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南村》海南历史文化名村探访(一)

顺顺

<p class="ql-block">从三亚市区出发,沿G98环岛高速,向西行驶。大约50公里的车程,就到达了三亚市崖州区的崖城镇。</p><p class="ql-block">就此,我们开启了海南历史文化古村的探访之旅。</p> <p class="ql-block">座落于崖州湾东南部的水南村,因位于宁远河下游的南部而得名。特殊的“流放文化”,使得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村庄,充满了人文昌盛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水南村称得上是一个大村庄,村域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辖水南一村、二村、水南高山村、水南独村四个自然村,上千户人家。</p><p class="ql-block">至今,“流放文化”的使然,水南村中大族姓如裴、卢、黎、慕容,他们都是被贬名臣、学士或名宦的后裔。</p><p class="ql-block">可考的历史遗迹散落于各村,寻访古迹自然也不乏煞费周折。</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水南村,可谓古崖州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以历史名臣谪居而久负盛名。特别是从唐宋两个朝代伊始,被贬到天涯荒岛的名相大臣就有十多位居住在水南村。</p><p class="ql-block">如北宋的宰相卢多逊、丁谓、赵鼎,翰林院的编修胡铨等,元代宰相王仕熙,还有唐高僧鉴真和尚,宋诗僧惠洪,宋末元初的女纺织家黄道婆等。</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朝臣名仕都在不同的时期,共同为水南村传播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水南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尤其发展到明朝年间,古代的水南村已走向了繁荣与鼎盛。</p> <p>盛德堂</p><p>坐落在今天的水南二村。始建于宋代,原是唐代晋国公裴度第十五世孙裴闻义的宅院,后来成为海南裴氏宗祠。当年宋朝被贬来崖州的胡铨、赵鼎就住在水南村的裴家旧宅里。胡铨北归前曾题书“盛德堂”木匾留赠,故得名。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裴家旧宅因收留居住过众多的贬官名臣而声名鹊起,成为海南文化史上的重要遗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水南二村来到水南一村,随处可见茂密的槟榔树林。</span>走在水南村的街巷里,仿佛穿梭在远古的时空隧道中,让我们又感受了另一段历史时光的倒影。</p> <p>卢多逊纪念馆</p><p>卢多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宋开国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遭受宿敌构陷,成了宋太宗朝“皇室冤案”的牺牲品,被罢相削职,举族流放崖州。卢多逊在崖州水南村期间,积极推广儒学教化,传播中原文化,为海南人文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淡忘宠辱,以诗意情怀作《水南村》诗二首,誉扬崖州古代善美风情。其一家亲属随贬而来,根植崖州大地,繁衍成而今遍布海南的卢氏大宗族。</p> <p>从水南一村来到高山村,开车需要走上几公里的车程。我们穿街走巷,观瞻新村老舍,寻访黄道婆故居。不能不哀叹,快速的城镇化建设,让千年古村落的风貌丧失殆尽。</p> <p>黄道婆故居</p><p>黄道婆故居曾在水南村高山村界内。</p><p>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是宋末元初知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幼时为童养媳,宋末年间,因不堪虐待,从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市),流落到古崖州,寓居水南村约40年,潜心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而被后世尊为布业的始祖。</p> <p>很遗憾,现在看到的只能是黄道婆故居的邻街小巷了,旁边古时黄道婆住过的地方,已经成为现代房产开发的片土和基石了。</p><p>恐怕真有黄道婆转世显灵的那一天,回到了水南村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更别提让她回到曾经避风遮雨的故居了。</p> <p>走过水南一村、二村和高山村,沿着乡村公路,继续南下,来到了紧邻水南村的大蛋村海边,要探寻的遗址“晒经坡”应该就近在咫尺了。</p><p>不料,海边大片的开发工程,阻隔了去往海边寻访“晒经坡”的公路,我们只好徒步绕道前行,远远地眺望!</p> <p>晒经坡</p><p>水南村向南的海边原有一个港口名大港,此港在唐代为宁远河的出海口,是当时振州(今三亚市)对外关系的海上门户。港口附近有一块平坡,背风向阳,俗名大坡,现在称作“晒经坡”。</p><p>唐天宝七年(748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遇台风漂船到大港附近登岸。鉴真和尚等因东渡弘法的需要,随船带有大量的经书,都是佛门无价之宝。另有杂经、章疏等一百余部,并道场幡、珠幡一百余面,袈裟一千余件等。</p><p>历经数月的海上风浪,又遭台风袭击后连续14天的漂流行船,船上经书、佛幡、衣物尽湿。鉴真和尚一行登岸后,最急切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这一大批佛宝。</p><p>恰逢天气晴朗,便赶忙将全船湿物搬上大坡就近晾晒。数千件佛宝陈放在沙坡上,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蔚为奇观。</p><p>其后,鉴真等在振州居留一年,授戒讲律,影响深远。后人将晾晒佛宝和经书的大坡称为“晒经坡”,以示纪念。</p> <p>水南村的历史遗迹,是历经2000多年沧桑岁月的沉淀,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堪称经典。</p><p>尽管朝代的更迭与变迁,已经模糊了水南村前世的容颜,但是,在今生的回望中,依然饱含着后人对历史的景仰与缅怀!</p> <p>图文编辑:顺顺</p><p>2020-12-25</p><p>(部分词条摘自百度百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