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往事(三)

黄土草根

<p>  </p> <p class="ql-block">十: 我的小学一年级</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当小学放学,校门外总是挤满了来接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们。 当小学生们排着队打着班级牌子,走出校园,家长们眼睛总是盯着队伍里寻找自己的孩子。许多家长见到孩子后,马上接过孩子沉甸甸的书包自己背上。许多家长一天最重要的亊就是接送孩子上学。</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是自己上学自己回家,其原因可能是那时西安人口少,汽车也很少,各家小孩多及治安情况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1956年9月1日我上小学了,记得那年我七岁(那时七岁才能上学)。早上7点,母親早早把我送到三学街小学府学巷分校,给班主任打了个招呼,把我送到教室里,然后转身急急忙忙去本校上班。从此我就每天自己上学。</p><p class="ql-block"> 三学街小学分校位于三学街府学巷口内50米左右,东边的一个小院里。校园内有几间教室,南边的高台上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中间算是小操场,我小学一.二年级在这里度过。</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我的书包很轻,除文具外,就只有语文.算术两本书和几个作业本。每学期开学发书本后,我都用牛皮纸把书包起来,生怕把书本搞脏。在我的记忆里,语文.算术书上的练习题作完以后,都是老师自己编题让我们做。那时候没有家长花钱请老师给小孩补课,老师批改作业以后,会在自习课或课余叫几个差生或作业错误多的同学,去指导一下或补一补。在我的印象里那时没有家庭作业,除两门主课外,还有体育.美术.音乐.手工课,但都没有书。那时候每学期学费要交2元5角。</p><p class="ql-block"> 我们年级有两个班,我们是一班,我们班的教室是老房子,还比较大。但突然有一天,北边墙上有一大片墙皮掉下来,吓了我们一跳。但我们惊奇的发现这薄墙后边还有一堵墙,相隔近一米多,隔墙里有许多神像。啊!我这才知道,我们班的教室原来是由一间小庙改建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刚开学不久,语文课就开始学"拼音"。现在全国各小学学的《汉语拼音》是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其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26个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那时候我们已经三年级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一年级学习的给汉字注音字母(注音符号),是1913年民国时期由"读音统一会"制定的为汉语注音和学习国语的一套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推行。如"勹.夕.n.匚."等,注音字母有37个,有声母.韵母.介母等,主要有直音法.反切法等给汉字注音。现在台湾仍然在使用,是和现在的《汉语拼音》完全不同的注音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十一: 欢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童年非常贫穷,小学时代生活最简单。那时侯还没有手机.电脑也没有小收音机,但我们也过的非常快乐.开心。那时候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女孩子爱踢鸡毛毽子.跳房子.跳绳跳皮筯;男孩子在场院滚铁环.斗鸡.玩陀螺.摔元宝,班上同学经常在一起跳大绳.抓坏蛋等。</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我小时候放学回家,最爱玩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弹球(玻璃球),或到邻院吳家小人书摊看花1分钱1夲的小人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学校在碑林旁边,那时候碑林有好几个出口,我们班同学经常放学后钻到碑林博物馆里,到碑林石碑群里捉迷藏。</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小孩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红烧肉.鱼和许多好吃的,能穿新衣服,还有压岁钱。</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爱国小标兵,爱学习.爱劳动,带着红领巾,唱红色歌曲。童年的伟大理想是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年时的理想是将来当个科学家。</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 我们学的第一首歌曲是,"准备好了吆,时刻准备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对我们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忆苦思甜,那时候大家都会讲,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以及高玉宝(半夜鸡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收",学校都组织我们小学生也去支援"三夏",到农村收割过的麦田里去拾麦,俗话说"夏收是龙口夺食",那时候没有收割机,全部都是人工割麦。赤日炎炎似火烧,使我们看到农民们在烈日下脸朝黄土背期天紧张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粮食来自不易,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每年"清明",我们学校都组织我们到距城中心五公里外(含光路南段)的西安烈士陵园去给革命烈士扫墓。记得那时候,我们打着少先队大队.中队旗,穿着白衬衣带着红领巾,抬着我们用柏树枝等自制的花圈,一路唱着歌曲,排着队去给革命烈士们扫墓。</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小学同学聚会,每当提起此事,许多同学都还记着当时的情景,尤其是记得那时快到烈士陵园的路上,路边一桃树林旁边有几间东西向的房子,房背后(北面)墙上的大标语,"吃毛桃.喝凉水.肚子痛了发忙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二: 我的方格新衣裳</p><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那时侯,人们的工资普遍只有四.五十元。因此那个时代,人们穿衣普遍简朴.节约,有句话叫做"新 三年.旧三年.縫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穿衣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国家当时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为了保证人人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确保需求。</p><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国务院开始实行凭布票证限量供应棉布制度,各地布票均由各省.市商业厅分年发行(没有全国通用布票),发行的布票称为"棉布购买证"."购布证",60年代初称"布券"或"布票" </p> <p class="ql-block">  记得西安市当年规定每人每年1丈7尺布票(成年人够做1身中山服),小孩按年令少点。由于"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票证在那个年月是非同小可。</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5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件好看的方格子外衣,我非常高兴和爱惜。可惜那年头我个子长的挺快,才穿了二年后就小了,于是就下放给大弟穿,那衣服还挺结实…最后到小弟时,虽补过几次,他又穿了二.三年。</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在上初中二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一件崭新的篮色红卫服(军装样式),叫我上学穿。可到学校后,不知怎么的总感到很不自在,不好意思,总像有同学看着我。因为那时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旧,一些衣服都有补丁。于是回家后就把衣服脱了,直到春节时才穿上。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年,我的衣服都很旧,衣裤很少没有补丁。</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候,穿一双新袜子,因为当时全都是棉线织的,不结实,所以穿前都要用白布先上好底子.帮子,这样就能多穿些天。衬衣领子破了,就把领子反过来。50年代出生的孩子,没穿过打补丁衣服的不太多,而能穿上商店买的成衣是很少的事。</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印象中钟楼东边东大街路南卖布匹的《长发祥》,生意一直很红火,人非常多。因为那时大部分人的衣服都是自己用布票买布,自己或请裁缝师傅缝制。这样即节省布料,又便宜又合身。而那时卖成衣的店铺很少,都要布票,且种类少的可怜。</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街上卖成衣服装店及品种逐渐多了起来。1981年,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积压,开始"不收布票"促销,198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p> <p class="ql-block">十三: 母親的暑假</p><p class="ql-block"> 记得前时期有部很火的电视剧《父母爱情》中,主人公解放軍某部江司令(江德福)给其妹准备嫁妆时,问妻子家里还有多少钱及存款。而其妻回答说:"今辈子我与两个无缘,入△无缘和与银行无缘(没有存款)"要求江司令提前支取一月工资来给妹妹办嫁妆。其实这就是当时人们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那时候人们的工资只能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经常快到月底时家里想买的生活急需品,也只能等到下月开支再说。</p><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布鞋的最鼎盛时期,那时候绝大多数家庭还基本都是自己做鞋,因此那时做鞋成了一项家庭任务。</p> <p class="ql-block">  小时侯,母親总是很忙,非常辛苦。每天除了在学校紧张的教学任务外,回家后还要缝缝补补.卖菜做饭,而父亲工作单位远只能周末回家。那时候我和弟弟们都还小,但都很懂事,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p><p class="ql-block"> 每年学校的暑假,母親都很珍惜这难得的假期。一放假就翻箱倒柜,把不能穿的破旧衣服找出来,叫我们撕剪成一块块布片。然后用玉米粉加点面打成浆糊,在木板上把布块糊上4.5层,制成"褙子"。晒干后就成了制做布鞋的材料,然后按"鞋样"(纸剪的)剪成鞋底.鞋帮,最后在上边糊上一层新布面料。</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自己做鞋最难最麻烦的是纳鞋底,厚厚的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针线,又难纳又挺费工夫。记得那时候,线绳子把母亲的手勒得一道道红印,只好戴上手套或在手上缠上毛巾。母亲每天早起晚睡赶制鞋底,有时我半夜醒来,还见母亲在纳鞋底。那时母亲除赶制鞋以外,每天还要给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而那时没有洗衣机,衣服都是放在大木盆里用手来洗。</p><p class="ql-block"> 暑假快要结束了,我们兄弟四人每人两双布鞋1双棉鞋,以及父母的共十几双布鞋终于赶制完工了。然后陆陆续续送到邻居老徐鞋匠处,把鞋底.帮"尚好"(缝制在一起)。开学时我们就穿上了这崭新的布鞋。</p><p class="ql-block"> 母亲为儿千般苦,酸甜苦辣在心头;</p><p class="ql-block"> 儿女牢记慈母恩,不悔教子初衷由。</p><p class="ql-block"> 据说建国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开办了一些布鞋加工厂,大约到1960年以后,市场上布鞋逐渐多了起来,价格也降低了很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和改善,人们开始购买布鞋和穿起解放鞋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 请接看第四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