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洒蓝釉瓷,又称“雪花蓝釉”,是在高温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含2%钴料的蓝釉汁水,吹于器表二次入窑中温烧制,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p><p class="ql-block"> 文博界普遍观点认为,洒蓝釉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其理由为:一是历史有文献有记载;二是体制内的博物馆有馆藏实物(首都博物馆馆藏有一件宣德洒蓝釉钵)。其实这是天大的误判,在收藏实践中,洒蓝釉工艺在晚元就出现,明永乐亦有实物现世,是体制内的专业人士据于馆藏的局限性作出了不正确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通过收藏的实物鉴定表明,元代晚期、永乐、宣德的洒蓝釉属于中温釉,二次烧成,到清代康熙才恢复烧制的洒蓝釉属于高温釉,一次高温烧成,而且其工艺一直延续到当代。</p><p class="ql-block"> 国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熊先玉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宣德洒蓝釉中温工艺已经失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成功仿制。一位殷姓的景德镇瓷艺工匠曾经说过:宣德的洒蓝釉由于工艺太复杂、成本大贵,亦无麻仓土、苏料,无人敢仿,亦仿制不出,现在仿古瓷只能仿制清三代款式的洒蓝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31, 202);"> 正所谓“没有文物见证的历史是苍白的历史,失去文物佐证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这句话用来表述元代晚期洒蓝釉的烧制历史、文化上的重要性恰如其分。</span></p> <p class="ql-block"> 本藏品高34.2cm、口径4.6cm、底径11cm,麻仓土胎体,先高温烧制素胎,再竹管蘸喷钴料蓝釉二次中温烧制,同时用绿、矾红、黄三色釉绘画烧成龙纹、火焰纹,龙张嘴吐舌、细颈、龙角后掠,龙腿细长有漂逸,镰刀状龙爪锋利无比,整条龙盘延瓶身形象灵动活泼、生猛张驰有力。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元代洒蓝三彩釉龙纹梅瓶,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经过专家组目鉴+专业仪器检测,确认元代晚期烧制。</p> <p class="ql-block">藏品鉴赏与交流:1892273738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