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皖北农村盛产红薯,在广积粮的年代,秋冬季节采挖后多数用“红芋窖”储存于户外,另一种便是将其打碎滤渣后做成粉面,还有就是将粉面加工做成粉丝食用,方言称“细粉”。淮河以北手工做粉丝的年代根据史料记载,应是起源自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机器制粉丝工艺的普及,加上农</span>村人口的大量外出务工,手工做粉丝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利润回报较低,因此传统手工做粉丝的作坊已变得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冬至前期的一个周末,白天最低气温到了零度左右,也到了能做细粉的季节,与摄友驱车赶往杜楼镇孟窑村做手工粉丝的老孟家,堂屋内七八位老者正在围坐唠嗑,闲聊得知他们平日一起做粉丝,并且都是孟姓本家族亲人,虽是本家族辈分也有长有免,他们平均年龄已超过70岁,被同行的摄友起了一个时尚的名字~“粉丝天团”。待我们说明来意,老孟却不无遗憾的讲,今天是刮风天气不能下,因为做出的粉丝吃起来会牙碜。看来我们还是缺少对实际生活的了解和经验,导致白跑了一趟,好在此行向热情质朴的孟师傅要到了电话,约定做粉时再来。</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的午后,终于等到了做粉的时刻,作坊在孟师傅家往山上行百余步的山坡上一户农家院内,说是作坊就是用塑料纸和木棒临时搭起一个简易窝棚,加上刚砌的土灶台和两口盛满水的大铁锅。炉膛里火苗高高窜起,锅上雾气缭绕,“粉丝团”的几位老者正在分头忙着,甚至来不及招呼我们,有的和粉,有的兑水,有的烧火,有的下粉,有的凉挂,一幅热气腾腾的场面。掌锅的师傅边忙活边介绍做粉丝的技巧,原来看似小小细细的粉丝也有很多“技术”含量,比如明矾的比例决定粉丝成型和口感,和粉的稠度决定出粉的快慢,水温的把控决定粉丝的生熟,吊勺的高低决定粉丝的粗细,忙起来每人还“身兼数职”轮流换岗才行,于是我们也不再吝啬快门,一阵连排秒杀,生怕遗漏一个瞬间,从午后一直拍到太阳落山。 </p><p class="ql-block"> 勤劳智慧的皖北传统手工制粉者,一直传承着使用古老的技法,制做着绿色无添加的食材。除做给自己家里食用外,顺便还提供来料加工,说是加工也算是帮忙,只象征性收个块儿八角的炭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带粉面来加工的大部分不是家族亲邻就是附近村村民,况且给谁家做粉时也要带粉人亲自参加劳动,家朋亲邻在一起就是图个热闹劲。给亲邻们加工</span>做出的细粉,基本也是过年时自己包饺子、炖菜吃或留给在外地工作的亲人带回大城市,吃一口晶莹剔透,滑润筋道的家乡纯手工粉丝,使得不论是谁,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在心中记起那份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刮风没法下粉,在屋内闲聊的“粉丝团”</p> <p class="ql-block">温水和粉,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给做粉丝的老汉双手来张特写。</p> <p class="ql-block">要将粉面和到用手指捏提起来后,下坠能成一条线。</p> <p class="ql-block">和好的粉面。</p> <p class="ql-block">对和好的粉面进行第二次揣揉。</p> <p class="ql-block">上架挂漏勺开始下粉,需要有节奏地击打勺边的把手,通过振动使粉面均匀漏到锅中。</p> <p class="ql-block">站锅是最累的活,一只手要攥成拳头不停敲打漏勺边缘,很累胳膊,需要轮流上场。</p> <p class="ql-block">炉火和两道铁锅的水温要把握的正好,头道锅水温高了会将粉煮烂,温度低了会夹生,水温控制似开非开即可,二道锅则成了初步冷却以及各项用水的补给点。</p> <p class="ql-block">一手竹筷一手勺,为的是粉丝出锅时临时冷却,能下的去手分段压断。</p> <p class="ql-block">初步冷却的粉丝需要迅速从第二铁锅初凉后捞出,倒入旁边清水大盆中彻底冷却和漂洗理顺,此时的粉丝从刚出头两道锅的白色面条状变的像透明胶一样。</p> <p class="ql-block">挂凉前的粉丝还要经过几分钟的初凉吸水,每一根之间不黏连才能上架晾晒成盘。</p> <p class="ql-block">漂洗晒干后的手工粉丝,一碰就会掉渣断裂,这是跟孟师傅学到的识别粉丝真假的诀窍。</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已晚霞满天,傍晚的农家小院“粉丝团”们依然在夕阳余晖和灯光下忙碌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