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人文——新干专栏

杨璐雪涛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淦神韵</div><br>(编者按:吉安市北面的新干县,原名新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秦初置新淦县,与庐陵县并立;汉属豫章郡,是当时江西境内仅有的十八个县之一。隋唐时期,新淦属庐陵郡,宋初属临江军所辖。新中国成立后,又划归吉安辖区。因而,从宋至清的吉安地方史志,缺乏新干的记载。虽曾分离,但又回归,我们认为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依然属于庐陵文化范畴。本刊创刊以来,因组稿困难,极少登载新干的内容。杨璐先生虽是经济管理界人士,却热爱新干的历史人文,写作了大量记述名人、名景、名物、名村的散文和描述人文风情的诗词歌赋,还是该县历史文化研究的组织者和领头人,有如此文化情怀实属难得。现从杨先生诸多的文稿中,选取一部分,以飨读者。)<br><br><br><br></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美丽新干赋</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清明谷雨,草长莺飞。相聚城南,吾侪精神焕发;共吟发展,今朝诗会生辉。美丽新干,春华秋实;家山叠韵,画角频吹。<br> 新干之美,美在人文厚重。建县两千年,古县十八中。截发筵宾,陶母贤德;佑民化险,萧侯神通。举廉多才,文林四谢;言昌博学,何氏双雄。练子宁悲情壮烈,胡若思治学登丰。七日为君,金幼孜忠心辅国;一生戎马,陈本仁卫国有功。天下清官,王言第一;康熙赐匾,廉洁奉公。执掌京营,朱孟震诗风飘逸;造福桑梓,李隆宝善事昌隆。黄家杰民国精英,安徽主政;洪金鼎医方玄妙,乡里济穷。李继开征程浩浩,聂惠珍捐事重重。群星焕彩,后世成风!<br> 新干之美,美在胜迹留芳。石破天惊,青铜改写历史;时空穿越,牛城再现辉煌。战国粮仓,发思幽古;监军城址,感受沧桑。教子惜阴,读书台老;流觞曲水,诗兴飞扬。惠政桥边,东坡题字;点将台上,鹏举横枪;东山寺、芗林寺,香火不断;文昌塔、城中塔,游客徜徉。通远桥,维摩桥,桥桥通畅;枫冈寨、麻岭寨,寨寨风光。萧公庙托福,石牌坊传芳。北雁南飞,恨水三湖留恋;东奔西走,曾山潭丘打狼。毛泽东旧居添韵,华城门新貌飘香。赣中望地,吉北佳邦!<br> 新干之美,美在山清水秀。赣水近听,渔歌唱晚;滨江遥望,落日飞鸥。桥似彩虹连两岸,船如快马运千秋。玉华山上拥奇峰,清凉世界;道观源头多巨石,秀险奇幽。江心岛屿,名唤莒洲;南来赣水,至此分流;金沙映日,古木遮楼。浩瀚窑里,踏浪飞舟;养鱼灌溉,发电旅游。百丈峰高,资源丰富;层林叠翠,云雾飘浮。九曲沂江,涵濡一地;蜿蜒百里;润泽千畴。世外桃源,春风吹上寨;云中松竹,飞瀑奏箜篌。喜浣桃溪,垂杨嫩柳;闲登燥石,乱磊惊眸。最美湄湘河,乡村婉转;极佳生态地,燕雀啁啾。垂青胜地,夫复何求!<br> 新干之美,美在发展强劲。和谐社会,发展先行。巧筑巣而多引凤,园区强劲;真交友而广招商,企业纵横。皮具箱包,广销全国;玻璃灯饰,远近闻名。药业开花,盐城飞雪;石材致富,林产聚英。机械机电,抱团扩展;粮油食品,借力联营。房产腾飞,建工兴旺;物流崛起,货运攀升。工业强县,财政增收。人才汇聚,财富充盈。百业争雄,八城驰誉;千帆竞渡,万里风鹏。<br> 新干之美,美在面貌一新。街贯东西,丽呈井字;道穿南北,巧织川形。华府名园无数,高楼林立;新街老巷多条,商贸流金。夜临玉景滨江,千灯溢彩;身顾步行街面,百货缤纷。青铜文化公园,繁花似锦;金川中心广场,四季如春。古木摇青,霞盈荷浦;袁河流韵,雨浣山村。德政悠悠,筠桥送爽;书声朗朗,麦市逢殷。宅院新潮,飞檐翘角;衣冠时派,尚礼崇文。街舞成风追健美;擂茶待客蕴温馨。城乡巨变,造福人民。<br> 辉辉兮,风流接踵;赫赫哉,捷报频传。煌煌乎,朝气蓬勃;粲粲也,劲势沉酣。政通人和,黎元造化;风清气正,古县修缘。不胜讴歌,美丽新干;恨无神笔,难铸雄篇。谨呈此赋,且续尧天。<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巍状元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新干县城区有一山,这山,叫何家山;山上有一塔,这塔,便是状元塔。<br>  这山与塔,是新干县城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县城的龙脉与风水,是县城百姓心目中的圣地,更是新干县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古朴沧桑到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br>  这个宝塔,似乎有几分神秘,因为它与古时新淦的一位历史人物紧密相关,血肉相连。这个人就是我国古代开科选士以来,文明厚重的庐陵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个状元,也是广袤悠久的江南西路诞生的第一个文科状元,他的闪光的名字就是何昌言!庐陵向来文风鼎盛,素称“江南望郡”和“文章节义之邦”,欧阳修、胡铨、文天祥、刘辰翁、解缙、杨士奇、杨万里等等,历代才子文人不胜枚举,如星光闪耀,可是“状元第一”这块金字招牌却生生让何昌言捷足先登,得了个头彩。<br>  出生于北宋年间新淦一家书香门第的何昌言,自幼勤奋好学,志气宏远,几番赢得当朝皇帝的嘉勉。<br>  “庐江才子文胆雄,家世簪缨台省中;今年来献康时策,跨得青天第一龙;南国从来学者多,因此人人壮心赤;淦阳有翁霜鬓须,满眼儿孙皆读书”。这首诗便是何昌言当年过关斩将、摘取殿试桂冠时,因其整肃朝纲的非凡见识,振兴社稷的超群理论,宋哲宗龙颜大悦,欣然赋《状元何昌言还乡歌》一诗御赐他衣锦还乡。一介书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见识,赢得当朝皇帝的赐诗,试问天下文人几个有此厚遇与厚爱?难怪乎,“庐江才子文胆雄,跨得青天第一龙”便成为江西各地何氏祠堂的首选楹联,借以激励后人。<br>  何昌言的聪明才智开启了新干人文新气象,也开启了庐陵文化繁荣发展的先声。清同治十年,后人为纪念这位第一个状元,特在新干县城秀峰门外的何家山上建立了一座“状元塔”,以昭示新干乃至庐陵文风。有人说,这状元塔不仅仅是纪念何昌言的文理天赋,更重要的是崇尚何昌言疾恶如仇,敢于向邪恶斗争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br>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史载一清二楚。宋徽宗赵佶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可谓艺术天才,但是政治上却昏庸无能,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br>  皇帝昏庸,奸佞把政,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滥施权术,大逞淫威,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何昌言性直克谦,疾恶如仇,多次上疏弹劾奸佞之罪恶,面对打击报复,面对百般陷害,虽五贬五复,他仍然不改初衷。同朝谏官陈瓘对何昌言的行为与作风十分感动,慨然赋诗致赞:“何郎清节照寰瀛,况是登科压俊英。玉殿传呼群辟耸,金门宣出万人惊。远追卢肇龙头志,独压刘公榜眼名。从此文星照江右,不知谁复继芳声”。何昌言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和视死如归的刚强本性始终坚定不移,他为国为民、天下为公的云水襟怀永远值得后人敬仰。<br>“从此文星照江右,不知谁复继芳声”。眼前这状元塔仍为清朝原物,砖木结构,六面菱形,七层高十四米。凝视这斑驳陆离,我思考这风雨沧桑,我惊叹这壮观宏伟,我感受这文风蔚然,我欣喜这气节传承。郁郁何家山,巍巍状元塔,湄湘西涌,紫气东来,风景这边独好!我想这状元塔,又是纪念何昌言直言不讳、敢于斗争的历史丰碑!我按捺不住万千思绪,信笔成词一阕《念奴娇•状元塔感怀》:<br>几回乘兴,觅遗迹、长把何家山望。一塔风流,经岁月、赢得乡园景仰。无畏无私,为民为国,誓死除奸党。当年豪气,至今还在飘荡。<br>遥忆文彦登科,状元称首个,朝皇嘉奖。岂敢安闲,争正义、心曲非常明亮。伫立沉思,人生须进取,小杯难爽。湄湘潮涌,总迎风雨而上。<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找远逝的劝学与守正书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书院是藏书之所,是讲学授徒、读书求学之所,是古代文化教育的产物。除白鹭洲、白鹿洞等书院保存完好外,如今大部分书院荡然无存。作为江右十八古县之一的新干也不例外,近十所书院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无痕迹。但是翻开历史的画卷,寻找它们渐行渐远的足迹,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些书院引人关注的地方,特别是惜阴书院和金川书院那沉甸甸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新干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思想文化的光芒。<br><br> <font color="#167efb"> 惜阴书院——树立珍惜光阴,读书劝学的典范。</font><br> 东晋大将军陶侃爱好读书,他时常告诫部下:“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大将军小时并不好读书,爱好读书来自于母亲的劝说。<br> 陶母湛氏,新干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她之所以堪同孟母、欧母、岳母齐名,尊称为“四大贤母”之一,与其民间流传的故事“教子惜阴”、“截发筵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鲊”莫不相关。<br> 有一次,贪玩的陶侃蹲在母亲的织布机旁,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甚是好奇。湛氏见状,让小陶侃背读刚学过的《贤文》。当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陶母叫陶侃停下,问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陶侃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陶母指着手里的织布梭子说“时间就像这梭子,日夜穿梭,转眼就没了。”陶侃于是明白了光阴似箭的道理,知道母亲在批评他没有抓紧时间读书。从此,他发奋苦读,结果不负母望,一举成才。<br> 后人为纪念陶母教子惜阴苦读的精神,在湛氏故宅旁(今新干县皮革厂)筑有陶侃读书台,其下为洗墨池。明成化九年癸巳(1473年),本地名人陈奇在读书台附近出资捐建“惜阴书院”,以广纳天下学子刻苦读书,丕振人文,馨香俎豆。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葛真再加修葺扩建。崇祯五年壬申(1632年),知县周文允再行修复。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施闰章过新干,知县胡之琳集县中人士迎讲于读书台下,并重建书院。<br><font color="#167efb"><br> 金川书院———展示坚守正义,崇尚节操的风范。</font><br> 明朝期间,新干出了个练子宁,他才学超群,十八年(1385年)以贡生身份参加廷试对策,被明太祖点为一甲第二名(榜眼),授为翰林修撰,后升任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御史大夫,以举贤荐能为己任,坚持正义,坚守节操,政声斐然。<br>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攻破南京,即帝位,改年号永乐,称成祖,遂将练子宁绑缚上朝。练子宁大义凛然,痛斥燕王篡权谋位,大逆不道。燕王恼羞成怒,命人将练子宁的舌头割去。燕王说:“我欲效周公辅成王。”子宁闻言,用手伸进口里蘸着舌血,在殿砖上大书:“成王安在!”燕王大怒,命磔尸,并诛连九族,练子宁的家乡金川镇东坊四图练家村480户人家惨遭横祸,无一幸免,仅幼孙练珍被侍婢救出,藏匿于民间,练氏才幸免被杀绝。<br> 明正德六年庚午(1510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为纪念练子宁在新干县城东北二里修建“金川书院”,并为其学堂书写“浩然”二字,还专门撰写了《浩然堂记》,以纪念练子宁。隆庆间(1567年—1572年),知县李乐重修。四十六年戊午(1618年),知县王立毂倡捐修缮,不久因朝庭令毁书院,改为练公祠。<br> 历史上新干书院先后有十座,拜师结友,自由讲学,交流学术,探讨时政等活动风行一时。这种书院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新干人,对新干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惜阴书院、金川书院这两所书院,它们的成立在新干不算最早,但最具特色。一所是为了纪念“四大贤母”之一,陶母湛氏!劝人珍惜光阴,刻苦读书。一所是为了纪念忠臣练子宁,倡导刚毅正直,至忠至诚。纪念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们流芳百世。<br> 这些书院经历了创建,坍塌或倾毁,修复或重建,最终还是毁废。书院有的被当时的朝政直接关闭,有的渐次转化为公立学校,但书院的衰落,实在是让人痛惜。连一向西化的胡适先生也曾痛心地说到: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br> “惜阴盛事谁堪继,长忆金川接坐时”。我在想,何时能够再现惜阴书院和金川书院的风貌,让古新干书院文化得以传承与继续,让劝学与守正得到弘扬与发展!<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民师的文坛逸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新淦历史上龙翔凤翥、人杰地灵,风流人物层出不穷,文坛佳话古今传诵。在北宋时期,谢民师就是一张闪光的名片,他来自新淦县溧江镇凰山村,其人生风采似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历史文化的天空中闪耀。<br> 一、领军文林四谢,春风得意<br>“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井喷繁荣。北宋的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发达,文学艺术更是登峰造极。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突出表现就是扩大取士规模和取士途径,使各路文化精英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步入政坛,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极大地吸引了各阶层读书者或文化人才积极参与,一门四进士或父子同第、兄弟同科的现象,不乏其人,时有发生。<br> 新淦县溧江镇凰山村谢民师一家就曾出现一门四进士或父子同第、兄弟同科的喜人现象。当时的江南西路分八府三军,府与军都是路下面的行政区划单位。新淦县归属于临江军管辖,管辖新喻、清江、新淦三县,后来衍变为新喻、清江、新淦、峡江四县。北宋元丰八年(1085),谢民师、谢世充兄弟,随同父亲谢懋、叔父谢岐,一同进京会试,一门四人同中乙丑科焦蹈榜进士。父子兄弟齐登龙虎榜的消息,轰动天下,让乡里光鲜异常,新淦增色不少。而作为领军人物的谢民师领先于父亲谢懋、叔父谢岐、弟弟谢世充,自是春风得意,风光无限。<br> 谢民师一门四进士,时人雅称“文林四谢”。文林,指文士之林;又谓众多文人聚集之处,有文坛、文学界之概称。“文林四谢”之首当推谢民师,其大名谢举廉,字民师,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性情温良,崇尚才学。进士登第后,初为吉州司法参军,元符三年(1100)为广州推官(七品),政和间(1111-1118年),知南康军(五品),著有《上金集》《蓝溪集》。父亲谢懋为宜春主簿(八品)、叔父谢岐为江夏令(七品)、弟弟谢世充为奉新尉(八品)。<br><br> 二、《答谢民师推官书》,光耀千秋<br> 谢民师知识渊博,工诗词文章,追随者甚多,学生达几百人,颇有名气。在广州做推官时,谢民师有缘结识了一代文豪苏轼。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然而,自古文人多磨难,苏轼亦然。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继而儋州。儋州远在海南,发落荒野偏僻之地的苏轼精神上备感打击,内心寂寞,事业悲观可想而之。谢民师对苏轼的文才向来仰慕,早有相见恨晚之意。苏轼贬谪惠州、儋州,却给在广州做推官的谢民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谢民师主动与苏轼交往,不仅经常有书信来往,而且还亲自到谪所儋州面见,他对苏东坡虚心请教,关怀备至,俩人一见如故,促膝谈心,从此视为莫逆之交。<br> 《答谢民师推官书》是苏轼答谢民师的第二封信,这是一篇书信体文论,作者用生动简洁、舒展自如的笔墨,称赞了谢民师的诗文,并借此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信中指出,文章要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篇书信是苏轼文学创作基本观点的表述,在他一生文学创作中,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书法文帖也已成为集文物、收藏、学术、艺术价值于一体的传世尺牍。<br> 这篇表白苏轼个人创作见解的文学高论及其魅力无穷的书法精品,同样让谢民师载入史册,光耀千秋。<br><br> 三、文如上等紫磨金,高度评价<br>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春,朝廷欲调和党争,兼用新旧两派官吏,苏轼得以遇赦,从儋州北归。谢民师得知苏轼遇赦,立马致信苏轼,盛情相邀,希望北归途经新淦时,相约一见,苏轼欣然答应。<br> 不久,一代文豪苏轼果然守信,依约前来与谢民师相见,将画舫停靠在新淦的湄湘河中。“民师袖书及旧作遮谒,东坡览之,大见称赏。谓民师曰:‘子之文,正如上等紫磨金,须还子十七贯五百。’”谢民师带着平日的作品去拜见苏轼,苏轼看后大加称赞,说他的诗文如同上等紫磨金,我必须支付你十七贯五百文的诗文品赏费呢!如果说保护知识产权,有偿阅读他人诗文,其实早在北宋,苏轼在这方面就做出了表率。<br> 孔融圣人优劣论曰:“金之精者名为紫磨,犹人之有圣也。”续博物志曰:“华俗谓上金为紫磨金,夷俗谓上金为阳迈金。”苏轼把谢民师的诗文比作上等紫磨金,可见苏轼对谢民师诗文的高度评价。后来其家族根据苏轼的意思,将谢民师诸多文集之一命名为《上金集》。<br><br> 四、惠政桥苏轼题词,主动牵线<br> 北宋元祐期间,新干有一位勤政为民、革旧鼎新、清廉正直、尚礼重文,深得百姓拥戴的好县官,他就是张好古。他久慕苏轼大名,早就盼望有机会一睹文豪风采。当他得知苏轼北归与文友谢民师相约新淦的消息后,立即组织县城乡贤与文人列队湄湘河两岸,夹道远迎。正值阳春三月,一艘画舫由赣江缓缓驶进了赣江支流、县城南门外的湄湘河。<br> 苏轼此番新淦访友,自然受到知县张好古和文友谢民师的热情接待,摆酒设宴不在话下,参观县城景观也是情理之中。当苏轼在谢民师、张好古的陪同下,来到南门大石桥时,百姓一致称赞,张知县修建了一座便民桥,造福于百姓!<br> 听百姓介绍说,南门大石桥,始建于元祐八年(1093),绍圣三年(1096)秋竣工。桥面宽阔,车水马龙,下有三拱,泄洪畅通,上有长亭,卫以栏楯。昔日“春夏暴溢,壅不得泄,桥辄就圮”之险状,已得到彻底改变。<br> 张好古趁机说:“久仰苏学士才学,今日相见,三生有幸!有劳苏学士不吝赐墨,为石桥题字,这是新淦百姓的荣幸!”谢民师也帮忙说:“张知县修筑石桥,此乃造福百姓之举,苏学士赐字,必将千古流传!”<br> 苏轼盛情难却,并感慨说:“为官一任,造福百姓,此乃天职。尔辈当勤政勉职,施惠于民。”于是提笔在石桥中孔石壁上写下“惠政”二个大字,用以勉励张好古等“勤政惠民,昭示百姓”。谢民师也题写“行一分,民受赐一分;要一钱,便不值一钱”用以共勉。后新淦当地将“惠政”二字铭刻于石,并将此桥命名为“惠政桥”,又将谢民师题写的条幅雕刻在县衙正堂大门的立柱上,以作永久警示。<br> 新淦县城惠政桥,喜得一代文豪苏轼的亲笔题词,谢民师主动牵线,功不可没。<br><br> 五、万里一时开骥足, 始“破天荒”<br> 据《独醒杂志》卷二载:“江西自国初以来,士人未有以状元及第者。绍圣四年,何忠孺昌言始以对策居第一,里人传以为盛事。故谢民师有诗寄忠孺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盖记时人之语也。”<br> 北宋初期,江西文人虽多,却没有一个中过状元。直到宋哲宗绍圣四年,江西新淦何家山人何昌言(字忠孺)赴京应考,得了殿试第一。何昌言中状元后,作为同邑的老乡,谢民师自然要作诗表示祝贺,“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说万里之行他已迈开千里马的第一步,千百年来他开创了‘破天荒’的记录。“破天荒”从此成为常用成语。记住了“破天荒”的来由,也就记住了谢民师的文坛逸事。<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沂上千古竞风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在美丽的赣中腹地,作为江西十八古县之一的新干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明村落星罗棋布,其中沂上村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代表。<br> 沂上村,系属荷浦乡,地处赣江西岸,北距县城25华里,挹百丈而引远山,襟赣江而倚袁水,坐西朝东,气势雄伟,村内层楼广舍,鳞次栉比,连绵两三里。村前渠水萦回,绿树成荫,波光树影相映成趣,一排排路灯杆井然矗立,显示农村城市化的风貌。<br> 沂上之名的来历十分特别,据史载:百丈峰山水顺流而下,经古伏魔寺,穿横岗山绕于村西南,先注袁水,后汇赣江,其水清澈,有如鲁之沂水(周姓远祖源于山东沂水),故以沂名之,村址居沂水之南,水之南即阳,阳为上,沂上村因此而得名。<br> 沂上村有七个村民小组,总面积达五平方公里,人口3654人,其中旅居美国、英国、北京、湖北、贵州、湖南、云南及本省各市县者达900余人。以沂上周姓家族为例,自始祖九郎于宋宝元间迁居沂上起,安居乐业,繁衍日盛,至今988年,子孙30代。沂上周氏淦西之望族,近千年来人文底蕴沉淀深厚,出类拔萃层出不穷,涌现了一大批风流人物。<br> 历史上可圈可点的有:一世始祖周九郎,宋熙丰时为隅官,掌管一方巡捕之政,克勤厥职,所至之人畏而爱之。二世周十郎,宋元符时宣义郎。三世周四三郎,以文学起家,为临江教授,宗程氏之学,精勤训诲,以身先之,郡人咸服其化。四世周忠信,宋绍熙时临江训导,郡人信服,于教授有光。十二世周强,字行勉,号逸庵,景泰时敕封承德郎刑部山西司主事。十三世周谟,字守谟,号虚白,天顺元年丁丑科二甲进士,初任南京刑部山西司主事,后任福建湖广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司副使。十四世周同,明宏治时云南曲靖府同知,署知府事。十五世周濂,任南京泰州教授,升本州知州。二十世周鼎,康熙时以军功授把总职。二十一世周方奥,咸丰时以团练功授六品顶戴。二十四世周之则,咸丰时以军功授五品顶戴。二十六世周朝英,咸丰时以团练功授五品顶戴。二十六世周尔壁,民国任优级师范及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二十七世周价藩,光绪时拣选知县。此外,国学生、邑庠生或以耆德恩赐冠带者不可胜数。<br> 新中国成立后,沂上周氏同样人才辈出,历任或现任省部级、厅级领导10多名,军队少将1名,博士9名。如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周建,广西军区副政委兼桂林警备区政委、少将周焜光,江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原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周立文,《人民日报》原国际部副刊主编周梅生,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版权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周文等。此外,大学毕业生、中高级职称人员,不胜枚举。<br> 沂上村祖德宗功,源远流长,自隅官以来代有贤俊。其中以道德著、职位显、文学鸣、孝行笃者,颇不乏人,给周氏子孙正人心、敦风尚、传教义、促进取起着极大的典范作用,使后世怯者勇、贪者廉,为社会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沂上地处淦西,何以千古风流不断?<br> 重家训,守族箴,是周氏先辈的立村之本。家训、族箴各二十一条,从孝悌、谦敬、择友、勤俭、弟子、耕学、保业、妇道、语言、惜身、谑慢、忤逆等十二方面提出了严格的准则和要求,主要宗旨不外乎忠孝节义,敬老爱幼,邻里相亲,兄友弟恭,耕读为本,勤俭保业等内容的行为规范,用以规范族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之循立身处世之则,遵国家法规之制。<br> 重庭训,办馆学,是周氏先辈重视教育的重要手段。庭训乃家庭教育,长辈以祖先的道德文章为典范,教育子孙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兴馆办学为沂上村清代以前教育子孙的又一途径,以民办的形式出现,较富裕的家庭延师授业或集资办私塾,使子女登入仕途。光绪季年拨贡周以璜建普育两等小学于荷浦,莘莘学子朗朗书声,盛极一时,为沂上村周氏子孙就读提供方便。民国初,周尔壁创办第五师范于临江,更有利于周氏子孙深造。“金门遴选宠恩新,二百名中第一人,共羡文风当盛世,好看化雨布阳春。”这是进士金辅伯为周庶绪赴任会同教谕写的赠送诗,赞扬了周氏先辈的聪明才智和崇尚教育事业的积极行动。<br> 重勤劳,尚拼搏,是周氏子孙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一贯追求。周氏村民以勤劳勇敢,不甘贫困而著称,自寄傲公建祠祭始祖倡一本堂之义以来,均遵守节约俭朴,不事浮华,不拘货利,以仁义之心,以旅践为事,刻苦励志,律身刚毅,团结互助,扶贫救困之祖训,诚挚营谋,殷勤经纬,从微至著,由滴成渊,闯出一条条致富大道,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许。清有周醒斋,以忠厚存心,从事江湖贸易数十年,持信义为本,不义之财锱铢不取。民国期间,沂上周氏子孙经商者数以百计,或经营行号,或开设榨坊,或以劳力养家,其中周质云、周铭臣、周浦帘等人,以经营桐油、纱布、生漆、开设榨坊而致富。改革开放后,沂上周姓村民700多人游广东,走湘贵,闯云南,办酒厂、开商场,或从事边境贸易,或货物运输,在艰苦奋斗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br> 重诗书,轻仕宦,是周氏先辈甘心耕读的一贯作风。元代自周德甫(寄傲先生)后有周草庭、周可庭兄弟,读书敦礼,与当时明流范德机、梁石门相与为莫逆,以诗礼雄于乡里,视富贵荣华如草芥。元末明初的周普泰,时事纷争,其道德益进,当局想启用之,周坚辞不就,元使求,不与相见。这些虽属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然其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值得称赞的。清时周尔壁为江西省高等师范校长,省督李烈钧曾拟任周为省教育厅长,周却认为擢入官场,有悖立志教育意愿,拒不上任。<br> 重操守,尚清廉,是周氏先辈的洁身自好的一向追求。明有清正廉洁的周谟,号虚白,又号东皋居士,因安置汀漳(福建)灾民及协赞川陕安堵而名声大振,擢陕西按察副使。后辞官奉母归养,川陕边民扶老携幼,攀辕泣送,道路为之堵塞,荆襄巡抚迎于途,书“岁寒高洁”赠之。其时家人检公囊,曾无十金贮。“郁郁苍松锁墓烟,仓忙下马拜坟前,呼童绝莫多烧纸,此老生平不爱钱。”高度歌颂了虚白先生为政清廉的品德。<br> 重仁义,厚苍生,是周氏先辈的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清有周瑞芝,以商富而拯危济困,虽倾囊不少吝,出金三百两给族人购粮,或从樟树运米减价分售,邻里咸感恩。民国时期周质云、周铭臣、周浦帘等人,致富不忘本,在家乡扶贫济困,赈灾办学,修路铺桥,修复祠堂和戏台,受到乡民的称赞。1945年春,日本军沿江而下,在荷浦乡境内烧杀抢掠,沂上周氏子孙义愤填膺,组成十二人敢死队向日军发起突然袭击,使日军闻风丧胆,向南昌溃退。此见义勇为意义更为深远。<br> 凡此种种,可以看到沂上村能够千古风流的力量源泉。相传沂上村似木筏,以竹篙撑定,长缆紧系而成急流停泊之势。“长绳系筏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奋力争上游。”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沂上村的地形地貌,寓祖先以此勉励后代子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逆境中必须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就的深刻含义。<br> 沂上一何灿,千古竞风流。笔者几经沂上,望着那高大魁伟的牌楼,总是肃然起敬。我相信沂上承前启后,不断发展,一定会奋力开创新局面!<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鹤 滩 蒋 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在桔乡三湖镇的最北面有一个蒋家村,东靠赣江与永泰镇相望,南接本镇堎里村,北面西面分别与樟树市铜锣江、洲上排楼交界。蒋家村下辖下洲蒋家、三只屋、饶邓、陈家四个自然村,目前村委会所在地是下洲蒋家自然村。下洲蒋家,雅称鹤滩蒋家。<br> 论渊源,三只屋以及堎里村的蒋家坊都是从鹤滩蒋家迁出,鹤滩蒋家是蒋家坊、三只屋的先祖所在地。他们都属于鹤滩蒋家,族谱同修,一脉相承,同根同宗。<br> 论村史,鹤滩蒋家建村历史晚于饶邓,也晚于下堰陈家。元末顺宗五年(1343年),因不堪战乱,蒋姓始祖蒋樟见赣江转弯处有一横滩,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于是从丰城县长乐乡携家眷在此开基建村。饶邓村是由饶姓与邓姓共同一村,此时邓姓已经在横滩建村,早于蒋姓362年。下堰陈家更早,建村历史无从考究。北宋年间,陈姓祖上在横河上捕鱼为生,因生活所迫,一时冲动打劫了官船,受到官兵围剿。万般无奈,陈家举村搬迁到横河以北,靠近铜锣江边上重建新村。因为隔着横河,官兵无意继续追捕,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br>  鹤滩,原本叫横滩,即横河之滩。为什么改叫鹤滩呢,这里面也有几分传奇。横河有上横河与下横河之分,上横河在雷公洲与湖坪之间,也是连接赣江与袁河的河道。下横河靠近蒋家村,当时是赣江的主航道。滔滔赣江流到蒋家的北面,原先并不是直流向北,而是折而向西北,至石下(即今天的樟树洲上)与袁河交会,再折向东北流向樟树市。当时永泰镇下五里处,赣江分流出一小溪(即蛇溪)向北曲折流入樟树市。就是这个弯曲而狭小的蛇溪,改变了赣江的流向,蛇溪变成了宽阔赣江。那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夏,赣江暴涨,洪水北冲,一路沿蛇溪直泻遂把蛇溪冲决成大河。从此,赣水不再折西会于袁水,而由蒋家和铜锣江直流至荷湖馆再与袁水合流而下,于是横河故道渐次淤塞,进而从沙滩演变成良田。横河滩上,水草茂盛,白鹤翻飞,煞是一绝色景观,于是蒋家人将横滩称之为鹤滩,滩名由此演变。<br>  蒋家子孙聚居鹤滩,世代繁衍,人口规模发展迅速,渐次形成近两千人的大姓,乃周边望族,还有不少徙居他乡。如下堰陈家,堎里村的蒋家坊,樟树洋湖、桔源、永泰,大洋洲洋歧岗等地,也有散居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台湾等地。真可谓祖德宗功,源远流长。<br>  蒋氏兴旺发达,除了村庄不断扩大外,先后在村上建立起祭祀祖先的蒋氏宗祠、蒋家庙和修身养性的瑞云山以及张扬村史、显示村威的牌楼门。蒋氏四大标志性建筑值得一提。一是蒋氏宗祠,取名植伦堂,建于明神宗十八年,高大雄伟,雕龙画凤,四进四厅,前有走廊,后有台阶与平台,中间有天井空地,树木苍翠。二是蒋家庙,名唤紫荆灵祠,建于明世宗三十五年。庙前有一戏台,每逢农历五月十八,举行庙会,唱京戏,每家做酒请客,红男绿女往来如梭,烧香拜佛门庭若市。三是瑞云山,其实就是观音阁,建于明成祖十年。据历代祖先流传,有一探花上任做官,途经此地,忽见一巨石,读碑文,遂起脱离红尘之念想,进寺内做和尚,修身养性,并改寺名为瑞云山。从此“祥云时集,仰止高山”,香火极盛,每逢菩萨生日,四方僧尼前来集会。四是牌楼门,建于明宣帝九年,坐落村中,是村民红白喜事、迎亲嫁娶的进出大门。<br>  现在重修的牌楼门高大气派,特别显眼。正门有一副楹联“鹤滩云阁龙变化,灵钟荆树凤飞来”,横披:九侯世家。牌楼门背面的楹联是“杏树分居根深叶茂,鹤滩聚族源远流长”,横披:三径。这两副楹联切情切景,切合蒋家渊源,平仄合律,对仗工整,有典有据,联语和谐。从全县来说,这是我目前看到好的楹联之一。“荆树”二字,出自“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鹤滩”二字,指的就是鹤滩蒋家。“杏树” 是指丰城长乐乡蒋坊竹菰坑祖居地有一杏树,比喻饮水思源,不忘祖籍。<br>  据老书记蒋绍波介绍,九侯世家,是指蒋氏祖上,东汉时期曾经有九兄弟都赐封为侯,这是何等荣耀与显赫。三径,更有典故,也与蒋氏祖先有关。东汉人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字元卿,舍中竹下开三径,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就是西汉末年,王莽擅政,兖州刺史蒋诩向以廉洁著称,他不同流合污,遂而归乡隐居,庭院中开三径,惟与同样逃名避世的羊仲、求仲二人往来。后以此典退隐避世,或寄情山水田园,修身养性,不过问政治。这可能是三径的主要解释。也有另一说法,元朝末年,从丰城长乐乡蒋坊竹菰坑祖居地徙居他乡的三个分支,蒋番为邹坊始祖,蒋樟为横滩始祖,蒋椅为龙溪始祖,三兄弟徙居三方,如同走向三条不同的道路,故说三径。翻开鹤滩蒋氏族谱,三径之说,我更多相信兖州刺史蒋诩之典故。<br>  年年沙河水,长伴读书声。蒋氏家族,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等成功人士不胜枚举,专家博士与大学教授层出不穷,也许这是鹤滩风水所至,或是千百年来,赣江、袁河,还有下横河日夜滋润的结果。我所熟悉的蒋石麟先生,原井冈山报文艺主编,著名作家,著作等身,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鹤滩蒋氏子孙。<br> 鹤滩蒋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史的长河生生不息,蒋氏子孙也生生不止,他们用聪明才智建设家乡,让家乡更加美丽富饶!相信明天更好!<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滩头,一杯历史陈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三湖滩头,风云际会,史料纷繁,钩沉出来如一杯陈年老窖,历久弥香。<br> 三湖是个冲击洲,亿万斯年因两河夹洲而过,千里赣江与九曲袁河的日夜滋润,让三湖古镇青春焕发,从古至今保持着朝气蓬勃的无限生机。在三湖的南面有一个紧靠袁河的美丽村庄,西面是袁河的江心洲(九龙洲),它就是滩头村,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容颜不老,在历史的大染缸中风华依旧。<br>  滩头村下辖六个自然村,总人口超过2000,是一块典型的河水冲积而成的开阔地带。袁河绕村而过,河的对面是九龙洲,并与樟树市昌付镇下余村、渝水区新溪乡鱼尾洲村隔河相望。滩头因地质疏松,适宜种植商洲枳壳、红橘、蜜橘、中药材、花生、西瓜等。<br>  对于滩头,我并不陌生,小时候曾随同长辈们赶过滩头集。那时的滩头集市每逢农历三六九,人头攒动,热闹而沸腾,其红火场面仅次于三湖街市。在三湖,论人口,滩头比不上砚洲;论面积,滩头比不上厚堎。而滩头能够风光显露,贸易腾飞,其街市与三湖街并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袁河的便利。<br>  古时墟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崛起异曲同工,除了人口相对集中外,便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强有力推动。水运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封建社会最廉价最有效的运输形式。很多城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壮大。九江、赣州、吉安,因水而发展,樟树、金川、三湖,因水而活跃。紧靠袁河的滩头,自然是得天独厚,尽享自然地理的恩赐。南宋建炎年间,滩头卢氏率先在这里设立渡口,并建有店铺。发展到明初,成为临江府通往新淦、吉安、赣州等地的主要驿站。明隆庆五年设立滩头市,有一条南北通向的街道,饮食、住宿与娱乐一应俱全,袁河上放排、货运以及商贾都在滩头落脚。新中国成立后,码头扩建,添置机动渡轮,供销分社、信用社、医疗诊所、中小学、农机站等单位相继加盟,小商小贩纷至沓来,周边百姓吆喝而至,各种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土特产品云集滩头,向来红红火火。<br>  从滩头卢氏族谱八景诗中,一首首描绘滩头自然风光的诗跃人眼界,令人向往而陶醉。“经霜缀紫墙头出,带雨飘红槛外堆”,橘柚环村,香生槛外,色绚林中,宛如灯笼,这就是滩头“橘圃垂丹”之景。“柔条袅袅成清荫,细浪潆潆漾碧波”,湖岸多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春色平芜,这就是滩头“柳湖印绿”之景。“无端清籁送洋洲,短笛横吹咽碧流”,花草连天,童子牧牛,短笛无腔,遥传天簌,这就是滩头“洋洲牧唱”之景。“夕照金滩景色幽,骚人晚际泊轻舟”,袁河古渡,渔艇停泊,灯火烂漫,水天一色,这就是滩头“浅汀渔火”之景。“雷峰美景望中收,百丈龙文一脉流”,百丈崔嵬,天灯朗照,高瞻远瞩,耀光绚彩,这就是滩头“百丈天灯”之景。“山因屐绝腰无印,天破晴来顶露文”,每届春冬,料峭寒光,晴岚拱秀,白壤如银,这就是滩头“培峰霁雪”之景。“南浦云飞遮雪案,西山雨润拂萤窗”,鹿泉书院,百尺危楼,惜阴读经,嘹亮书声,这就是滩头“敬楼晓诵”之景。“烟锁前村旧寺林,哄然镗嗒越洪音”,九龙洲色,气象万千,朝暮钟声,悠扬断续,这就是滩头“隆刹晨钟”之景。沧海桑田,如今八景何在?都在或有或无之中。<br>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来滩头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打开滩头卢姓族谱,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令人崇敬。卢永,明永乐四年进士,官至布政史,;卢滋,明代广东参政晋升布政史,赋性廉洁,才干练达;卢吉,明湖广黄州府同知,刚直魁伟,才能杰出;卢秩,明景泰进士,官至贵州按察史,一生清廉,其夫人严氏始终维护其廉洁形象,明尚书王佐为其夫人著书《贤妇却金传》,闻名于世;卢汝鹃,人品端重,勤于执政,官至工部员外郎。再打开滩头朱姓族谱,同样贤明显达,可圈可点。朱志亮,宋大观三年进士,任广东番禺宰;朱泗,明代理学家,著有《四书五经补意》《读史日抄》等理学书论。朱琏,隆庆五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著有《有堂集》;朱国贞,官至衡阳知府;朱雷,乾隆十年进士,官至湖广武昌道员,治理长江水患,功勋昭著。卢朱两族,星光闪耀,为滩头争光,也为三湖赢得自豪。<br>  九龙洲是滩头明珠,闪耀在袁河之畔。其实,九龙洲也有一番故事,让人感受至深。曾几何时,九龙洲外尚有官洲,为新淦县的公地,滩头百姓在官洲牧牛锄草,开荒种地,乐得其所。袁河本是以余姓屋后田土中隔小河为界,绕西而出。谁知海桑陵谷,世事多变,袁河改道,渐渐向东流,然后北逝,在滩头旁边绕了一个大弯,累月经年,田竟成了河,原有的河道渐次淤塞变成了洲地,因而土地界址混淆,新淦官洲悉数被余姓占有,由此争端肇起,挑衅不断,为害三方。咸丰辛酉年,卢、朱、余三邀敦和好,共捐夙愿,签订公议合约,纷争乃止,从此耕种有约,和睦交往。<br>  滩头的历史悠久而深远,滩头的文化灿烂而光辉。新干县作家协会一行到滩头采风,受益匪浅,深受历史文化的浸染。而眼前的滩头,家园秀美,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同样值得大书特书。特别是一大批有志青年,或立志家园,发家致富;或外出创业,成就一番事业;或经商从政,在广阔的天地中脱颖而出,同样光耀史册。<br>  站在袁河大堤,视野开阔,胸襟浩荡。袁河水湍湍而流,不舍千年;九龙洲草木葱郁,见证滩头历史的变迁。而穿过鳞次栉比的楼房,穿过拥挤热闹的街市,穿过层林尽染,碧绿如新的一片片橘林,我们看到了滩头的希望与前景。<br> 重温历史,揭示文明,如一杯历史陈酿,芳香四溢。美丽滩头与风雨同行,在岁月的沉淀中收获一份喜悦,留住一份乡愁。<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岳飞点将台随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盛夏已过,天气渐凉。“走,我们去岳飞点将台采风!”心动不如行动,新干诗会一群人准时向河西出发了。小车掠过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还有一排排整齐靓丽的新房。黛色的沥青路,绿色的香樟树,把河西公路妆点得一路清凉。<br> 岳飞点将台到了,远远望去,在葱郁而平坦的原野上,有三个四方土台映入眼帘,中间的大而高,这是岳飞发号施令的主帅台,旁边的的两个略微低小,不用说这是部将的位置。夏日的点将台,野草与庄稼共茂,闲云与白鹭同飞。西倚百亩松林,妙笔点翠;东望千帆竞渡,碧水扬波。据说,土筑的点将台原为七座,七步台一座,即主帅台,为岳飞检阅将士所用;五步台两座,三步台四座,皆为不同等级的部将所用。由于岁月消磨,沧海桑田,当年规模浩大、数量众多的点将台,如今只剩两三座,在一望无边的翠绿中格外外引人注目。<br>“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阕《满江红》千古传唱。我久久地凝视点将台,仿佛岳飞精忠报国、威风凛凛的高大形象已经矗立在眼前,那数不清的庄稼与野草分明就是集中操练的千军万马,松林中那悦耳的风声,还有赣江上那此起彼伏的波涛声,分明就是抗金将士悲壮出征的锣鼓声和“还我山河”的号角声。<br>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这是岳飞驻扎在新淦的时候,游览了当地的伏魔寺,然后在墙壁上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字里行间壮怀激烈,直抒胸臆,表现了岳飞不问功名,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这首诗,后人曾刻碑存念于荷浦中学,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凭吊,赢得了后人的景仰。“武穆留诗泣鬼神,只今碑影护苔茵。功勋百战委尘土,遗恨孤忠泪满巾”。这是清代文人周天琳曾经写的《咏岳忠武碑》。<br> 伫立点将台,再向四方环视,周边的村落依然存在,只是旧貌已变新颜,新楼与绿树交相辉映,百姓与民风自然和谐,处处呈现文明景象。人们都知道,岳飞壮志未酬反受奸佞陷害,死后受封为“武穆侯”。新干人民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把点将台周边三个村庄分别命名为:武湖、穆湖、侯府。每次登临点将台,这里的老百姓都能给我们热情介绍,让我深深地感到,岳飞当年叱咤风云的场面虽然已经久远,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称道。对岳飞的景仰与追念,总是发自内心的,从灵魂的深处。<br> “岁月消磨,文明进化,眼前旧垒三堆。叹周边稻浪,让往事难猜。再遥望、腾飞气象,武湖侯府,景物和谐。是英魂、寄托村名,风采重来。<br> 岳飞点将,统千军、横扫金霾。纵大敌当前,小人在后,休改襟怀。赣水北流依旧,空遗落、几许尘埃。但春回新淦,不知花为谁开。”<br> 一阕《扬州慢•岳飞点将台怀古》表示我此时的心境,真的希望岳飞再世!<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煞尾桥•三元亭•茶马古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在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东面,有一条宽约20余米,由南向北、蜿蜒流动的溪水,起源于新干大洋洲东南山区,绕过村庄,穿越田野,流向樟树境内,一直流向赣江。溪水流经大洋洲陈家村时,有一条东西横贯的古老石桥,这个桥叫煞尾桥。桥的东面有一座斑驳而陈旧的驿亭,这个驿亭叫三元亭。桥的两端东西延伸,便是一条饱经沧桑的茶马古道。<br> 煞尾桥是连接大洋洲与樟树的重要古道。为什么叫煞尾桥?因为这溪水的上游还有两座桥,而陈家村是最后一座,所以人们自然把这座石板桥起了个名称:煞尾桥。<br> 这溪水的周边村庄稠密,人口繁多,田地交叉,耕种相连。西岸是城上周家、煞尾桥陈家、木匠曹家、三叉口曹家和巷里曹家等村庄,而东岸则有马桩、刘柏炉、邓家陂等村庄。这悠悠的溪水奔流不断,千百年来滋润着东西两岸的家园,但宽阔的溪道也给周边百姓的耕作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传说这条溪水原先有一处木板桥,行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胆战心惊,不时有人掉进溪水中,周边的百姓对此叫苦不迭,但又无可奈何。古代陈家村有个叫陈贵英的老爷,是个大户人家,年轻时走南闯北做生意,几十年来积累了万贯家财。这陈老爷极富正义、友善乡邻,他慷慨解囊,和周边百姓一道,拆除原有的木桥,花巨资建起了一座石板桥。这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大事,当地百姓至今口口相传,盛赞陈老爷的义举。<br> 煞尾桥桥长20米,宽一米三,高四米二。桥面有六节,每一节由三块石板并排铺设,两边的是青石板,中间夹着的是麻石板,18块三米来长的石板铺成整整齐齐的桥面。六节桥面就有五个支撑点,中间用五块青石板托垫桥板,每一个支撑点用三根条石成“川”字形做桥柱,共用十五根条石顶住了托垫板,让桥凌空欲飞。<br> 石桥彰显了古代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整个石桥没有用一根钉子,两侧桥墩均用青石板垒砌,采用榫卯结构来固定桥体,凹凸结合,控固有力。而十五根石柱的底部则牢牢地卡在松树上,“松木水浸千年不腐,樟木日晒万年不坏”“水下千年松,梁上万年桐”,这十五根石柱一旦卡在水下松木上,任凭流水冲击,自然纹丝不动,可见古人的智慧非同一般。<br> 这桥最早修建于何朝何代,问遍周边的群众,竟然没有人知晓。找县志,县志没有蛛丝马迹;翻族谱,族谱同样空空。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么?也许是我们没有发现吧。而石桥的重修时间却有根有据,石桥的东北侧桥头,有一根青石桥柱上分明刻有“乾隆十七年壬申岁冬月濂溪重修”字样,虽然有风雨的侵蚀和流水的摩擦,但仔细辨认还是能够读懂石桥重修的年月。乾隆十七年,就是公元1752年,距今已经走过了264个春秋。重修都264年了,那么初建起码上300年,甚或更长。<br> “濂溪重修”,这个“濂溪”二字要么说水名,要么说石桥的重修人。难道这条溪也叫濂溪么?不得而知。濂溪,本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祖籍地湖南道县的一条溪水名称,周敦颐以此为雅号,世称濂溪先生。九江庐山脚下有一条溪水也叫濂溪,那是因为周敦颐晚年移居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后来也以濂溪为水名。而周敦颐是北宋人物,不可能在乾隆年间到大洋洲来重修这个古石桥。“濂溪”二字,真的让人琢磨不透。<br> 桥的东面有一个供人歇息的驿亭,这个亭就叫三元亭。科举时代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学问满腹入场闱,三元及弟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且喜平地一声雷。”这是一首签诗,就是说中签的人学业有成,步步高升之意。而“连中三元”“喜报三元”或“三元及第”往往是对参加科举的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这个“三元亭”是记载当地莘莘学子中“三元及弟”的真实现象,还是对“三元及弟”抱有良好的祝愿呢?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br>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代交通驿道上往往修建有很多亭子,是亲朋好友送客、道别的好去处。送别亲友,一般送到大门口,说声再见道别。如果是亲友远行,一时难以重见,至少要送出五里。如果是特别亲密的夫妻、情人,那就得送至十里长亭,依依不舍,洒泪告别。长亭短亭,既是送别之所,更是歇息之所。人们在亭子里或歇脚,或补水,或避风挡雨,这更多地是让过往行人解除劳累、避免风险的场所。而眼前这个“三元亭”,砖木结构,是一间面积十几平米前后相通的小屋,虽不是亭子的形状,但仍然是亭子的性质,在南方的古驿道上有很多这样供人歇息、避风避雨的小屋。<br> 煞尾桥的两端,原是一条宽阔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从新干的东部山区伸展而来,经七琴、桃溪、溧江,进入大洋洲境内;通过煞尾桥继续向西,渡过赣江,便是三湖乃至临江古镇。而临江古镇从宋朝到清朝,一直是临江府(或临江军)政治经济的中心,是周边地区的繁华集中地。如果通过煞尾桥转而向北,则是永泰古镇,再向北便是樟树古镇了。在古代交通欠发达的时候,这条古道就成了周边地区东西来往的交通要道,而煞尾桥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这个煞尾桥,新干山区的货物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临江或樟树运输,或者借助赣江让货物走向更远。如今在板埠、城头、双村、马庄、陈家等地方,依然能够发现许多石板上留下的深深槽印,那就是当年茶马古道上过往车马碾压出来的深深印记,从中也可以看到古道当年纷繁的背景。<br> 1978年至1980年,我在大洋洲中学读高中,当时的大洋洲中学坐落在著名的牛头城遗址旁边。我的老家是张家山,也是在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的旁边,从老家到学校,从学校到老家,这煞尾桥是我上学与回家的必经之路,这三元亭也曾让我避过风雨,这田园边的古道也曾凝固了我求学路上流淌的汗水。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不记得在这青色的石板桥上走过多少趟,我只知道清澈的溪水冲不走我年少的身影。我不知道在这斑驳陈旧的三元亭停留过多少回,但我清楚三元亭的上空还回荡着同学们嘻笑的声音。我也不知道那田园边上的古道走过了多少车马行人,但我知道从古道上经过的人们已经越走越远,甚至看不到一丝背影。<br> 高中毕业后,我没有来过这里,因为学校已经搬迁别处,不是同一个方向,所以我一直没有机会来重温曾经留下我少年印记的古桥、古亭和古道。一晃35年过去,这35年中我时刻惦记着,多想来看看,看看那历经风雨的古石桥,看看那饱经沧桑的古驿亭,看看那曾经车马喧嚣的古道。<br> 今天我终于来了,和我的朋友们一起来寻找往日的记忆。眼光中,煞尾桥还在,三元亭也在,茶马古道更在,只是眼前的景物有的模样依然,有的却与我的记忆有了明显的差异,毕竟又走过了35年的风风雨雨。只见煞尾桥还是那样的高大而稳固,远远望去像天边的彩虹一样悬挂在溪水的上空。周边新修的水泥桥已经代替石板桥的功能,人们很少往来于石板桥了,但石板桥还是那样坚硬而笔挺,仍没有失去当年的丰采。而三元亭似乎衰老了许多,亭内残梁断壁,蛛网尘封。亭外砖墙斑驳,野藤遍布,凉粉草茂盛地占领了整个屋顶,一片荒芜,似乎很少有人光顾了。三元亭标记也不见了,那是前后门上镶入墙壁的条石,上面刻着“三元亭”三字。我不忍再看三元亭破败不堪的景象,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田野。而旁边的古道更是不堪回首,由于道路的变迁,这里不再是交通要道了,已经失去烟尘滚滚的驿道作用,自然而然就让位于田园的扩展。眼前只有一条田间小路,周边的禾稻等农作物已经掩盖了小路方向,当年的古道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br><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淦西才女范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水泉 杨璐雪涛</div><br> 通往坤宁宫的甬道上,女学官范氏手拢拽地长裙,一会儿碎步匆匆,一会儿步履蹒跚,如水的双眸,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仿佛晴朗的天空中飘过一片云翳。她刚从华盖殿大学士处回来。大学士杨士奇告诉她,她回家的愿望,已经皇上恩准。杨大学士语气淡淡的,她看得出杨大学士的心情不好。她辜负了大学士的一片好心,可宫庭的荣华富贵也不是谁都能消受得起。她就消受不起。何况在赣江中游的新淦县界埠乡、靠近赣江西岸的沧洲黎家,还有一个令她魂牵梦绕的儿子。<br> 她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私塾先生,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耳闻目染,爱上了琴棋书画,写得一手好诗。她曾经有过梦想,要做一个李清照一样的才女。可父亲早逝,她早早地嫁人了。丈夫姓黎,是淦西有名的黎员外的儿子,家庭富足,衣食无忧,两口子齐眉举案,情投意合,本是一个幸福之家。无奈命途多舛,造化弄人,生下儿子不久,夫君因病离世而去,丢下她们母子。从此,如花年纪的她每天面对的是柴米油盐,还有不谙世事的儿子。儿子到了启蒙的年纪,她就将儿子送进了私塾。她要让儿子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br> 一天,送儿子上学,也是一时灵感而至,她随手写下一联:“墨落罘中,一片黑云浮琥珀;梳横枕上,半轮残月照玻璃”,并遗落在儿子的书桌上。谁知事有凑巧,这天杨士奇大学士回家省亲,顺道去沧洲黎家看望几年未见的表妹,途经金川驿站,快到淦西沧洲黎家时,天空突然一阵大雨,杨士奇和家仆进入私塾躲避,不想在她儿子的书桌上看到这幅对联,一时惊讶,不禁而问:“这对联是你写的吗?”<br> “这对联是家母所题。”小孩答曰。<br> 一会儿,杨士奇见到了小孩的母亲范氏,怦然心动。但见范氏二十出头,三十未到,身材窈窕,面容姣好,言谈举止十分得体,尽显诗书尔雅。 <br> 杨士奇何许人也,乃吉安府泰和县人氏,明朝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满腹学问。见眼前这个女子才貌双全,能写出如此佳联,连连称道:才女也!才女也!<br>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惜才之心同样有之。杨士奇对才女范氏欣赏不已,爱慕有加,本想揽到身边,为己所悦,只是家中夫人管得甚紧,不能有非份之想。<br> 不久,明宣帝下旨征召民间容貌端庄,才学出众的女子到宫中做女学官。这些女学官进入后宫,专门为皇宫妃子辅导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其实也是后宫佳丽的一种,一旦为皇帝看中,宠幸是随时可能。杨士奇不加思索,便向明宣帝举荐了范氏。<br> “启禀圣上,赣中有一奇女范氏,诗词歌赋十分了得,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容貌不输西施,可谓才貌双全,不知可否举荐?”<br> “爱卿举荐,自然可以,但管早日进宫!”<br> 明宣帝得知范氏才貌双全,加上又是首辅杨士奇举荐,自然应允。当然杨士奇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如此为之心动的女子不能得手,何不弄到皇宫,隔三差五总能见上一回。<br> 范氏被征召入宫,凭着她的天生美貌和聪明才智,如鱼得水。在辅导后妃们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之余,时常参与后宫的诗书吟咏和琴画表演,得到明宣帝和众皇子赞许的同时,也难免受到后宫佳丽们的妒嫉与排挤。<br> 四年了,她也曾一度被明宣帝宠幸,但那也仅是过眼云烟,三宫六院那么多绝色女子,那个不倾国倾城?皇帝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她很快便被皇帝忘记了。宠幸时不过几刻功夫,寂寞处年复一年,门前冷落车马稀。每每闲逸下来她就会想起她的儿子,想起她的家乡,许多回在夜里她在梦中悄悄落泪。她多么希望能结束这一场梦,可她不能提,不能说,也没地方说,思子思乡的念头常常让她神思愰惚。<br> 有一次,皇上让众皇子和她的妃子们欣赏一幅《老妇牧牛图》,并让他们看图题诗。皇子皇妃各显其能,但诗作水平不尽人意。明宣帝不免有些失落,他扫视周边,见范氏坐在假山石上若无其事,又若有所思。<br> "范美人怎么独自沉思,不过去凑个热闹?”<br> “好的!”见皇帝发问,范氏自然趋身向前。<br> 她一见《老妇牧牛图》,触景生情,赋诗一首:“贵妃空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争似阿婆牛背稳,笛中吹出太平歌”。题诗一出,立马赢得皇上和众皇子、妃子们的阵阵掌声。<br> 事后,明宣帝想起,幡然醒悟,这是范氏不露声色地在向自已表达想要离开皇宫思念乡野生活的真实想法。明宣帝找来杨士奇。“爱卿,范美人思乡情愫很重,她已经不想在宫中生活了,就让她去吧。”于是就有了杨士奇找范氏一幕。<br> 不长的一段甬道,她竟走了一餐饭的功夫。她其实只是触景生情那么一说,没想到皇上不仅没责备自己,还封了自己一个夫人头衔,这等通情达理,也算个开明君王。范氏在心里,轻轻地叫了声:“吾皇万岁!万万岁”。她又有了一点不舍。<br>大学士有些失望,他当然希望她留在宫中。<br> 但她还是决绝地回来了,顶着夫人的头衔。她回到地处赣中的新淦县界埠乡之沧洲黎家,用自己的才华去倾心辅导儿子,直至终老。<br> 她的儿子就是黎云,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诗人。<br> 沧洲诗人黎云,载入了史册。她的母亲,淦西才女范氏同样载入了史册!<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找张恨水在三湖的脚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到三湖采风是冲着张恨水来的。他是著名的鸳鸯蝴蝶派章回小说大作家,因为一部《北雁南飞》而让三湖古镇名声大著,从此与三湖血肉相连,密不可分。新干诗群一帮人慕名而来,寻找那远去的身影和远去的故事。<br>  其实三湖本身就是著名的橘乡,“三湖红橘”曾经闻名遐迩,有“大红袍”之美誉。“园林霜橘景色幽,琼枝叠叠露华稠”,“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在三湖的地界上,田田地地种的是柑橘树,家家户户门口还是柑橘树,举目四望依然是片片橘林,这里是柑橘的乐园,是红与绿交相辉映的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曾经在三湖中学读了两年高中,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每到九、十月,四周红彤彤的一片,像灯笼,更像大红袍。<br>  三湖又是著名的通商口岸。三湖古镇滨临赣江,关山易阻,水路畅通。千百年来的货物运输总是仰仗于水路,水路一直优越于陆路。明清时候,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汇集,十里八乡的特产在这里交易,远近闻名的山货在这里周转。码头缤纷,人迹如潮,口岸沸扬,货积如山,五花八门,五颜六色,行行业业云集在这里,十分繁荣,人称小南京。<br>  正因为商业繁荣,货源发达,所以早在清咸丰三年三湖镇就已经设立了厘金局,是当时江西三大厘金卡之一,另外两处便是吉安的神岗山和九江的湖口。三湖厘金卡就是对往来的货物征税,队伍强悍,装备精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恨水的父亲就是在这里从事征税工作。如此说来,我与张恨水的父亲算是同行,都是从事税务工作的。<br>  张恨水小时从南昌来父亲这里玩耍,并在靠近袁河的砚洲一带读私塾,且有两三年之久,乐不思蜀也。这少年张恨水也真是聪颖绝顶,才气超人,深得私塾老师肖先生的喜爱。在三湖居家读书的日子里,张恨水遇到了终生难忘的两个人,一个就是肖老先生。这位肖老先生满腹经纶,思想开明,对学生采取放任主义,除了灌输四书五经外,并鼓励学生涉猎一些稗官野史等课外知识,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书籍,这为张恨水日后著作等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另一个就是肖老先生的女儿肖姑娘,也就是《北雁南飞》中化名姚春华的女主人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姑娘长得水灵灵的,性情温婉,才貌双全。由于砚洲私塾与三湖厘卡有十几里路,所以张恨水与其他同学不同,吃住都在私塾里。成绩优秀的他,自然受到肖先生的器重,在同学中也是少年翘楚,刮目相看。时间一长,这姑娘自然对相貌英俊、才华出众的张恨水心生爱意,而张恨水也自然对聪明伶俐,如出水芙蓉般的肖姑娘十分钟情。两人情窦初开,情意绵绵,让张恨水的读书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br>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张恨水随父亲迁移,他在三湖的私塾生涯也自然结束了。张恨水舍不得离开时常对自己高看一眼的恩师,更舍不得两情相悦的初恋情人。然而,流水深深恨,关山叠叠情,一声笛响,一帆北去,带走了张恨水的无限依恋,也带走了初恋情人的心。<br>  后来,张恨水将这段往事写成章回小说《北雁南飞》,书中既有对少年主人公李小秋和姚春华的传奇爱情进行了缠绵而凄婉的描写,还对当时三湖镇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进行了浓墨重彩地喧染。从此,张恨水与三湖的情缘不是一个分字了得,而是与三湖根深蒂固地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样,张恨水就成了三湖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了三湖古镇的文化象征。也正因为这样,来三湖寻找张恨水的脚印接踵而来,像身边的赣江和袁河一样源源不断。<br>  站在砚洲大堤上,徘徊在袁河渡口,凝望葱郁的香樟树,我们仔细地搜寻那混杂在高楼林立的古祠堂,还有那院子里的参天大树,还有那橘树林中的古寺,一切却是大相径庭。<br>  我们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的,寻找大作家的足迹,可眼前早已物是人非了。故人已经走远,但是一部《北雁南飞》就是张恨水在三湖的最好印证,张恨水的故事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中。<br> “尤其是新淦县的三湖镇一带,风景幽绝,是一个令人留念的地方。”这是张恨水笔下念念不忘的文字。怪不得三湖的美女胜似荷花仙子,胜似月中嫦娥,这红似胭脂白如雪,是赣江与袁河日夜滋润的结果,或许是那铺天盖地绿意盎然的橘林细心呵护的回报。<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临江府与新淦县,血脉贯通的历史情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璐雪涛</div><br> 袁河千古不断,赣江奔流不息,两条河流日夜流淌在赣中大地,如母亲的乳汁,滋润和哺育着一府四县的文明与发展。<br>民间流传,当年临江府,一府管四县。可新淦县是江西十八古县之一,新淦的历史早于清江县(即后来的樟树市),也早于临江府。<br> 《通鉴纲目》记载,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秦灭楚,俘虏了楚王负刍;秦统一天下,废封建,立郡县,把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1年),秦置新淦县,属九江郡。当时江西境内仅有十八县,新淦是其中之一,管辖现今樟树河东、新干县、峡江县。新淦县县治所在地在淦阳,即今天的樟树市区。<br> 秦属九江郡,汉属豫章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仍属豫章郡。豫章郡领县十六、侯国二:南昌县(治所,南昌市区)、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历陵县、余干县、柴桑县、艾县、赣县、新淦县(都尉治所)、南城县、建成县、宜春县、海昏(侯国)、雩都县、鄡阳县、南野县、安平(侯国)。<br> 隋朝时,县令李子乐以县城远离州治,将县治迁到南市村,即今金川镇。隋朝时期,新淦属庐陵郡。庐陵郡辖4县:庐陵、泰和、安复、新淦。<br> 唐朝时期,新淦属吉州。吉州 辖5县:庐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br>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八月,割新淦的崇学乡与高安的建安乡、修德乡,另建清江县,以萧滩镇(今临江镇)为县治。至此才出现清江县,之前樟树河东片一直属于新淦县管辖。临江古称“石龙城”,唐武德八年(625),始于临江建萧滩镇,作为县治始于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br> 宋淳化三年(992)置临江军,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br>元元贞元年(1295)改置临江路,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br>明太祖洪武二年(1363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府治清江(在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辖清江、新淦(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包含今峡江县)、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三县。<br> 明嘉靖五年(1526)新置峡江县来属。临江府辖清江、新淦、新喻、峡江四县。<br>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江西布政使司和江西省均先后在临江设湖西分守道署(俗称“道台衙门”)。<br> 一直到清末,临江管辖:清江、新淦、新喻、峡江共4县。1912年废止。<br> 从宋淳化三年(992),到1912年,新淦归属于临江府(军、路、道)管辖920年。近千年的隶属关系,融合了这一带的政治经济与生活习俗,人文历史、社会生活及风土人情一脉相承,水乳交融,血肉相连。<br> 宋明以来,从新淦走出去的人有很多,有的因在外从政当官而入籍,如蔡扬金任浙江布政使,后入籍河南省卫辉市;有的在外经商而安家,如刘歧山在湖南省洪江经商,成为洪江首富,后代子孙落户洪江;有的为谋生而迁徙,如云南、贵州等地。他们的族谱上都一致记载着:祖籍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如《习氏宗族家谱》记载“习氏太高祖习思敬,生于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华城门村”,习思敬墓碑铭文所言“余族,祖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人也”。<br>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临江知府陈浩始奏析新淦设峡江县,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临江知府吴叙、正德六年(1511年)临江知府吴宗周、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临江知府戴德儒也曾勘实申报设峡江县事,均未果。嘉靖初,临江知府钱琦再次建言,并与江西按巡御史秦钺、陶俨公奏于朝,获允。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峡江正式从新淦析出,建县分治,同属临江府。<br>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历任临江知府都坚持增设峡江县、分治新淦县,并且将此事不断上奏于朝廷?当时的大学士费宏在《峡江县记》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临江所领县三,惟新淦最大,环其境数百里,盖兼古巴丘、石阳二废邑之地而有之。其旧属二县者,去理所远,皆百里深溪峻岭,必信宿乃达。赋役之输供不时,寇盗之伏匿莫禁,其为弊也久矣。其一,峡江离新淦县城太远,官府管理起来太难,甚至形成权力真空地带。其二,新淦县在临江府所属三县之中,面积最广,东与乐安、丰城交界,南连吉水、庐陵、永丰三县,加上交界之处多为崇山峻岭,正是盗贼频发之处。而且,这些深山峻岭又多分布在峡江境内。<br> 不要说明嘉靖五年( 1526),析新淦县玉笥、断金、扬名、善政、太平、安国六乡六坊二十四都设置峡江县,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南唐升元二年(938),割新淦的崇学乡与高安的建安乡、修德乡,合建清江县。后又有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析新淦县茂才乡,归属清江县。可见之前新淦幅员之辽阔。临江府一府三县中,惟新淦最大。<br> 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王益,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父亲,曾经在临江府和新淦县有所作为。他曾任临江府判官,每当百姓遭遇府县官吏欺压时,王益公正不阿,挥笔判决,百姓无不称颂。一次。王益巡视萧滩渡口,见渡舟破腐,危害百姓生命安全,为避免事故发生,即令腐舟停渡。全临江地界豪吏见王益如此秉公办事,也不敢胡作非为。因为人耿直,受人排挤,转而任新淦县知县,并在新淦政绩卓然,新淦全邑的治安也复以大治。正因为王益转任新淦知县,后来才有王安石与新淦诗人宋玘相互唱和一事,至今传为佳话。<br> 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临江镇人、户部侍郎、徽猷阁直学士向子諲,因上章反对与金使议和,忤秦桧意,被迫辞职,隐居新淦县三峰寺之芗林院(今七琴镇炉村附近),并手植芗林树二株,宋高宗御书“芗林”二字赐之,后此寺更名芗林寺。<br> 宋淳祐四年(1244)进士皮龙荣,原本湖南醴陵人,景定年间拜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正二品),因性情耿直,不肯攀附权贵,被奸臣贾似道排挤,降职到临江担任刺史。皮龙荣政务之余,闲步新淦三湖,见其繁荣通达,遂举家迁居三湖街,并成为三湖皮姓始祖。<br> 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宋代著名史学家徐梦莘,其父徐世亨为临江知府,居临江府城西瓦子堆。徐梦莘任湘阴知县,后升宾州知州,以议盐法不合而罢官,告老还乡迁居新淦县溧江庄里后岗村。<br>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临江知府李昌昱令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县令会同修复新淦县三湖横河口堤,故名“李公堤”,俗名上横河堤;同时,在三湖镇蒋家村赣江故道口兴建下横河堤。<br> 文化同源,文脉相通。宋元明清时期,临江既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文化重镇。那时的临江群贤毕至,带动了四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新淦的何昌言、练子宁都是拎着考试书包从临江古试院——中州试馆,迈出了他们成为状元或榜眼的第一步。<br> 除了官方运作,其实临江四县民间交往也十分密切。新淦城南邓家村有一块曲水流觞石,明朝临江十才子经常在此聚会,他们在这里吟诗饮酒,众人围坐于曲水流觞石周围,将酒杯放在曲石之水上,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献诗一首,并取杯饮酒,这种文坛雅聚一时传为佳话。这十才子是谁呢?即清江刘永之,新余梁寅,峡江姚空山、吴君,新淦张美和、周所立、黄体方、宋一俊、邓伯言、晏仲实等,他们以诗会友,谈天说地,展尽风流。<br> 临江古府,魅力新淦,山水相连,风俗相同。2019年三月的一天,原临江府四县市区(淦、渝、樟、峡)“寻访先贤足迹,联通四地文脉”为主题的作家采风活动第一站在樟树市临江镇拉开序幕,让我们重温临江府辉煌,感受一府四县的风采。<br> 一府四县的体制早已消失,但官方合作与民间交往时有发生,因为袁河与赣江如同血脉,在临江府,在新淦县,日夜流淌!<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