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笔墨<br><br>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者,心画也。若不懂笔墨,何谈以文载道,中国画又有何内涵之说</h3> <h3>二、气韵<br><br>“气韵生动”不只是南齐谢赫的六法之一,大凡中国之艺术,中国之文学、武术、医学,都离不开“气韵”。“气韵生动”亦不只是一个文学概念,它已然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理念。所以说,中国画是人文的,是科学。五代荆浩提出笔有四势曰:筋、气、骨、肉。而“气韵”来于笔墨,笔墨来于学养、来于人格、来于作者感时悯天的浪漫情怀。所以有“人格不高,画格难求其高”之说。</h3> <h3>三、气势<br><br>“势”是一种画面关系,更是一种修为,没有“势”就不会有“气韵生动”。“势”有两种:一是画面结构之势(造险);二是笔墨运动之势(气韵生动)。中国画是鲜活的、“形而上”的,“势”是扑面而来的第一印象,或险绝、或敦厚、或野逸、或俊秀,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是一种圆融的开合关系,绵绵不绝,生生不息.</h3> <h3>四、意境<br><br>中国画之境,远非自然之景或西画之景。若画家不明事理,误入景区,越描越像,越像越描,离中国画的本真意义越来越远。殊不知“境生于象外”、“境由心造”之理。石涛有“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的警句,画家当深悟。</h3> <h3>五、写<br><br>“写”是中国画最为本真的母体语言。“写”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从于心,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二是游于艺,是“技进乎道”的诠释,讲求点线的形质,努力做到“高韵、深情、坚质、浩气”,将一己的才情、学养、修为,通过“写”传移到笔墨中去。<br><br></h3> <h3>六、散<br><br>散与紧是相对应的关系,只有散画面才会松,松则虚,虚则纳物,纳物则丰富而隽永。现在的中国画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普及性的“大写意”,胡涂乱抹,自欺欺人;二是做作之风,求大、求满、求全、求实,不是求艺,而是在比工夫,比谁下的力气大,不知也不会顾及中国画的真谛——体“道”。<br><br></h3> <h3>七、玄虚<br><br>什么是道?老子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种惚兮恍兮的神秘,正是中国画愈藏愈深的精神境界。郑板桥“难得糊涂”亦正是画面玄虚的地方。</h3> <h3>八、形<br><br>“形”是中国画独有的物象塑造方法,远不是西画之“型”,所以,画得越精细,描摹得越像,离中国画本真的意义就越远。“形而上者”,谓指精神层面的物象关系,是源于自然而升华于心中的“意象”,并不以实际物象关系为准绳,而是以符合心、眼、手的需求为标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h3> <h3>九、写意<br><br>“写意”是一个文学概念,中国画之所以引用“写意”一词,概因其言简意赅,以少胜多之意。“简”是简约,而不是简单。简是“以一治万”,繁是“以万治一”。石涛“一画”之说即是大写意最好的诠释。意笔、工笔、白描、重彩,都可以写意,同样都要讲究笔法,讲究墨法,讲究形而上的美学意蕴。胡涂乱抹可称其为简笔画,却不是写意。</h3> <h3>十、空白<br><br>空白是中国画特有的心理空间,亦是画面呼吸的必然所在。没有了空白,中国画就缺失了玄妙的想象空间;没有了空白,中国画的“气”和“势”将不复存在。空白是中国画人文的想象空间</h3> <h3>李苦禅画作<br><br>不练书法就别想画好写意!这书法一门,是活到老,练到老;写意,写意,它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br><br>若没书法底子,只是画出来,描出来,修理出来,便没魄力,不超脱,显得俗气<br>李苦禅画作<br><br>不下苦功夫研究怎么行?咱们祖宗真了不起!把实用性的写字变成了一门高超的艺术!<br><br>常写字,那么在作画时就可以不知不觉地用上。<br></h3> <h3>大师无技巧,这句话是古人讲的。中国画论里说道:先需得法,中需有法,后需变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大师无技巧。所谓大道无术、大道至简等,说的也都是“大师无技巧”的高度和境界。<br><br>然而当下众多书画家,有的刚步入“先需得法”的阶段,比如大多数美术院校刚毕业的学生;有的仅停留在“中需有法”的水平,比如大多数美术院校的教师、稍具创作能力的职业书画家等。而真正达到“后需变法”,且变法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就更不用说达到“大师无技巧”的层面了。</h3> <h3>尽管谢赫在六法论里提到“经营位置”一说,但其更多的是在强调创作前的构思,有成竹在胸、心有定数之提示和要求,而绝非指的是创作过程中对笔墨与构图的刻意设计、安排,甚至造作、炫耀与卖弄。</h3> <h3>李可染</h3> <h3>石鲁</h3> <h3>张熊</h3> <h3>高登峰</h3> <h3>丰子恺艺术欣赏</h3> <h3>沈周题诗: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时时一把笔,草树各天涯。<br>沈周仿倪瓒画,每次画了都有人说:又过头了,又过头了。诗中说是云林子风流不可追,一画倪云林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完全不像。沈周性情所在,画倪云林还是像自己,还不忘题画诗中自嘲一下。</h3> <h3>沈周题诗:老眼于今已欠华,风流全与少年差。看书一向模糊去,岂有心情及杏花。<br>自叹老眼昏花,青春不在,但是更爱这春光与杏花。</h3> <h3>徐渭的诗书画文全面发展.对书法颇多自负。他认为自己的写意花鸟得之于书法修养,曾说:“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艺术上更显泼辣,“不求形似求生韵”,虽狂涂乱抹却横生意趣。<br><br>喜作水墨葡萄、牡丹,以隐喻自己怀才不遇,借物抒惰,以物喻人,为后来不少名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等所效法。<br></h3> <h3>弘一法师书法欣赏</h3> <h3><br>用笔<br><br><br><br>行笔不可油滑,运笔似有一种无形的阻力,像皮筋一样阻止你前进,有如屋漏痕。<br><br><br><br>把六法中“骨法用笔”的“骨法”解释为绘画本身,“骨法”之外的其他任何什么都是不必要的。因为谢赫当时虽未把“墨” 提出来,但勾勒作为绘画之骨却被明确地提出来。因为当时人物绘画大都是勾染一路的。如果说勾勒是“骨”,那么什么是附在骨上的肉呢,只要从六法全文来推敲,不难看出“赋彩”就是“肉”。<br><br><br><br>骨法用笔的中心内容是说的用笔,这正如随类赋彩的中心问题说的是赋彩一样。同样“经营位置”的主要内容也只能理解为“位置”。当然我们不能认为“骨法”、“随类”与“经营”都是骈文(六法是骈文)的点缀字眼儿,它们也是各自说明问题的。<br>智取书法<br><br><br><br>我常想如果把书法家用功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力攻”型的,另一是“智取”型的,那么我则是偏类后者。像我这样又工作又教学的人,不可能像有些人那样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临帖、下苦功。我只能根据我的情况来“出奇制胜”了。<br><br><br><br>我知道人家会说我这是旁门左道,可我还自赋嘉名曰“智取型”,我知道人家会把我这种不老老实实下苦功的作法叫做投机取巧甚至是机会主义路线,这我就顾不得许多,因为这对我这没有时间的学书者来说,是最佳的选择。<br>强调感觉<br><br><br><br>“近观以取其质”,“远观以取其势”。元人的这一新的创造,是表明从偏重“说明”而趋向重视“感觉”的一个重要变革,运用着这种强调感觉的表现方法。这是民族绘画中珍贵遗产之一。<br><br><br><br></h3> <h3>中国山水画有水墨画和设色画两类。“墨”在传统上往往也被看作为“色”,唐 张彦远说“运墨而五色具”,后来又有“五墨、六彩”,说法不一。一说黑、浓、湿、干、淡五种墨加上白,谓之六彩,一说五墨是浓、宿,焦、退、埃。总之是说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br>写意山水<br><br><br><br>一、“墨法之妙,全从笔出。”<br><br><br><br>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墨”不能离开“笔”,“墨”是笔运行的记录,非笔不能运墨;一是说墨法中运有笔法,用墨之法即在用笔,用笔不虚着,不凝滞,才能做到墨彩腾发,就是浓墨、破墨,也要既能融合,又能分明,才始有墨有笔。<br><br>二、“用墨无他,惟在洁净。”<br><br><br><br>洁净才能活泼。运墨之法又在用水,要达到清和活。有经验的画家,画完一张画,一盂水基本上还是清的,这说明笔上所含水分的多少,墨的浓淡,都自然地反映在纸上,做到了控制自如,毫不做作。<br><br>写意山水<br><br><br><br>有笔而有墨,有墨而有笔,沉着痛快,灿然成象,是对一幅好的水墨画的要求。下面着重谈设色画。<br><br><br><br>(一)山水画设色的类别<br><br><br><br>传统的山水设色,大体可分水墨淡彩、浅绛、青绿、金碧、没骨等几种。水墨淡彩。是指水墨为主,极少部分着以淡色的画法。如元代 王蒙“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或仅用青、绿于苔点树叶,或仅用赭石于小石坡侧等,总之是用色既少而淡。<br><br><br><br>浅绛山水<br><br><br><br>绛是指暗土红色。浅绛山水即是在水墨勾皴染点的基础上,设以赭石(或加墨)为主,辅以花青、汁绿等的淡彩山水画。最宜画秋景。<br><br>青绿山水<br><br><br><br>青绿山水分小青绿和大青绿两种。小青绿是在水墨淡彩或浅绛色的基础上薄施石青、石绿;大青绿以色为主,墨骨多勾廓,少皴笔{或无皴笔,所谓“空勾无皴”}。<br><br></h3> <h3>大家风采</h3> <h3>石涛艺术<br>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 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一生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观之令人难以忘怀。<br>石涛擅长山水,常体察自然景物,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自我立”。所画的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讲求新格,构图善于变化,笔墨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一反当时仿古之风。<br>石涛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br><br><br><br><br></h3> <h3>中锋——挺健的树干</h3> <h3>侧锋——苍劲的树干<br><br></h3> <h3>粗犷的树干</h3> <h3>没骨画法——小树的树干</h3> <h3>书画常用形式<br>条幅:一张长宣纸全开或对开(半折),为条幅。<br><br><br><br>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也称对联或对子。<br><br><br><br>中堂:将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单独或挂于楹联之间为中堂。<br><br><br><br>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称斗方。<br><br><br><br>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br><br><br><br>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寸的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为条屏。<br><br><br><br>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br><br><br><br>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合成册,以便翻阅,故名册页。<br><br><br><br>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看后收起。<br><br>二、落款与钤印的讲究:<br><br><br><br>1、落款:<br><br><br><br>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等。<br><br><br><br>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为下款,作品赠送对象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br><br><br><br>落款要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br>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h3> <h3>潘天寿作品欣赏</h3> <h3>艺术需要热闹,更需要寂寞,一种忘我的寂寞。心中常备一蒲团,时常独坐一会儿,悠远悠远。—— 前言<br>潘天寿先生主张花鸟画的布置,应以势为主,他说:“气要盛,势要旺,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韵味,以达到中国绘画特有的生动性。”<br><br><br><br>至于布置的方法,他认为是以“搜尽奇峰打草稿”,选奇峰配奇峰,即以奇配奇,出奇制胜。<br><br>他认为,虚实疏实是布置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他说:“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能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br>以虚实而论,他说:“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即“以虚显实”,“老子说:‘知白守黑’,就是说黑从白现,深知白处,才能处理好黑处”,所以,画事布置重在布虚,即着眼于空白。<br>实际上,摆实就是布虚,布虚就是摆实,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并且,还要能“以实求虚,以虚求实”,“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为求虚,实者虚之为求实”,而“实中之虚,重在大虚,虚中之实,重在大实”,于迫塞之中求空灵,空灵之中求气韵。布置中这种虚实相生的辩证处理方法,是他独到的成就。<br>以疏密而论,他又认为,“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有见疏”,疏密相用,要能“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而不疏,密而不密,疏中有物,密而不闷疏密对比而得中,遂得疏密相用之道矣。”<br>中国画中的大虚大实,大疏大密,是为求画面的清楚明豁,主体之点突出。因为人看东西,往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所以,画家作画,只要着眼于“两三枝”,其他“心不在焉”的东西,一概予以省略,以至代之空白,使“两三枝”清楚,突出,给人印象深刻就好了。此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也。如求面面俱到,巨细不遗,则反易消弱全幅力量气势之表达。<br>潘天寿的绘画,呈现出的不仅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浩然之气和令人拍案叫绝的奇异构图,还有一种能让你慢慢感悟的清净之意境。<br><br><br><br><br><br><br></h3> <h3>画谱分享</h3> <h3>文浩作品</h3> <h3>国画之美,颐养人性。一幅好的作品,入眼即入魂。不同的作品,给人不同的感受。今天精选的这几幅画,看后清凉爽透,怡养人的静气</h3> <h3>清代大画家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他的绘画心得是,画山水不是要画得像真山一样,画家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提炼、概括能力,表现出自然山水神奇变幻的动人气韵,形成懵懂间的艺术形象。</h3> <h3>国画之美,始于凡尘,却终于升华,意味深长而韵味十足。尘世之间,吸取点滴精华,予以升华便跃然纸上;花鸟鱼虫,山石水草,美丽大自然在白纸上翩翩起舞;山光水色,那峻峭的山姿与清澈的清泉,静谧中无处不透着恢宏的气势……<br><br></h3> <h3>一笔一画,体现着画中的优雅与静美,诉说着大自然的美丽芬芳;挥毫泼墨,体现着山水间蕴含的情调,彰显着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画中的崇山峻岭,那幽远与磅礴之中,又蕴含了多少的情感与信念!这看似小巧的国画,里面装了多少思想、情感与五味杂陈啊!<br><br><br><br></h3> <h3>中国人的思维、审美都趋于含蓄,多留想象空间,欣赏空灵、轻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作画更强调纯粹、意境、略施淡彩,点到为止、韵律节奏。讲究诗画结合,禅思文趣。<br>中国画作品,都是画家诗意巧思、生活感悟之心象的投射。只有内在的人格,才能有艺术的美感,有妙想才能有偶得,没有丰富的人生酸甜苦辣,就难得艺术的绚丽多彩!<br>诗的含蓄、简约,画的意境、彩趣,极简与丰富合二为一,空处境象显,实处气韵生,水墨意趣、诗风文味都在尺幅之内。<br><br><br>“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与画意贯穿一体,言语同造型互为补充。画家的状态、心态、情思、感悟、审美集中反映在画面。<br></h3> <h3>大家牡丹作品</h3> <h3>萧朗作品欣赏</h3> <h3>古人讲艺如其人,画如其人,实为至理名言。学得文武艺,奉献百姓家。无奉献之心,岂有奉献之艺?心正则笔正。不修公正之心,专搞歪门邪道,何来冲穆之神?无寂寞研习之志,专思急功近利之举,何来雅正之气?吾平生择友而交,择徒而授,择善而从,择义而为,不近营营苟苟之辈,不存营营苟苟之想。知吾者,二三子。<br>我主张人品与画品的一致性。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做人和作画是相辅相成的。在做人方面,应讲究大节公德、正直善良、光明磊落。在作画方面,应严谨自律、精益求精,不搞吹吹捧捧,自我膨胀。<br><br><br><br>一个人成名应以人品高尚和艺术质量成名,不能只凭手段成名。要将精力和聪明才智用到钻研艺术方面。艺术水平到一定高度,人家自然而然就承认了。要想成画家,还得老老实实学习、创作、研究才是。<br><br>艺海无涯,尽善尽美之画无多。故观赏国画,不宜贬谪,应善于汲取人家长处。能取优用长,方能充实完善自己。对于自己作品,宜广泛听取批评,善于弥补不足,方能提高自己水平。<br><br>画家归根结底是画好画,争名逐利不是正道。急于名利,必然要投机取巧,自然不肯下苦功夫。作品不成熟,争着展出去,急着出画册,人家不看则已,一看才知道画得这么糟,这么差,弄个臭名远扬,欲挽回已不可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