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桌一椅一腔热情,一笔一划一种态度,一颦一笑一室知己,一举手一投足一曲别样风采。骨干提升小学数学国培(2020)第三期第二阶段培训拉开了帷幕。这是一场跨越秋冬的培训,也是一场最美的遇见!仿佛所有的美好都不足以形容这次培训中的人、事、物,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p> <p class="ql-block"> 郸城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刘冰老师的报告《聊聊核心素养下的空间与图形课》从数学核心素养开始谈起,给老师们指出了八大操作路径。一、理清小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体系、把握学段教学目标。二、创设“空间与图形”的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三、创设<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空间与图形”的主动参与情景,增强数学信心。四、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效果。五、把空间与图形“日常生活化”。六、动手操作,在体验中感受。七、要吃透教材,把握数学学科本质。八、要吃透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员们频频点头,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span></p> <p class="ql-block"> 李慧转校长的报告《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给大家指出了教师的成长目标:区级骨干——市级骨干、名师~——省级骨干、名师——国家级骨干、名师——教育家、大师。李校长更是给大家喝足了心灵鸡汤: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你的人生理想不同,你的人生追求就不同;你的人生追求不同,你的人生价值就不同。老师们想快速成长必须进行自我修炼:自醒、自修、自律、自励、自境。学员老师们不仅找到了专业成长的具体路径,还知道应该怎么走。</p> <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快提高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全面帮助、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这次培训安排了入校参观学习,给学员老师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让大家不仅理论知识吃饱,实践经验也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郑州新区众意路小学的教研活动是先由刘丹丹老师讲课,接下来评课。刘老师的《数学广角——搭配》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刘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师生配合默契,重难点突出,目标明确。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很巧妙的串联整个教学环节。并且整个教学流程清晰,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遵循学生接受知识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孩子们对新知的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自然教学效果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内容的重要形式,刘老师在这方面的展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评课老师更是各抒己见,针对这节课提出了很多优秀的建议,相信刘老师根据这些建议调整教学设计之后,这节课会更完美。</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和实践观摩课程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微课展示。老师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们用那生动、有趣、多样的评价语,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并参与课堂。每个环节都吸引孩子,每节课都让孩子们踊跃的思考,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让人回味无穷!老师们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五千年,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与发扬,终将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在这次国培中,我看到了这种历史积淀的力量,这是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磅礴。</p><p class="ql-block">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那么,小数老师遇见“国培”,又是怎样的呢?是他乡遇故知的欣喜;是久旱逢甘霖的惊喜;更是痛失挚爱而复得的狂喜,我们倍感珍惜。感谢最美的遇见——国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