堡内部装修尚未完工,360个房间只有14个房间装修完毕。值得欣慰的是路德维希二世好歹在里面呆过,最后岁月被软禁于此,失踪前几日是被人从这里带走的。这是在城堡内的第二层平台内庭,图中正对着城堡内的主体宫殿。城堡内最辉煌的大厅是第四层的“歌唱家厅”和占据第三、四层空间的“王座厅”。为了满足路德维希二世将自己视为具有中世纪骑士般勇猛的国王的心理,“王座厅”内双层结构的巴洛克式回廊设计配以拜占庭风格的沥金湿贴壁画,地板是以二百万块马赛克拼图而成。“歌唱家厅”则为迎合国王的剧作家好友瓦格纳的品味而设计。为了增加城堡原始的氛围,城堡内的一间房间被装饰成山洞。</p> <p class="ql-block">36. 由于堡内严禁照相,从网上下载三张供各位看官一瞥童话城堡的内部世界。这是歌唱家大厅 Hall of the Singers</p> <p>37. 王座大厅 Throne Hall</p> <p>38. 客厅 Drawing room</p> <p>39. 值得一提的是,城堡内的供水糸统是充分利用与城堡毗邻的高山峻岭,在山间修筑蓄水池,形成高压将所蓄水送至堡内,真正的做到了因势力导。</p> <p>40. 从主体宫殿的窗户腑视入口处的山门及内庭</p><p><br></p> <p>41. 从山谷中的玛丽桥上能眺望到的城堡侧面全景。玛丽是普鲁士公主,路德维希二世的生母。</p> <p class="ql-block">42. 美国迪斯尼乐园的睡美人城堡据说从这座新天鹅堡得到不少创作灵感。相信很多看过新天鹅堡介绍的朋友对城堡的正面照都会有很深的印象:红色外墙的山门,高耸入云的塔楼,再以连绵起伏的群山配碧波荡漾的湖水…那是真正的人间仙境!这是打动很多游客包括我在内想到此一游的原动力。我曾经期待着能将这样一幅美景摄入我的相机。去之前曾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旅游部门联系,询问他们如何能够拍到正面照。对方的回复则令人沮丧:如果不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动用特别的手段那么基本不可能拍到正面照!因为过于陡峭,不可能爬到城堡正对面的山上去拍照。对普通游客而言,搭乘城堡不远处的缆车上山并借助长镜头取景,这是唯一的机会。但由于距离太远,效果绝非理想。去新天鹅堡的那天,正赶上大雨瓢泼,山上山下水雾茫茫,能够照一张清晰的侧面照就已谢天谢地了,看完城堡当晚还得返回慕尼黑,时间、天气都不允许我们有过多的奢求。网摘一张以飨读者,以后有借口重游故地时再去尝试吧!</p> <p>43. 与新天鹅城堡遥遥相望的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父辈修建的鹅黄色外墙的旧天鹅堡 Schloss Hohenschwangau,路徳维希二世曾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旧城堡所处的山头比新堡所在的要低许多,整个城堡也没有新堡那高挑的塔楼,但城堡周围是给人以童话般想像的天鹅湖-阿尔卑斯湖,不知这里的天鹅仙子是否与悲情王子邂逅过…</p> <p>44. 与慕尼黑车程不到二小时的富辛镇Fussen除了新旧天鹅堡,车程不远处还有路德维希二世的狩猎行宫-林德霍夫宫 Schloss Linderhof。据说这里有一颗树龄超过三百年的菩提树。“林德” Linden即是菩提树的音译。 这个小巧玲珑的山间行宫是参照法国凡尔赛宫内的小提浓宫兴建的。配以精致的各种风格的小花园,深得路德维希二世的厚爱。这是行宫内一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阶梯式人工飞瀑及海王喷泉,一直延伸到背后的山坡上。</p> <p>45. 行宫东花园充满法式风情:鎏金的邱比特雕塑喷泉、维纳斯与阿东尼斯合体雕塑等点缀其中,法王路易十六的半身石像则立在后面的凉亭里。</p> <p>46. 行宫西花园是行宫内最早的花园,两尊喷泉配以鎏金的荣誉女神和邱比特雕塑,其中有象征四季的花神像两尊,远处凉亭内有一尊法王路易十四的半身像。太阳王路易十四是路德维希二世一生的偶像,为了赶英超法,路德维希二世也是蛮拼的。行宫刚竣工,他的眼光便移到海伦基姆湖 Herrenchiemsee的绅士岛上,这一回他要求把凡尔赛宫整个搬过来:完全复制凡尔赛宫的主宫殿,镜廊也不像在行宫内的小打小闹,规模上要直接盖过凡尔赛宫内最金壁辉煌的那个。工程历时8年,到了那种“钱快花光了,人也快要死”的地步。国王他本尊只享受了一周,便人财两空了。</p> <p>47. 行宫正对面的阶梯式大花园及喷水池,池中鎏金的雕塑会定时喷水。</p> <p>48. 从花园平台上俯瞰整个行宫,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为临山坡的阶梯式水池,行宫及东、西花园,宫后大水池,阶梯花园至坡上凉亭。</p> <p class="ql-block">49. 位于德国东部的莱比锡Leipzig是德国第八大城市,在德国是仅次于法兰克福的世界又一著名的博览会中心之一,莱比锡举办博览会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497年,相当于华夏大地明孝宗弘治年间。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Bach 曾长期在莱比锡的教堂担任音乐总监,“巴赫音乐节”是莱比锡定期的音乐盛会。近代史的莱比锡最为史学家尤其军事家称道的便1813年10月的“莱比锡战役”,是役以俄、普、奥等国的三十多万联军对阵拿破仑的十八万法军,历时四天的大会战以法军折损八万联军损失五万余人收兵。从此拿破仑的势力退出德意志诸邦,半年后的1814年4月,反法同盟攻陷巴黎,拿破仑第一次被迫退位。这是莱比锡老城广场及老市政厅,”莱比锡战役”告捷后,反法同盟的联军在这里举行入城式。1913年为了纪念<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该战役一百周年,在莱比锡东南郊当年一处激战场竖立起了一座宏大的“民族大会战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50. 莱比锡新市政厅,说新也不新,只是相对于茉比锡市场的旧市政厅而言罢了。1905年莱比锡新市政厅投入使用,市政厅的主塔是德国最高的。</p> <p class="ql-block">51. 二战末期随着美军入城,莱比锡新市政厅见证悲壮的一幕:纳粹的莱比锡代理市长一家在此饮弹自尽,还有不乏的追随者…</p> <p class="ql-block">52. 莱比锡的德国联拜最高法院,1933年9月纳粹在此开庭审理半年前发生在首都柏林的“国会纵火案”,多年在德国从事地下工作的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季米特洛夫以“参与纵火”的罪名受审。最后的结局是季氏为自己辩护成功,他被法庭无罪释放!获释的季米特洛夫之后来到共产国际的中心莫斯科并成为共产国际的总书记。二战后季米特洛夫回到了他的祖国保加利亚,在斯大林的背书下成为保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可惜的是,东方的红太阳尚未升起时,西方的红太阳就要落山了:1949年7月2日季米特洛夫病逝于莫斯科(一种说法是为斯大林毒杀,以防出现巴尔干联邦的第二个铁托)后被制成了共产主义世界的“第二块腊肉”荣归故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苏东巨变后,季氏在首都索非亚的陵寝被移除,“腊肉”下放普通公墓。顺便再提一下,季氏无嗣,唯一的儿子早夭,曾将王明的女儿视为养女。另外坊间传闻,季氏与当年在德国留学的周恩来有交集,1924年刚从法国留学经莫斯科归来的周恩来一下子就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主任(中将军衔),个中原因就是怀揣着季氏的推荐信…那时正是孙文联俄联共热火朝天的“蜜月期”!</p> <p class="ql-block">53. 离开莱比锡继续东行便来到了德国最东部的大城-德累斯顿 Dresden。如果不是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以失败收场的话,东普鲁士不会被分离,德国的领土还包括东部一大块现划归波兰的土地。但是,对德意志来说“悔不当初”已意义不大了!</p> <p class="ql-block">54. 素有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美称的德累斯顿曾经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是萨克森的一位中兴之主,他在萨克森一手建立了绝对的君主制。他在17岁时曾走访过凡尔赛宫,对路易十四仰慕得一塌糊涂。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在他脑中的印象已挥之不去。他坚信“君王通过他的建筑而永存”,认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建设比强军建武更能让自己名垂青史:</span>不惜重金打造了德累斯顿茨温格王宫Zwinger 、皮尔尼茨夏宫、莫里茨堡和哈伯土斯堡的城堡,还大力扩展了波兰华沙的王宫及花园。另外在他的扶持下,德累斯顿的工匠成功地破解了东方瓷器的奥秘并开始批量生产。这是描绘1709年他在波茨坦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中)及丹麦国王腓特烈五世(左)聚会的肖像画。注意国王们脚上所穿的大头高跟皮鞋,现在好多女明星也好这一款。看来时装也有一个轮回:今年流行、明年过时、N年以后又流行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55. 尚文的萨克森最后被尚武的邻居普鲁士打惨了。1806年拿破仑大军在徳累斯顿大捷随即提携萨克森加入法国主导的莱茵邦联并建立萨克森王国,这总算让萨克森摆脱了普鲁士。但好景不长,随着拿破仑在莱比锡的溃败,萨克森王国又得听命于强邻普鲁士了。最后与德意志其他诸侯一统在德意志帝国的旗下。当然,王国名义上一直存在直到德意志帝国解体的1918年。这是始建于1738年巴洛克风格的德累斯顿主教堂 Katholische Hofkirche 和旁边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德累斯顿</span>城堡。奥古斯特二世的心脏存放在教堂里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子奥古斯特三世也葬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56. 沿河而建的德累斯顿城堡</p> <p class="ql-block">57. 位于易北河南岸布吕尔平台上的德累斯顿艺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58. 始建于1841年的森帕歌剧院 Semperoper历经沧桑,现在展现在眼前的是1985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59. 由二万三千多块瓷砖拼贴的《王侯出征图》描述了萨克森王国的历代君主</p> <p class="ql-block">60. 德累斯顿高级法院设计独特的侧门</p> <p class="ql-block">61. 离易北河南岸不远、毗邻歌剧院和艺术画廊是茨温格王宫 Zwinger,1709年奥古斯特二世命人兴建的这座王宫,穷尽雕栏画栋之极。原本这王宫要与德累斯顿城堡连成一体并一直延伸至易北河岸,后因奥古斯特二世的辞世而搁置下来。1855年,Zwinger 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62. 典雅的王宫内庭院及装饰精美的墙亭</p> <p class="ql-block">63. 王冠门与画廊</p> <p class="ql-block">64. 登上二楼平台,可以更仔细地端详王宫及城堡</p> <p class="ql-block">65. 德累斯顿旧市场,一年一度的圣诞集市是市民和游客最想往的热闹地方。</p> <p class="ql-block">66. 夜幕下的德累斯顿主教堂和城堡</p> <p class="ql-block">67. 走过横跨易北河的奥古斯特桥,从易北河北岸回望老城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68.<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始建于公元1726的</span>圣母教堂Frauenkirche,曾是德累斯顿的最壮观的的地标,不幸在二战中被盟军炮火催毁。既便在社会主义的东德时期,教堂遗址也一直保留着,虽然是以战争纪念的名义,两德统一后按原样复建。德累斯顿老城在二战后几乎被夷为平地,新城保存较完整-反而成了古董!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当年德军空袭英伦时可曾想过自己的家园有朝一日也会遭受如此的劫难?</p> <p class="ql-block"> 69.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收藏在以上各城的艺术品。这是法兰克福雕刻博物馆 Liebieghaus庭院外的雅典娜女神与羊精灵马斯亚斯Athena and Marsyas 。公元前460古希腊雅典雕刻大师米隆 Myron 为雅典卫城创作的一对青铜雕塑,原件已失。本件是根据现存于梵蒂冈博物馆内罗马时期的复制件而特别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70. 雅典娜女神,这是罗马时期的复制品,存于法兰克福雕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71. 这尊亚历山大大帝的头像估计是公元前一世纪的作品,出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马其顿王国的一代大帝亚历山大,二十岁继承父业,用了十年时间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远征东方一直打到印度河边。这样一位在战场上所向披糜、战无不胜的传奇人物,32岁时暴亡巴比伦(公元前323年6月)是毒杀或是病殁至今历史学家尚无定论,其遗腹子也未及成年便为人所毒杀…亚历山大大帝周围的将领曾想方设法欲将遗体制成“腊肉”,未果!经防腐处理和填充香料后被置于金棺内,最后被其大将托勒密辗转运到了埃及并葬于以他名字命名的海港-亚历山大港。</p> <p class="ql-block">72. 现存于法兰克福雕刻博物馆的这尊罗马时期的《掷铁饼者》是对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古典风格雕刻家Naukydes作品的临摹,身高176.5厘米。作品展示了手握铁饼的青年男子正调整身体的姿势全神贯注地欲投掷铁饼的那一𣊬间。在古希腊奥运会上,取得桂冠的选手拥有在赢得比赛的场地以及自已的家乡城邦竖立自己雕像的殊荣。在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殿遗址曾出土过多尊类似这样的运动健将雕像。</p> <p class="ql-block">73. 现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的丹麦雕塑家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smann Thorvaldsen 1817 年的《甘里尼德喂鹰》Ganymede and the Eagle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在奥林匹克山上放羊的英俊少年为天神宙斯所垂涎,后者化作巨鹰下凡人间来拐虏少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74.《醉卧中的半羊人》是来源于希腊化时代雕塑或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复制品今已无法考证。公元1620年左右这件雕塑在罗马城内天使堡下的护城河里被人发现。天使堡曾是罗马帝国皇帝哈德里安的陵墓所在地,也是公元537年罗马人与入侵的哥特人激战的重要场所。据估计,这件大理石刻当时是被当作抵御外敌的一石块使用的,被发现时左腿左臂已不存在。之后意大利雕刻家曾修复了左腿及塑像的支撑。由于该雕塑在发现后最先是为教皇乌尔巴诺八世的侄儿巴伯里尼所有,因此又名“巴伯里尼的半羊人” Barberini Faun (Drunken Satyr)。面部略显优柔寡断,躯干肌肉发达,尾部有羊尾,喝醉后斜靠在一兽皮上打鼾…夸张的姿势使这件雕塑常常被归入情色艺术一类!图中左侧图是收藏在慕尼黑古代雕塑展览馆内的原件,十九世纪初路德维希一世从意大利购得。图右侧是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内由Edme Bouchardon 按相同尺寸的真模复制品,同时复原了原件已失的左臂及左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5. 达·芬奇《圣母子》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p> <p class="ql-block">76. 拉斐尔《圣家族》 1507年,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Holy Family Canigiani</p> <p class="ql-block">77. 鲁本斯 Perter Rubens 与妻子的自画像《鲁本斯与伊莎贝拉》,约创作于1609年,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p> <p class="ql-block">78. 鲁本斯 《拐虏勒皮普斯的女儿们》约1618年,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The Rape of the Daughters of Leucippus</p> <p class="ql-block">79. 欧洲北方画派 Hendrick De Clerck 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80.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一的丁托列托 Tintoretto 约于1555年创作的《维纳斯受惊》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Vulcan surprising Venus and Mars</p> <p class="ql-block">81. 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意大利巴洛克画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1613年创作的一幅古希腊神话传说题材的绘画《阿波罗活剥羊精灵》Apollo Flaying Marsyas 。 </p> <p class="ql-block">82.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ssin 1624年创作的《米达斯和酒神》Midas and Bacchus,绘画描述Ovid《变形记》中的故事,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馆。</p> <p class="ql-block">83. 现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的十七世纪意大利巴洛克画家Elisabetta Sirani 《丘比特和普塞克》Cupid and Psyche </p> <p class="ql-block">84. 现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瑞士画家Joseph Heintz the Elder 创作于1595 年的《四轮马车的跌落》The Fall of Phaeton 。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太阳是由赫利俄斯Helios 每天赶着神圣的战车在天空中穿行的。一天赫利俄斯的儿子Phaeton 请求父亲让他驾驭战车一天。由于手脚生疏,不久战车失控。眼看着太阳要堕落到地上,天神宙斯不得不用一闪电将其击毙。这个题材曾多次出现在多位画家包括鲁本斯的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85. 十九世纪德国画家Johann Peter Hasenclever 擅长时日常生活形态的描述,这是画家1846年创作的《校长》Hieronymus Jobs asa Schoolmaster ,收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86. Domenico Quaglio the Younger 是德国十九世纪初杰出的画家、雕刻家、舞台设计及建筑师。他曾游历荷、意、法、英等国。这是他1823年绘制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他曾负责旧天鹅堡新哥特风格的外形设计,50岁时故于旧天鹅堡。此画收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87. 十九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要成员朱尔·迪普雷Jules Dupre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擅长描述暴风雨、疾风树木等自然景观,这是他1842创作的《三棵橡树》,</span>收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88. 德国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象征主义及新艺术运动画家路德维希·冯霍夫曼Ludwig von Hofmann 在1893年左右创作的《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收藏于莱比锡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8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乔尔乔内Giorgione 创作于1510年的《沉睡中维娜斯》Sleeping Venus,又名德累斯頓圣母。在画家去世时此画只完成了大部分,其余背景等由提香Titian 完成。现珍藏于德累斯顿的茨温格王宫旁的历代大师画廊内,这幅巨作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曾多次出现在各国的邮票上。此画作曾为之后的多位大师临摹,包括Titian、Treviso、Bordone、Reni、Velazquez、Goya、Manet等。</p> <p class="ql-block">90. 拉斐尔 Raphael 的《西斯庭圣母》Sistine Madonna,创作于1512年,因长期存放在罗马西斯庭教堂内,故以此命名。这是拉斐尔圣母题材画作中的杰作。1754年萨克森国王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花巨资购得。为了更好地欣赏这幅作品,奥古斯特三世不惜让人将自己的王座移位!在德国乃至西方世界,这幅巨作的魅力和影响是空前和巨大的。在二战后期德累斯顿的空袭期间,此画与其他艺术珍品被暂时保存在一有温湿控制的隧道内。后为苏联红军发现并被运往莫斯科。这幅画一度成为普希金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时苏联文化官员骄傲而大言不惭地向世界宣布:有了这幅画,普希金博物馆就是世界级的了!1955年随着斯大林的去世,为了向东德示好,苏联政府归还了部分当年掠夺的艺术珍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幅巨作才得以回归。</span>现珍藏于德累斯顿的茨温格王宫旁的历代大师画廊内。这幅巨作曾出现在多国的邮票上,或是端庄的圣母子,或是可爱的小天使。由于该博物馆严禁拍照,此图和上幅“德累斯顿圣母”图片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德国掠影到此结束,但德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却不可能在此穷尽!由于德意志众多的诸侯长期以来都是以松散的邦联形式存在的,各个独立小王国被一统在德意志帝国下也就是近一百六十年前的事。因此德国历史上没有象巴黎、伦敦或维也纳那样的超级大都市,但有为数众多的城镇充满着自身独特的魅力:汉堡的鱼市、科隆的大教堂、不来梅的童话世界、纽伦堡的古老集市、躲过战火保存最完整的海德堡、红色的罗滕堡、维尔茨堡,莱茵河谷中城堡小镇…还有背倚阿尔卑斯山脉的楚格峰、国王湖,拥有最美山村称号的拉姆绍Ramzau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