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话“冬”和“至”

美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岁月留痕。刚刚还大雨滂沱,不过几十分钟后,就大片大片的的雪花漫天飞舞。在西雅图和温哥华,冬至,雪至,满满的节日仪式感。2020年,果然很魔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年的冬至格外特别,因为中文教学的关系,也引起了我对冬至深层探究的极大兴趣。其实冬至二字还真的有讲究呢!在甲骨文里,很早人们就发现了“冬”这个字,它是这样写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就是“冬”吗?有人说冬就是房檐儿滴下来的冰溜子,真是这样的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冬至的“冬”还真跟冰溜子没什么关系。如上图,冬至的“冬”,是两条线各有一个结。最早的“冬”字,和今天的终点的“终”字是同一个意思。一件事情或一段时间结束了,我们称其为“终”,冬就是一年结束了,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我们给它打个结,做个记号。因此从那时起,冬就变成了这样的写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篆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仍然保留了一条绳子两个结儿,上面像有个小帽子一样。后来演变到了隶变,你能发现在隶变之后它的形态变化吗?这就是冬天的“冬”、冬至的“冬”的由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完了“冬”,我们再来看“至”。“至”这个字非常好玩儿,至字上边是一个“矢”,指的就是剑。“至”有“到”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它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古人很聪明,它用“剑掉在地上停住了”来表示“到了”。所以画下来就是剑掉在地上停住了,意思即剑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早的甲骨文仍然保留了一只剑掉到了地上这样的形态。随着汉字的演变,篆书中我们仍能看到剑的形态和地面,但这时的字和今天的“至”已经很接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了隶书时,笔画已经变得更加平直和流畅,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至”就完全一样了。“至”的意思就是“到”。今天看到的“到”字,左一半就是“至”,右一半加上了立刀旁。到家了!到这儿了!“到”的的确确保留了“至”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把“冬”和“至”这两个字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年的最后到了。换种说法就是,一年一年连绵不断,旧的一年年终到了,新的一年就即将开始了。更简捷地说,冬至的意思就是——结束和新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冬至,还有什么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要回家?为什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要吃什么美食?美食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寻根溯源真的是很有趣,如果喜欢就去查一查和冬至有关的更多内容,探其究竟吧!</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写于2020年12月21日温哥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