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p> <p>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低年级数学组进行了听评课活动。</p> 听课环节 <p> 赵丽娟老师执教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赵老师从“给长方形、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p> <p> 赵老师的整节课思路清晰,教法灵活。在探究周长公式的过程中,赵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观察算式,并引导学生总结出:</p><p>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p><p>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p><p> 在学生掌握了周长公式后,赵老师又设计了一系列练习题,加深了学生对周长公式的理解。</p> <p> 崔美子老师执教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崔老师以中秋节分月饼为话题导入新课,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 <p> 崔老师对教材深入了解,能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个月饼的一半”,由“一半”引出分数½,学生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意义。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崔老师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p> <p> 吕太敏老师执教的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上课初始,吕老师先让学生回顾了分数的意义及构成。</p> <p> 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3/5+1/5”时,吕老师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纸条动手涂一涂,在操作、交流、思考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在学生掌握算理后,吕老师用开火车口算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p> 评课环节 <p> 在教研组长刘月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评课活动。</p> <p> 首先由三位老师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再由组内教师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也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p> <p> 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使教师们通过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前进!</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