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 62, 93);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170, 226, 255);">射波刀的本质是精准放疗设备,英文Cyberknife,中文最早翻译为赛博刀,后定名为射波刀。之所以称之为刀,主要有两方面缘由,一是治疗效果上和手术类似,另一个是靶区边沿剂量跌落很快,在靶区和周边组织间形成了一个类似刀切的剂量边沿。与常规加速器放疗相比,射波刀治疗具有以下优势或特点:1、对移动或非移动病灶的精确追踪照射功能,全面提高了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2、大分割,少分次,多数肿瘤都能通过1-5次照射即可达到治疗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病例</p><p class="ql-block">女性患者,40岁。2020年2月因“头痛”查头部MRI发现颅内占位,进一步查胸部CT提示左下肺占位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理腺癌,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临床分期T2N2M1。给予口服吉非替尼同时颅内转移病灶射波刀治疗,28Gy/3f,治疗过程顺利,无不适症状。随后定期复查(1月,3月,5月) 病灶大部分缩小,目前继续随访中。</p> <p class="ql-block">脑是肿瘤常见转移部位。约20%~40%的颅外恶性肿瘤在病程中发生脑转移。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其中肺癌脑转移转发生率高达50%,以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肺癌脑转移患者愈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目前治疗的方式主要有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化疗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靶向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办法,用于不能耐受手术及不能手术患者。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放疗已不能适应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和靶区剂量的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治疗脑转移患者的有效办法。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疗效与手术相仿;2、无创伤,对脑组织损伤小,安全性好;3、不影响生活质量,术后即可正常活动;4、治疗疗程短。该患者肺腺癌脑转移,EGFR突变,口服“吉非替尼”靶向治疗,但“吉非替尼”血脑屏障通过率很低,只有1.3±0.7%,通过联合射波刀治疗,颅内病灶得到了有效控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