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加强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落实 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sisee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12月24日池雪斌老师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了低年级数学课堂研讨活动。池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选取了重点内容的课例,让六位老师分享交流在关注学生实际获得的同时,如何在课堂中实践、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迁移”《6和7的加法》教学反思</span></p> <p class="ql-block">  付静老师在《6和7的加法》一课中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如:植树、摘苹果、收白菜。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利用迁移的数学思想教学本课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动手操作 拉起算理和算法的手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以《9加几》为例</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 <p class="ql-block">  李博茜老师在《9加几》一课中,先带着学生复习“10加几”的知识,创设具体情境:“盒子里有9个桃子,盒子外有4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学生能很快发现把外面的一个桃子放进盒子里,可以变成10的加法。通过移动圆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建立巩固十的概念。本节课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在课中也渗透函数思想和转化思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倍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  赵卫珊老师在《倍的认识》一课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把“份”与“倍”之间的联系显示出来。通过“份”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就是几倍。在练习中,通过辨析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span></p> <p class="ql-block">  任建莲老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中,顺应学生的原有认知进行相应的引导,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多渠道促进学生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根据“倍”的知识灵活、开放地画图,应用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牢固建立起“倍”与“份”之间的联系,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注重由“直观到抽象思维”的引导。通过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操作活动,使知识得到升华,让学生对“一个数是另数的几倍”的含义理解得更深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向数学目标达成的数学教学活动 ——以《平移与旋转》教学为例</span></p> <p class="ql-block">  刘改强老师在《平移与旋转》一课中,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通过各种观察与操作活动,让学生能正确的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建构多维度课堂 让学生心“动”起来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以《认识钟表》为例</span></p> <p class="ql-block">  姚冬云老师在《认识钟表》一课中,借助祖国七十周年庆典的直播时刻—10时引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此时全国全球人都能在同一时刻观看盛典,这就是钟表的神奇力量。”这样的情景创设已经让学生心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整时刻,尝试拨、同桌拨、随意拨、比赛拨、挑战拨,最终感悟发现“整时刻分针都指着12”的规律。学生在全员高度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心动情境中,积极自主地完成时针和分针位置关系的知识建构。</p><p class="ql-block"><br></p> 池老师的精彩点评 <p class="ql-block"> 池老师分别对六位老师交流的课例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池老师重点强调<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同时给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建议:1.要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数学素养。2.知识与技能是实现多维教学目标的载体。3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内涵,这是在课堂上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能让老师们有所启发,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们的实际获得!</span></p>

学生

老师

知识

技能

理解

数学

教学

一课

活动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