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与真相

隐者

<p class="ql-block">  好食得慢慢咀嚼,好茶得仔细品味,好书当然不能例外,必须在反复阅读中方能体会其中的况味。</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中经常被人忽略的地方,看似闲笔却又不闲,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两个情节中间插入叙述一段:傅二爷家的两个嬷嬷来请安,来见二爷。到底怎么回事?</p> <p> 傅二爷名叫傅试,顾名思义使人联想到“趋炎附势”一词。傅试乃一位暴发户,贾政的门生,妹妹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傅试企图借妹妹的姿色高攀权门,而豪门又嫌他根基浅薄,不肯求配,因而秋芳年芳23不曾婚配。傅试常常到贾府走动,这次派婆婆前来,其中用意不言自明。</p><p> 宝玉最不喜欢这种庸男蠢妇,可是因为听说傅秋芳才貌双全,顿生怜爱,虽未曾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不忍拒绝,才让两个婆婆进来。</p><p> 我们说宝玉具有菩萨心肠,他关心呵护众生,特别是所有的女性。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作为豪门贵族里的一位少爷,整日在女孩子堆里玩耍斯闹,无论下人小姐,就连从未某面的傅秋芳,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美丽可爱,他的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远近亲疏之别。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世俗格格不入。</p><p> 作者目睹了一个个如花美丽的女性,被残害被侮辱的悲惨事实,着意塑造宝玉这一形象有他的初衷和深意。</p> <p class="ql-block">  两个婆子进来,问了安,说了几句话。那玉钏端着汤,只顾听他们说话。宝玉也只顾说话,一面吃饭,伸手去要汤。两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人,不想伸猛了手,把碗撞翻,汤泼在宝玉手上。玉钏倒不曾烫着手,只是吓了一跳,众丫鬟忙上来接碗。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得,只是一个劲地问玉钏:“烫着没有?疼不疼?”玉钏儿和众人都笑了。玉钏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众人上来连忙收拾。</p><p class="ql-block"> 宝玉对玉钏的呵护到了忘我的境地,用世俗的眼光看来,玉钏不过一个丫头,少爷不必如此心疼爱怜,而宝玉就是把她当做手心里的宝,见不得她有一丝哀伤与愁怨。</p> <p> 龄官是贾府买来的戏子,地位低微,她暗恋上贾家公子贾蔷,而又不能表白,痴情的相思折磨着少女的芳心,独自一人蹲在花树下,用头簪儿在地上不停地划“蔷”字,天下雨了也不自觉。</p><p> 这动人的一幕让宝玉看到了,他脱口而出:妹妹赶紧回去吧,天下雨了,不要淋坏了身子。龄官回头看时,宝玉已经淋成落汤鸡了。</p><p> 见不得别人的痛苦,唯独忘记了自己,因了这场大雨,宝玉曾患了一场大病。</p> <p> 我们再看看傅家的两个嬷嬷眼里,宝玉是什么样的人呢?</p><p><br></p><p><u>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两个人一面说,一面走出园来,辞别诸人回去,不在话下。</u></p><p><br></p><p> 两个嬷嬷看来宝玉就是呆气十足,神经错乱。宝玉的孤独在于不被人理解,与他心灵相通的人,大概也就只有林黛玉一人。</p><p> 两位嬷嬷说出的也都是事实,他们亲眼目睹,但是同样的事实,不同的媒体报道的角度不同,传达的信息截然相反。请问哪个是误解,哪个是真相?</p> <p>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座山矗立在那儿,不同的相机拍摄的角度不同,摄影者的层次不同,得到的映像也是千差万别。</p><p> 一只大象,五个盲人摸到不同的部位,都非常自信地宣布明白了真相。其实真相是什么?随着年岁增加,我们越来越发现自己仍然是一个盲人。我们常常认为明白了的事理,其实还是糊糊涂涂。</p> <p>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其实这世上没有尽善尽美之人。人们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真相是,西施只有一个,适合你的,情投意合的就是西施。你喜欢的,不一定别人喜欢;你厌烦的,也不一定人人讨厌。</p><p> 学生时代,我认为自己还算一个好学生,听老师话,学习认真。偶然间听到有同学议论我说:流里流气的,不大正经……。还有一位印象中挺好的学友,不知为什么说我坏话,说我伤了他的心,一直到毕业,我都不记得哪件事哪句话伤了他。现在天各一方难得一见,恐怕这一心结没有打开的机会了。</p><p> 我有一位学生,上初一的时候教过他,三年过去了,有一天,他偷偷地放了我车子的气。知道后我问他,他说三年前我批评了他一直耿耿于怀。这真的出乎意料,轻易说出的话、不经意的举动就在一个孩子心里留下种子,发芽生根,还不知道会结一个什么样的果子呢。</p><p> 君子一日三省吾身。被误解的感觉真不好受,误解与真相之间不过一步之遥,因此沟通是必要的桥梁。</p> <p>  一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世奸雄——曹操。于是曹操的白脸奸佞形象深入人心,那么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到底如何,恐怕二者有一定差距。尽管有学者极力翻案,为他奔走呼吁。然而众口铄金,要人人彻底认同恐怕无能为力!又如陈世美,为了攀附权贵,与结发妻子秦香莲恩断义绝,最后走上不归路。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也有无数学者为陈世美翻案,可是能平反昭雪吗?</p><p> 我们说,《水浒传》与《金瓶梅》都塑造了潘金莲这一美女形象。可是《水浒传》中,潘金莲是一位十恶不赦的淫女荡妇,不值得同情。而《金瓶梅》里潘金莲,尽管也有诸多不堪的作为,理性的分析一下,她无非是被富家权贵当做买卖的玩物而已。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因此潘金莲和许多下人奴隶别无二致,值得同情。</p><p> 那么,真相与误解,哪个更重要,更有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  文学艺术与新闻报道都注重真相。文学艺术素材来自生活,同时又超越生活,它是生活真相的艺术反映。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悟生活,与作家的心灵对话;品味人生,体悟人生的酸甜苦辣,明白生活的真相;关照当下,从而启迪生命智慧。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对号入座,更不必寻根溯源,艺术就是艺术,只要我们通过阅读文本,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也就对了,那么作品就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新闻报道要忠实于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真相,不能带着偏见,不能带着私欲和成见歪曲事实, 而要客观的反映生活,呈现生活的真相。当下一时盛行的人肉搜索、花边新闻、周刊八卦、街头小报……为了博人眼球,追求发行量和销售率,追求经济效益……都是所谓的快餐文化,人们很快就会忘掉。</p><p class="ql-block"> 艺术的真实不能理解为不合实际,不尊重他人的人肉搜索也不能理解为忠于事实。</p><p class="ql-block">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相对的、流动变化的过程,不是绝对的、静止和僵化 的一潭死水。误解与真相也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知识层次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全面、客观而又合情合理。</p> <p class="ql-block">  雨后彩虹,我们晓得是水雾与阳光相遇的结果,然而在诗人眼里是一首诗,画家眼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可以有不同理解,当然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与收获。人们喜爱自然有喜爱的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