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世紀五十年代,近华山路和常熟路的西北角交会处,有𠆤帶弧形的转弯圍墻,約有百米長,以前也是私家大院,自1936年起到1958年止,這裡是瞿直甫醫院,地址上海市华山路360號。</p><p class="ql-block">在1956年前瞿直甫医院是私人醫院,1956年起,私人醫院全面公有制,1958年10月,瞿直甫醫院与德济醫院合併,并在德济醫院及長宁区第九联合诊所原址(南京西路1754號)組成靜安醫院,初期屬長宁区領導,1961年划歸靜安区領導,院址迁康定路834號,1986年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改為上海靜安老年醫院,同時集體加入紅十字會組織,稱上海靜安紅十字会老年醫院,也是上海市第一家老年醫院,1992年12月,該院有床位310張,職工392人,其中衛生技术人员315人,高級职称11人。這便是該院的歷史概况。</p><p class="ql-block">因現代人不太熟悉瞿直甫,要了解創始人瞿直甫其人,還得從简历談起,幸亏資料很完整。</p> <p class="ql-block">瞿袓良,字直甫(1889一1944),崇明县人,13岁考入李鴻章主办的兩江師范學堂(東南大學前身),19岁負岌東渡日本,1919年毕业于日本愛知医学院,后在东京錦絲病院外科实习,38岁學成后报效國家,回国后受聘于公立上海医院任外科主任。1924年初,在小东门开設瞿直甫診所,1925年9月改為瞿直甫醫院,并于次年元旦正式開業,設病床20余張,1927年初,醫院迁蓬萊路小桥头,設床位60張,1937年日军侵华,醫院被戰火所毀,1938年租得海格路(今华山路330號)大型住宅1所,重建瞿直甫醫院。</p><p class="ql-block">瞿直甫擅長外科,尤精腹腔手术,亦通內、婦各科。1926年1月7日,松江鐵路工人赵春生在為火車銜接車廂掛钩時,右手轧成重傷,經瞿直甫手术治癒,手指完好。30年代初,他成功地为一名女患者取出40多斤重的卵巢腫瘤。1942年春,上海流行腦脊膜炎,死亡率甚高,而瞿直甫醫院收治的45名病員中,治癒44人,僅死亡1人,當時的中华医學会用外文介紹了他的經验。</p><p class="ql-block">瞿直甫办院注重聘用學历和技术水平高,有名望的医生,保证了医院有较好的医疗效果。他重医德,勤于业务,出診不分昼夜,醫療費用可記帳,還可減免。崇明桥镇貧者陳氏,患肺病求医于瞿直甫,除免費治疗外,并供食宿。他常對人說:"當醫生就要設身处地多为病人著想"。</p><p class="ql-block">1944年瞿直甫中风去世,終年55岁。院長一職由瞿承方担任,瞿承方(1908一2002)1933年北京協和医學院获醫學博士學位,1936年美國哈佛大學作博士后研究,1937年8月回國協助重建瞿直甫醫院,各科醫師均為協和医学院同学,像著名外科專家陳恆义被任命為外科主任等,新中國成立后,被授于"典型医院"称号,1957年瞿承方調任卢湾区中心醫院院長,1957年退休后創建老年醫學會,編寫"老年病防治知識",1987年被聘為上海文史馆馆员,2002年瞿承方去世,遺体捐赠給上海第二医學院解剖研究室,享年94歲。</p> <p class="ql-block">從瞿直甫到瞿承方的傳承過程中,办院宗旨始終是"讓医学為慈善服务",此家風也延伸到其他瞿家弟子。瞿承立,西醫,曾住五原路84弄9號,他上班到醫院,走过去不遠。就連同族輩也不遑多讓,瞿祖輝(1892一1972)从京師大學堂畢業后,1917年作为"庚子赔款"留學生去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讀商科,1920年應聘中國懋业銀行,北伐戰爭期間,軍餉吃緊,他一口應承解決,深受宋子文賞识,被聘為國華銀行副總經理,1948年12月全家赴美,就职國際貨幣基金組织(Imf)執行干事,1951年1月又被任命为世界銀行执行干事,1952年11月決定辭職,終老他乡。瞿承瑞1921年生于上海,他在哈佛大學獲文学硕士學位,然後加盟王安電腦公司,長期擔任公司副總裁,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闵行区老沪闵路創办上海王安電腦發展公司,瞿承瑞親自來滬落實工厂的建設和營造,1987年,他陪同王安訪華,鄧小平同志親自接見,如今告老退休,已97岁。還有瞿承业,1930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赴美留學,先后攻讀農業機械,选修經济学,会计学,法律,后去紐約大學進修企業管理,1958年加盟霍尼威尔公司,負責測試公司最初生产的六台大型計算機,副总经理,并主管亞洲業務,1979年四机部邀請美國計算机协会在北京举办學朮交流会,他在北京飯店主持開幕式,展示各种型号計算机,時任四机部部長江泽民親临美國考察,瞿承业全程陪同,由他的牵綫搭桥,24所國內大學的計算机中心項目獲得了世界銀行的低息貸款支持,他从東京到北京乘飛機往返五、六十次,从談判到售后服務都由他全盘負責,才有今日的計算机飛速發展。瞿家二代人的辛勤付出,從医学到金融再到電腦、計算机...等領域,一一涉及,他們也都為实現中國梦而作出不同貢獻。</p> <p class="ql-block">据記載,歷史上的瞿直甫醫院曾經收留及掩护過共產党人及進步人士,1943年春天,時任蘇中区黨委書記陳丕显曾因病入住該院,還有民主人士鄒韜奋在1943年11月也曾躲避敌伪搜索,入住該院。進步五邑名人畫家司徒乔,1946年也因肺病入住该院,大夫宣告他的生命只能維持三个月,他自己不信命,結果活到1958年春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張在1942年時的瞿直甫医院復診卡,不知在綱上被抄高,要多少錢?但至少能反映出瞿直甫醫院總院在海格路360號,瞿直甫醫院分院在盧湾区蒲柏路460號,解放前能開到分院,要擁有優厚的醫療技術力量,瞿直甫醫院是私家醫院的翹楚。</span></p> <p class="ql-block">自瞿直甫醫院消名重組静安醫院后,1958年10月,上海市华山路360號就歸屬华山路第五小學,當年小學不多,大批適齡兒童入學有困難,正好瞿直甫醫院腾出來,華山路第五小学應运而生,反正教育和衛生是一家子,屬于皆大歡喜的大好事。</p><p class="ql-block">瞿直甫醫院有十二間私人病房,办华山路第五小学時,三間打通成一間教室,墻上還有醫院時留下的痕跡。</p><p class="ql-block">但在九十年代,為建造希尔頓大酒店,不得不作出华山路第五小学停办的決定,隨后希尔顿大酒店的裙樓内,開了不少高档商店。</p><p class="ql-block">從瞿直甫醫院過度到华山路第五小學,這六十多年的变迁,直到如今經过這地区,常常会思緒湧動,彷彿又見到了昨天?</p><p class="ql-block">交通警岗亭就在华山路夾常熟路的路中央,黑色鐵門部位即是瞿直甫醫院,也是之後的华山路第五小學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張从高空俯瞰华山路夾常熟路口的照片,連長瓣子十五路無軌電車的影子,都捕捉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記忆中童年時代,常常因为發热感冒要去瞿直甫医院挂診,三輪車可直接到院內,那時人少,掛號和配药均不用排隊,連得打針間護士都很敬业,安慰之余,在不經意間完成了注射,看西醫就怕服药打針,在這裡,完全沒有這种感觉。</p><p class="ql-block">祖母的胰腺炎和膽囊炎都是瞿直甫医院給檢測出來的,五十年代時期,每次發作,均送瞿直甫醫院,吊針、消炎、止痛、流質或半流质食物餵飼,經優质团隊的醫護,通常住院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后才准出院。瞿直甫医院医生技术精湛,確診率高,由郁医生、高医生及北京人罗医生等組成,曾見到瞿承方院長參与会診,個子不高,人很精神,這些往事常常会泛現眼前...。</p><p class="ql-block">关于瞿直甫医院的故事,知情者已不多,直面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依稀又珍貴,留給你我的感触,又有多少?能引起共鳴!</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來自网上)。</p>