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扶贫故事

知微

<p>  2013年,我从县里锻炼回来,回到机关科室(宣传群工部),开始承担中支的扶贫挂点工作。当时机关扶贫任务还不算重,定点扶贫一个点,新农村建设一个点,社区共建一个点,我和组织部的一位男同事分别负责定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点,共同负责社区共建工作。那时的日常工作就是写计划总结,每个季度跑一次,帮助完成帮扶资金。政府给我们每年换一个点,所以真正有项目也持续不了。帮扶的钱基本用于旧村改造,修路修渠通路灯等基础设施,再加上一些访贫慰困送温暖的开支。有时真正想做一些事,也是召集涉农金融机构与农户对接,开个座谈会,了解相互的需求。</p><p> 直到2015年,国家扶贫渐渐进入攻坚阶段,对扶贫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单位的扶贫攻坚任务,因另一位同志的调动,也基本以我为主要联系人。2016年,我们挂点的井冈山进入脱贫冲刺阶段,随之而来的我们单位对扶贫工作投入的精力和财力越来越大,我们扶贫干部在村中蹲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记得井冈山脱贫工作接受国检时刻,还着实打过几个夜班,一户一户的材料要写。2016年底,井冈山顺利率先脱贫。</p><p> 2017年,我逐步移交出扶贫工作给下一任。在这近五年的扶贫工作中,深知扶贫干部的辛苦,也深知农村脱贫攻坚任务的繁重。好在后继的扶贫干部都是好样的,扎根于扶贫村,与农户更贴近,扶持产业更实际,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做了很多实事。因为还在宣传部门,我也有更多机会走近这些扶贫干部,采集到他们工作的镜头,为扶贫工作留下历史身影。</p> <p>  2018年,中支派遂川县支行的袁德华同志任中支定点扶贫挂点村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的第一书记。袁德华是我同学,对他工作作风比较了解,扎实肯干,吃苦耐劳,驻村三年来,还是做出突出的成绩。我行驻三湾扶贫队,多次获永新县委县政府表彰,2020年,单位更被评为人总行定点扶贫先进集体。</p> <p>  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几乎每个月都到扶贫点去了解情况,帮助扶贫户解决实际生产问题。</p> <p>  乡长告诉我们,张贴在马路公告栏上对人行的表扬信。</p> <p>  刘冬根,人行吉安县支行干部,他在2018年,到吉安县万福镇县枧口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单位到全心全意投入驻村扶贫工作中,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既赢得了群众的赞许又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吉安县万福镇枧口村如今旧貌换新颜,当地群众由衷地说,这些变化浸透了驻村第一书记刘冬根朴素的民本情怀。</p> <p>  汪立红,男,1970年生,中共党员,富田镇杨柳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1月开始参与村委会工作,2015年12月当选为杨柳村党支部书记。三年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贫困村”转身成为了“先进村”、零散的“梅花村”思想也逐渐拧成一股绳,“杨柳是我家”的意识已经在每个杨柳村村民的脑海中生根、发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名村支书,汪立红求真务实,坚持“群众想什么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以自己的担当赢得群众的信赖,是真正为民的好支书。</p> <p>  今年是国家扶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各行各业都铆足干劲投入扶贫,农村、农民的环境和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真心希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的祖国日益昌盛强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