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从习近平总书记“用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华蓥县支行 唐韧</b></p> <p class="ql-block"> 中华经典名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起到引发共鸣、念念不忘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这些典故名句是5000年文化长河中沉淀的智慧结晶,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彰显了文化自信。再读经典篇章,深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鼓舞,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所折服,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感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之力则知愈进 知之深则行愈达</b></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引用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语出南宋理学家张栻《论语解·序》,原文是“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这句话阐释了“知”与“行”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越是深入实践,知识就能不断增长,认识就能不断精进;另一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才越有方向感。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把过去实践中形成的认知和经验作为未来行动的基础,才能促进事业不断发展进步。</p><p class="ql-block"> 对于自身而言,在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经过了系统的经济金融理论学习,这一阶段是理论学习阶段,知识还停留在信息层面。进入工作岗位后,经历入职培训、同事的“传帮带”、领导的教育引导,教会我逐步熟悉工作内容。无论是校园理论学习还是来自同事的业务传授和经验教育,都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就是“知”的阶段。等到自己亲自上手从事具体的工作任务时,原先的知识就被激活了,再学习相关知识也会越来越轻松流畅,开展相关工作,就会更加顺利,这一阶段是“行”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工作与生活中,需要学,需要习,需要知识,更需要知行合一,最大程度地总结经验教训,与知识理论融合,再投入到实践中去,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工作就会越来越顺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春虚度无所成 白首衔悲亦何及</b></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中这样引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语出唐代文学家权德舆《放歌行》。这句话的大意是,虚度年华、无所作为的人,到老的时候心怀悲楚,又怎么来得及呢?劝诫之意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大变局的崭新阶段,新中国在经历过上个世纪“建国之战”“立国之战”后,已全面打响“强国之战”,正不断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奋斗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实现人生价值?是我们每个青年人需要思考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要将自己融入到时代的发展洪流中去,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对社会奉献产生的社会价值相统一。就我个人而言,就是要将央行工作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更不能当成一份无关痛痒的副业。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新业务,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勤勉尽责,这就是对社会的奉献,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等到年老迟暮之时,可以自豪的对自己的子孙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伟大的央行事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上清风耳得为声 山间明月目遇成色</b></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中引用:党的领导干部更要对组织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对功名利禄要知足,对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要知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语出北宋名家苏轼《赤壁赋》,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p><p class="ql-block"> 人生屈指数十年,很多人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忽视了心灵的平静和安宁。在追求名利的路上,有的人迷失了方向,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甘于被“围猎”,逐渐与当初的理想和信念背道而驰,不惜走上违法违纪的不归路,给国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想想他们,是可恨的,也是可怜的,他们没想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简单的物质生活和富足的精神世界难道不更让人放心,睡得安心吗?我们要有苏轼的豁达情怀,清风、明月随处可得,工作乏了、生活累了,走出去亲近大自然,享受“天人合一”“无我”的纯真状态,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充盈饱满。</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面对当今日益增多的诱惑,党员干部尤其要慎言、慎独、慎交友,慎待手中权力,以免因“妄思”而“妄动”。对于我个人而言,生活中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融入干净的生活圈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志向,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工作中知敬畏、守底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