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谷:浙派人物画开创者!

兵歌

<p class="ql-block">周昌谷(1929—1986),号老谷。浙江乐清人。自幼喜爱诗文书画,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周昌谷对传统笔墨技法深有研究,尝潜心学习八大、石涛、徐青藤、方方壶、吴昌硕、黄宾虹等人作品,并赴敦煌临摹壁画。又对西方印象派、野兽派色彩亦有所汲取。善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将传统花鸟画用笔移植于人物画中,用色和运墨也极见匠心。其画多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注重表现蕴藏在平常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富有韵味,代表作《两个羊羔》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其草书、篆刻也有精深造诣。周昌谷是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两个羊羔》、《荔枝熟了》、《春》 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昌谷(1929-1986)浙派人物画开创元老之一,温州乐清人,自幼受家学熏染喜爱美术,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接受了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等大师的亲炙。本科毕业,留作研究生,其天分已初露头角。潘天寿当时对夫人说过:“解放后,我碰到有才华的学生,只有周昌谷一人。”1954年他有幸参加考察团赴敦煌临摹,又深入藏区生活,作《两个羊羔》,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又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为新中国争得第一个绘画国际金奖,其艺术天才始为公众认可。</p> <p class="ql-block">“东艺登高顶,世山列一峰”,乃周昌谷先生生前书写之对联,亦是他与人共勉的目标,表达了高远志向和爱国情怀。57个春秋的短暂生命,他创造的艺术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辉,也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无法绕开的一位名家。本着“固本博取”,追求“纯情至美”,而臻于“妙悟独造”,他的艺术照亮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两个羊羔》被公认为“浙派人物画”奠基之作。</p> <p class="ql-block">用“固本博取”四个字概括周昌谷的中国画艺术追求,较“中西融合”或“传统出新”更为确切。“固本”者,坚持中国画之本,保持中国画鲜明的特色。“博取”者,从古今中外广博汲取,从绘画以外的各种文化艺术,甚至是民间艺术汲取,不存偏见。这非常符合他的实际,亦是浙派人物画的特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周昌谷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美,他是一个唯美追求者。</p> <p class="ql-block">他画的少数民族女子非常纯真,姿态和服饰背景都很美。但屡屡受到批判,说他表现小资产阶级情调。但他说:“少数民族妇女是我十分倾心的题材,而且也是我的求索、发挥彩墨画技巧的好题材,我是不会放弃的!”正是这份自信,成全了他艺术的鲜明个性和艺术高度。</p> <p class="ql-block">当然,周昌谷最富创意的在于用色,在于对色彩艺术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在作品中无与伦比的卓越处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譬如:他的书法初学黄道周,又学米芾,后改学八大山人。他将现代派的结构、八大山人书势和蚯蚓行迹融于一体,自成一格,独创一种“蚓体书法”的草书,令人刮目相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蚓书”圆笔中锋,运转变通,结体奇崛,内敛含蓄,沉雄浑厚又风神潇洒,与他后期画风相协调。独幅书法作品也非常有个性。他自己说,蚓书源于早年在农村踩水车劳动时,发现蚯蚓行迹之美,引起关注。当年的发现在许多年后终于结成了正果。即使环境再差,他总不断有新的创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昌谷传统文化修养很全面,无论诗文、书画、金石、考古各方面都明显比周围的人更在行,平时温文尔雅,厚道淳朴;但他在艺术上又不是一个安稳、守旧的人。他的思维非常活跃,求新独创精神处处表现出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