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雨花台深度游

小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雨花台来过好几次,每次都是</span>缅怀先烈只去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展览馆,今天跟</span>着小Q妹妹深度游览雨花台,一观风景,二寻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英勇就义》巨型烈士雕塑群像。群像由179块花岗石拼装而成,像高8米,宽8米,重达1300多吨,</span>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花岗岩雕塑之最。群雕塑造了9个共产党人、革命志士英勇就义前的不屈形象,他们中有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老工人和知识分子,在怒目圆睁的农民,有镇定自若的女干部,有咬着牙齿的小报童,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p> <p class="ql-block">陵园北大门入园,从右侧逆时针走起。</p> <p class="ql-block">探访雨花桂花王,桂花王于1959年自安微大别山引进,如今已有百年树龄,树高约9米、树冠约11米。金秋时节,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堪为雨花台桂之王者!遗憾的是我们来得不是时候。</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桂花果实。</p> <p class="ql-block">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坐落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西侧,由纪念墙主体、3组浮雕和1000多平方米广场组成。纪念墙正面安装一尊高1.5米、宽1米的警察铜像。背面镌刻着碑文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400多名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民警的姓名、生卒年月和生前单位。</p> <p class="ql-block">埋头寻找野菜。</p> <p class="ql-block">雨花茶文化区在雨花台风景区内,靠近南大门,安静,游客少,在这里能看到大片的雨花茶茶园,还有雨花茶茶艺馆,雨花茶博物馆可以参观,可以了解雨花茶的故事。雨花茶属绿茶类,是南京的特产,是20世纪50年代末引种创制的茶中珍品,曾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是中国经典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p> <p class="ql-block">错过了赏枫。</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南门。</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公园生态密林区,在公园东门南侧。密林里是一片清幽静谧的世界,越往里走,树林越密,浓荫越厚,茂密的树林阻隔了外界的喧嚣,浓密的绿荫提供了宜人的清凉,是休闲、清静心灵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含苞待放的玉兰花</p> <p class="ql-block">忠魂亭是雨花台烈士陵园区的“句号”工程,由南京市30万共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兴建。该建筑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浮雕四部分组成,于1996年7月1日竣工,”忠魂亭“由江泽民题写亭名,位于主体建筑群南端海拔43米的坡顶上。用花岗石砌成,主体建筑长、宽各边长5.8米,高8.3米,尖顶四门方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思源曲》水池在忠魂亭北坡和忠魂广场南缘间,长20米,宽15米,深1.5米。寓意“不忘先烈,永志纪念;饮水思源,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忠魂颂》浮雕,立于《思源曲》东西两侧,长20米,高3米。浮雕的主题为”狱中斗争“和”刑场就义"涵盖了英烈威武不屈、悲壮卓绝的历史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里面,有一座丁香园。这是为纪念牺牲烈士白丁香而建成的专类植物主题园,园内栽植的22株丁香树,象征丁香烈士短暂的22个岁月,这些丁香树按1910年到1932年的时间顺序,排列分布于绿色草坪中,以春荣秋落、夏花冬谢的自然生长过程,寓意烈士精神生生不息、永久传承。</p> <p class="ql-block">李杰既是明朝开国功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它又</span>是国丈,死后被追封为镇国将军。李杰墓坐北面南,规制颇宏。现有神道碑一通,石刻4对8件,即石羊二、石虎二、石马二、石武将二,分列神道两侧。</p> <p class="ql-block">二忠祠在历史上是一个掩埋忠骨的地方。“二忠祠”里祭祀的是宋代名臣杨邦乂和文天祥,他们以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后世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义,拒不降金,被金人在雨花台下剖腹取心,宋高宗赐谥号,建褒忠祠,祭祀杨邦义。</span>150年后,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在押解大都(现北京)的途中经过建康(南京),在《怀忠襄》一诗中表达了对杨邦义的敬仰之情和殉国之志。因他从小景仰杨邦义,两人又同为江西吉水人,文天祥殉难后,人们在褒忠祠附祀他,遂改名二忠祠。1998年复建"二忠祠",其主体建筑为九檩举架单檐歇山仿古寺院建筑。</p> <p class="ql-block">祠堂正门25米处有一座硬山式折线形照壁,长6.88米,武中奇书写的文天祥的《正气歌》篆刻在黑色磨光花岗岩上。</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在江南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御碑。</p> <p class="ql-block">“木末亭”位于雨花台东岗之巅,​​始建于明代,“木末”二字,最早见于屈原的《九歌•湘君》,“采辟荔兮水中,奉芙蓉兮木末。”木末意为树梢,在这里是极言其高。这里的高不仅是指视野开阔,万象环集,金陵胜景可一览无余,同时将这一处景点命名为“木末”的人,也有以秀出林梢之美形容历代仁人志士的高洁。</p> <p class="ql-block">梅岗位于雨花台风景区东北角,进入雨花台景区北门后,顺着左手边步行约30米,有一座“二泉后山景区”的石牌坊,顺着牌坊沿小路一直走即可到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梅岗并不以规模取胜,</span>它隐身于二泉后山,鲜为人知,古色古香的小亭、回廊蜿蜒于梅林间,呼应了梅之风骨,孤傲之间更显一份雅致。</p> <p class="ql-block">未见红梅开,却闻腊梅香。</p> <p class="ql-block">蜡梅旋着花骨朵,含苞待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孤傲地立于冬日雨花。</span></p> <p class="ql-block">身处其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腊梅香。</p> <p class="ql-block">雨花阁位于雨花台区,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复建于1997年,坐落在古雨花台遗址上。阁叠三层,檐卷四重,内有巨幅云光法师说法瓷砖画,讲诉着雨花台的历史。相传梁武帝时期,高僧云光法师在此岗设坛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而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雨花台也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江南第二泉位于雨花台东岗,原名雨花泉,因清泉一泓在永宁寺内,又曾称永宁泉,距今1600年历史。泉凡二孔,水出地面1米,纤湮缕浸,清洌甘美,色味俱绝,陆游品为第二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陆游为何称之为“二泉”,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因为镇江金山已有“天下第一泉”,永宁泉自然只能名列第二;二说是因为南京钟山紫霞洞中有“一人泉”,因此永宁泉称为“二泉”;三说因为永宁泉有两个泉眼,陆游称其为“二泉”只是表示泉眼有二,并非“第二”之意。</p> <p class="ql-block">高座寺位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内,是一座晋朝名刹,迄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东晋初龟兹国沙门帛尸梨密多罗来建康,丞相王导拜其为师,亲自为他驾牛车,称“高座”法师。他最早把密宗传到南京,也是密宗第一次在中国传播。传说帛尸梨密多罗讲经说法时坐在高处,尊称“高座道人”,因以“高座”为寺名。</p> <p class="ql-block">甘露井位于原高座寺前,是南京最古老的井,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因久旱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犹如甘露,故被誉为甘露井。盛名所及,与之毗邻的高座寺也曾被称为甘露寺。1997年,在甘露井上建亭,亭呈八角,秀亭空透,古朴典雅。亭顶部开有天井,与古井水面相辉映,形成坐井观天、井天一色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海螺化石</p> <p class="ql-block">海棠树上硕果累累, 本应3~4开花的,有几株垂丝海棠“标新立异”,<span style="font-size: 18px;">错把冬天当春天,绽</span>放了几朵萌萌的淡粉色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回到北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