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0年代生产队记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麦草堆下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还是大集体的年代,每个村都是一个大队,大队里有生产队,叫小队。</p><p class="ql-block"> 每个生产队都有各自的用水泥浇筑起来的晒场,每年稻谷成熟了,都集中在晒场里脱粒;夏季小麦成熟的时候,打了麦子,麦秸秆就堆在麦场边上,一个一个,跟小山似的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稻草和麦草堆是集体的财产,个人是不允许随便去拿回家烧火的,生产队里要留着冬天喂牛,那是队里十几头牛过冬的草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晒场。 晒场都在生产队仓库的门口,一般都在队员群众房屋的中间位置。</p><p class="ql-block"> 每年冬天,生产队门口晒场的麦草堆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整个晒场,除了场边上连成一片的麦草堆,中间是大片的空地,宽敞平整。孩子们可以在草堆里翻跟头,可以围在一起做游戏,可以在麦秸垛之间捉迷藏。有的孩子为了藏得严实,不容易被发现,就将麦秸垛掏个洞钻进去,洞口塞上些麦秸遮住身子。有时天晚了,有的孩子藏进洞里没有被找到,暖暖和和的,竟睡在了里面,等到醒了,发现别人都回家了,赶紧爬出来,踩着夜色一个人孤零零地跑回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了初中以后,我们就模仿着电影《地道战》里的情节,在草堆中打洞打起仗来。</p><p class="ql-block"> 星潭大队一共有二十多个生产队,其中星潭铺老街有四个生产队。在老街里分成上街、中街、下街。</p><p class="ql-block"> 上、中、下每一段街道都有一条巷子隔开,直通河埠头。根据分工每一段街道的伙伴们就轮流组成一支“游击队”,有一队就伪装成日本鬼子。每天下晚自习后,我们总要拿着自制的木头大刀、手枪,还有用泥巴雕刻的“王八盒子”,热火朝天的打一两个小时的仗再回家睡觉。那种快乐,现在的孩子们好像都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除了晚上到生产队麦场里去玩,白天麦场里也有乐趣,那就是拿着弹弓去射鸟雀。</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麻雀成群,偷吃粮食庄稼,被列为“四害”之一。冬天,野外的食物难觅,鸟雀以麻雀居多,便纷纷到麦草堆周围找吃的,因为麦场上,特别是麦草堆和稻草附近,总有脱粒后压在底下的麦粒和稻谷,足可让鸟雀们天天吃饱。每次伙伴们总会用弹弓打到十几只麻雀,年龄小的伙伴会提着战利品一起去找个地方烤着吃。那种味道跟现在的烧烤比起来,没得谈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自从土地承包到户以后,生产队撤了,生产队仓库卖给私人了,晒场也跟着卖了,再也没有这样的场地让孩子们玩了,现在的小伙伴们就没有这样的经历了!</p> <p class="ql-block"> 这些情境都过去几十年了,回想起来竟然历历在目。真的非常怀念那时的童年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