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人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才可能逼近教育真相,教育研究者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陈静静博士就是这样的行动研究者。10年来她频繁地走进中小学课堂,以“蚂蚁之眼”观察,以“蜻蜓之眼”审视,以“飞鸟之眼”瞭望,洞见了一线教师所未见的学情,然后与一线教师一道“以爱孩之心”检索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这样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上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现场有智慧。我深以为然。创新成果一定诞生自日复一日的教学现场。只有在课堂现场才会“遭遇”更多的可能性,只有更多的学者从书斋里走出来,走到实践中去,走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教学改进、教育变革才可能更深刻地触及核心地带。</p><p class="ql-block"> 作为学者,陈静静博士本可以在书斋里做既定程序的学术研究,但是,她毅然选择了在课堂上深耕教育,她的努力敲开了一扇门——一扇读懂学生和读懂学习的大门。 不懂学,何以教?当一线教师过度关注教的时候,学生的学就可能被遮蔽。卢梭曾说,“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在教育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是关于对学生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教和学的分裂,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硬伤。如果不去蹲下身子研究学生,我们的教学就可能一直在落后里徘徊;如果说只有“始于学生”的行动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为了学生”的教学目的,那么,陈静静团队显然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站在教学田野里深耕的学者,陈静静与一线教师共同备课、研课,并且常常下水上课,这种研究精神和行动姿态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在观察学情方面,陈静静团队在佐藤学先生的成果基础上又做了新的发展——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LOCA Approach)。这一方法颇受一线教师欢迎。在我看来,陈静静团队贡献了一种课堂改革的新视角——课堂改革从学情观察开始,可以更好地赢得一线教师的参与。</p><p class="ql-block"> “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她一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脱离组织单打独斗,她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打开心扉,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观点,如此才可能成为“共同体”,缺乏分享精神的共同体注定会走入死胡同。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分享。</p><p class="ql-block"> 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渐渐蓬勃生长起来的课堂新样态。走向深度学习的学习共同体是中国本土化创生的成果。之所以看好这一经验,是因为陈静静团队凭借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和大量一线教师的实践合二为一,产生了巨大“化学反应”,点燃了数十万教师的改革热情。一项改革只有赢得了最广泛的教师参与,才可能有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对于基层教师而言,做好理论准备,课堂改革实践才会更加从容,才不至于盲目。那些缺乏科学理论做基座的朴素的经验,更像是建在沙漠上的楼宇,往往因为缺少完整的学理解释而陷入一种裸奔状态。课堂改革一旦陷落在技术主义中,就可能停滞不前。</p><p class="ql-block"> 陈静静在书中依然强调,她不是给一线教师提供方法,而是提供一种改革实践场,进入这个场就有了更多可能。她依然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愿景是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要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就要坚守学生立场。坚守学生立场,才是战略核心,其他都是战术细节。</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阅读感悟。我相信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位课改人都会在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完成一次全新的注解。我也期待这样的注解能链接到更多的读者。</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