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口大铁钟置身于续鲁村东磨盘山上的铁道旁,高达2米,上围周长5米,下口周长6米,直径1.9米。顶部吊钟的环子高达0.5米,系两条头角峥嵘、鳞爪毕现的卧龙形象。钟身外面有5层基本等份的图案,自上而下,第一层图案是奇异多姿的牡丹、莲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第二层"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之字清晰可见;第三、四层系当时捐铁者的名单;第五层铸有"大明 年酉夏四月十五日铸,重量一万八千斤"的字样。</p><p><br></p><p>据该村干部袁金安、高慧中介绍,这口大钟是明代本村上寺内的一口大钟,它的来历很有传奇色彩。相传明朝时,上寺住着一位法号为曾德的和尚。他见寺内花坛水榭别致,亭台楼阁皆有,大小塑像俱全,美中不足的是独缺一口每日必敲的大钟。和尚不敲钟,那成何体统?他决定化缘铸钟。于是,他日复一日地到附近州、县化缘筹铁。风晨雨夕,备尝艰辛,历经数载,终于筹到近两万斤铁,运回上寺,请来著名的铸造工匠,在寺外南边建炉,铸造重达9000公斤的大钟一口,放至磨盘山的崖边上。钟铸好后,曾德做了个梦,梦见神仙对他讲,你自此朝西走三天三夜,再让人撞钟,那时走到什么地方,钟声就能响到什么地方。曾德将此梦告于小和尚,嘱咐其自己走后足三天三夜时间再敲钟,若提前或推后就不灵了。曾德启程后,小和尚便守着大钟抽起旱烟,抽罢一锅儿,随手拿起烟锅在大钟上磕了一下烟灰,这一磕不要紧,竟把大钟磕响了。当时曾德正走到距续鲁村西十多里的范壁坡上,听到钟声急忙返回,问清缘由,把小和尚训了一通:"本来钟声可以波及更远,现在只能传到我到达的范壁村了,可惜,可惜!"小和尚懊悔不已。一旁的监工杨普增解围说:"事已至此,范壁就范壁吧,把钟吊起来再说。"谁知曾德回绝道:"不行。神仙曾托梦,那三天三夜时间打不得半点折扣。否则,把钟随便挂起,不但大钟没了灵气,而且方圆十里八乡都会断了水源。"所以,这口大钟铸好后就一直躺在崖边,历经数百年沧桑,被崖土埋得无影无踪,前些年修铁路时才使之重见天日。现在,这口大钟已被列为省级二级保护文物。</p> <p>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大交镇续鲁村</p> <p>续鲁村谨定于2020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十三)举办“续鲁村明代大铁鍾复址启动仪式曁续鲁村乡村旅游文化发展启动仪式”,届时有民间艺人表演的民俗文化,老虎上山,群众广场舞等助兴演出,敬请光临参加!</p><p>恭请大家!</p><p><br></p><p>续鲁村支村委</p><p><br></p><p>2020年12月22日</p> <p>敬请本村村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加迁钟活动。</p> <p>续鲁村全体村民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续鲁村洞子沟洞口,观赏大钟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续鲁村华夏第一钟</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