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之旅(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新民

<p class="ql-block">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这里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1957年,王家坪革命旧址开始修复,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供参观的有毛泽东、朱 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和中央军委大礼堂,中央军委会议室,总政治部会议室,总政治部组织部旧址等。</p> <p class="ql-block">军委大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的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礼堂建成于1943年,由三五九旅木工伍积禅设计,军委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当年军委和总部的一些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1943年12月,为了交流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了欢迎劳动模范大会,朱德代表总部向劳动英雄致欢迎词。他说,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在我们解放区,依靠广大群众的自力更生,才有今天的丰衣足食。</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总政治部会议室,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搬到王家坪后,这里就作为毛泽东会客的地方。1947年3月14日,也就是撤离延安之前,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保卫延安的部队几位负责同志,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反复阐明放弃严的重大意义。当时中央决定放弃延安,许多人想不通,表示要誓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毛泽东笑着说:你们的这种决心很好,延安是要保的,我们在延安住了十年,挖了窑洞,吃了小米,学了马列主义,培养了干部,指导了中国革命,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延安,延安不能不保。但是,延安又不可不弃,因为蒋介石调集了二十三万军队,有飞机、坦克、大炮,而我们保卫延安的军队只有两万多人,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两万多人一下子要消灭二十三万敌人是有困难的。毛泽东用战争的实例,反复说明作战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主要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道理。毛泽东说,我们今天放弃延安,就意味着将来要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现在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拖住敌人,让敌人陷入这里拔不出脚来,毛泽东的话极大的鼓舞了大家的信心。临结束时,毛泽东又嘱咐说,回去以后要给战士们讲清楚撤离延安的道理,告诉大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是要回到延安的。历史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国民党胡宗南部1947年3月19日占领延安,八路军在1948年4月22日收复了延安,敌人占领延安仅仅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旧址 总政是我党对军队进行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的重要机构。1937年10月10日,为统一和加强对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重新成立总政治部(对外使用八路军总政治部名义),驻地由凤凰山麓迁到王家坪,主任先后为任弼时、毛泽东(代)、王稼祥、刘少奇;副主任先后为邓小平、潭 政、傅 钟、程子华。1947年3月,总政离开王家坪,随党中央转战陕北。1949年进驻北京。总政旧址现存会议室一间,其他办公室十余间(孔)。</p> <p class="ql-block">防空洞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延安,为了防备日本飞机轰炸,中央军委组织工作人员与绥德和米脂县的石匠,共同开凿了此防空洞,洞长50米,宽1.2米,高1.8米。洞顶向上连通两层瞭望哨,随时可以观察敌机轰炸情况和外部环境。洞内开凿了十几平方米的空间,作为中央军委领导在防空期间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1941年,叶剑英由重庆返回延安,曾在此居住了一个多月。1947年,胡宗南部进攻延安时,毛泽东也曾在此洞防空和办公。</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在会客室东边的山坡下,有两孔石窑洞,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寝室。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曾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 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迁到这里,先后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著作,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战术方针。</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重点进攻,派大批飞机在王家坪上空轮番轰炸,扔下了许多炸弹。这时毛泽东仍静静的坐在窑洞里工作,几个警卫员多次劝毛泽东到防空洞里去,他总是说不要紧,窑没事,厚着呢!正说着,警卫员从外面捡了一块弹片拿来给毛泽东看,他接过弹片在手里掂了掂说,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p> <p class="ql-block">在旧居门前有一石桌,是毛泽东1946年春,送他的长子毛岸英到农村劳动时谈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延安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从王家坪撤离延安,转战陕北途中。</p> <p class="ql-block">王稼祥旧居在军委礼堂后边的山腰上,是两孔面向西南的石窑洞。</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王家坪警卫班宿舍</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旧址 1938年3月,总政组织部成立,当时就在这里办公。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先后为方强、胡耀邦,主要负责部队干部的考察、任免和调动,包括重要根据地、游击区干部的派遣。当时正值抗战初期,抗日战场和根据地不断扩大,干部的选派、调动、升迁十分频繁,总政组织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需要,及时推荐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配备到各抗日战场和敌后根据地,发展补充党的新生力量,加强军队干部的组织纪律,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总政组织部旧址,现有瓦房两间。 1947年3月,总政组织部随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9年进驻北京。</p> <p class="ql-block">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许多爱国华侨曾经漂洋过海聚集在宝塔山下,寻求救国真理。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成立了华侨救国联合会,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群众团体。侨联团结当时留在延安的华侨,联络海外侨胞,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的华侨有600余人,为加强留足华侨之间的团结和联络,并通过他们开展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工作,1938年底在陕北公学成立了华侨联谊会。1939年7月,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驻延办事处在延安成立。1940年9月,召开留延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留延华侨救国联合会。1946年更名为中国延安华侨联合会。</p> <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底,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到延安,受到中共中央和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在延安期间,他同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多次畅谈,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经过八天的参观和与在延安华侨青年的谈话,对陕甘宁边区有了深刻的了解。延安之行,是陈嘉庚先生人生的重大转折,同时也对海外侨胞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1日下午,陈嘉庚到杨家岭拜会毛泽东,谈话后毛泽东留他和侯西反一起共进晚餐。一张陈旧饭桌,上面铺着四张白纸,以代桌布,风起纸飞,遂弃之不用。菜肴是以洋芋、豆腐等陕北农家菜为主,其中青菜、水萝卜等是从毛泽东自己种的菜地里拔来的。唯一的一盘黄焖鸡,还是前几天老乡送给毛泽东的。陈嘉庚看着这一桌丰盛的"宴席",十分感慨,因为在重庆蒋介石请他吃饭,生猛海鲜,山珍海味,以八万元巨款作为接待费用。后来他常对人说:"一党之领袖其艰苦朴素有如此者,令人敬佩!"、"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图为1955年年陈嘉庚重访延安时,在毛泽东旧居前讲述当年会见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冼星海与爱人钱韵玲在延安,冼星海曾侨居新加坡、法国。1938年11月到达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创作有大量音乐作品,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大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1940年11月因公赴莫斯科,1945年病逝于苏联,年仅40岁。</p> <p class="ql-block">余光生,美国华侨,1940年到延安,1941年在延安侨联第三次大会上被选为第三届执委。在延安期间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新华社代理市长等职务。建国后曾任铁道部副部长。</p> <p class="ql-block">  冈野进旧居 冈野进,原名"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袖之一,由于在国内领导反战运动,曾多次被捕。出狱后,野坂参三被任命为日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1940年3月,野坂参三随周恩来、任弼时从莫斯科来到延安,化名"林哲",并将自己的日本名字改为"冈野进",任八路军总政治部顾问,参加创建和领导日本工农学校和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从事对侵华日军的宣传和对日军俘虏的教育工作。1943年7月,冈野进在延安发表《告日本士兵书》,号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日本人民政府。1945年4月,冈野进以日共代表的名义,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建设民主的日本》的演说,阐明了日共反对军国主义的坚定立场。抗战胜利后,冈野进于1945年9月离开延安回国。</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2日拍摄于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12月27日编辑于西安文景小区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