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大安市第一中学2020年第二届教师读书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读先哲慧语,悟百态人生。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先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手捧书香,我们追慕前辈大家的猎猎风采;深入国学,我们体验圣哲浸润的智慧人生;踏足传统,我们感悟文化传承的厚重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书香校园,我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积极为教师搭建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通过以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与教者一起畅谈圣哲慧语来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开拓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形成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5日下午2:50分,大安一中2020年第二届教师读书交流会于阶梯教室如期举行,七位教师依次分享交流感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深入浅出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解读,受</span>到在场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书交流会除部分教师参会外,与会领导有党总支书记、校长马汉军;副校长王有杰;党总支副书记曹晓峰;教科室主任范令臣;教务处主任曲洪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心主任、政教处副主任郭金海;学业水平检测中心主任吴德新;团委副书记宋俊威。</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读书交流会在主持人王亚男既温暖又有温度的话语中拉开序幕。七位教师有序分享他们与经典的情缘,让我们看到课堂之外的灵魂工程师筑梦的过程,飞扬青春与荡涤灵魂的精彩时刻。</p> <p class="ql-block"> 夏婷婷老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她的《从稻粱谋到心安处》——解读《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内涵博大精深。其中的福祸相依、相辅相成的辩证思想,练就顺其自然的平常心态;最终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达到没有人与人之争的人生境界,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不禁感慨,经典之所以永恒,是因为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张影老师在《万世师表,道冠古今》中精彩的阐述,让我们明白道不远人,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是多么幸福又幸运的人生历程。于丹眼中的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而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万世师表,则是张影老师心中的孔子形象。半部可治天下《论语》,同样也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打造靓丽的精神底色。</p> <p class="ql-block"> 王艳彦老师出浅入深的话语,带领我们一起品读满怀兼爱、非攻思想,“摩顶放踵为苍生”的墨子。把我们对墨子零零碎碎的记忆拼凑完整。光学大师、军事天才、周游各国、招揽贤士、宣扬兼爱的第一人、提倡终结贫穷和不平等。他一诺千金,义薄云天。在王老师的出浅入深的话语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剑侠。</p> <p class="ql-block"> 张建勋老师在《品读论语,悟教学之道》中娓娓道来,带领我们一起品读《论语》的智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有从容不迫的气度,有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他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化身;孔夫子的教学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张老师为我们诠释了,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致自我完善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王岩老师分享的《成也为忠,败为义》,带我们一起走进《史记》,走进那个用生命诠释着忠义的“士”界。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是一部体大思精、流芳百世的历史巨著,而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它的光辉,亘古至今,有增无减,熠熠耀眼,影响深远。在王岩老师的精彩阐述中,更让我们明确,任何划时代的历史巨著,都是伟大巨匠的心智解融时代精神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毕威老师携着《读好书,做好人》侃侃而谈他与《论语》的情缘。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毕老师说,《论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古人讲求修身之道。不修身无以功成名就,不修身无法影响他人。身为班主任的他,更在《论语》中学到了班级管理的智慧。不得不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论语》却有着不一样的解读。个人的休养,无疑成为每个人臻至卓越的必经之途。</p> <p class="ql-block"> 王亭亭老师在《鉴前世之兴衰,考现世之得失》中带领我们一起,品读历史、明得失。《资治通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取材广泛。其内容描绘了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政权的盛衰缘由,刻画了帝王将相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讲述了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悲欢。亭亭老师在解读中明示,《资治通鉴》不仅是史学瑰宝、教益大众的典范,而且是一座能警示后人、又蕴藏着无限智慧的宝库。正如清代学者王鸣盛所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p> <p class="ql-block"> 传中华经典,承千载良言。读书,使人除鄙见、开茅塞、获新知、变聪慧。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不朽的精神!今天在这里,我们饱尝了经典文化的饕餮盛宴;聆听了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明确了中华民族的元典智慧对教育、对教师、对学生、乃至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深远影响。读书,正是我们安身立命、谋求维新之根本。为师者,理应不断探索、身体力行。让经典芬芳自己的青春,浸润学生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会议在热烈悠扬的颁奖仪式中拉上帷幕。领导们为参加本次读书交流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这是对他们感知灵魂、分享心得的肯定,更是对热爱读书、乐于传承的“儒者风范”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参与交流的老师全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至此,本届教师读书交流会就圆满结束了。读书交流有你有我,虽有不舍,但终将前行。最后,我们对全体教师发出“相约2021年大安一中第三届教师读书交流会”的诚挚邀请,对激情澎湃的2021年,憧憬满怀!</p><p class="ql-block"> 相信明年在全体一中人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大安一中一定会迎来更灿烂、更辉煌的精彩华章!</p> <p class="ql-block">撰稿:王亚男</p><p class="ql-block">摄影:王德军 王丽媛 李爱莉</p><p class="ql-block">审核:曹晓峰</p><p class="ql-block">制作:张佳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