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丰富多彩四海游(1)

达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都 城 璀 璨</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享受丰富多彩四海游</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br></p><p> 托子们的福,给我们安排了许多旅游机会,我珍惜这份幸福。</p><p> 其实在景点现场,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见庐山这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后回顾、整理一下,很甜蜜、更有味!常看常新!</p><p> 我已经完成120多篇,分成五大部分,目录如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01 都城璀璨 (34篇)</b></p><p>0101 京城安个家 美景看个够</p><p>0102 明城墙下最关情 </p><p>0103 人民大会堂看话剧</p><p>0104 前门大街现新貌</p><p>0105 世界公园看世界</p><p>0106 颐和园里看点多</p><p>0107 拜佛雍和宫</p><p>0108 水木湛清华 </p><p>0109 北大燕园熏文气 </p><p>0110 天安门广场看大景</p><p>0111 圆明园--国人心里的伤疤</p><p>0112 前有照 后又靠-景山 </p><p>0113 北海公园</p><p>0114 纪晓岚故居</p><p>0115 北京自然博物馆(1、2)</p><p>0117 龙潭湖公园 </p><p>0118 北京植物园(1)</p><p>0119 北京植物园(2)樱桃沟 </p><p>0120 北京植物园(3)集秀园</p><p>0121 北京植物园(4)卧佛寺 </p><p>0122 北京植物园(5)曹雪芹展览馆</p><p>0123 北京植物园(6)凭吊梁启超墓</p><p>0124 紫竹园(1)修竹万竿好去处</p><p>0125 紫竹园(2)紫竹禅院 报恩楼 </p><p>0126 八大处(1)两次艰难的游览 </p><p>0127 八大处(2)古刹八处味无穷</p><p>0128 天坛</p><p>0129 孔庙国子监 (1) 瞻孔庙拜文圣</p><p>0130 孔庙国子监(2)无门槛的国子监</p><p>0131 孔庙国子监(3)十三经刻石 </p><p>0132 藏宝圣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p><p>0133 北中轴线上的明珠---奥匹公园 </p><p>0134 国家大剧院.</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02 厚重洛阳 (28篇)</b></p><p>0201 千年帝都洛阳</p><p>0202 周公庙里瞻仰元圣周公</p><p>0203 道家之源-上清宫</p><p>0204 函谷关(1)</p><p> 《道德经》出世灵谷圣地</p><p>0205 函谷关(2)</p><p> 名贯古今的军事关卡</p><p>0206 直呼刘秀坟的汉光武帝陵</p><p>0207 中国佛教“祖庭”—洛阳白马寺</p><p>0208 冢、庙、林三祀合一关林庙</p><p>0209 伊阙(1)</p><p> 洛阳四郊 山水之胜 龙门首焉</p><p>0210 伊阙(2)</p><p> 龙门十寺 观游之胜 香山首焉</p><p>0211 伊阙(3)</p><p> 乐天长眠琵琶峰 白园人杰地犹灵</p><p>0212 隋唐洛阳(1)富丽堂皇藏遗址</p><p>0213 隋唐洛阳(2)名堂 天堂游</p><p>0214 富贵12世不衰之谜—康百万</p><p>0215 黄河枢纽工程——小浪底</p><p>0216 伏牛八百里 好景天下奇(1)</p><p> 寨沟 重渡沟</p><p>0217 伏牛八百里 好景天下奇(2)</p><p> 惊叹龙峪湾 </p><p>0218 伏牛八百里 好景天下奇 (3)</p><p> 鸡冠洞 养子沟 </p><p>0219 伏牛八百里 好景天下奇(4)</p><p> 雄险灵秀老君山 </p><p>0220 伏牛八百里 好景天下奇(5)</p><p> 道观金五顶 </p><p>0221 龙潭大峡谷</p><p>0222 养心斋—万山湖畔人清爽</p><p>0223 嵩岳伊阙连接线——万安山</p><p>0224 春来谁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p><p>0225 历史文化宝库千唐志斋</p><p>0226 玫瑰庄园 玫瑰宴 </p><p>0227 我的故乡孟津</p><p>0228 七十多岁玩了把刺激</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03 锦绣华东 (16篇)</b></p><p>0301 往昔游走马观花而已</p><p>0302 绍兴篇</p><p>0303 绍兴情未了</p><p>0304 毕竟西湖最关情</p><p>0305 再到灵隐寺去</p><p>0306 意外惊喜【清河坊】</p><p>0307 白鹤南翔</p><p>0308 云留南翔</p><p>0309 美不胜收古猗园</p><p>0310 沪上周游大满贯</p><p>0311 再游南翔——檀园</p><p>0312 忠义之邦——江阴</p><p>0313 佛教圣地九华山</p><p>0314 齐山 平天湖 杏花村</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04 北国苍劲 (16篇)</font></b></p><p>0401 山崩地裂的黄河壶口瀑布</p><p>0402 洛川经济支柱—苹果之乡</p><p> 苍北国里南苑秀—民俗馆</p><p>0403 中华始祖陵寝——黄帝陵</p><p>0404 唐代帝王别宫--华清池 </p><p>0405 气势震撼秦皇陵 壮观惊世兵马俑 </p><p>0406 护国真身宝塔寺---法门寺 </p><p>0407 五台山(1)佛教名山之首金五台</p><p>0408 五台山(2)神使缘结南山寺 </p><p>0409 五台山(3)现存木架结构最久 -佛光寺</p><p>0410 暑期北国游(1)平遥古城 </p><p>0411 暑期北国游(2)奔驰千公里 北国会老乡 </p><p>0412 暑期北国游(3)响沙之谜未解 </p><p>0413 暑期北国游(4)康巴什留存好照片</p><p>0416 暑期北国游(7)榆次古建筑群</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05 南国滴翠 (21篇)</b></p><p>0501 儿子送的花甲寿礼——港澳6日游 </p><p>0502 三亚(1)走近天涯海角</p><p>0503 三亚(2)春节三亚南山寺 </p><p>0504 三亚(3)阳光 沙滩 海浪 休闲 </p><p>0505 三亚(4)南海观音圣像 </p><p> 中国佛界骄傲 </p><p>0506 三亚(5)下榻万丽酒店</p><p>0507 三亚(6)欢聚清水湾海边 </p><p>0508 长沙(1)小女儿远到的地方 </p><p>0509 长沙(2)白沙古井 </p><p>0510 长沙(3)崇烈门下敬英烈</p><p> 警世钟旁激奋心 </p><p>0511 长沙(4)贾谊故居联想 </p><p>0512 长沙(5)湘江橘子洲头 </p><p>0513 长沙(6)洋湖湿地 </p><p>0514 张家界(1)壮哉黄龙洞 </p><p>0515 张家界(2)武陵源奇景醉游人</p><p>0516 张家界(3)八千台阶山路</p><p>0517 张家界(4)《养在深闺人未识》</p><p>0518 厦门(1)鼓浪屿小故事多</p><p>0519 厦门(2)厦大 南方之强 校园至美</p><p>0519 厦门(3)闽南名刹——南普陀寺</p><p>0520 厦门(4)好风水“龙虎守江” </p><p>0521 厦门(5)湖里山炮台 天南锁钥 </p><p><br></p><p> 写作的过程是心情愉悦的、多彩的、甜蜜的;写作的结果让我知识丰富了,人生感悟深刻了,对我中华更热爱了,自我成就更感浓了,一句话自己心里美了,身心更健康了。我将选一些改编成美篇的形式,图文并茂,更具有阅读趣味性,发到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p>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0101 京城安个家 美景看个够</font></b></div><div> 1963年8月。带着妈妈和姐姐为我准备的行装,父亲和弟弟送我到县城,洒泪而别。我从没有离过家乡,这一次要远别父母,到四千里外的大东北求学了。<br> 行程第一站是北京!<br> 因为当时石家庄地区遭水灾,火车绕道徐州、济南、天津才到北京。在摩肩接踵的车厢里,酷热难耐地度过了20多个小时,我捧着一本在郑州买的《现代俄语语法》,坚持学习。现在,50年后,饱经坎坷人生的我,都己觉得太“苦行僧”了。过分刻薄自己了。<br> 到了从小就向往的首都北京。我们住在前门大街的廊房头条。所谓“廊房头条”,是指这一条街的房子第一高,事实上只有五六层高,因为过去北京的房子,不能超过皇家的房子高。这就算高的了。<br> 在北京可以有两天玩的时间。<br> 我和从洛一高来的马聚同学一道,首先到天安门广场。中华象征建筑天安门雄伟博大,人民大会堂、中国博物馆分座西东,英雄纪念碑挺拔中心。<br> 接下来参观故宫。金殿宝座,玉栏画栋,龙凤狮麟,辉煌璀璨,瞻不尽的恢宏大度,看不完的人间绝品。<br> 出了故宫北门,登上景山山顶鸟瞰全城,皇宫金灿灿一片,东西长安街,南北中轴线,格局对称,气势磅礡,当时无雾霾,皇城大景,尽收眼底。<br> 西边北海公园,皇家园林,更是山水楼阁,白塔入云,茂林修竹, 万千。<br> 第二天去西郊颐和园:万寿山上,佛香阁依北面南,势若天阙,漫坡清秀,松柏覆盖,枝杆苍劲,纵横错落,林间石径,曲绕通幽; 昆明湖,水面如镜,龙舟划痕,环湖长廊,长728米273间,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内容万幅不重,坐在长廊里看湖心岛、十七孔桥、金牛座、石坊······大千点缀,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br> 我和马聚禁不住感叹地说:“我们在北京读大学该多好啊!”<br> 感谢上苍,40年后全家居住北京,在儿子“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的奋斗中实现了!家就在北京市中心的崇文门,2环以内,到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故宫、天坛地坛、王府井大街、前门大街都是步行可达。2002年常住北京后我和老伴儿可以经常到这些地方休闲游玩。<br> 在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北海、景山、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太庙、鸟巢、孔庙国子监、中山公园、龙潭公园、陶然亭公园、长城、十三陵、八大处、清华北大、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景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观不尽的人间美景,看不完的绝妙物华,解不透的历史真相,赞不绝的世上奇特。<br>选以下100张照片为证——这仅仅是我和老伴的照片,其他家人的未选,所以100张也不过是数万张留影的冰山一角。</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02 明城墙下最关情</b></h1><h1><br></h1><h1> 明城墙遗址,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域,距离中心天安门广场仅仅3公里。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h1><h1>历史上北京的明城墙全长约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城墙遗址仅仅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是现存最长的一段,它是北京城的重要标志。为保护古都风貌,以修复城墙为核心,2001-11-2工程正式启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1540延长米的城墙遗址进行了修复。大致恢复了雄伟的原貌。并铺草坪7万余㎡,种花卉11万株,栽植油松、国槐乔木400余株。形成了现在的面貌。</h1><h1> 明城墙遗址公园就在我们家的旁边,是我们休闲、键身、晒太阳的场所,更是我带孙子玩耍的好地方,我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从孙子几个月开始,只要天气可以,我总是推个小车,带他在这里转悠。到该吃饭的时候才回家。</h1><h1> 我是一个不爱动的人,有了带孙子的任务,几乎每天许多时间都在外面走动,这促使我认识了许多人,在北京的新家交了许多新朋友。孙子成了我交往的桥梁。</h1><h1> 人们都说隔代亲,我真是带孙子,比带儿子用心的多。心灵感悟,顺然念出《抱孙歌》一首。</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抱 孙 歌</span></h1><p>抱孙孙,抱孙孙;孙孙是爷小亲亲;</p><p>孙儿哭,孙儿闹,爷爷不烦心里笑;</p><p>小推车,爷爷推,孙儿车里香香睡,</p><p>悠悠他,拍拍他,编个歌儿哄哄他,</p><p>你拍一,我拍一;孙子事事占先机,</p><p>你拍二,我拍二;孙子天天长知识 ;</p><p>你拍三,我拍三,爷爷孙儿乐无边;</p><p>你拍四,我拍四,孙子长成高个子;</p><p>你拍五,我拍五,孙子和顺人生路;</p><p>你拍六,我拍六,孙子读个搏士后;</p><p>你拍七,我拍七;孙子永远是第一;</p><p>你拍八,我拍八;孙儿一心爱中华;</p><p>你拍九,我拍九;孙子力能撬地球;</p><p>东悠悠,西转转,为带孙儿不得闲;</p><p>腿又疼,腰又酸;身子虽累心里甜;</p><p>和谐社会乐事多,听我唱唱抱孙歌。</p><p>此文曾在2006年《洛阳电视节目报》杂志刊出</p> 风和日丽的暖春,骄阳如火的炎夏,凉风习习的金秋,冰雪封冻的严冬,四季的都可以看到我们爷孙俩的身影。周围许多人都认识了我们。一秒一分陪伴孙子的成长,成了我生活的具体内容。离开了几十年的工作忙碌,几十年的曲折烦恼,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快乐时光。<br>  当年我在无线电厂创业时,一次我急到外地出差,临出门时五岁的儿子抱住了我的腿,我一把把他推到一旁,惹得一位邻居老太太多天数落我心狠。带孙子和带儿子大不一样了,也算是一种补偿吧。<br>  一次我抱着孙子在明城墙的大杨树下玩,孙子尿了我俩一身,我急忙拿出备带的衣服给孙子换了,旁边一位大姐看在眼里,问你的湿衣服怎么办?我笑着说:让风把它吹干吧!<br>  明城墙遗址公园里最关情,在这里留下了永远是甜蜜回忆的照片。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0103 人 民 大 会 堂 里 看 话 剧</font></b></div><br>1963年9月我到长春上大学,第一次到北京,那种的激动是很难用文字表述的,在天门广场,看到人民大会堂我悠然敬畏,不敢奢望进去看看,只想就靠近一点感受一下,当我和马聚同学向人民大会堂的东门台阶靠近的时候,卫兵远远地就招手示意让我们离开。<br>1977年文革灾难结束,中国大地一片升平,我有幸以河南省先进企业《白鹤无线电厂》代表,进京参加电子工业学大庆会议,多次进人民大会堂开会。<br><br>在我的回忆录《一里河 十里滩》第13章《京城显彩》中写道:<br>“站在人民大会堂大门前,举头仰视,根根高大的柱子挺拔雄立;<br>走进大厅极目环顾,是宏旷壮丽的大空间感;<br>坐在可容万人的会议厅里,天花板上的灯,简直就是太空明星;·······,<br>处处让人领略到,国家级标志性建筑的宏大气魄。每一次参加会议,站在这里,我都浮想联翩,心潮澎湃······”。<br>1981年我和陈维成来北京学习太阳能的利用,当时人民大会堂每周可以一天向外开放,我们有幸遇上,于是带上了我的老岳父一起买票进人民大会堂参观了,从未见过大世面的老岳父,只能用农村最常用的“哎呀!好家伙!哎呀!好家伙!”来表达所见的宏大场面的心情。<br>时间跨度了20多年,2005年有了我的小孙子以后,我几乎天天带他在小区周边玩,有一个叫贾运兴的丹东人,也在北京带孙子,我们两个交上了朋友。他是工人出身,很实诚,他儿子就在人民大会堂保卫处,一天他托儿子弄来了国家歌舞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白毛女》的参观票5张,他很真诚,说你的小孙子虽然不到3岁,但有规定小孩也必须持票,为了让你们全家5口都能看,我弄来了5张。把票送到我们楼下大堂,见了我就走了。儿子把3张票送给了宣武医院的一名大夫,另两张就有我和老伴去了。这是老伴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h1>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0106 颐和园 里看点多</font></b></div><br>北京颐和园不愧是世界名园,我已经记不清去过都少次了。第一次还是1963年到长春上大学首次进北京,以后几乎每次来北京,都尽可能来瞻仰这块璀璨之地,住北京以来,常和老伴来休闲观光。这里有看不尽的举世无双的景点:<br>颐和园,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约293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br>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15年(1750年),乾隆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20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10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14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26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br>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br>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br>·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br>·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园林游廊,它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07 拜佛雍和宫</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07 拜佛雍和宫</font></b><br></h1><div> 2010-10-5早妹夫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已经来北京,检查胃里有一块石头,要到301医院治疗,我很担心。谁知真神了,医院通过胃镜观察定位,给石头打了个洞,把石头爆破成小碎块,让它随大便拉出去就行了。住院两天就出院了,来时带了两万快钱,只花了几千元钱。中午伟灿和两个外甥一起来家里吃了饺子,下午伟灿说要去雍和宫参观,他有一位老战友张运通在那里工作了38年。<br> 这是我第三次雍和宫拜佛。这次一则是祈祷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幸福,保佑儿女事业有成;第二是想结识这个人,于是也一道去了。2:30分他迎接我们,就近从雍和宫北后角门进去,就有板有眼地向我们介绍了起来。<br>雍和宫旧址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清康熙32年,成为皇四子胤禛的府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br> 共占地66,400㎡,有殿宇千余间。距今已有310多年历史。雍正驾崩后,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喇嘛寺。<br>清康熙33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四子雍亲王。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13年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9年,成为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br>雍和宫由牌坊和天王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br>雍和宫南院伫立着三座高大碑楼、一座巨大影壁和一对石狮。过牌楼,有方砖砌成的绿荫甬道,俗名辇道。往北便是雍和宫大门昭泰门,内两侧是钟鼓楼,外部回廊,富丽庄严,世所罕见。鼓楼旁,有一口重八吨熬腊八粥的大铜锅,十分引人注目。往北,有八角碑亭,内有乾隆御制碑文,陈述雍和宫宫改庙的历史渊源,以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分刻于左右碑。 <br> 雍和门·两碑亭之间便是雍和门,上悬乾隆帝手书“雍和门”大匾,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山门、天王殿。殿前的青铜狮子,造型生动。殿内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塑像。大殿两侧对立四大天王。天王脚踏鬼怪,表明镇压邪魔、慈护天下。弥勒塑像后面,是脚踩浮云,戴盔披甲的护法神将韦驮。<br> 大雄宝殿(雍和宫大殿)出雍和门,院中依次有铜鼎、御碑亭、铜须弥山、嘛呢杆和主殿雍和宫。主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正北供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三世佛像有两组:一组是中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世界药师佛。右为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这是空间世界的三世佛,表示到处皆有佛。空间为横向,所以又叫横三世佛。各地大雄宝殿供三世佛的,多为横三世佛。雍和宫大殿的三世佛则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流程,说明无时不有佛,即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意为宇宙无处不佛。正殿东北角供铜观世音立像,西北角供铜弥勒立像。两面山墙前的宝座上端坐着十八罗汉。大殿前院中两庑是“四学殿”。 <br> 永佑殿·出大雄宝殿殿,便是永佑殿,“明五暗十”构造,即外面看是五间房子,实际上是两个五间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永佑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后成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是永远保佑先帝亡灵之意。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是三尊高2.35米的佛像,系檀木雕制,中为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出永佑殿,便到法轮殿。左右两侧为班禅楼和戒台楼。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顶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楼,有5座铜质鎏金宝塔,为藏族传统建筑形式。 <br> 法轮殿·法轮殿是汉藏文化交融的结晶。殿内正中巨大的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高6.1米的铜制佛像,面带微笑,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这尊铜像塑于1924 年,耗资20万银元。宗喀巴像背后,是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由5*3.5*0.3米的紫檀木雕镂而成。罗汉山前有一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据说当年乾隆帝呱呱坠地后三天,曾用此盆洗澡,俗名“洗三盆”。 <br> 万福阁·出法轮殿,便是高25米,飞檐三重的万福阁。其两旁是永康阁和延绥阁。两座楼阁有飞廊连接,峥嵘崔嵬,宛如仙宫楼阙。万福阁内巍然矗立一尊迈达拉佛(弥勒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宽8米,用整棵名贵的白檀香木雕成。是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还有一尊木雕三绝在万佛阁前东配殿照佛楼内,名金丝楠木佛龛,采用透雕手法,共有99条云龙,条条栩栩如生。 <br> 从明内宫监房到康熙皇四子府邸<br> 据记载:“康熙32年12月谕宗人府:……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允祯……”。文中提到的皇四子胤禛即:清朝雍正皇帝。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胤禛继承皇位,就是雍正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30余年的府邸有很深的感情,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br> 从皇四子府邸到行宫·雍和宫改为行宫后,只是对东花园(又称东书院)进行了彻底修缮。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当时宅院东侧就辟有一小院,供作为贝勒王胤禛读书阅典。雍和宫改为行宫后,东书院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亭、台、楼、阁。重建后的东书院被装点的古朴典雅,清幽明净。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须按“定制”每年最少来雍和宫礼佛三次,东书院则成为清朝自乾隆以后各位皇帝在雍和宫礼佛之后休息的重要场所。<br> 东书院当时的规模几乎与现在的雍和宫相当,两种风格不同、格调迥异的建筑群相辅相成构成了雍和宫的全貌。由于雍和官规格的不一般,使得东书院各殿房陈设,如桌案、围屏、宝座、古玩等都和故宫一样。光绪26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东书院被日本人所烧,大量物品也都被抢走。东书院成为历史。 <br> 从行宫到藏传佛教寺庙·雍正13年,雍正皇帝驾崩圆明园,弘历即位。乾隆皇帝于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雍和宫也结束了帝王行宫历史。 <br>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永佑殿)。此后,永佑殿则常年供奉雍正影象。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黄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br> 从“贝勒府”到“雍亲王府”、“行宫”直至影堂时期的雍和宫,这里演义着不同的宫廷斗争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至今无法解开的历史疑团。 <br>乾隆9年,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开始了它既为皇家第一寺庙又为连接历届中央政府与蒙、藏地方纽带、桥梁作用的辉煌历史。<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游记太长,我另发全文)</font><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08 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0108 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级的高等学府,是绝大数中华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名牌大学,记得1963年我们高中毕业报考志愿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学习不好,明知高考录取无望,偏偏报了清华大学,戏虞之言是:我考不上也要过过敢报考清华的瘾!</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多年来我每一次到清华大学旁边过都有一种神秘感,都像磁石一样对我有有一种吸引力。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修善果,我终于因孙子任和与清华结缘啦!</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1年孙子该上小学了,我们是外地户口,面临许多难题,可是竞终于转化为好事,儿子的同学帮忙,交十万元到清华附小上学。我和老伴以及我们同楼的许多邻居,都说太远了,小学阶段不值得如此苛求,可是儿子儿媳妇高屋建瓴,毅然选择了清华附小,入校后才知道,这一步是孙子人生极好地开局,清华附小校训是:</span><b style="color: inherit;">为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孙子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提升和人生铺垫。</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们家离清华大学太远了,怎么接送?一开始我每天早起6点多骑自行车带孙子到地铁口,坐地铁到北大东门地铁口出站,然后再骑自行车带孙子到清华附小西南门入校,我返回下午再按时去接,小小的孙子,早晚精神抖擞,毫无小孩闹人娇怯的情绪。但是儿子儿媳心疼我们祖孙俩,很快在清华大学附近4500元/月租了房子,这样我就几乎每天都可以在清华园里转悠,几乎走遍了这近万亩的校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殃及近春园,园内七、八幢斋堂轩榭逐渐败破荒芜,被称为"荒岛"。1910年,美国用庚子赔款建造“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现在的清华大学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开。西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以大礼堂为中心,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东区校园50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园内林木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不是公园,胜似公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有“水木清华”四字。“水木清华”出自晋谢混《游西池》诗:“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夕阳西下,群鸟齐集水边,欢快鸣叫;池水清澈,映照着池边绿艳的花草。)因厅后面有水池,题匾为“水木清华”贴切。 咸丰据此将工字厅一带由“熙春园”改为“清华园”,并御笔写“清华园”三字,至今仍悬挂于工字厅门额上方。这是“清华大学”得名的由来。</span></div></div></h3> 二校门是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因1933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为“二校门”。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然而,二校门没有躲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文革”初起时,红卫兵把二校门作为“四旧”,用汽车拉着绳子将其拖倒。多少清华人目睹二校门的遭遇,痛心而又无奈。<div><font color="#ed2308">(游记太长,有兴趣的我可以另发全文)</font></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09 北大燕园熏文气</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font></b></div></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0109 北大燕园熏文气</font></b></div><br> 我们住在高校林立的中关村,北大和清华比邻,有机会常常带孙子去北大燕园里参观,看看北大图书馆、博雅塔、未名湖······,感受这所中国最顶级的高等学府里浓厚的文化氛围,看看北大读书馆、南极石、博雅塔 、未名湖。熏染一下文气。<br>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管全国教育。<br>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南开组建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迁至燕园(燕京大学)。<br>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燕园是北大本部,占地2925亩。昌平校区占地550多亩。大兴校区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占地550亩。无锡校区同样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大学城,占地500多亩。北大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占地990亩。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占地1243亩,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br> 北大校本部又称燕园,含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是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如今基本格局与神韵犹存。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不仅有亭台楼阁,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风景宜人。湖光塔影伴随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之美。<br> <br> </h1> 北大是中国近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上层折变的缩影,我们分段看看吧。<br>  清末/京师大学时期·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大臣。孙家鼐任命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9月21日,慈禧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但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br>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认为,北京大学是中国历代太学(国子监、国子学)的继承者,是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甚至认为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另一方面,北大又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故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br>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设13学门,分别是经科的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的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法政科的政治、法学,商科的银行保险,格致科的地质、化学,工科的土木、矿冶,农科的农学,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中华民国/国立北京大学时期<br>民国初年(1912-1916)<br>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1914年,胡仁源任北京大学校长。此时已有黄侃、辜鸿铭、钱玄同、马叙伦、陶孟和、冯祖荀、何育杰、俞同奎等名家在北京大学任教。<br> 五四运动前后(1916-1927)(北大历任校长)<br>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这十年,被视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期,“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开学,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蔡元培主张“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辞退了一批不称职的中国、外国教师,聘请陈独秀、夏元瑮分别出任文科、理科学长,聘请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颜任光、钟观光、任鸿隽、李书华、丁西林、马寅初、陶孟和、陈启修、王世杰等到校任教。此期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著名学者还有黄节、吴梅、刘文典、陈垣、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马衡、康心孚等。对有学术造诣、政治上守旧的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蔡元培也用其所长。<br>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他设立了评议会,将其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评议员由教授选出。后来,又在各学门(系)设立教授会。随后又设立北京大学行政会议、教务会议、总务处。至1920年9月,北京大学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已经基本成熟。蔡元培倡导教育独立,认为官僚政客不应干涉教育,“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为此几次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br> 蔡元培力图将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将商科并入法科,把工科并入北洋大学。1919年,蔡元培撤销文、理、法科,学门不再隶属于科,并改学门为学系,设14个学系。蔡元培废除年级制,实施选科制,以发展学生个性,沟通文理。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设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培养研究生。这是中国高校最早的研究所。1918年,他创立《北京大学月报》,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蔡元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邀请杜威、罗素、班乐卫、普朗克等名家到北大讲学。1920年,北京大学允许3名女生进入文科旁听,并在同年秋正式招收女学生,开中国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br>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任游行队伍总指挥。集会宣读了北大学生许德珩起草的《北京学生界宣言》,散发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br> 游行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签署巴黎和约,学生运动取得胜利。<br> 三十年代(1927-1937)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br>1930年(民国19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提出十六字方针“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改评议会为校务委员会。<br> 1932年6月,北京大学实行学院制,设文、理、法三个学院,胡适、刘树杞、周炳琳分别出任院长。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br>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37-194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北平,9月北京大学奉南京国民政府令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br> 1938年临时大学迁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br> 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条件十分艰苦。部分师生不得不兼职以维持生计。西南联大办学九年间本专科、研究生毕业3882人,在校生共8000人左右,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其中90人后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3人获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5年8月,日本战败。由于交通条件困难、三校原有校舍有待修缮,西南联大继续办学一年。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举办结业典礼,宣告结束。<br>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1946年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9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双十节在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礼堂隆重举行复校开学典礼。胡适先生以其绝高的威望,延揽名师,可谓济济多士,萃集一堂。<br> 1946年,北大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为训导长,郑天挺为秘书长,设33个学系(其中医学系下设18科)、两个专修科及独立的文科研究所。据1946年12月的统计,北大有注册学生3420人。医、农学院处于中国顶尖水平。胡适还拟设立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是因局势动荡未能实现。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选举首批院士,北大十名教授当选。<br> 1948年11月,解放军包围北平。国民政府原本计划让北京大学南迁。拟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派出飞机,希望一批重要学者南下。胡适、钱思亮、毛子水、姚从吾等人受邀南下,但大多数学者留在北平。12月15日胡适校长离平南迁,由郑天挺、汤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务,但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br>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北大(1949-1966)1949年底,北大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2年,政府仿效苏联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大;北大、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校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北大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医学院独立为北京医学院(后北京医科大学);北 大地质学系与清华大学等校有关系科﹐组建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大学法律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院系调整后的北大迁于原燕京大学校址,原来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云集北大,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br>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223名学部委员中,北大在任教师有28人,居高校之首。院系调整后,北大1954年重建法律系,1956年重建图书馆学系,1960年重建政治学系。<br> 1955年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物理研究室,中国最早培养半导体专业人才,并在中国计算机研究起步阶段就办了计算机学习班。1966年的统计,北大时有在校生近九千人。这期间的毕业生有百余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br> 2002年2月,时任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选院士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中国现代印刷革命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当代毕升”。<br> 北大是中国人的骄傲,蔡元培所奠定的校风,必将开花结果,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div><font color="#ed2308"> (本文为节选篇)</font><br><div><br></div></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110 天安门广场看大景</font></b></div>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顶级的大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br> 从1963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至今们已经和我有50多年的缘分,近十几年来,我每年都要来几次,特别是十一国庆前后马总要来拍几张照片,这里的显示着大气。</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老北京图片</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2013 天安门城楼上</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正阳门、前门示意图</font></b></h1> 正阳门城楼上 <div>身后远处是国家博物馆 </div><div> 东南向是原来的北京前门火车站,现在是铁路博物馆。<br>身后远处是人民大会堂<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天门广场是中国的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脸面,这里发生过许多攸关中华民族的大事件,值得我们深深地回味它!</span><br></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