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信,拒绝“洋节”从我做起

段琼

<h5><b>全体学生、家长、老师:<br>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节日和特有的文化符号来彰显自己特有的文化属性。中华文化作为长期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文明,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所以中国文化所有的节日无不跟天地自然有关系,无论是春节,中秋,端午,等等根源都源于天地自然,而跟任何个体思想的崇拜无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的传统节日,讲究道法自然,效天法地,堂堂正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我们中华传统节日的本质内涵。</b></h5> <h5><b>  反观在中国大热的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所有的节日无不带着浓浓的宗教色彩。对比中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本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洋节”,答案不言而喻。但近些年来,洋节”在一些商家的热捧中,成了促销热卖的噱头,几成泛滥之势,外来节日的步步紧逼、传统节日的节节退让,这已成不争的事实。</b></h5> <h5><b>  只有真正了解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才能正确选择并坚定自己前进的正确方向。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必须正确客观地对待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阵地,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这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b></h5> <h5><b>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过好传统节日,守护民族传统,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家长、老师们发出倡议:</b><br></h5><h5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b><span style="color: inherit;">1.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华夏子女为之自豪,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的现状,增强文化自信,铭记民族的历史文化,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支持我们自己的文化主导地位,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span></h5><h5> 2.近年来,因为特殊的文化底蕴和一些商家的宣传,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热爱与推崇,加之今年疫情影响,极易发生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禁止学生参加圣诞节(12月24日至26日)群体庆祝活动。 <br></h5><h5> 3.理性思考,慎重对待“洋节”,做到“不主张、不宣传、不弘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沉着、勇猛地占有,有辨别,不自私地挑选”,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固步自封,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理性看待西方节日,而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去崇尚西方节日,带着媚俗丑态去奉迎西方节日,甚至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br> 4.各团支部、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系列宣传介绍,向学生宣传不过“洋节”的理由;各班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拒绝过“洋节”,倡导民族文化深入家庭,家长要做到不带孩子参加平安夜活动、圣诞节聚会等。 </h5> <h5><b>  在一年一度的这个时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自我检视和省察一下自己的心态,自觉肃清自己潜意识里存在的文化洋垃圾,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征程中,真正做一个能挺直脊梁,具有足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b><br></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洪洞一中团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12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