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一次语文组教研活动,领学《白马井中学教科研计划》。商讨和制定语文组本学期计划。</p><p> 本学期语文组主要抓手是1、落实和推进“小课题”研究。2、抓好常规工作。3、抓课堂教学展示。4、抓好文学社工作。5、初三中考备考的准备。</p> <p> 在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活动周”中,语文组陈栋云、王银博等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志愿者进行“推广普通话宣传”。</p> <p> 全体语文教师积极讨论学科组计划,积极报名参加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为学科组新学期工作建言献策!</p> <p> 9月29日上午,初三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会。聆听了五位专家们对2020年语文试题精到的分析,与会的老师们深受启发。</p> <p> 语文组课堂教学展示课:陈栋云组长开课。主讲《材料作文如何立意》。陈老师从“命题作文的特点”为立足点,启发学生多角度立意。接着展示海南省近几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材料,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材料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明白材料作文的特点。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训练。整个课堂立足点“小而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p> <p> 评课环节,黎校长从学校整体发展为出发点,鼓励语文教师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办好《涌泉》期刊;办好班级图书角和鼓励到图书室学生借阅,创设读书和写作氛围;推动小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研讨,依托讲课评课活动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p> <p> 李震坚副校长、谢峰主任、许志强主任、王银博主任等领导,在评课环节畅所欲言。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分析我校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存在的短板,倡导和勉励大家要在作文指导上做到“早起步、成系列、多训练、”。</p> <p> 10月27日,儋州市二中引进骨干教师、海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董新明应邀来我校举行讲座。</p><p> </p> <p> 黎校长跟语文教师一起聆听董老师的分享!</p> <p> 董老师为文学社成员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p> <p> 文学社成员高锦彦、李德秋、吴东岱等深情朗读美文!</p> <p> 董老师赠书给文学社成员代表!</p> <p> 董老师和黎校长与全体语文老师合影留念!</p> <p> 万晓茜老师上示范课《人物形象描写》。面对刚进初中的学生,万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人物经典描写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万老师又带领学生对这些文段进行赏读分析,帮助学生梳理积累人物描写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万老师引导学生学会从人物外貌描写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等。最后,当然是学生练笔和展示环节?在老师的启发和激励下,学生们用自己的妙笔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整个课堂条理清晰,张弛有度,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嗯学习和实践。</p> <p> 段考结束,语文组老师在一起讨论交流命题和阅卷体会。与会老师畅所欲言,言语之中充满了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也对我校学生语文学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p> <p> 黎校长给语文组老师作“校本课程开发”动员和指导。</p><p> 黎校长立足于学校的整体发展,畅谈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提升学校文化品味,丰富校园文化特色,助力打造“书香校园”。语文组要紧紧围绕“海洋文化特色”来构想校本课程,担当起打造马中“海洋文化特色”的主力军。</p><p> 会上还对校本课程的具体分工我作了细致的安排。</p> <p> 11月26日上午,上海创高教育集团一行专家来我校视导。专家们一到学校,就分头到各学科组和班级听课。</p><p> 语文组王银博老师上交流展示课《背影》。王老师从一幅《父亲》油画作品导入,让学生感知父亲形象。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下功夫,又在引导学生分析刻画父亲形象上下功夫。整节课选点小,教得精细。</p> <p> 范英婷老师上交流展示课《走一步再走一步》。</p><p> 范老师落实“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注重课堂中的学习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探究。</p> <p> 张义良老师上展示交流课《智取生辰纲》</p><p> 张老师的课注重引导学生对小说知识的积累,紧扣文本脉络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情节,紧扣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p> <p> 11月26日周四下午,上海创高集团专家、特级教师王晓红老师作了以《指向学习真实发生的语文课堂》为题的讲座。</p><p> 王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又对课堂教学中的课型设计、课堂对话、小组讨论和课堂即时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p> 王老师来自于全国教育最先进的华东地区,她带来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自然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她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教育形势,透露了即将在2021年颁布的新课标中增加的一些内容:一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王老师从语文角度,畅谈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教育质量评价如何实施?王老师结合自己教科研经历,谈了如何以“三力”为要素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的体会。</p><p> </p> <p> 麦秋娟老师上《新闻写作指导》公开课。麦老师结合课本中的新闻素材,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体裁的要素,注重知识的温习和巩固。结合最近召开的运动会,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做到了学以致用。在课堂中,模拟了一场“学生记者”采访“运动员”活动,学生自如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p> <p> 罗小琴老师上了一节《昆明的雨》公开课。罗老师匠心独运,用《七彩云南》音乐导入课堂,让学生在美妙舒缓的音乐中进入学习状态。在引导学生巩固字词和梳理内容情节之后,罗老师又聚焦文本重点句段,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景、物、人、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释放,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检阅。整个课堂结构清晰流畅,知识点细致,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p> <p> 七年级语文教师谢燕为大家上《皇帝的新装》公开课。年轻教师的亲和力,温和标准的语言表达,为这堂公开课加分不少。谢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童话题材的特点。分角色朗读环节,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让在坐听课者感到谢老师的课前用心多多。在分析文本环节,谢老师紧扣“骗”字,以一字带动整篇文章,让学生去搜集文本信息,分析文本内涵。整个课堂环节清晰,流转自如,重点突出!</p> <p> 期末考试前夕,凝聚着52位作者的妙笔文采和真挚情感的《涌泉》(第二期)出刊。同时,也感谢语文老师们发动学生积极投稿并悉心修改!更希望《涌泉》成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摇篮,展示学生文采的百花园,增添马中特色的锦缎!</p> <p> 部分优秀教案展示!书写工整,过程清晰,内容详实,有自己的教学思考!值得大家学习!</p> <p> 后记:恍惚中,后疫情时代的一个学期匆匆而过。在这10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每天站在教室门口,迎日出赏夕阳,时光静好,波澜不惊,这也许就是生活中的美好。每天早出晚归,备课、上课、听课、学习、批阅、辅导、检查,在忙碌中也充斥着教学的烦恼和喜悦,这也许就是教育和教学的常态吧。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雷霆暴雨;只如农人一般,早出晚归,不避风雨,勤耕细作,不懒不惰,静待禾苗生长开花。也许我们觉得这样很平淡、平凡;但是,若干年后留存在记忆中的一定是美好的。我们要坚信,只有我们更好更多的付出,才能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只有用虚心求教的心态去对待每一次学习和讲座,用心学习他人长处,我们才能在提升业务能力水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p><p> 2021,庚子去,辛丑来!牛的勤劳无怨,牛的踏实平凡,很好的阐释了作为教师职业的特点!希望我们语文同仁乘学校发展创新东风,舞团结奋进变革之旗,把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